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23章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白話>
子貢問交友之道,夫子說:「盡我們的忠心,勸勉他,好好引導他,他不聽從,就先停下來不勉強,不要自取其辱。」

<文義>
1.友:交友之道。
2.忠告:見人之過,盡心以告誡之。
3.善道:善巧的引導。
4.不可則止:不可,朋友不聽勸導。止,停止勸告。
5.自辱:自取其辱。

<思惟提綱>
1.孔夫子說「交友之道」為何?
2.〈里仁篇〉第26章「朋友數,斯疏矣」,與本章交友之道有何異同?
3.「勸諫朋友」可能會招來自辱,是不是就不要勸諫了?
4.夫子說朋友不聽勸導「則止」,是避免自辱、自己受傷害嗎?還是為了利他?
5.朋友有錯或即將犯錯,你應該如何做?本章對你有何啟示?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張居正講解《論語》:「忠告,是見人之過,盡心以告誡之。」
2. 張居正講解《論語》:「見人有過,而不盡心以告誡,己之情有隱;忠告而非善道,責人之意不投,皆非善處友者也。」註 :張居正(1525~1582)
3. 南懷瑾《論語別裁》:「…曾國藩下面一位幕友王湘绮(壬秋)…」
    /註 : 南懷瑾(1918~2012)
4.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自辱反帶累朋友,所以不可。若知四悉隨機,方可自利利他。」 /註 : 蕅益大師(公元1599~1655年)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張居正講解《論語》:「忠告,是見人之過,盡心以告誡之。」
2. 張居正講解《論語》:「見人有過,而不盡心以告誡,己之情有隱;忠告而非善道,責人之意不投,皆非善處友者也。」註 :張居正(1525~1582)
3. 南懷瑾《論語別裁》:「…曾國藩下面一位幕友王湘绮(壬秋)…」
    /註 : 南懷瑾(1918~2012)
4.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自辱反帶累朋友,所以不可。若知四悉隨機,方可自利利他。」 /註 : 蕅益大師(公元1599~1655年)

二、重點摘記
 (顏淵篇第23章 原文)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一)本章文義
子貢問和朋友交往的方法,夫子說:「忠心勸告他,好好的引導他,他不聽從,就先停下來,不要自辱。」
我們看子貢問交友之道,夫子卻告訴他怎樣和朋友相互規勸,這是什麼道理呢?

(二)何謂友
1.這章是談交友的,同志為友,有共同志向的人是“友”。
2. 這一點很重要——同志,而不是其他的什麼特點相同。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十分明確自己的志向,也了解朋友的志向。
3.因為志同道合,所以朋友之間才會規過勸善,互相糾正。

(三) 忠告而善道之
1.“忠告而善道之”就是以是非觀念勸告朋友。
2.首先,我們得看準了什麼是“是”、什麼是“非”?有時候,明明是自己錯了,還以為是朋友錯了。
3.比如說:和先生發生了爭執,朋友來勸說“你的先生不容易,你要體諒。”如果你覺得他得跟你一起批評先生才算朋友,這就是顛倒是非了。
4.張居正說:“忠告,是見人之過,盡心以告誡之。"
5.“忠告”首先是忠,盡己之心謂之忠,勸朋友要拿忠心來勸,先看自己的心,確定是發自愛護朋友的真心和實心才行。
6.“善道”,就是善巧的引導朋友,不是張口就來,而是用種種的方法,心平氣和,委屈開導。

(四)公案
我老師講過一個公案:瑞典有一位大學者叫史威登堡,他很重視教育,一段時間他住在國王鄉下的別墅裡,有一天他在花園裡鋤草,國王看見他就和他談起了教育,國王滔滔不絕的說:“教育不用太認真,小孩子就像我們種的花草一樣,慢慢長大就知道怎麼改善自己了。”大學者也沒和國王爭辯。
幾個月過去了,國王來度假,他發現,那個花園裡的花長得七扭八歪,就大發雷霆說:“為什麼沒人管理呢?”史威登堡說:“國王陛下,您不是說讓它自己長,它長大了自己行嗎?這些花就是自然生長的結果。”
這就是所謂的“機會教育”,對朋友要有長遠的發心、等待機會運用種種方便。

(五)不忠告、非善道,皆非善友
張居正說:“見人有過,而不盡心以告誡,(這就是)己之情有隱;忠告而非善道,責人之意不投,(忠告了卻沒用好的方式,讓朋友不舒服了),皆非善處友者也。”

