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7章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白話>
孔子說:「可以跟他交談,卻不跟他談,這是錯失人才;不可以跟他交談,卻跟他談,這是枉費言語。有智慧的人既不錯失人才,也不枉費言語。」
<文義> 
1.與:和、跟,連詞,以下同。
2.知者不失人:聰明的人不會錯失人才。知,通「智」。

<思惟提綱>
1. 何謂「失人」? 何謂「失言」? 孔子怎麼說 ?
2. 為什麼「君子必貴其言(看重自己所說的話)」?
3. 不貴其言就是「言費」,我有沒有「言費」的情況?
4. 什麼樣的對象,我該說?什麼樣的對象,我不該說?
5. 平常一般人難免會「失人」或「失言」,為什麼?
6. 如何做個不失人不失言的智者?
<義理解釋>衛靈公篇-第7章-  15分08秒 
一、 引用的經文
1. 徐幹《中論・貴言篇》:「君子必貴其言。貴其言則尊其身,尊其身則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言費則身賤,身賤則道輕,道輕則教廢。」 
2. 孫啟治《中論解詁》:「 凡於己於人,言之而不能行,是空言而徒耗其辭也。」 
3. 《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 張居正《四書直解卷之十一・論語卷七・衛靈公15》:「人之識見,有淺深不同,而我之語默,貴施當其可。彼人有造詣精深,事理通達,這是可與言的人,卻乃緘默而不與之言,是在彼有受言之地,而在我無知人之明,將這樣好人不識得,豈不是失了人? 若其人昏愚無識,或造詣未到,這是不可與言的人,卻乃不擇而與之言,在彼則不能聽受,在我則徒為強聒,可惜好言語輕發了,豈不是失了言?」“
5. 《論語・憲問・14》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6. 《荀子・勸學・16》:「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
7. 《論語・述而・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8. 《論語・雍也・21》中,孔子又說:“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9. 《論語・學而・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 《四書蕅益解・論語學而篇・16》:自利,則親師取友,必要知人。利他,則應病與藥,尤要知人。
二、 重點摘記
朋友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論語•衛靈公篇》第八章。我們一起來恭誦
原文:
子曰: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白話:
孔子說:“遇到可以和他談論學問道德的人,卻沒有和他相互切磋,這叫作失人(錯失人才);遇到不可以和他談論學問道德的人,卻同他交流切磋,這叫作失言(浪費言語)。有智慧的人,既不錯過人才,也不浪費言語。”
*本章講如何與他人說話的智慧。
本章講如何與他人說話的智慧。
1.孔子告訴我們該說的時候一定要說,不該說的時候一定不可以說。
2.這裡的“言”,不是普通的“言”,是和別人切磋聖賢之道,或者說雖然是普通的言語,但透由普通的言語,傳述的是聖賢之道。

(一) 君子必貴其言。
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在《中論 •貴言篇》上說:“君子必貴其言。貴其言則尊其身,尊其身則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言費則身賤,身賤則道輕,道輕則教廢。”
1.君子一定非常看重自己講出去的話,因為看重自己講出去的話,就是看重自己,看重自己也就是發自內心尊重聖賢之道,只有尊重聖賢之道,才可以立聖人之教,教化天下。
2.反之,如果“言費” ,其中的 “費”,著名學者孫啟治在《中論解詁》中註:“ 凡於己於人,言之而不能行,是空言而徒耗其辭也。”如果講出去的話浮浮泛泛,乃至輕言妄語,不能行之於實踐,不能產生正向的功用,外在看是浪費言詞,內在看就是對自身的不尊重,說嚴重點就是作賤自己。
3.自己不厚重,也就不知“道”之珍貴厚重,不可能有強烈的求道之心。如此聖人的教法就會衰落,聖教不可能安住世間。

