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先進十ㄧ 第19章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迹,亦不入於室。」

<白話>
子張問孔子善人的行為。孔子說:「善人不踏著前人的腳印走,也進不到室內,達不到高深的境界。」

<文義>
(1)善人:善良的人。指不特重心性修養,沒有下力、專注去學去修的向善之人。
(2)踐跡:跡,腳印。踩著古聖先賢的腳印走,意思是按照聖賢們已證實可行的修養心性的要領、方法去做。
(3)入於室:比喻學問、修養已達到精深的境界,或說已得師父真傳的徒弟。

<思維提綱>
1. 子張為什麼要與孔子討論到善人之道這個問題呢?
2. 善人與聖賢到底有何差別?
3. 善人治國與聖人治國有何差異?
4. 踐不踐跡、學與不學有何天壤之別?

<義理解釋>  講師 : 朱文津/12’27”
一、引用經文
1.《說文解字注》:「道,所行道也。」
2.《論語.述而.6》: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3.《論語•子路.11》: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4.《論語•子路.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5.《論語•子路.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6.《論語•子路.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一) 善人之道
子張,是孔子的弟子,好學深思,有一天,與老師討論到善人之道。
1.善人,朱熹解釋為:“質美而未學者也。”就是指那些本質很好、很善良,但後天沒有學習過的人。
2. 道,《說文》曰:“所行道也。”關於善人之道的道,有不同的說法,
3. 錢穆先生認為:“善人之道,就是善人的行為。”
4.李炳南先生則認為:“善人之道的道字重要,善人要學聖賢,其道如何。”一個指善人的自然表現,一個指善人向上提升必須走的路。我們這裡取前者解釋。

(二) 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孔子的回答是:“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1. 跡,是指聖賢走過的足跡,成聖成賢之道;踐跡,就是沿著聖賢之道走。
2. 入室,比之升堂更進一步,比喻學問已達精深的境界。
3. 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子張問到善人的行為,孔子說:“善人不踏著前人的腳印走,但亦進不到室內去,達不到高深的境界。”意思就是善人比下有餘,但比上嚴重不足。
下面,我們就展開討論一下。

(三) 子張這個人
1. 首先,子張問善人之道,是他自己想成為善人嗎?不妨讓我們對子張作些了解,子張姓顓(zhuān)孫,名師,字子張,出身微賤,拜入孔子門下,苦學而成為賢人。
2. 孔子死後,繼承夫子遺志,離開魯國,前往陳國,獨立招收弟子,宣揚儒家學說,是“子張之儒”的創始人。
3. 據《韓非子•顯學》記載,孔子死後,儒家分為八派,而“子張之儒”排在第一。
4. 《論語 •為政篇》中,有二章內容體現出子張關心為政之事,一章是子張學乾祿,可他一生未出仕當官;還有一章是十世可知也?問到國運如何長久,這些問題,都是想要從政的人,甚至是高層的人想要問的,所以子張不是為自己而問。

(四) 子張為何要問善人之道
其次,那子張為什麼要與老師討論到這一個問題呢?
1.子張交友甚廣,所以了解到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想法,其實現代人也有類似想法,譬如:你何必一定要成為聖賢,做一個善人不是也蠻好嘛?看到世人這種模糊錯誤的認知,為了讓大家能對善人與聖賢作一個區分明辨,從而明確自己的目標,子張才會提出這樣一個代表大眾想法的問題。
2. 甚至有人還認為聖人遙遠,還不如善人來得實在、來得實惠?往往看到有人做慈善,救濟窮人,就會非常地感動和讚嘆;而那些志於道的學人,雖然志向遠大,但因為外在尚未顯現,所以大眾就會不知不覺地有些輕視。
3. 好像你們學了半天有什麼用,還不如人家,人家甚麼都沒學,比你們做得好。4. 我們往往以一種急迫的心,急於看到結果,所以離我們近的善人,會被大家認可。
5. 乃至於學人自己,也會沉不住氣,自己先急躁了。因為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論語.述而.6》),但社會大眾的需求,往往是急於看到結果。不知不覺,大家就把善人擺到聖賢君子的上頭,這恰恰是我們無知的表現。

