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5章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白話>
孔子說:「德行好的人,必定會說有益人心的話;能說好話的人,不一定是德行好的人。有仁心的人,必定勇敢;勇猛的人,不一定是有仁心的人。」

<文義> 
1.有言:有價值的話。「言」,有益世道人心的話。
2.不必:不一定,不必然。

<章旨>
孔子闡述仁是眾德之本,而言語和勇氣皆是由仁而生。

<思惟提綱>
1. 為何有德者必有言?
2. 為何仁者必有勇?
3. 「有言者而沒有德」、「勇者而沒有仁」,這兩種人的行相為何?
4. 我如何避免成為「有言者而沒有德」、「勇者而沒有仁」這兩種人?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 11’ 45 ”
第5章 慢讀、緊讀、背讀10遍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第1章~第5章 各章讀誦5遍、串讀 5遍
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2.「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
知也。」
3.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路第十三 串讀1遍


<義理解釋>   黃勇老師   / 6’27”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1. 張居正《四書直解.論語》:
「和順積中,而英發於外,敷之議論,必然順理成章而可聽,是言乃德之符也」
2.《大學》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3. 《論語.先進.13》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4. 王陽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合一。」
5.《論語.為政.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6.《論語.里仁.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7.《論語.憲問.29》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8.《論語.里仁.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9.《論語.述而.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論語.衛靈公.22》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1.《三字經》:「昔仲尼,師項橐。」
12《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二、重點摘記
 
(一) 消文和文意
原文 :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消文
 孔子說,“有德行的人,必定會說有意義、有價值的言語;但是說有意義、有價值言語的人,卻不一定是有德行的人。同樣的,有仁義的人,必定有勇;但是有勇的人,卻不一定是有仁義的人。
2.文意
(1) 此處所說“言”並非我們普通所說的話。
(2) 張居正說:“和順積中,而英發於外,敷之議論,必然順理成章而可聽,是言乃德之符也。”和氣順理的思想感情在心裡,自然散發出英氣正氣,說出一番議論來,順著道理,自然成文章,於人有益,因此人人愛聽,所以言語是德行的符號表現。
(二) 有德者必有言 
有德行的人,誠於中,形於外,內心秉持道德原則,又懂得應時順勢、通權達變,所說言語既符順道義,又合於情勢,於人於事皆有價值、有意義。比如在前面《先進篇》中,孔子對閔子騫的讚許:“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三) 有言者不必有德
1.反過來,能說出有意義、有價值的言語的人,並不一定就有德行。或者是隨口一說,自己也沒有認真對待,更沒有實踐過,甚至可能自己都不一定相信。說出來只是為了說服別人,或者表現自己。
2. 我們有多少人,勸別人或者評論他人事件時,振振有詞、有理有據、義正言辭,可輪到自己遇事時,千般計較、利令智昏、昏招百出,說出的那些至理名言,到自己這都派不上用場。可知自己不是有德者。
3. 更可悲的是,如果我們僅僅因為自己說了一些至理名言,得到他人的讚許,就誤以為自己懂了這許多道理,以為自己有德行,那就實在是自欺欺人了。有人說,“懂了許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真的是懂了道理嗎?還是僅僅會說說而已?
(四) 言行一致才能成為有德者,自利利他
1.王陽明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古人有云:“只貴見地,不問行履。”關鍵是有沒有真正懂了道理,正確的見解是否真正建立。正確的見解真正建立了,自然會去依之而行。不去行持,只是因為還有錯誤的見解沒有改變,正確的見解還沒有建立。
2.所以孔老夫子反覆教誡,“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再再勸勉我們不要被自己表面的言辭欺騙,踏踏實實地依照聖賢的指導去改變見解,依照聖賢的見解去踐行,才能真正成為有德者,成就自己,也才能真實利益他人。
(五) 不可因人廢言
1.上面所說是對於自己來說,要反省自己是否言行一致,卻非要求別人。反過來,對他人的態度應該是“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正是因為有言者不必有德,所以許多人雖然自己不具德行,但他說的話卻可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所以我還是可以從許多人那裡學到正確的道理,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2.我們許多人往往“因人廢言”,看不上這個人,就對他說的話一概否定,這其實常常障礙了我們自己的學習成長。雖三歲頑童,如其言可聽,亦當聽取。這一點上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孔子向七歲童子項橐學習的行誼,就顯示了夫子的虛心向學,在《三字經》中留下了“昔仲尼,師項橐”,教誨後世的學人學習之道。
(六)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仁者必有勇,因為仁者以天下蒼生的福祉為己任,所謂“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非有絕大的勇氣毅力,不足以達成其志,便不能成為仁者。儒家講仁、智、勇為三達德,一個真正的仁者必然具備大仁、大智、大勇。
2. 但是如果僅僅是有勇氣,卻不符順於仁義道德,自然不是仁者。即使奮不顧身,也只是無意義的匹夫之勇。
(七) 收攝
1.所以德和仁是儒家修身的核心,是根本,沒有德、沒有仁,便不是真正的君子聖賢之道。不管有多麼能言善辯,有多麼勇悍意志,忽視了仁德,都不能算是君子。
2.反之,始終把握仁德的根本,不斷培植增長自己的仁德之心,良善言語、勇氣毅力也會不斷增長。
3.否則,一味追求言辭動聽、勇氣爆棚,卻忽視仁德之心的長養,必然會誤入歧途,與君子之道相背離。這實在是很可惜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