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4章-2

司馬牛問君子。
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白話>
司馬牛問孔子:「什麼是君子?」
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
司馬牛又問:「不憂愁、不恐懼,就稱得上君子了嗎?」
<文義>
1.不憂不懼:不憂愁不恐懼。
2.斯謂之君子:就稱得上君子了。

<思惟提綱>
1.請問您敢像司馬牛一樣問孔子:「不憂愁、不恐懼,就稱得上君子了嗎?」
2.司馬牛的這一問,夫子給我們指出了擺脫憂愁和恐懼的根本路徑,
  對您有何啟發呢?
3.為什麼反省的標準,得依照內仁外禮,乃至業果的法則呢?
<義理解釋>       金夢秋老師    8分27秒
一. 引用經文
1.《孟子.離婁章句上》:「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2.清‧際醒徹悟大師:「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
3.《中庸》:「君子之所不可及也,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4. 王陽明《傳習錄》:「爾意念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作去,善便存,惡便去。」
5.朱熹《四書集注》:「言由其平日所為無愧於心,故能內省不疚,而自無憂懼,未可遽以為易而忽之也。」
6.《松陽講義》:「平日所為何能無愧于心,必也如顏子之克己,
孟子之集義,真積歷久,一私不存、事事合義,其庶幾乎。」
7.《孟子·公孫丑上》:「昔者曾子謂子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8.《反身錄》:「初冥然莫知自省,終日意氣自若,總覺著無憂無慮,
後稍知所向,後來知道了生命需要反省,每一內省,
輒慚汗無以自容,都汗顏無地自容,時憂時懼,
食息不寧,甚矣無憂無懼之難也。」
9.《四書近指》:「內省無疚者,就是中庸之無惡也,大學之自慊也,
此是聖學。」

