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5章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 』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白話>
孔子說:「從來不說:這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的人。
對於這樣的人,我也不知道該對他怎麼辦了。」 
<文義>
1.“如之何”就是“怎麼辦?”的意思。
<思惟提綱>
1. 本章,孔子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2.通常一個人遇到事情,馬上就講怎麼辦、怎麼辦呢?
我們會覺得,這個人如何呢?
3.孔子應該是讚許〜遇到事情說“怎麼辦、怎麼辦?”的狀態。為什麼呢?
4.“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的三種的狀態中〜
   想一想我們是屬於哪一種呢?那麼,我們要如何克服錯誤的狀態呢?
<義理解釋>           9分 17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篇˙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2.《論語˙八佾篇˙19》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3.《論語˙述而篇˙10》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4.《論語˙公冶長篇˙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二. 重點摘記
義理解釋 :     9分 17秒
朋友們好!今天是《論語》共學的第587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論語》
衛靈公篇第15章。一起恭誦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一) 解讀文義:
1.這一章,讀起來比較拗口,用了三個“如之何”。
 《論語》裡出現過很多次“如之何”。
2.比如〈為政篇〉20章,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3.〈八佾篇〉19章,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4. 從《論語》章節裡出現過的“如之何”的文義來看,
  我們可以理解,“如之何”就是“怎麼辦?”的意思。
  白話文
  孔子說:“從來不說:這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的人。對於這樣的人,
  我也不知道該對他怎麼辦了。”本章,孔子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二) 孔子讚許的狀態有別於凡夫
1.一個人遇到事情,馬上就講怎麼辦、怎麼辦呢?
  我們都會覺得,這個人沒有主張、沒有主見。
2.可是這裡,孔子卻說遇到事情不說怎麼辦、怎麼辦的人,
  對於這樣的人,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遇到事情說怎麼辦?怎麼辦?應該是孔子讚許的一種狀態!
3.為什麼呢?其實,聯繫前面我們學過的章節內容,就不難理解了。

(三)引前面章節 理解孔子的觀點
1. 〈述而篇〉第10章
  孔子教育過子路:“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遇到事情先要畏懼,然後才能好謀而成。
  為什麼呢?碰到事情,如果你漫不經心,覺得沒什麼了不起,
  那你就不可能做到敬事(敬事而信的敬事),
  不會敬事,你也就不會好好謀劃,不好好謀劃,很難成事。
2.所以說,碰到一件事情,說如之何、如之何,正表明你怕事,
  然後敬事,並且已經開始謀事,如之何,如之何,就是這個事怎麼辦?
  這就是在謀事啊!不謀事,如何才能成事呢?

(四) “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的三種的狀態
接下來,我們就具體辨析一下〜這裡的“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是指怎樣的人呢?這裡初步分成三種不同的狀態。

1. 第一種,漫不經心。
(1)有一種人,對什麼事情都好像提不起興趣,做任何事都認真不起來。
做事總是隨意應付的狀態,對於最終的結果無所謂,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這種狀態,是最最要不得的,
一旦養成了散漫的習性,做什麼事都不會成功。
(2)而且一旦陷入這樣的狀態,別人想幫也幫不了你。
  我的老師對學生講過一句話〜
  你們是學生,只要你肯學,再差都不怕。
  最怕的就是爛,自己不想要學好,聖人佛菩薩來教你也幫不了你。
(3) 〈公冶長篇〉第十章:宰予白天睡覺,孔子知道了很是生氣,
   很嚴厲的訓斥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當然宰予並沒有那麼不爭氣,孔子之所以講這麼嚴厲,
   是老師對於弟子的擔憂。
(4) 現在有些人在單位上班,覺得企業效益好壞是老闆的事情,
   企業辦好、辦差,都是老闆的事,是領導的事,與自己關係不大,
   所以混混時間,交交差事,能應付過去就行。
   這樣的人,怎麼可以成事,又怎麼可能會被重用,
   領導即使再想幫他,再想培養他,也無能為力。
   這大概就是孔子這裡所說的,我也不知道該如之何了。

