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第九 第9章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白話>

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戴禮冠著禮服的人、還有盲人,相見時,對方即使年少,自己也一定起身;從他們面前經過,一定改為小步急行,以示敬意。

<文義>

1.齊衰者: 「齊衰」,喪服。齊衰者,穿喪服的人。

2.冕衣裳者:「冕」,冠。「衣」,上衣。「裳」,下服。冕衣裳者,身著官服或者禮服之人。

3.瞽者:盲人。

4.見之,雖少必作:「作」,起的意思。來見之人,雖年少,孔子必起身,以示敬意。

5.過之:孔子行過之前。

6.必趨:小步急行。

 <思惟提綱>

1. 孔子遇見齊衰者、冕衣裳者和瞽者,如何表達對他們的恭敬 ?

2. 孔子為何對「穿喪服的人」、「戴禮冠著禮服的人」和「盲人」這三類表示恭敬?其恭敬的內涵有何不同 ?

3. 對照孔夫子對人的謙恭,你覺得現代人對他人的尊重度如何?

4.面對親人、熟人、弱者、陌生人和仇家時,我的態度為何 ? 我懂得尊重嗎?本章對您有何啟發 ?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   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  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2.《論語•八佾•18》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3.《論語•顏淵•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4.《朱熹•論語集注•鄉黨》

   楊氏曰:「聖人之所謂道者,不離乎日用之間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動一 靜,門人皆審視而詳記之。」尹氏曰:「甚矣孔門諸子之嗜學也!於聖人之容色言動,無不謹書而備錄之,以貽後世。今讀其書,即其事,宛然 如聖人之在目也。雖然,聖人豈拘拘而為之者哉?蓋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於聖人,宜於此求焉。」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一)解讀文意 :

1.“齊衰”是喪服,“齊衰者”是穿喪服的人。

2. 冕衣裳者,“冕”是冠,“衣”是上衣,“裳”是下服,“冕衣裳” 
   是指身著官服或者禮服之人。

3.“瞽者”是盲人。“作”是起的意思。

4.“見之,雖少,必作”,指其人來見,雖年少,孔子必起身,以示敬意。

5.“過之,必趨”,“過之”謂孔子行過其人之前;趨,是小步急行,古人以趨行示敬意,一般晚輩經過長輩身旁,都是小步快走的形式,呈現出的是一種謙恭謹慎的狀態。

(二) 〈季氏•13〉中“趨”字,呈現孔鯉對父親的謙恭孝順

《論語•季氏•13》裡一段很精彩、也是很難得的關於孔子教育兒子孔鯉的場景描述 :

孔子某一日獨立於庭,就是站在院子裡,孔子的兒子孔鯉趨而過庭,被孔子叫住問話:“你學詩了嗎?”孔鯉說:“沒有。”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於是孔鯉退而學詩。

又有一日孔子又獨立於院中,鯉呢又一次趨而過庭,被孔子叫住問話:“你學禮了嗎?”孔鯉說:“沒有。”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孔鯉退而學禮。
這一段兩次提到孔鯉趨而過庭,一個“趨”字,將孔鯉對父親恭敬孝順的狀態,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三) 本章文意

本章的文意串起來就是: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戴禮冠著禮服的人、還有盲人,相見時,對方即使年少,自己也一定起身;從他們面前經過,一定改為小步急行,以示敬意。

(四) 孔子對三種人恭敬的內涵

這裡說孔子對於三種人都表現出恭敬的狀態,恭敬的內涵是有所差異的:

1.對“齊衰者”

第一種人“齊衰者”穿著喪服的人,過去講披麻戴孝者,是失去親人舉辦喪事期間,親友會根據輩分和親疏關係,著不同材質的孝服。這裡講的“齊衰”是指著重孝服的人,失去至親的人。孔子的恭敬莊重是一種同理心,是體察他們失去親人之哀痛。

2.對“冕衣裳者”

第二種人“冕衣裳者”是指身著官服或者禮服之人,孔子這裡對於他們的恭敬,有別於現代很多人對權貴的諂媚,是完全遵禮而行的表現。不過,對於上位者的恭敬,常常別人會誤解為諂媚、討好。

(1)孔子在〈八佾篇•18〉說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孔子一生心心念念要作的事就是恢復周禮,禮制的核心之一就是君臣之禮。官服或禮服代表的是君王,是國家的禮制。

(2)古人不同的官階都有相應的官服,不同的場合也有相應的禮服,這裡的恭敬,是代表的對先王禮制的尊崇,是一種敬天畏人的莊重。

3.對“瞽者”

