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鄉黨第十 第15章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白話>
朋友死了,沒有親屬負責斂埋,孔子說:“喪事交由我來辦吧。”朋友饋贈的物品,即使是車馬這樣貴重的東西,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時也不行禮。
<文義>
1.「無所歸」:朋友死,沒有親人辦喪事。
2.「於我殯」:停柩待葬叫做殯,此處可包括殯葬等全部喪事。因為朋友死無所歸,才這樣為他治喪,如有家屬,則不可如此,喪事應由其家屬作主。
3. 據孔安國注,朋友有通財之義,所以不拜。
4. 祭肉是祭祀時供神供祖之肉,祭畢分贈朋友者,價錢雖比不上車馬,但以禮重,所以孔子受贈必拜。(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朋友死了,若沒有親屬幫忙斂埋,孔子認為要替朋友辦理,為什麼?若是你遇到了這樣的情形,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2.朋友饋贈的物品,即使是車馬這樣貴重的東西,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時也不行禮,為什麼?我們的想法和孔子一樣嗎?
3.儒家所說的朋友是指一般的朋友,還是有特定含義的朋友呢?
4.現代人應如何抉擇朋友?有標準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何晏《集解》孔曰:“重朋友之恩也,無所歸,無親昵也。”
2. 朱熹《集注》:“朋友以義合,死無所歸,不得不殯。”
3.《論語·公冶長·26》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4. 劉寶楠《論語正義》曰:鄭玄注《大司徒》云:「同師曰朋,同志曰友。」然則同門者,同在師門以授學者也。朋即羣黨之謂。
5.《論語·學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論語·學而·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7.《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8.《論語·顏淵·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9.《論語·季氏·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消文
我們一起來恭誦原文:“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朋友死了,沒有親屬負責斂埋,孔子說:“喪事交由我來辦吧。”朋友饋贈的物品,即使是車馬這樣貴重的東西,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時也不行禮。

(二)本章主旨:五倫中的交友之義
1.這一章是講五倫中的交友之義。朋友對你意味著什麼?《集解》孔安國說:“重朋友之恩也,無所歸,無親昵也。”《集注》解釋說:“朋友以義合,死無所歸,不得不殯。”就是,如果朋友死了,沒有親屬,你必須安排他的喪事。這是孔子對待朋友的態度,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應盡的義務。
2. 臺灣老兵的故事---朋友死,無所歸,於我殯
(1)這裡先講一個臺灣老兵的故事。高秉涵老人,1935年出生於山東菏澤,13歲隨老鄉前往臺灣,現為菏澤旅台同鄉會會長。1991年,時年56歲的高秉涵受老鄉的臨終囑託,首次將臺灣老兵骨灰帶回家鄉安葬。
(2)此後,高秉涵堅持20多年義務尋親,將100多位臺灣老兵的骨灰帶回了他們在大陸的老家,他也因此當選了“201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3)高秉涵深情地說:“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他返鄉回國的時候,還特意帶著孫輩,初衷就是為了讓從小在臺灣長大的孩子們認祖歸宗、正本清源,讓孩子們瞭解家鄉、瞭解祖國。
(4)高秉涵老人對待已故的戰友,可以做到如此的情深意切,意味深長,那麼儒家所說的朋友,他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彼此要如此仁至義盡呢?下面這一段,孔子對朋友間贈送的禮物,抉擇出完全不同的態度,道出了其中最深刻的道理。
3.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1)對朋友贈送的禮物,即使是車馬,就是當時來說最貴重的,也是不可以禮拜它的,為什麼?孔安國注:“不拜者,有通財之義也”。意思是,朋友間的財物是共通的,彼此間不分你我的。
(2)就像管仲與鮑叔牙之間的友誼,稱為“管鮑之交”,說他們有“通財之義”,是指他們在合作經營生意的時候,從不計較利潤分配的多少,不分你我。
(3)又看子路的志向是:“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子路對自己的財物願與朋友共用,用壞了也無所謂。
(4)但對“祭肉”就不一樣了。李炳南老先生說:“祭肉是祭祀時供神供祖之肉,祭畢分贈朋友者,價錢雖比不上車馬,但以禮重,所以孔子受贈必拜。”就是說,祭肉雖然微不足道,但他代表朋友的先祖,朋友的先祖就是我的先祖,所以必須拜它。
4.此段小結
(1)孔子如此鮮明的輕重抉擇,說明了朋友之間的關係不是以“利”來維繫,而是以“義”來維繫的。
(2)2014年,主席在韓國首爾大學的演講中,運用了隋朝王通的一段話,說:“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意思是,為了鑽營財利而結交的朋友,在沒有財利時朋友就會分崩離析;為了鑽營勢力而結交的朋友,在沒有勢力的時候朋友之間就會絕交。只有志趣相投,傾心相交的朋友,才不會因為彼此不得勢而分離,也不會因為對方不能給自己物質利益而友盡。無論是國家之間還是朋友之間都應該是如此的準則。

