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3章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白話〉
孔子說:「魯國國君失去政權,已經五世了,大夫得其政權,已經四世了。所以,魯國三桓的子孫已經衰落了。」

〈文義〉
1. 祿之去公室,五世矣:謂爵祿賞罰之權不從君出。五世:指魯宣、成、襄、昭、定五公。
2.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祿去公室,斯政逮大夫。逮,及義。四世:指季孫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
3. 三桓之子孫微矣:三桓謂仲孫、叔孫、季孫,三家皆出於桓公。後仲孫氏改稱孟氏。此三家至定公時皆衰。

〈思惟提綱〉
1. 季氏篇第一章與第二章點出了那些錯誤與過失?本章孔子要證成什麼?
2. 如何化解君弱臣強的危局?君也好,臣也好,真正該做的只有哪件事?
3. 您最想留給後代子孫的是什麼?最好的傳家之寶是什麼?

 
義理解釋  朱文津老師 /19’51”
一、 引用資料
1. 《四書章句集注》: “ 魯自文公薨(ㄏㄨㄥ ),公子遂殺子赤,立宣公,而君失其政。歷成、襄、昭、定,凡五公。 ”
2. 《論語•八佾•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
3. 《四書章句集注》:  “其後哀公果欲以越伐魯而去季氏。 ”
4. 《論語•季氏˙1》:“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5. 《論語•季氏˙1》: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6. 《論語•顏淵˙9》: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 
7. .《論語•憲問˙22》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
8. 《論語•八佾•1•2•6》季氏旅於泰山、八佾舞於庭、三家者以雍徹
9. 《四書直解卷之十一》:“夫政逮於大夫,宜大夫之強也,而三桓以微,可見名分不可以僭逾,大權不可以竊據,而以僭逆得之者,終當以僭逆失之耳。”
10. 《尚書》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於而家,兇於而國。誠萬世之臣之永鑑也。
11. 《論語•季氏˙1》: “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12. 《論語•先進•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13. 《論語•季氏˙13》: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一) 本章的注釋及解釋
1.祿,爵祿,代表君權。
2.公,君也,公室,就是諸侯國君所在。
3.逮,是及、到的意思。
4.孔夫子說:“國家政權離開魯君之手,已經五代了;政權由大夫把持,已經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孫現在也衰微了。”

(二) 前兩章的重點
本章承接上面二章。
1. 季氏第一章,透過季氏將伐顓臾這個事件,孔夫子宣傳了自己“均、和、安”的為政理想,點出了季孫憂錯了地方,也從一個側面暗示著各國主政者的過失。2. 第二章,面對天下無道,君弱臣強,禮樂征伐不是從天子出的春秋亂相,孔夫子總結出各國僭越、以下陵上的為政期限,自諸侯出,最多十世;自大夫出,最多五世;自陪臣出,最多三世,越往下,時間越短。

(三) 祿之去公室五世矣
第三章,就舉喻證成。孔夫子以魯國為喻“ 祿之去公室五世矣”。
《集注》曰: “ 魯自文公薨(ㄏㄨㄥ ),公子遂殺子赤,立宣公,而君失其政。歷成、襄、昭、定,凡五公。 ”
哀薑哭市”典故
1. 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 “ 文公有二妃:長妃齊女為哀薑,生子兩個兒子惡及視;次妃敬嬴( ㄧㄥˊ ),嬖( ㄅㄧˋ )愛,生子俀(ㄊㄨㄟˇ )。 ”
2. 文公死後,當時的權臣襄仲(魯莊公的兒子遂)跟敬嬴關係好,於是襄仲想立敬嬴的兒子俀為國君,但是顧及到文公夫人的娘家齊國,必須徵得齊國國君同意。當時齊國前任國君被殺,新君齊惠公剛即位,君位未穩,很想跟魯國搞好關係,所以從自己的私心出發,違反嫡長繼位的道義,賣了個大面子給魯國,同意襄仲立魯文公庶子為國君。
3. 所以襄仲回國後,立即殺死了齊女所生的公子惡、公子視,立敬嬴的公子俀為國君,是為魯宣公。兒子被殺,齊女也被趕回娘家。臨行前,經過魯國鬧市,面對密集的人群,齊女淒慘的心情再也無法遏制,放聲大哭:“老天啊!襄仲無道,殺長立幼,可憐我們孤兒寡母如今淪落到這般地步。”
4. 在場的魯國百姓都被她的悲傷感染,而忍不住跟著一起哭起來。這就是齊女為什麼被叫作“哀薑”,以及“哀薑哭市”典故的由來。
5. 而襄仲因為擁立之功,把持了朝政,魯國公室從此開始失去對政權的掌控。從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魯昭公到魯定公,已經有五世的魯君失政。

(四) 政逮於大夫四世矣 
1.魯君失政,其實就是大夫專政。“ 政逮於大夫四世矣 ”,指的是季氏為代表的三桓掌握魯國政權傳了四代。
2.魯宣公前期是襄仲專政,季孫行父(季文子)迫於壓力,也被迫承認魯宣公。襄仲一死,他的兒子繼位,就不如老謀深算的季氏了。
3.襄仲的兒子公孫歸父因其父襄仲立了宣公,受到寵信,想法多了, “欲去三桓以張公室”,消息走漏,事情沒成。所以,等到魯宣公一死,蓄謀已久的季文子立即秋後算帳,以追究襄仲殺嫡立庶的名義將東門氏驅逐出國,魯國政權就到了季氏手中。
4.接下來經歷了季武子、季悼子、季平子、季桓子,其中,季悼子因未列上卿而不作數,所以雖然說法有不同,但大多數認為季氏四世指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時間上也正好與前面的魯君五世相對應。

