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4章-3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白話>
4-3孔子答道:「反省自己平日所為沒有愧疚,哪來的憂愁和恐懼呢?」

<文義>
1.  內省不疚:反省平日所為,無愧於心。疚,愧疚。


<思惟提綱>

1. 夫子給司馬牛指出解決憂懼是哪條路呢 ?

2. 內省為什麼會不疚?

3. 內省不疚為什麼就無憂無懼?

4. 現代人,為什麼無法擺脫心靈的憂懼?

5. 透過本章的學習 ,你要如何擺脫心靈的憂懼?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一梦漫言》: 「身著如來袈裟,佛制不聽拜俗,豈能故意求生而違於戒律。」

2.《論語‧堯曰‧3》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
                     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3.《論語‧述而‧22》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4.《論語‧子罕‧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   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5.《論語‧先進‧11》: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二ヽ重點摘記

(一)“內省不疚”是憂懼的出路

1.我的老師說過,學習經典,我們會先遇到自己發現自己很差。學到這一章,我就有深刻的感受。

2.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夫子指出的這條解決憂懼的路,乍聽之下簡直覺得風牛馬不相及。

3.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我是司馬牛,正為即將到來的殺身之禍憂懼不安,去問老師什麼是君子,老師卻說君子不憂不懼,可能就跟老師急了。

4.所以說,夫子真的很敢教弟子,司馬牛也真的很敢學。

(二)顏淵篇前四章的鋪成

1.進入十二篇,講仁,夫子先是對心子顏淵講了仁的修養心法—克己復禮。

2.接下來,對有帝王之才的冉雍講了仁的效用—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3.針對司馬牛的處境,夫子則從一個小民的角度,從說話的其言也訒、心態的不憂不懼,最終落實到個人內省不疚,來達成仁人君子。

(三) 內省不疚,因為無惡無錯
1.內省就是向內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目的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內省為什麼會不疚?因為無惡,無錯。

3.大程夫子說:“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自己放在裡面約束之,復入身來,自能尋向上去,這就是下學而上達。

3.從克己復禮開始,視聽言動,非禮勿為,到最後大明乎心性、無憂無懼。

4.“內省不疚”是怎麼達成“無憂無懼”?其中的道理十分深奧,有待我們不斷去練習體認。

(四) 內省不疚無憂無懼的見月律師

1.明末清初,時局十分混亂,很多山賊草寇橫行,有位佛教大德叫見月律師。他主持寶華山寺院,由於弟子處事不謹慎與山賊有往來,收留山賊在寺廟吃飯,被告發了,就引來清軍來圍剿寺院,一百多出家人被抓,寺院木瓦工、雕工等十六人都被誤指認為是山賊押走了。

2.他們集體被押到二十里外一處軍營。營賬外面,有無數被抓的山賊光著身子被綁著,還有千餘名鄉民喊天哭地。就在見月律師的身後,十六個在寺院剛被誤抓的工人就地被處決,鮮血濺染了出家人的僧衣,然後士兵告訴他們:過堂要說實話,否則也會被殺。

3.這種情況下,見月律師卻商量另一位當家法師說:“我是方丈、你是當家,常住有難,我們要共同擔當。然後他就被士兵帶去過堂問話,臨行前他叮囑眾人:不要慌張,若是多生以來的定業,今天必然要酬償,如果不在此劫數,自然解脫。走在路上,他想人生如水上浮沫幻起幻滅,臨難之際絕不能失僧人威儀,就緩步直上,走的很有威儀。   
     
4.我們想想看,如果不是平日克己復禮的功夫,一般人恐怕已經嚇得走不動路了。

5.左右的兵眾,刀皆出鞘,一起呼喊,叫他跪下,身旁就躺著剛被動過刑的出家人。見月律師卻正色回答將軍:“身著如來袈裟,佛制不聽拜俗,豈能故意求生而違於戒律。”然後就合掌躬身、一個問訊,站在一邊等待問話。

6.不料,那個將軍沖他伸出了大拇指笑了,還和旁邊的二位說起了滿洲話。旁邊人翻譯說:“你是好和尚,不要你跪了,只問你土賊久住山里,為何你不報官府?”見月律師回答:“華山雖高,頂有過路,土賊由後山過前山,前面人見謂住華山,由前山過後山,後山人也說住華山。若報官,來時無賊可擒,罪反在己,不是容隱不報。” 三位將軍聽他說話有理有據、而且正氣凜然,就讓他先回去等待。

7.而後的審問中,他三次被人指認,三次往返過堂、凶險無比。但他每走必告眾人:請各人正念,不要因我而驚懼。”每一次過堂面對將軍兵士,他都行不亂步、面不改色。最後他不僅自己脫險,還救出了全寺一百多位出家人,三位將軍還成了寺院的護法。