(五) 善人與聖賢的差別
1. 那麼,善人與聖賢到底有何差別?夫子回答了一句話:“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2.蕅益大師說:“此須四句料揀”,要分成四句話來對比理解。
“一踐跡而入室,君子也;二不賤跡而入室,聖人也;三不踐跡而不入室,善人也。四踐跡不入室,有恆也。”
3. 就是這四句話裡面,其實是講到四種人 :
第一種人是君子,照著前人的足跡去走,學問道德已經登堂入室;
第二種人是聖人,不照著前人的足跡走,學問道德自己通達圓滿;
第三種人是善人,不照著前人的足跡走,但學問道德沒有登堂入室;
第四種人是有恆者,是照著前人的足跡走,但學問道德也沒有登堂入室。
4. 透由蕅益大師這樣一細分,學問道德,高下立現。依照次序,應該是聖人、君子排在第一、第二位,而善人與有恆者,排在後面。
5. 最重要的,從中可以找出一條道路來,踐跡而行,有恆者,可以成為君子,君子再往上,可以成為聖人。
6. 而善人,因為不踐跡,所以不在這條道上。李炳南先生說:“善人是樂於作善事的人,尚非聖人賢人。”

(六) 善人治國與聖人治國的差異
1.從治理國家的功效來講,善人與聖人比,也差得不是一點點,不可同日而語。
《論語•子路.11》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論語•子路.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róng)矣。”
《論語•子路.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2.前面講,善人要化百年,才可以化去民眾的殘暴殺意,要化七年才能讓民眾成為士兵,而這裡孔子說,假如能夠用我來治政,幾個月就可以見效,三年就有成就。
3. 孔子絲毫沒有言過其實,他在中都宰任上,一年就有成效,政治清明,各業興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4. 那麼,為什麼善人治國與聖人治國有如此大的差異?到底差在何處?
《論語•子路.12》就告訴了這個道理,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意思就是,聖王以德教化民眾,制禮作樂,功致太平。
5. 善人為邦百年,仍不能興禮樂之事,故僅可勝殘去殺。就是因為仁道還不能成就,所謂不入於室也。所以周朝有八百年天下,而後世則不能也。

(七) 踐不踐跡、學與不學有著天壤之別
1. 對我們來講,踐不踐跡、學與不學有著天壤之別。
2. 善人不學,尚且可以守住本性,不至於為惡;而普通人資質不如善人,如不學,則一定為惡。 所以不可以不學,也就是不可以不踐跡。
3. 而且善人在這個時代,如果不學的話,也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很有可能就會受到染污。
4. 進一步說,拿善人與有恆者作一個比較。
(1)雖然眼下看起來,善人沒缺點,而且有很多善舉;而有恆者,則剛起步,自身欠缺很多,也尚未能學以致用、回報社會,所以看不到什麼功效。
(2)但照著踐跡、不踐跡作一劃分,一個是沿著前人的軌跡走,一定能夠走上去;而一個假如不走的話,只不過停留在善人的狀況,甚至可能有退失。
5. 所以,夫子一針見血地指出,善人固然有比之一般人高出許多,但如果不沿著聖賢的足跡去提升,終究還是有局限的。
6. 反過來,一個雖然現在還什麼都不是的普通人,假如立下了成聖成賢的志向,又能沿著聖賢的成法去努力,那麼假以時日,必定能夠成就。

(八) 文化傳承要靠踐跡
1.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文化傳承必須要踐跡,否則就會失傳。
2.人類文明的精華,不在於外在的、顯而易見的諸如長城、埃及金字塔等宏偉的建築,而是這些建築背後的文化內涵,以及浸潤到每個人身心的思惟方式、行為習慣。
3.這些內涵的保存,並不是只有文章典籍,而是要有受持這些文化內涵,並實踐驗證的行者,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踐跡、保持文化的傳承就顯得格外重要。

(九) 總結
1. 善人以不學見長,但也因此成短,終究難成大器,不能作為我們的生命目標。但善人如果踐跡,也能入道。
2. 所以,我們目標聖賢,必須踐跡而行,腳踏實地,勤奮好學,從有恆者開始,步步向上,成為善人,再成為君子,最終成就圓滿的聖人。
3. 更何況,站在振興中國夢的時代前沿,背負全人類的希望,你我怎麼可以不奮發向上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