二. 重點摘記
(一)不憂愁、不恐懼,就稱得上君子了嗎?
上一章司馬牛問仁,孔子告訴他「其言也訒」,他馬上就問「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這一章他問君子,孔子告訴他「君子不憂不懼。」他馬上又問「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他不像前面的顏淵和仲弓,對老師的話一聽就懂、一聽能做,他都有些疑問,而且不懂就再問。
也正是司馬牛的這一問,夫子給我們指出了擺脫憂愁和恐懼的根本路徑:就是內省不疚。不憂不懼的關鍵在內省不疚,基礎是內省不疚;反過來〜內省有所愧疚,就會憂慮和恐懼。
也就是說人的憂慮、恐懼與外在的境遇關聯不大,解決他的根本方法要與內在的自我反省相關聯,功夫得花在內省上。
(二)內省是儒家重要的修行方法
《論語》開篇的第一章就說生命要以學為宗,
              第二章就講了學什麼?學仁、學孝;
        緊接著第三章就指出了學錯的形象就是巧言令色;
        然後就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可見檢查自己、反省自己,時刻調整規避巧言令色錯誤的方向,
這對於一個修行的人來講是多麼地重要。
內省是儒家重要的修行方法:孟子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的就是反省。無論你是什麼人,想成就什麼事,都得回到我們自身的德行、能力上來談。
德行和才能要在自身上圓俱,有一個重要的途徑得靠學習,可是學是學了,有沒有學好?學沒學對?這就需要反觀內省才知道。
(三)透過內省照見自心的真實狀態
很多人以為自己已經很好了,可是和人一互動就發現四處碰壁,連身邊的最親的人都無法相處,這就有問題了,這時就需要反觀內省。
比如說我們推動背經,到底是名聞利養的心,還是真誠的想推廣儒家文化利益大眾的心?
相信一開始去推動的時候,大部分人就是自己受益了,想介紹給他人,
可是做著做著,隨著帶動的人多了,對我們讚美的人多了,可能自己就
變了,但自己並不知道。
所以一定要隨時反省,看看自己的心意是否至誠?是否依然端正?
真正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內心上的。
而不透過自我的反省,是不可能照見自己內心的真實狀態。
(四)反省的標準不能搞錯
第二點,反省的時候,到底以什麼標準認為自己做對了不愧疚?我們常聽到有人說自己問心無愧,可是究竟怎樣問的心?又是依照什麼樣標準覺得無愧?這中間差別就大了。
2017年有一則新聞報導:南京有一位大媽她身體不舒服,打電話讓兒子回家帶她去上醫院,兒子到了家卻不願意帶她上醫院。母親就罵他不孝,兒子居然用刀砍傷母親,然後逃跑了,這樣的事在正常人的眼裡,都覺得兒子已經錯到不知哪兒去了。可是警察抓到他的時候,他卻表示一點都不愧疚,誰讓母親小時侯對他不好!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連最起碼的是非標準都沒有建立起來。越反省越覺得自己對,都是別人的錯,這就是反省的標準搞錯了。
(五)反省的標準,得依照著內仁外禮,乃至業果的法則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替人做事盡忠了嗎?和朋友交往的時候守信了嗎?老師教導我的內容練習實踐了嗎?這才是反省的標準,得依照著內仁外禮,乃至業果的法則,有一位禪師說過:善談心性者,必不棄於因果。
(孔子是善談心性的人,他就告訴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就是從因上去努力);依照仁、義、禮,乃至業果的法則內省檢點,在因位上做好了,無憂無懼就是果位上自然而然的收穫。
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不憂不懼就是在心性上建立出真實的自信,真正的強大。
(六)唯有戒慎恐懼,才能不憂不懼
這時需要時時處處在自己心性上長期的省察和克制;
在日常細節的戒慎恐懼中苦苦練習;
唯有戒慎恐懼,才能不憂不懼。
戒慎恐懼就是內省不疚的實功。
《中庸》上有一句話說“君子之所不可及也,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王陽明先生說“爾意念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作去,善便存,惡便去。”所以,內省不疚就是在自家的良知上無所虧欠。就是朱子所說的 “平日所為無愧于心”。
《松陽講義》上說:“平日所為何能無愧于心,必也如顏子之克己,孟子之集義,真積歷久,一私不存、事事合義,其庶幾乎。這是儒家心性之頭腦,是誠的萌芽,是王道和霸道之分、義利之辯、誠偽之別、善惡的分界,於此立定,便是端本澄源。
古人的誠身功夫,精神命脈全體只在此處,莫見莫顯,無時無處,
無始無終,只是此功夫。
 (七)實踐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不容易
反躬自省,沒錯,就不畏懼;
反過來,如果自己做錯了,曾子說“雖千萬人,吾往矣!”
就是千萬個人準備要討伐我,我也要去承擔這個過錯。
所以說這個不懼之勇也是指面對自己過錯的承擔之心。
很多時候,我們不反省,覺得天下太平,一旦反省了之後,就會覺得很多地方我們都做錯了。
《反身錄》上有一短段話:初冥然莫知自省,終日意氣自若,一開始的時候,不知道自我反省,終日意氣自若,總覺著無憂無慮,後稍知所向,後來知道了生命需要反省,每一內省,輒慚汗無以自容,都汗顏無地自容,時憂時懼,食息不寧,甚矣無憂無懼之難也。
所以說內省不疚絕不可以以為易而乎之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這樣的結論,也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實踐得了的。
(八) 總結
首先、我們是真的沒有長期的內省的經驗。
其次、即便是偶爾內省,也不知道要依什麼標準來判斷不愧疚;
第三、沒有前兩者的基礎,就從未透由內省累積出過無憂無懼的經驗。
總結起來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這是我們從所未經之地。

《四書近指》上說:內省無疚者,就是中庸之無惡也,此是聖學。”
這是聖人的學問。
此非自修之功,已造於成德之地者不能〜
如果不是修行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成德之地,是絕做不到這樣的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