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8章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白話〉
 孔子說:「志士仁人,不以苟且偷生來損害仁德,寧可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

〈文義〉
1.志: 通“知”,即有智慧的人。
2.志士仁人: 指智慧仁德都具足的人。
3.害仁:“仁”,古注中常註解成“人” ,故人與仁,相互通用。


〈思維提綱〉
1. 孔子如何定義「志士仁人」?
2. 儒家如何看待生死觀?
3. 殺身雖能成仁,但成仁一定要殺身嗎? 您曾聽過的不殺身成仁的嗎?
4.人與天地並稱為三才, 為什麼只有人可以與天地並稱呢?

〈義理解說〉

〈重點摘記〉

(一)恭誦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二) 白話譯文:
 1. 孔子說,“志士仁人,不以苟且偷生來損害仁德,而寧可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
 2.“志”:古通“知”,即有智慧的人,故“志士仁人”,指智慧 
    德都具足的人。
3.“害仁”的“仁”,以及“成仁”中的“仁”,古注中也不少註解成“人”。 其實人與仁,相互通用,說明了一個內涵,就是具仁德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沒有“仁”的內涵,只是徒具人的沒有人的意義。

(三)本章涉及儒家的生死觀

1.錢穆先生說: 
“ 生必有死,死非孔門論學所重。孔門論學所重在如何生,苟知如何生,自知如何死。 
”孔子及儒家不直面講“死”的問題,重點講如何“生”。
懂得了“生”,自然就會懂得“死”。
2.有一次子路問孔子如何承事鬼神,孔子回答說:“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就是人還不能事奉好,怎麼能夠事奉鬼神呢?言外之意,如果懂得如何事奉人,自然就懂得如何事奉鬼。
3.子路不甘心,又問:“ 敢問死。 ” 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 就是連“生”都不知道,怎麼知道“死”?
言外之意,如果懂得了“生”,必定懂得“死”。

(四)儒家把 “仁”放到生命至高無上的地位。

1.在“仁”與“生”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孔子選擇的是“殺身成仁”,絕不會以苟且偷生而損害仁德。
2.或者如孟子所說的“捨生取義”,就是在 “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捨棄的是生命,求取的是大義。
3.在儒家看來,人生的意義,不是生命活得有多長,而是在我們有生之年,是否已聞道、修道、得道。所以,孔子說“ 朝聞道,夕死可矣! 
4.”明兩朝帝師張居正說: “ 蓋生固可欲,而仁之可欲有甚於生,故生有所不為也;死固可惡,而不仁之可惡有甚於死,故死有所不避也。 ”好生惡死是人之常情,但“仁”比“生”更珍貴,“不仁”比“死”更可惡,志士仁人,決不因為求生怕死而損害仁德。

(五)中國自古不缺乏志士仁人

1.伯夷、叔齊是殷商末期孤竹國國君的兩位王子,孤竹君死後,兄弟倆為了相互讓位,分別出逃孤竹國,後又在路上相遇,一同考察周國。後又遇武王伐紂,推翻了殷商政權,建立周朝。夷齊作為殷商的臣民,以食周朝的糧食為恥,逃隱首陽山,以採食野菜度日,最後餓死在首陽山。伯夷、叔齊以身殉國,被孔子稱為“古之賢人也”,是殺身成仁、求仁而得仁的典範。
2.孔子又說“殷有三仁”,商朝有三位仁者,即微子、箕子、比干。其中 “ 比干諫而死 ”。比干,姓子,名比,因封在比地,故稱比干。
殷商末期,商王帝乙之弟,商紂王帝辛之叔。比干接受託孤之重任,輔佐商紂王帝辛,歷經兩朝,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敢於直言勸諫。商紂王荒淫無度,不聽忠臣勸諫,忠臣個個避離,只有比干以死強諫,說: “ 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 ”惹紂王大怒,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到底是否是真的?”於是將比干的心剖開,讓大家觀視。“比干剖心”成為殺身成仁之又一典範。
 3.殺身成仁,並不是一定要像比干那樣受到各種酷刑致死而成仁。而是要擺脫對自身生命的執著,以及外在物慾的享受,向內求取仁德的圓滿。
4.清朝哲學家焦循在《論語補疏》上說:“ 舜勤眾事而野死,冥勤其官而水死,為民禦大災捍大患,所謂仁也。以死勤事,即是殺身成仁。
5.”舜,因勤政為民,勞累過度而死於蒼梧之野。
6.冥,是繼大禹之後的又一位治水英雄,他恪盡職守,最終以身殉職,死於水中。
7.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五十四歲即死於軍中。所以焦循說,為民抵禦災害,斷除後患,就是仁。能夠置生死於度外,勤勉於國家和天下大業,一心為人民謀利益,即是殺身成仁。

(六)殺身雖能成仁,但成仁未必要殺身

1.例如孔子評價管仲為仁者,但遭到弟子質疑。管仲與召忽都是輔助齊國公子糾的臣子,公子糾與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爭奪君位而失敗。當公子糾被殺以後,召忽自殺,而管仲卻沒有。管仲不僅沒有自殺,還被齊桓公重用,反過來輔助桓公成就霸業。
2.所以,子貢質疑管仲沒有 “殺身成仁”,故不能稱其為仁。
孔子告訴子貢:“ 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一匡天下,百姓至今還從中受益。如果沒有了管仲,我們也許已淪為披髮與左扣衣襟的夷狄之徒了。哪能像匹夫匹婦一樣,為了守一個小信小節,而自殺於山溝溝裡,無任何功績而無人所知。”這段內容在《論語•憲問篇》中有所記載。由此可知,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殺身成仁,為了民族大義、天下大利,成仁未必一定要殺身。仁者一定胸怀大氣節,含攝大智慧。孔子講仁必定包含智,講智一定包含仁,兩者不會偏頗。