(三)儒家所說的朋友,是有特定含義的
1.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究儒家對於朋友這一倫,在個體生命成長中的不可替代的積極意義,了知孔門心法中朋友之間的禮法所包涵的深刻意義,啟發我們充分重視“友”的作用,處理好在五倫中最為廣泛的一倫——朋友倫理。
2.儒家所說的朋友,不是我們現代意義上的普通的朋友,而是有特定含義的。古注中說:“同師曰朋、同志曰友”。所以,朋友就是志同道合者。所謂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對古聖先賢有共同信仰,對道德仁義有共同追求的師友。
3.《論語》開篇第一章就說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各自的地方來一起學習,切磋琢磨,是生命中最有意義、最最快樂的時光!

(四)朋友有信
1.而朋友之間是靠“信”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有一次孔子與學生顏回、子路談志向時,說到自己有三個志向,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其中的“朋友信之”,就是朋友間要彼此信任。
2.子夏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就是結交朋友,說話誠實守信。曾子每日反省三件事情,其中之一就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就是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守信了呢?可見朋友之間的“信”極其重要!
3.這種“信”,外在看好像是一種誠信、守諾、信任,但本質上是因為有共同信仰而產生彼此的信任。
4.世間有很多的個人信用評估,請問:對即使是信用記錄再好的人,你能否做到毫無防備地信任他?其實這種信用都是外在的、暫時的、不全面的、不堅固的,本質上是不可憑信的。進一步說,世間信用再好的人,他還不能成為我擇友的標準。
5.審視一下自己,在我的一生中,有幾個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全部託付給他的、完全可靠的朋友?假如我們不追隨自己的師長,與一群善友一起學習聖賢文化,這樣的朋友幾乎是沒有的。
6.所以,我們要時時警策自己,學習聖賢文化的道心是否堅固,道業是否在增長?我憑什麼贏得別人的信任,也憑什麼何以信任別人?
7.生命中缺少了師友,意味著缺少了生命成長的依憑,缺少了成長的環境,就像缺了空氣、陽光一樣,不能活下去。

(五)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朋友之所以珍貴,就是相互間透由切磋琢磨,可推動知識學問、道德仁義的不斷增長。師長傳授給你聖賢之道,但聖賢之道能夠實踐出來,必須靠友與友之間的不斷磨礪,這是師長不可以替代的。
2.曾子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就是,君子以詩書禮樂等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以朋友來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3.而朋友之間的仁義道德的培養,並不都是和風細雨,溫情脈脈的。最深交、知交的朋友往往是來磨你身上習氣、棱角的。所以很多時候表現出面對面的真心坦露,直指人心,甚至刀刀見血。
4.猶如一藍子的土豆,只有放在一起清洗,互相擠壓、摩擦,才會洗淨泥垢,甚至去皮脫肉,重獲新生一般。

(六)何為善友,何為惡友
1.但面對如此境界的時候,需要我們有正確的認識,不可以迷惑於流俗知見,不可以觀過念怨,要分清何為善友,何為惡友。
2.孔子曾經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分別是哪三種呢?說:“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就是說: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守信的人交友,同見多識廣人交友,便有益了。同阿諛奉承的人交友,同口蜜腹劍的人交友,同誇誇其談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3.平時我們有個習氣,碰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所謂閏蜜、哥們聚在一起,就有道不盡的情,聊不完的話。但聊的無非是人我長短,海闊天空、沒有邊際的話。不僅耗費了寶貴的時光,而且不知不覺中麻醉了自己的精神意志,養成了懈怠、不求進取的生命習慣。這是錯把惡友當善友最典型的行相,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

(七)結論
1.現代社會是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資訊社會,經濟關係貫穿於社會的方方面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避免不掉要談名利。而互聯網的普遍運用,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候都來得廣泛,我們結交的朋友圈也會越來越多。
2.與什麼樣的人結交,你就變成什麼樣的人;朋友圈的高度,就是你生命的高度!在這個紛紛擾擾的時代,能夠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師友,何等珍貴難得,何等幸運難遇!
3.本章孔子對交友禮儀的示現,其實背後隱藏著極其深刻的交友之道,需要我們去遵循、去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