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5章-3

5-1.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5-2.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5-3.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白話>

5-1.子張問怎麼樣做才可以使自己到處行的通,

孔子說:「說話要忠誠信實,行事篤厚謹慎,

即使到了野蠻的國家,也能行得通。」
 
5-2.反之,說話不忠信,行為不篤敬,在自己的家鄉能行得通嗎?

5-3.這個忠信篤敬的觀念 ,要隨時隨地注意不忘,
站立的時候,好像有個 "忠信篤敬" 站在我的前面,
在車上時,好像有個 "忠信篤敬" 在車前的橫木上,
要這樣頃刻不離,才可以到處通達能行。」
子張 聽了之後,把這些話寫在自己的衣服大帶上面,以免遺忘。
<文義>
1.立,則見其參於前也
站立時,就好像看見“忠信篤敬”森然在面前。
2.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
乘車時,就好像看見“忠信篤敬”依靠在車的橫木上。
3.夫然後行
能夠這樣念念不忘忠信篤敬,自然到處可行了。

4.“參”,按照李炳南老先生的《論語講要》,當“森”字講,
森林的森,就是森然而立,高大聳立的樣子。
5.“在輿”是指乘車的時候,“輿”就是車,
6.“衡”是車前的一個橫木,用做扶手。
7.“書諸紳”,將老師的話寫到衣帶上。
“紳”就是古人用大帶束腰後,垂下的帶頭部分。
  書之,欲其不忘也。
<思惟提綱>
1.面對子張的問題,孔子給出了什麼回答,更指出了怎樣的下手處?
2.“ 子張書諸紳 ”。對照子張,反省 我們的學習態度〜
  在聽到老師的教誨後〜是否馬上紀錄,時時觀看、遵照踐行呢?
3.孔子 善觀緣起〜他是如何引導子張, 對治子張的病根呢? 
<義理解釋>     
引用經文
1.明朝藕益大師:“信而曰忠,敬而曰篤,對治子張病根也。”
2.《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3. 藕益大師:“參前倚衡,但盡其忠信篤敬耳,非以此求行也。
惟不求行,夫然後行。”
  4.《論語˙衛靈公篇˙4》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一. 重點摘記
衛靈公篇-第5章(3)-義理解釋      6分50秒
恭誦原文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一) 面對子張的問題,孔子不但給出了回答,更指出了下手處〜
1.文義
(1)“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站立時,就好像看見“忠信篤敬”森然在面前,
乘車時,就好像看見“忠信篤敬”依靠在車的橫木上,
能夠這樣念念不忘忠信篤敬,自然到處可行了。
(2)“參”,按照李炳南老先生的《論語講要》,當“森”字講,
森林的森,就是森然而立,高大聳立的樣子。
“在輿”是指乘車的時候,“輿”就是車,
“衡”是車前的一個橫木,用做扶手。
2. 這句話多像父母對孩子的殷殷叮囑〜
夫子對弟子的一片苦心躍然紙上。
 子張也真是好弟子,聽到老師的教誨後〜
   立即“書諸紳”,將老師的話寫到衣帶上。
  “紳”就是古人用大帶束腰後,垂下的帶頭部分。
   子張 寫到衣帶上,就可時時觀看、遵照踐行。

(二)對照子張,我們許多人的學習態度就很值得反省了
1.現在很多人都說,“懂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呢?因為懂了道理,卻不按道理去做,或做一下就放棄了。
那麼這算真懂道理了嗎?
2.事實上,任何學習都必然要通過練習才能真正掌握。
就像我們小時候學習數學,老師上課講了數學公式,
當時好像聽懂了,回來一做作業,就做不出,或做錯了,
所以上課時感覺“聽懂”只是假象,並不是真的懂。
真正懂,必須要不斷做練習〜
直到可以運用這個數學公式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這個數學公式才真正成為了我的知識。
3.同樣,我們感覺聽懂忠信篤敬,往往不是真懂,
也必須在生活中不斷思考、練習,
直到在任何情境下都能恪守忠信篤敬,才算真正懂。
4.因此,練習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忘記,子張將老師的教誨寫在衣帶上,
就是為了時時提醒自己要練習忠信篤敬,
直到忠信篤敬深深刻入內心,
5.“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與,則見其倚於衡也”,
隨時隨地都以忠信篤敬觀察校準自心,
如此才能真正懂、真正受益。

(三) 子張的病根是什麼呢? 
1.明朝藕益大師對此章批註:
“信而曰忠,敬而曰篤,對治子張病根也。”
子張的病根是什麼呢?從子張的問題可以看出。
子張問過“干祿”,如何得到俸祿?
問過“達”,如何事事通達?
這又問“行”,怎樣處處行得通?
可見子張關注的都是外在的環境好壞,
而孔子的回答每每都是將他的注意力拉回到如何修身。
2.《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3.所以君子是以修身為本,自己修好了,外在環境自然改善。
做到忠信篤敬了,自然行,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是為了行,
就無法真正忠信篤敬了。
  4.就像說我盡心盡力幫他人做事,他人自然感謝我、幫助我;
但如果我一開始就是為了得到他的感謝和幫助才幫他人做事,
就必然患得患失,不能真正忠信了。
  5.所以藕益大師說:“參前倚衡,但盡其忠信篤敬耳,非以此求行也。
惟不求行,夫然後行。”孔子教子張全身心在忠信篤敬上,
不要為了求行得通才忠信篤敬,正是因為一開始不是為了求行得通,
真實 踐行 忠信篤敬,才會真正行得通。這個所求一開始就不能偏啊!
  6.其實 上一章中〜
舜就為我們很好地做了“惟不求行,夫然後行”的典範。
正是由於舜不求名利、不求達、不求行,只是一心改善自己、
利益他人,才真正得到名利、得到達、得到行,
這其中的道理很值得我們去探求、去實踐。


“ 子張書諸紳 ”
對照子張,反省 我自己的學習態度〜
在聽到老師的教誨後
是否馬上紀錄,時時觀看、遵照踐行呢? ( 聞﹑思﹑ 修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