4.言為心聲,言語是君子內心志向的表達與流露。君子之所以很看重自己所說的話,是因為對自己所立聖賢之志的尊重。
5.看上去尊重的是言語,其實尊重的是自己所立下的聖賢之志。沒有立下聖賢之志的凡夫,就不太會重視自己的言語。
(二) 觀察我們講話是否屬於言費
1.觀察一下我們平常的講話,很多時候是在戲言、綺語當中。因為我們覺得言語交流只是一種普通的生活方式、情感交流而已。所以多一句、少一句,並不重要。
2.人與人碰到一起,閒聊成為一種習慣。尤其在網絡時代,更是隨心所欲,說東道西,言不達意,空耗時光。
3.即使是正兒八經做學問的專家教授,如果他們所研究、所講述的學問,也只是用於謀生而未能用之於修身、正己、利他的話,也屬 “言費”之列,對自他的生命沒有太大意義。
(三) 立志成聖成賢,當學君子貴其言
1. 對比聖者,我們與聖者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聖人說話很謹慎,把言語看得很貴重,言重則道重。
2. 因為仁的內涵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呈現,言語所展現出來的是仁、是道。所以在孔子及儒家看來,人與人之間所有的言語都是為了表達仁、呈現道!
3. 一位智者曾經說過:“ 心念決定生命方向,語言就是思路的一個騰飛,一念一念的連結。你最初的動機趣向哪裡,你的語言就會帶著你趣向哪裡,心念趣向哪裡,最後生命就會趣向那裡。 ”
4. 當我們了知君子“貴其言” ,就是 “ 重其道、立其教 ”的時候,就會首先爭當君子,立志成聖成賢。在這過程當中,就會“敏於事而慎於言”,在說話的當下,謹言慎行,了達進退、取捨的方便與善巧。
(四) 什麼對象該說,什麼對象不該說?
孔子告訴我們,對該說的一定要說,不該說的一定不可以說。如果對該說的對象沒有說,這是“失人”;對不該說的對象卻說了,這是“失言”。那什麼對象該說,什麼對象不該說呢?
1.首先要先衡量對象
(1).明兩朝帝師張居正解釋這一章的時候說: “ 人之識見,有淺深不同,而我之語默,貴施當其可。 ”
(2)每個人的志向與知見有淺與深的不同。有的人心胸開闊,志向高遠,所見深邃幽微,與聖人之大道相應;有的人目光短淺,執著於眼前的苦樂,學一術,成一器,與世間五欲相應。針對不同的對象,我們就要掂量掂量,是否要開口,開口了是否契機契理。
(3)《憲問》第十三章說:“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 。這裡的 “夫子”是指衛國的大夫公叔文子,說他老人家說話懂得時機,平時不太說話,只是到了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所以人家不討厭他的話。能夠對機講說,應機說理,人家當然不討厭。
2.“造詣精深,事理通達”是可與言的人
(1).張居正繼續說:“彼人有造詣精深,事理通達,這是可與言的人,卻乃緘默而不與之言,是在彼有受言之地,而在我無知人之明,將這樣好人不識得,豈不是失了人? ”
(2).張居正所理解的“可與言”的人,是“造詣精深,事理通達” 之人。即此人對聖人之道已有了一定的造詣,研究已經非常精深,且在 “事”與“理”兩個方面都能夠通達。對這樣的人,如果我們閉口不與他討論學問道德,就是對應該說的對象,因為我沒有知人之明,而錯失切磋的機會,對該識得的人沒有識得,故是“失人”。張居正所設定的這個標準比較高。
(3).如果我們從因地上去著眼的話,其實對聖人之道產生希求心,並放下自己的固有知見,恭敬聖人及聖人的言教,雖然他造詣不深,事理還不通達,但他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故這樣的人也應該成為 “可與言”的對象。
3.“昏愚無識,或造詣未到”是不可與言的人