第三種人“瞽者”就是盲人、殘疾人,代表的是弱勢人群,孔子對於他們的尊重是出於悲憫心。我們看孔子的狀態和我們完全不同,我們現在的狀態多數的時候是不走心,對別人沒有感覺,對於別人的悲痛麻木不仁。對於上位者,要麼獻媚討好,
要麼不以為然;對於可憐之人,與己無關,漠不關心。

(五) 對照孔聖人的謙恭,現代人缺少對他人的尊重

 1.“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這兩個小小的細節描述,清晰 的傳遞了孔子對這三類人謙恭謹慎,內心是代人著想,觀待別人的感受。
2. 對照聖人的行誼,我們現代人正缺少這樣的謙恭和代人著想,缺少對他人的尊重。我們首先不懂得尊重陌生人,認為素不相識的人,我那管得了那麼多?他的苦樂感受,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3. 我們平時講話會無所顧忌,即使在公共場合,也不在乎是否影響別人,只因為我們自己講得高興。我們參加會議或者上課,電話鈴會時常響起,甚至可以旁若無人地接打電話,不在乎是不是干擾了別人?只因為這個電話對我很重要。

 4. 不只是陌生人,我們不在乎,其實身邊的親人,我們也不懂得尊重。古人夫妻之間講相敬如賓,現代人不懂得其中道理,會說親人之間需要這麼客套嗎?或許在剛談戀愛的時候,我們出門前會裝扮很久,要給對方留個好印象,等到結婚了變成親人了,就不需要了,就會變得很隨意。

5. 因為是親人,所以我們講話可以不用在乎對方的感受,不高興了,可以發發火,你是我的親人嘛;有情緒,不對你發,對誰發呢?於是,現在的夫妻有了所謂的七年之癢。

6.我們現在的狀態,越熟悉的人,越缺乏恭敬心。很多孩子,對於父母都很隨意,子女跟長輩之間,可以直呼其名,還美其名曰說民主、個性。孩子一個不順心,就可以對父母甩臉色、撒脾氣,還可以說,誰讓你生我了?  誰要你為我操心了?
以上種種,都是文化傳承斷檔的結果。

(六) 優秀的人懂得尊重別人;淺薄者目中無人。

  1.現在很多人已經不懂得敬畏為何物,我就是世界的中心,我自己開心就 好。其實真正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淺薄者恰恰相反,他們目中無人,妄自尊大。
  2.《論語•顏淵篇•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可見恭敬心和代人著想的心,是仁最核心的內涵,他不只是用來對領導和上司的,是對出門遇到的每一個人。

  3.“愛出者愛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處處以怎樣的心對待別人,能感得別人以同樣的心回饋。

(六)本章結攝

 1.本章只是描述了孔子對於三種人特別恭敬的細微狀態,但傳遞的是孔子  敬天敬人的聖人境界。拜讀本章我們可以發現,聖賢的境界原來可在在言  行舉止、待人接物等細微處體察。

2. 本章的內涵在〈鄉黨篇〉也有出現。未來要學習的〈鄉黨第十〉全面展  現了孔子對於禮的踐行狀態,呈現了生動的孔子形象,衣食住行、言談舉 止、待人接物,無不呈現出禮的內涵

3.孔子的這些門人弟子們是真正的善於學習的人,他們很善於觀察,仔細審視老師的言行舉止,並且詳細記錄下來,讓我們後人可以通過孔子的行為舉止,去體會聖人的心性。

4.《朱熹集注》裡講“今讀其書,即其事,宛然如聖人之在眼前。”讀到這一章乃至於後面的〈鄉黨篇〉,對於孔門的這些先賢們,真是充滿了無比崇敬和感激。

(七) 總結:我當效學孔門弟子的善學
1.從《論語》的第一篇〈學而篇〉,我們就知道儒家傳遞的是“以學為宗”的生命宗旨。

2.跟誰學呢?跟老師學。怎麼學呢?學習不止是口耳相傳,我們常常提到一 句話“身教重於言教”。一般來講,這句話都是從老師的角度,說作為老師要教育別人,自己先要做好,進而才可以去影響別人。

3.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作為一個學人,如何學習呢?善於觀察,通過觀察老師,進而效學老師,是作為學習者必不可少的一種學習方式。

4.學習儒家文化這樣的心性之學,如果我們有幸遇到一位好老師,他的言行舉止,他的待人接物,都是我們應觀察之處,也是我們應效學之處。

5.這樣的學習方式,已經很少被現代人所重視,不能不說這是教育的沒落。歷史原因,古聖先賢留給我們很多寶貝已經丟失了,我們的心也有迷失,被我們的貪欲種種的習氣遮蔽了。

6.好在經典還在,好老師還在,在此處努力,在細微處見精神。只要有好老 師引導,加之我們仁以為己任的擔當,這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美好的東西,相信是可以找回來的,我們本具自有的人性光輝也是可以逐步恢復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