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7章-2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白話>
  子貢問夫子:「如果必不得已,兵、食、信三者不能兼顧,要先去掉哪一個?」夫子說:「去兵。」

<思惟提綱>
1. 子貢問政,夫子的回答顯示治國有三要素,請問是這三項?
2. 治國三要素 — 兵、食、信,不能兼顧時,可以先去掉哪一個?
3. 為什麼「兵」在治國三要素中,最不重要?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 •述而.12》子之所慎:齋、戰、疾。
2.《老子道德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為之。」
3.《孫子兵法》:「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4.《論語 •子路.11》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5.《論語 •顏淵.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6.《論語 •憲問.17》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7.朱熹《四書集注》:「言食足而信孚,則無兵而守固矣。 」
8.《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9.《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民悦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一) 譯文
子貢是夫子弟子中極善提問的,他問夫子:“如果遇不得已,兵、食、信三者不能兼顧,必去其一,這三者當中先去掉哪一個呢?”夫子毫不猶豫地說:“去兵。”

(二)夫子選擇「去兵」,石破天驚!
我們知道,夫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春秋無義戰充斥的動盪時代,各路諸侯都在加強自己的軍備力量,以防其他諸侯國的侵略與吞併。各國國君最關心的,也是自己的軍事力量到底有多強大。在這樣一個戰爭隨時都會爆發和蔓延的時代,當足兵、足食、民信三者不能兼得之時,夫子卻義無反顧地提出 “去兵”,這在當時真的是一個石破天驚的選擇。
夫子為何會做出如此的選擇呢?這還要從夫子對“兵”,也就是對軍事,對戰爭的態度說起。

(三) 夫子對“兵”的態度
1. 戰爭是夫子特別慎重的大事之一
《論語 •述而篇》中,有一句“子之所慎:齋、戰、疾。”可見,戰爭是夫子特別謹慎,特別慎重的三件大事之一,因為戰爭決定著國家的興衰榮辱與個人的生死存亡,怎能不慎?
2. 聖者所見略同
(1)老子也說過:“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為之。”
(2)《孫子兵法》的孫武其實也是反戰的,他說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看來,聖賢所見略同。

(四)夫子希望以禮制教化使戰爭消失
夫子甚至更加明確地表示,希望通過禮制教化使殺伐戰爭徹底消失。
1.善人為邦百年,可以勝殘去殺
《論語 •子路篇》中,夫子曾說“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我們知道,周朝自平王東遷,諸侯爭霸,人民困於殺伐征戰長達二百餘年。夫子不忍百姓頻受戰爭動亂之苦,迫切期望有善人來主持國政,這樣只需要經歷一百年之久,就可以化去殘暴,消滅殺伐了。

2.為政者帶頭為善,百姓就會效仿而免殺伐
夫子還說過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夫子非常反對所謂的“殺無道以就有道”的為政手段,他認為只要為政者自己合乎禮制,百姓也就跟著效仿,社會政治便會和諧有序,這樣又何必使用極端的暴力手段呢?而長期用禮教治國,就能避免殺伐、戰爭之類的事了。(《論語 •顏淵.19》)

3.夫子讚嘆管仲輔佐齊桓公,不以武力、避免殺戮
(1)夫子對戰爭的態度也可由他對管仲的評價來做觀察。在《論語 •憲問篇》中,子路問夫子:“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為此而自殺,管仲卻仍然活著,這樣不能算是合乎行仁的要求吧!”夫子回答說:“齊桓公多次主持諸候會盟,使天下沒有戰事,這都是管仲努力促成的,這就是行仁的表現。”
(2)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每逢動亂年代,老百姓的性命往往是賤如草芥,只能在逐鹿群雄的刀劍和鐵蹄下流血和呻吟;就算是生在和平年代,老百姓也隨時會被政客們獻上祭壇,充當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3)管仲輔佐齊桓公,多次號令諸侯而不以武力,避免了殺戮,天下百姓深受其益。這非常符合夫子 “仁者愛人”的原則,因此,夫子稱之為仁。夫子對戰爭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4)所以,在夫子這兒,用兵是迫不得已的事,完全是為了防備入侵,抵禦殺伐,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而準備的,絕對不是為了向外擴張疆土,滿足為政者的私慾而擴充兵力。因此,當有必不得已,只能在足兵與足食、民信之間做選擇時,夫子自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 “去兵”。

(五)足食與民信比足兵更為重要
1.對於夫子何以選擇“去兵”,古注中還有一種理解:“言食足而信孚,則無兵而守固矣。”就是說只要百姓豐衣足食,再加上對為政者有信心,那麼,就算是沒有強大的部隊兵力,也能守住國土,不受外敵欺侮。
2.這種理解非常符合夫子的想法,孟子在夫子之後曾提出“仁者無敵”說,認為只要施行仁政,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注重禮義教化,就能夠獲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就算是用很少的兵力也可以打敗強敵。孟子還提倡“民悅則取之”,說攻伐戰取是否可行,主要看是否合乎仁義。合乎仁義,百姓就會表示欣悅、表示歡迎,就可以攻伐戰取,否則,就不能攻伐戰取。
3.由此可見,相對於足兵來說,足食與民信對於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利國利民來說更為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