(1).不該說的對像是怎樣的呢?張居正說:“若其人昏愚無識,或造詣未到,這是不可與言的人,卻乃不擇而與之言,在彼則不能聽受,在我則徒為強聒,可惜好言語輕發了,豈不是失了言? ”
(2).張居正所理解的“不可言”的對像有兩種:一種是昏愚無識,即昏庸、愚癡、無正見之人;另一種是雖然不屬昏愚無識,但造詣未到。
(3).這兩種對象,如果我們不加簡擇,隨便與他談論學問道德,對聽的人來說可能不但不相應,不接受聖人的言教,而且容易產生毀謗聖教的過失;對講的人來說,可能是對牛彈琴,浪費言語,起不到一點功用,反遭羞辱,故屬“失言”。
4.荀子的觀點
(1)荀子《勸學篇》上說:“ 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
(2)意思是,對恭敬有禮的人,才可以與他談論道的宗旨;對言語和順的人,才可以與他談論道的義理;對態度順從的人,才可以與他討論道的深義。所以,對不可以說的對象而說了,這叫做浮躁;對可以說的對象不說,那叫怠慢;不察顏觀色而隨便亂說,叫做盲目。
5.小結
  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謹慎地對待每位前來求教
  的人。
(五)《論語》中有關說話的智慧
孔子在《論語》中,也處處地方告訴我們說話的智慧。
(1).在《述而篇》中,孔子說:“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就是教育學生,不要到他弄不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啟發他。如果舉出東西南北方中的一方,而不能推知其它三方的話,便不再教他了。
(2).在《雍也篇》中,孔子又說:“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就是,中等智慧以上的人,可以給他講最高深的學問;中等智慧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最高深的學問。
(六) 唯有立下聖賢之志,才能避免失人與失言的過失
1.甘心做凡夫,就會失言與失人
失人與失言,是凡夫成為智者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過失。如果我們沒有立下聖賢之志,甘心於做一個凡夫,那麼對於所講的話,多一句或少一句,講或者不講,都無所謂。因為講與不講,講多講少,都與成聖成賢無關,與自己的生命成長沒有太大關係。在這種沖沖撞撞的說話環境中,不要說錯失人才,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會被錯失。
2.立了聖賢之志,不會錯過每一次的學習、不會浪費每一次的言語教化
但是,如果我們確立了成聖成賢之志,希望透由學道、傳道、弘道,來改變自己的生命,那麼就必須謹慎地對待失人與失言的過失,面對來到你生命中的每一個人,視之為不可多得的心靈成長機會,敏銳觀察自心,既不錯過每一次的切磋學習,也不浪費每一次的言語教化。
(七) 由凡夫成為智者的過程中,觀察自己是否隨順習氣而失人與失言。
1. 由凡夫成為智者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的是,因為我們的正見沒有堅固,長久形成的習氣非常強盛,所以在與人交往中,往往隨順自己的習慣、習氣。
(1) 對與自己不相應的人,就會沉默寡言,千方百計避開;
(2) 與自己相應的人,就會話不嫌多,貪著不能分開。
(3) 時間久了,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然形成小團體;再進一步,就是黨同伐異,同而不和。
2. 對此,我們可以稍作思維,也不難判斷,我們的內心到底是與什麼相應?無非是我們的習氣、習慣。而我們的習氣與習慣是什麼?如果我們還是凡夫的話,無非是凡夫的習氣、凡夫的習慣。所以,以凡夫的習氣習慣來作出抉擇的話,碰到沒有凡夫習氣習慣的人,我們就會不相應,就會失去與他切磋交流的機會;如果碰到與自己的凡夫習氣習慣相應的人,那他也一定有凡夫的習慣習氣,故我們之間所說的話,無非是“臭味相投”。
3.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現在學了一點傳統文化,想幫人的心非常熱切,希望好東西人人分享,但沒有看到對方的緣起,在對方內心尚未成熟的情況下,貿然與他切磋論道,必定是適得其反。這種習氣,發生在初學道的人身上非常普遍。
(八) 如何做個不失人不失言的智者?
1.要有“了達他人的智慧” 
(1).失人與失言,病根只有一個,就是 ——不識人。我們沒有了達他人的智慧。
(2).在《學而篇》最後一章,孔子告誡我們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就是我們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不了解別人。
(3).藕益大師說:“自利則親師取友,必要知人。利他,則應病與藥尤要知人。 ”
(i)從自利的角度來說,我們要親近師長,選擇善友,必定要有知人的智慧,才可以選得準;
(ii)從利他的角度看,我們要幫助別人,必定要了解他的病根在哪裡,對症下藥,故知人就變得更為重要。
2.太在乎自己,自己沒有調伏,不可能有知人之明
我們之所以不了解別人,是因為太在乎自己。自己沒有調伏,處於紛擾狀態,就不可能有知人之明,也就看不清事實的真相,了解一個人的本地風光就會更難。如同風中的燭火、騰動不停的水面,是看不清真實影像的。
(九) 總結
1.失人與失言,是我們與別人交流過程中的兩種極端。如果我們有知人的智慧,跟他講也好,不跟他講也好,都是在幫助他、利益他;如果我們沒有知人的智慧,不跟他講是“失人”;跟他講就是“失言”。只有“智者”,才可以真正做到不失人,不失言。

2.總而言之,本章孔子告訴我們如何說話的智慧。在我們最熟悉不過的言語的背後,卻隱藏著更為深刻的道理。孔子的教誨,簡樸明了,直指人心,小中見大,讓我們這些後學弟子受用不盡,非常非常的感恩!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