(六) 不可則止,否則朋友變冤家
1.最後一點是“不可則止,”這一點最難把握。對朋友要忠心,真心、熱心。可是有人一熱心就控制不了自己了,要“發乎情,止乎禮。”
2.南懷瑾老先生講過一個故事
曾國藩下面有一位幕友叫王湘綺,曾國藩帶領湘軍和洪秀全作戰,開始顯露敗像的時候,王湘綺就要請假回家。曾國藩知道他是讀書人膽子小,一旦打敗了仗,他受不了,也打算讓他回去,可是由於事情太忙,沒能立即批復這個公文。
一天晚上,曾國藩去找他,看見他在房裡專心的讀書,就站在他後面沒打攪他,差不多半個時辰,曾國藩走了,王湘綺還不知道。第二天早上,曾國藩就送了很多錢,又誠懇地安慰了他,讓他立刻啟程回家了。
有人問曾國藩,為什麼突然讓他回家,曾國藩說:“他去意已堅,朋友之道不能勉強,尤其打仗的時候,勝敗自己都沒把握,如何能保住別人。”
朋友再問:“您如何知道他去意已堅?”曾國藩說:“那天晚上我去王湘綺那兒,他在看書,可是半個時辰,他都沒有翻過書,這證明他是在想心事,想回家,所以還是讓他回去的好。"
3.按照我們一般人的想法:認為大難臨頭朋友就得同甘共苦,就不應該讓他走。這麼想,結果就一定是不一樣了,朋友可能就變成冤家。一定要勉強別人聽我的,這就是控制別人了。

(七) 為何勸諫朋友反招自辱
1.勸多了,怎麼就自辱了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2.朋友不一定會和你打罵,但是他和你疏遠,疏遠了這就是見辱了。
3.為什麼自己勸諫朋友,會招來自辱呢?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你的朋友認為要尊重孩子,父母對孩子不能打罵,可是你就覺得父母得教孩子矯正習氣,就得嚴厲,棍棒之下出孝子。你朋友不同意,你卻一定要勉強朋友接受你的意見,他雖然不和你吵,但會慢慢地疏遠你。
4.換個角度,別人勸我們一個什麼事,我們不想聽,那個人卻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我們接納,我們就會產生反感,就會想遠離他。

(八)“不可則止”恰是對朋友的摯愛
1.有人覺得既然聖人都說“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那就不用自找麻煩非要對朋友負責任了,這麼想又錯了!
2.蕅益大師說:“自辱反帶累朋友,所以不可。”是因為朋友疏遠了你,朋友就沒有機會再聽到你的勸諫,在這個問題上就沒有機會改善了,這就是我們拖累了朋友、對不起朋友。所以“不可則止”。這是發自對朋友的摯愛之心,恰恰是最想為朋友承擔起責任。
3.蕅益大師說:“若知四悉隨機,方可自利利他。”面對所有人,如果都能了解到與他們交往的最正確方式,這才能恰到好處的利益他人。

(九)勸過歸善是朋友的道義和責任
1.學習聖賢要在五倫之上學。五倫關係裡面就君臣和朋友這兩倫是可以自己選擇的,朋友又是五倫當中最鬆弛的關係。朋友是平等的,以道義相結合,以信認為紐帶。沒有什麼人一定是要聽誰的話,合則聚不合則散。雙方都是心甘情願。
2.勸過歸善雖是朋友的道義和責任,但是絕不可以逾越對別人主體的一種承認和尊重。當然,最高的境界,不管別人怎麼待我,我但盡我的責任,這就是聖人。3. 就算是我們自己再正確也不能教育、要求、勉強朋友。就算是老師帶學生,對有的學生也得客客氣氣的。常聽到,有的老師說:“如果學生真正好學,我一定嚴格的教,他提升就快。"可是有的學生不行啊,你一嚴厲,他就遠離了,你就得對他客客氣氣的。但是想想看,到底哪一種學生的進步才最快呢?
4.所以有一個問題很重要,我們到底希望我們的朋友怎樣對待我們?是希望友直、友諒、友多聞,還是友便闢、善柔、便佞,我們是什麼人就會交什麼樣的朋友,有的人只喜歡吃喝玩樂低級趣味、就喜歡聽別人阿諛奉承自己,那周圍就只能剩下這樣的人了。
5.有來自於朋友的忠告,我們得有心量,才能夠謙虛受諫。所以朋友就像鏡子一樣,可以照見我們自己。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喜歡益友還是損友,這是個人自主選擇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讓自己敬畏的朋友,因為與其讓別人批判我們,不如讓好朋友勸告我們。

(十) 本章結攝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這是給夫子給我們人生交友的一個很大的提示。交朋友要有長遠的用心,勸諫朋友不是只有忠心、熱心,方向正確就一切OK,更要記住言行得適當、不可則止。“不可則止”也不是厭倦朋友,而是為了更長久地去幫助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