8.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受了儒家教育的士、大夫也能做到這樣。這都是靠平時的修養、此時才能得力。如果平時不努力,臨時強做鎮定,神必不恬,氣先靡矣,精神、氣勢早就就萎靡了。

9.見月律師能如此坦蕩從容,絕不是有憂懼而強排遣,裝作無事,就是因內省無疚,平日克己的功夫做到了家,能克服各種情緒:喜、怒、哀、懼、愛、惡、欲,他不被擾動,才能照見更加清晰的世界,知道自己當下最該做的最正確的事。這就是以不憂不懼消天下之禍變。

10.古注上說:“古人處事變,只有此一條路,並無他法。”古人遇到這樣凶險的事,就是走這一條出路,不會尋其他捷徑。

(五) 現代人為何無法擺脫心靈的憂懼?

1.《松陽講義》上說:司馬牛的哥哥造反,事已危急,然而只是自反,事事問心無愧,事事從天理上行,尚可得救,就算不能得救,亦問心無愧。若為憂懼所擾,(整天擔心害怕),不但累心,勢必也立腳不住。(倘若在過堂問詢,怎麼又能夠如此坦蕩!氣先靡矣),底氣先不足了,不可言矣。

2.這段話很有意義。我們現代人,從小不練習童蒙養正,長大後也不注意內省修心、長養不出浩然之氣,遇上事不敢承擔,總想另闢蹊徑,從別人那兒解決問題,找尋自己的脫身之法,所以自然無法擺脫心靈的憂懼。

3.仁人君子物外寂中,所有的事盡力妥善解決,解決不了的也都坦然面對。凡事盡人力、聽天命。得悉宇宙真理,看淡生死超脫世俗,自然就隨遇而安。

(六) 內省不疚為什麼就無憂無懼?

1.除了長期內省,養出“浩然正氣”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樂天知命”。2.一談到命,很多人馬上想起宿命論: 認為知命就是向命運低頭,不思進取,這是誤會。

3.南懷瑾先生說:宇宙的法則、人物、歷史的命運、時間、空間加起來形成一股力量的時候,人對他沒辦法轉變,這就是命(佛法講宿生業力)。

4.現在有人說是“時代趨勢”:比如說: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這些都是先我們而存在,比如我們生而為人,活在地球上,有的人生在乞丐之家,而有人生在帝王之家,這是已經存在的非人力可控的因素,無法在眼下選擇的。

5.另一方面,從主觀上來說:人本身也是天命力量的一部分,天意表現在個體身上,就是個人承載的歷史使命、為人準則,無論出處窮通,都得在現有的基礎上盡力去做。

6.比如孔子周遊列國努力了,但是道不能行。屈原也努力了,但忠而被謗,蘇軾也努力了,一生坎坷。所以君子知命,不是因為必然成功才去做,而是因為該做,至於最後能否成功,不是個人說了算的,這就是儒家的天命觀。

7.“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就是知命、立命、然後正命、改命。這是中國文化的思維模式。唯知命,乃知己之所當然。因為認知天命,所以“仁以為己任”;敬畏天命,所以“禮以行之”;履行天命,所以要“義以為質”。

8.《論語》第一篇“學而”,講人生要從努力學習開始,到最後一章“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是儒家教導我們的人生的全部。

9.反過來,自大的人、知識淺薄的人,不能認識客觀存在的一切,會產生超出現實的祈求,則無法成為君子。程子曰:“人不知命,則見害必避”,見到有禍患就逃避,見到有利益就趨趕,這就不能成為君子。

10.一方面:“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是夫子知命。另外一方面:“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是夫子告訴我們專心做好眼下的事。

11.從客觀世界的大趨勢的認知,到個人努力的下手處,做好了內省不疚,就會慢慢在心性上開發出不憂不懼的效用。

12.反過來,做不好眼前的事,不了解大趨勢,待不好眼前的人,一反省都是自私自利,對不起別人,就永遠擺脫不了憂愁和恐懼。

(七) 總結

1.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就是夫子用一個更深邃的生命走過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解決憂懼之苦,'內省不疚'是出路。

2.雖然理解到聖人的高度很難,但我們應該要先信受、然後慢慢超越自己的高度,高一點,從內省開始,再高一點,依循著聖人給出的標準,逐步改善自己,有一天內省不疚了,就會達到無憂無懼的生命境界。這是我們學這一章該有的一個見解。

3.很多時候,所謂的絕路,其實就是沒有角度了。司馬牛的處境看上去是絕路,但還是有“內省不疚”這個角度可以走出去。

4.關鍵是要鬆動我們一直走不動的見解,跟著聖賢去探索一個更為深刻、遼闊的人生,這是我們學習論語的重要意義。

5.落實到我們的身心第一步就是要常內省、如果不能內省不止,達到不疚,就永遠無法達到無憂無懼的君子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