論語 述而第七 第27章-1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白話>
孔子說:「大概有不懂卻妄作的人吧,我沒有這種過失。多聽些道理,選擇好的加以接受;多看些事情,揀擇好的記下來。這樣的認知是次一等的方式。」

<文義>
1.「蓋有」:或許有,可能有,有些人會有。
2.「不知而作」:「作」,創作、實踐。不明白道理就妄自去作。
3.「我無是也」:「是」,指「不知而作」。孔子說他不會不知而作,他不嘗妄作。

<思惟題綱>
1. 在學習的路上,「不知而作」會有什麼過失呢?
2. 如何避免「不知而作」的過失呢?
3. 「多聞」和「多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多」聞和「多」見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 《論語•衛靈公•9》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消文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孔子說:「大概有不懂得故妄做的人吧,我沒有這種毛病。多聽聞,選擇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觀察並且記在心裡,這種見聞識之,是次一等的認知方式。」

(二)「不知而作」是心法學修的一種過失
1.夫子首先指出孔門心法學修中的一種過失——不知而作。「作」是實踐的意思。實踐應當在正確的見解指導下進行,如果不了解、不了知正確的見解去做的話,就是不知而作。
2.見解好比是眼睛,實踐好比是雙腿,如果沒有眼睛認路,雙腿跑得再快也沒有用,誤入歧途、背道而馳的悲劇,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所以不知而作,其實就是盲修瞎練,是不可能成功的。
3.夫子深見不知而作的過患,所以特別提示說:「我無是也。」夫子說他自己沒有這種過失,其用意,就是在提醒我們:不知而作是一種過失,大家都不要有。

(三)如何才能獲得正確的見解---要「多聞多見」
那麼,如何才能獲得正確的見解,以指導我們的實踐呢?夫子這裡教導我們要「多聞多見」。
1. 「多聞」
(1)所謂「聞」就是聽別人講。對於聽到的東西,則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好的接受、吸收;不好的,要捨棄。
(2)然而對於初學的人,善與不善的標準並不清楚,其實很難做出合理的取捨和抉擇,那該怎麼辦呢?所以見解的來源,就變得特別的重要,一定要親近有正確見解的、有德行的師長,這樣師長給予我們的,都是正確的見解,這就能夠有效地解決初學者不知如何抉擇取捨的問題。
(3)所以,儒家特別重視親仁,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學修的第一步,就是要去親近仁者。通過跟隨師長學習,當我們具備了一定的正確的見解,掌握了取捨的標準之後,再漸漸擴大聽聞的範圍,就能夠明智地判斷取捨了。
(4)從師長那兒聽聞,第一步,要把師長的見解聽清楚、聽明白。師長的見解,不一定一下子就能夠聽明白,所以要多聞,要多次反覆地詢問、請教和聆聽。
(5)聽明白了還不夠,還要把聽到的見解在內心接受下來,變成自己的見解,這樣我們才會用它來指導實踐。否則,如果內心對於聽到的見解不認可、不接受的話,那怎麼可能願意用它來指導自己的實踐呢?

2. 「多見」
如何把師長的見解接受下來呢?要「多見」,「見」是「觀察」的意思。
(1)觀察的第一個目的,是配合聽聞把聽到的見解弄清楚、弄明白。聽聞來的往往比較抽象,比如聽別人描述蘋果的樣子,無論對方描述得多麼形象生動,也不如自己親眼看一看來得直觀真切,所謂的「百聞不如一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通過觀察,可以直觀地了解師長所講的到底是什麼?
(2)觀察的第二個目的,是把已經弄清了的師長的見解,真正地接受下來,變成自己的見解。此時觀察的重點,是看自己的內心,有哪些與師長的見解相違背的錯誤見解?一旦發現,就通過反覆的思維辨析,把錯誤的思維見解清理掉,錯誤的見解清理掉了,師長的正確見解才能真正在自己的內心建立起來。
(3)觀察的這兩個目的,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夠達到的。所以見,也要多見,要反覆地進行觀察。那這樣反復地觀察思考之後,如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不但弄清楚師長的見解是什麼,而且在內心真正地接受下來了,那麼就會有一個自然的效果出現:師長的見解就銘記在心了。
(4)一旦遇到實際的對境,就會清晰的浮現在心中,並對自己的行為產生絕對的影響,這種效果叫做「多見而識之」,此處的「識」字,就是記住的意思,通過多次的反覆地觀察,一個見解被接受下來,自然也就銘記不忘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