2. 第二種,自我感覺特別良好, 剛愎自用。
 (1)比第一種狀態要稍好點,他也很努力,很上進。
   但是傲慢心太重,自以為是,聽不見別人不同的意見。
   這樣的人,或許可能做成一些事,但過程很危險,
   就好像喝醉了的人,一直走在懸崖邊上,
  如果不能及時調整,最終的結果必然落入崖底,不會有好結果。

  (2)舉一個例子啊,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
    我們會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對比〜
    劉邦有一個口頭禪,每次碰到大事情總是很緊張,
    他口裡面有個口頭禪〜總是不停的說,為之奈何?為之奈何?
    也就是怎麼辦呢,怎麼辦呢?然後就和張良等等商量,
    每次都能把事情辦成了,所以他最後取得了勝利,
    大敗了項羽,取得了天下。
  (3)而項羽剛愎自用,無所畏懼,碰到事情以後,獨斷專行,
    看起來雷厲風行,但是最後卻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 

3. 第三種人 不善求教。
(1) 還有一種人,遇到事情也很著急,也想做好,但是不願意
   表達出來,他只在內心喊如之何如之何,一個人乾著急,不願意
   或者說不懂得向別人求教。
(2) 這應該是很多人的狀態,或許是礙於面子,或許是膽怯不敢表達,
亦或是不知道如何請教、請教誰?
(3) 總的來說,這是缺少智慧、缺少能量的表現。
 想要增加智慧,就要多學習聖賢經典;
 想要增加能量,就要多做利益他人的事情。
(4) 這樣也是一種不好的狀態。 你遇到問題不表達出來,別人又怎麼
 知道你需要幫助,又怎麼知道如何幫到你。
(5) 孔子那麼善禮樂,入太廟,還能每事問。
 我們又有什麼不能向別人請教的呢?

(五) 結論〜遇到問題時的正確的狀態
 1.以上三種人〜
   第一種人漫不經心,第二種人剛愎自用,第三種人不善求教,
   都是我們要克服的狀態。
   (1)特別要警惕的第一種,遇事漫不經心、敷衍了事,是最最要不得的!
   (2)如果連聖人都對我們莫可奈何了,我們的生命還有什麼希望可言?
 2.總攝一下:正確的狀態是怎樣的呢?
  (1)遇到問題時,臨事而懼,怕事才會敬事,
    多問幾個“如之何” “如之何” 才是“孺子可教”的狀態,
    但是不用慌張,自己先要學會思考,學會謀事。
  (2)更重要的是,謀事過程中要學會虛心求教,
    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3)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要遇到好老師;
    遇到了好老師,就要虛心向老師求教。
    有老師的引導,我們會少走很多彎路。
    聖賢經典,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學習經典,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天下,
    我們是一群幸運而又幸福的人! 
    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第一種人漫不經心,
第二種人剛愎自用,
第三種人不善求教,
都是我們要克服的狀態。 
(想一想我們是屬於哪一種呢?那麼,我們要如何克服錯誤的狀態呢?)

找3位 善友帶大家再串習一遍
總攝一下:正確的狀態是怎樣的呢?
  (1)遇到問題時,臨事而懼,怕事才會敬事,
    多問幾個“如之何” “如之何” 才是“孺子可教”的狀態,
    但是不用慌張,自己先要學會思考,學會謀事。

  (2)更重要的是,謀事過程中要學會虛心求教,
    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3)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要遇到好老師;
    遇到了好老師,就要虛心向老師求教。
    有老師的引導,我們會少走很多彎路。
    聖賢經典,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學習經典,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天下,
    我們是一群幸運而又幸福的人! 
    
聖賢的智慧之學,

教導我們如何從痛苦的泥沼中

將腿拔出來,

遇到問題時,除了多問幾個“如之何” “如之何”?

當下都應努力種下善因。   善因,是讓生命遠離苦難的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