(七) 中華民族“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故事

1.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生命氣節、民族性格、精神靈魂。中華民族對仁義的執著追求,使我們從洪荒走向智慧,從野蠻走向文明,其間雖然歷經數度外族入侵,綿延不斷的戰火洗禮,乃至亡國滅族,卻仍都能屹立不倒,就是因為在我們的精神世間裡,對仁德有不懈的追求和堅固的信仰。
2.從五胡亂華到近現代史,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一部被外族不斷入侵卻不斷壯大的歷史。湧現出了岳飛、文天祥、史可法、林則徐、鄧世昌等民族英雄。
3.崖山海戰,宋軍全軍覆滅,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4.抗戰期間,狼牙山五壯士,在抗擊日軍的戰鬥中,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5.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用身體擋住了敵人的地堡槍眼,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邱少雲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也一動不動,直至生命最後一刻,壯烈犧牲。
6.不僅是這些民族英雄,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普通民眾,骨子裡都有一種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和性格。
7.清軍攻破江南後,下達了 “剃髮令”,讓漢人剪滿清髮型,穿滿清衣服,執行口號是: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不服者格殺勿論,從文化上征服漢人。命令下達後,江南各地紛紛抵抗,寧死不屈。
8.歷史上出現了 “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江陰八十一日”等屠城事件,整個城市的軍民幾乎全部殉難,倖免者寥寥無幾。殺身成仁,也成為普通民眾的壯烈行為。
9.上世間六七十年代,我們在重壓之下,被迫研究“兩彈一星”,許多科學家乃至普通戰士,隱姓埋名幾十年,忍受與親人及家庭分離之苦,雖疾病纏身,仍奮鬥不止,死而後已。“兩彈一星”已經成為一種民族精神,它也是“殺身成仁”這一傳統精神的延續和完美演繹!

 (八) 儒家文化,把“仁”看得比生命還寶貴

1.在我們的儒家文化中,為什麼把“仁”看得如此崇高,乃至比生命還要寶貴?在《論語》中“仁”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之一。孔子從很多角度說明什麼是仁,詮釋仁的體性、功用和表現形式等等。
2. 張居正說: “ 合乎天理而當於人心者,謂之仁。 ”
將天理納入人心,使人道符順天道,就是仁。
3.在中國文化中,“天”是我們最要敬畏的神秘力量,天理是至高至上之理,不可違越。民間流傳,得罪老天爺,會遭“天打雷劈”。
4.這個天理,其實也並不神秘,整本《易經》揭示的就是天理運行規律,以及人道如何符順天道的規律。
5.天道公正無私,在人道的表現絲毫不爽,即所謂“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6.儒家揭示的善惡規律,就是佛家講的因果法則,它是宇宙人生本來具足、法爾如此的客觀規律,這就是天理。

(九) 只有人與天地並稱三才,因為只有人可以成就仁德。

1. 在儒家看來,能夠與天地並稱為 “才”的,只有是“人”,為什麼只有人呢?因為人是頂天立地之人。只有人,才可以成就仁德,順應天地規律。
2.“仁”,是一種綱常倫理,是處理父子、夫婦、長幼、君臣、朋友這五倫,或者說所有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規則,以及這個規則之上所體現的精神。這個規則及精神,合乎天道。所以,只有成就仁德的人,才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獸分離,與天地並稱“三才”。
3.說到這裡,我們就會發現,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把“仁德”作為至高無上的信仰,作為我們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有它十分深刻的價值趨向。其實這就是一種文明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十) 做到殺身成仁,才稱得上“志士仁人”:

1.在《里仁篇》中,孔子說: “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本章可以說是對 “殺身成仁”最完美的詮釋。
(1)“富與貴”,包含在“生”的內涵中,“貧與賤”,包含在“死”的內涵中。(2)生,固然是我們想要的,但如果“不以其道得之”,就是不用仁道而是損害仁道的方法得到它,就會寧願選擇放棄“生”。
(3)“死”是我所不想要的,但如果不以其道擺脫,就是用不符合仁道的方法擺脫,我寧願選擇不擺脫。
(4)作為一個君子,捨去了仁德,到哪裡去成就他的名聲呢?如果是君子的話,就是一頓飯的時間也不會離開仁德,無論是在倉促匆忙的時候,還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他必定與仁同在!
2. 藕益大師說: 
“ 如此,方名志士仁人。今之志士仁人,宜以此自勘。 
”大師策勵我們,能做到殺身成仁,才可以稱得上“志士仁人”。
大師讓我們“自勘”,就是自己檢察自己,反躬自省,我們有沒有放棄對仁德的追求,成為真正的慕道之士!

(十一)總結 :

1.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眼花繚亂的世紀,科技、經濟、金融、互聯網、轉基因、共享、太空、人工智能……,物質高度膨脹,聯繫日益廣泛,新科技、黑科技層出不窮;全球經濟深度融合,文化多元碰撞,競爭成為焦點和主流。
2.在這不可預知的物慾世界裡,我們還能否繼承傳統,不迷失自我,在內心深處為自己留出一片寧靜的心空?在這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我們每個人能否沿著古聖先賢指引的方向,作出自己理智的抉擇,為這世界捧出一股清流?
3.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這曾經在中國傳統社會中,震撼天地,無可動搖,為全民接受的普世價值觀,能否再次被現代社會所接受?
4.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關鍵的是文化復興,我們每個人的努力,不僅關係到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而且關係到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我們祈願孔子及儒家文化再度光耀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