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9

1-9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白話〉
因為這樣,如果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整頓禮、樂、文教招徠他們;已經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去。
〈文義〉
1. 文德:文治之德。
2. 來:招徠、招致。

〈思維提綱〉
1. 孔子提點冉有,季氏攻打顓臾的主因是什麼?
2. 孔子認為如果遠方的人不服,那要如何做?
3. 孔子認為修文德以招徠遠方的人之後,就夠了嗎?還該怎麼做呢?
4. 對本段,你認為可以在生活上如何運用?

〈義理解說〉   講師: 蔡忠道 老師  6分30秒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先進•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2. 《論語•學而•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二、重點摘要
(一)孔子點出季氏攻打顓臾是因為無止境的貪求
1.好,那講完了內政呢,我們來談談對外是如何。那如果作為一個國家的治國者,能夠做到均和安,而不是念茲在茲的寡跟貧的話,那這個國家就應該能夠蒸蒸日上,能夠上軌道。
2.那如果我們順著季氏將伐顓臾的這樣的一個事件的話,那我們可以想得到說季氏為什麼攻打顓臾呢?其實就是把注意力專注在自己的寡跟貧。
3.那季氏客觀條件不夠好嗎?其實沒有。《先進篇》裡面說季氏富於周公,他是富可敵國了。
4.所以這種貪求的心哪,不是因為這種客觀條件的好或不好而會減損,而是我們心對於一種慾望的追求,或者外在物質的追求,一種無止境的一種需求跟嚮往,那這個是一種貪求的心。那貪求的心自然就會專注在外在的貧跟寡,所以前面這段話其實也是針對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情的一種指點,或者說一種破除。

(二) 孔子開展出「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政治理想
在這樣的基礎上,孔子開展出的他的政治的理想。好,那有了這樣的一個作為之後,照理說,國內應該是上下相安哪,百姓安居樂業,君臣關係非常和諧,是一個非常理想的一個國家跟社會。

(三) 如果遠人不服,孔子說「修文德以來之」
可是這樣的一種、這麼好的一種政治作為,或者這麼理想的一個政治環境,或者國家的環境,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聽聞、知道、信受呢?其實也不見得。
1.若「遠人不服」,反求諸己,修文德以來之。
所以後面就有講“夫如是,故遠人不服”,這個“故”不是“因為所以”的所以,這個“故”是假設。如果遠方的人還是不服,就是不理解,不理解這個國家這樣的一種美好的處境,可能就有很多的誤會。那儒家的學習就是反求諸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就是反求諸己。所以如果遠人不服怎麼辦呢?也就“修文德以來之”。
2.「修文德以來之」的做法
那這個文跟德就是,文,就是禮樂之文,三代之文,三代文化的禮樂。那這個德呢,應該就是為政以德,就國君修德,以身作則的德。就是在禮樂的教化跟國君的德行上更加的努力跟深廣,那希望透過這樣的一種做法,能夠讓遠人真的由衷的佩服,或者誠心的悅服,然後願意到這個國家來生活,所以則修文德以來之,這個“來”就是招徠、招至。

(四) 既來之,則安之
1.這些遠人、遠方的人,到我們國家來,來了是不是就結束了呢?沒有。“既來之,則安之”。
2.這個安又會扣合到前面的均、和跟安。我們前面說過,這個安應該是均跟和的一種效果,一個國家就是社會最好的,應該就是安和、安樂、安定。
3.所以一個國外的百姓來到我們國家,我們應該努力的讓他融入這個社會,也獲得平等的對待,這個均,那在這個國家裡面,他可以安定的生活,也可以跟這邊的人有一種和諧的相處,獲得支持,獲得鼓勵。
4.所以來了之後,不是責任的結束,而是一個主政者責任的開始,既來之,則安之。這個是對於外國、外交上面怎麼樣去擴大仁德,或者仁政禮樂之治的一個影響。孔子在這邊,我覺得也做了非常精彩的一種開顯。
5.舉台灣的外勞為例子:
台灣社會這幾年很多的外勞,東南亞的外勞,包括菲律賓,包括印尼、越南外勞非常多,那台灣的雇主呢,大致上也都能夠善待這些外勞,可是呢也有很多雇主,就是凌虐這些外勞,就是工作時數非常長,然後剋扣他的待遇,然後做他在契約上面不是該做的事情,甚至有些身心的凌虐,這個也時有所聞。整個社會對於外勞呢,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來台灣做比較基礎的工作的外勞也很多的剋扣,這也是台灣社會還要再學習的地方。

(五) 本段小結:
讀到這一段,就會覺得孔子這樣子對待外人,怎麼樣用一種視他如己的方式,把執政者把一個怎麼吸引他到我的國度來生活,擴大我的影響力,擴大德政的影響力,然後來了之後怎麼樣讓他能夠安居樂業,能夠安頓在這個陌生的社會,融入這個社會裡面,跟一般的百姓無分無別的受到最好的待遇,那這樣的政治理想,其實我覺得是說得非常非常的深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