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10

1-10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白話〉
現在,仲由和冉求你們兩個人輔助季氏,遠方的人不歸服,而不能招徠他們;國內民心離散,你們不能保全。
〈文義〉
1.遠人:就是專指這個顓臾
〈思維提綱〉
1.為什麼孔子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2.後來三桓的家臣陽虎謀反,這個也印證了孔子這段話,為什麼孔子老師的預測這麼準確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 三家分晉是指東周時代,晉國被韓、趙、魏三氏族等晉大夫勢力所瓜分的事件。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始封三家為諸侯國。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一般情況以本年作為戰國元年。
2. 陽虎,姬姓,陽氏,名虎,一名陽貨,春秋魯國人,孟孫氏的族人,季孫氏的家宰,一度「陪臣執國命」,控制三桓,掌握魯的實權,囚禁主公季桓子三年,最後造反失敗,逃奔晉國。
二、重點摘要
(一)用霸道武力的方式臣服別人,結果是禍起蕭牆
那接下來我們看最後,孔子的話裡面回到了季氏伐顓臾的這個事情上面。
1.所以他對於冉求跟子路就說“今由與求也相夫子”,就是輔佐季孫氏,可是“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這個遠人就是專指這個顓臾,就是國外之人,他國之人。那不能用文德招徠他們,最後只會“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2.這個“分崩離析”,當然也是當時魯國的現況。我們看三家分晉,魯國的家臣,三桓的家臣陽虎執政,所以等於是一層一層的僭越,所以整個國家其實分崩離析,君臣相伐,國君逃往國外,這個在魯國的歷史裡面,就是在孔子的時代,也是經常發生的。
3.所以最後,面對遠人不服、邦分崩離析,是不能來,又不能守,可是最後卻選擇了一個“謀動干戈於邦內”——發動戰爭,以力服人的方式,是不能忠心、心悅誠服的。
4.孔子說,這樣的一個處置,最後就是動武,用霸道武力的方式來要臣服別人。所以孔子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5.這個蕭牆,就是進入門中的一個實牆,一般我們講照壁、屏風等等。那這個蕭本來是肅的意思,就是進入家門,有這樣一個照壁、屏風的格局,讓整個主客之間,有一種嚴肅、肅穆的態度來互相對待。所以蕭牆之內,也就是在自己的房子裡面,也就是在自己家族裡面。
6.讓我們看後面,我剛提到這個三桓的家臣陽虎謀反,專政謀反,這個也印證了孔子這段話,所以我們有一個成語叫“禍起蕭牆”。
(二)聖人對於事理的通透,故能精準的預測
1.那這個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作為一個聖者的一種前知,對於未來事情的發展,有一種精準的預測。
2.那這個精準的預測,不是孔子有特別什麼樣厲害的一個神通,而是循著事情的本質跟原則,然後違反了這個本質跟原則,當然就會招致災禍。
3.而且為政其實就在一種上行下效,所以,上樑不正下樑就歪,上下交相利,那當然,最後就會被這個貪求的心被反噬了。
4.當這個三桓覬覦魯國境內的顓臾,那當然,三桓的家臣也會覬覦於三桓的權勢跟富貴。那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聖人對於事理的一種通透。
好,那整篇的文章呢,大概是這樣子的一個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