(五)“ 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 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孔夫子作為一個聖人,對天下的變化了然於胸。 “天下之勢,有盛必有衰,而國之大柄,下陵而上替。今魯之大夫專政,已及四世,以數計之,也是他當衰的時候了。故今三桓之子孫,都微弱而不振,固理勢之必然者也。”不久,桓子果為家臣陽虎所執,孔子之言,於是乎驗矣。

(六) 孔夫子對魯國政治形勢觀察
以上是孔夫子對春秋時期魯國政治形勢的觀察,其中點到三個主體:魯國公室、主政大夫、三桓子孫,分別代表著君、臣、後代三個身份,孔夫子是如何看出大夫專政五世希不失矣,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學習本章,可以從魯國公室和季氏的作為中得到借鑒。

(七)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1.魯國是周公的封地,憑著祖先的功德,後人才可以繼承君位,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到了魯宣公,為了得到君位,竟然靠殺害自己的兄長上位,德行有虧,從此政權旁落,虛有其位。公室後代更是貪圖享樂,毫無建樹,逐漸失去民心,走了下坡路。
2.與此相反,季氏代表的三桓,出自公室,是魯桓公的後代,跟隨各國卿大夫立族的潮流,一起立家,所以有了季孫、孟孫、叔孫三家,而且努力經營,培植家庭勢力,使三家力量超過公室,形成了君弱臣強的局面。
3.君弱臣強的情況,當今社會也有,下屬的能力比領導強,通常的表現就是不服領導的管理,頂撞領導,甚至想取而代之,再不然的話,自己拉走一幫人另立山頭。所以業界有一種“徒弟殺師傅”的不好風氣,學了本事,就把師傅幹掉,自己頂上。但這樣做的後果,顯然是不安,上下都不安。
4. 就君而言:失敗也死於國外
就君而言,政權旁落,公室自然不服,時刻想要復闢。
昭公25年,魯昭公起兵攻打季氏,季氏得到其他二家的援助,反敗為勝,昭公逃亡出國。此後7年,流浪國外,死後才回到魯國。
這七年中,魯君缺位,居然國事照常,豈不讓人吃驚,可見春秋時期違禮僭越到了何等程度。而到了魯哀公時期,又是念念不忘除去三桓。
《八佾篇》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 對抗之意溢於言表。
《集注》曰 : “其後哀公果欲以越伐魯而去季氏。 ” 哀公二十七年,想請越國討伐三桓,最後失敗也死於國外。
5.就臣而言:遭滅頂之災
就臣而言,季氏代表的三桓,從僖西元年到哀公二十七年的191年中,季孫氏在約三分之二的時間裡主政,只有70年未曾主政,但仍列於執政。
這樣光耀的數字,季氏心安了嗎?也沒有。因為君臣的名分不能更改,公室又圖謀復辟,所以為了自保,不斷地吞食公室而加強自己。
魯襄公11年,三桓將公室的軍隊分為三軍各掌一軍。昭公5年,廢除原一分為三的中軍,再把軍隊一分為四,季孫獨取兩軍,孟孫、叔孫各取一軍,還把賦稅改為由三家徵收,再轉納公室。
猜測一下,這可能也是昭公被逼上絕路要攻打季氏的重要原因吧。
到了哀公時期,季康子還要攻打親近公室的顓臾,以削弱公室的外部力量,所以孔夫子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而且季氏可以以下犯上,那麼,別人也可以效學。
所以,年幼的季桓子剛即位,就被密謀已久的家臣陽虎綁架,並寫出授權委託書,所以有陽虎以“陪臣執國命”的三年。如果陽虎奪位陰謀成功,季氏將遭滅頂之災。真是強中更有強中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八)如何化解君弱臣強的危局?
1.那麼怎麼化解這樣一種君弱臣強的危局?孔夫子在本篇的第一章就和盤托出——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2.真正的為政,不是計較當官者自身的利益,而是完全代民眾著想,創造一個人人能夠安身立命的公開、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如果遇到災難,也有得到社會的救助,所以不會有貧困的現象;若是能夠做到老安少懷,則人與人之間,就非常的和諧、和樂,不愁遠人不來集聚;而人人各安其位,各盡其分,則上下無怨,又何來政權傾覆的危險?
3.所以不管是君也好,臣也好,真正該做的只有一件事 ——修文德,外安其位,內修己德。君弱,弱的不是能力而是德行,所以修文德,就是補自己的短板,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國之君就要得到一國之民的擁護。
4.《顏淵篇》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就是要他能站在民眾的立場上思考抉擇。“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離開了百姓,你這個國君一文不值。
5.假如魯哀公能聽進有若的意見,也許魯國的歷史將會改寫,中華的歷史也會重來。但可惜他該做的事情又不做。
6.《憲問篇》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遇到了孔門師弟,卻未能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奮發有為,這只能歸咎於自身的愚昧。
7.而魯昭公七年流浪,最後死於國外,天子、諸侯沒人站起來說一句公道話,說明魯國公室已經不得人心久矣。
8.而臣強,也不是真的強,否則就不會以下犯上。因為季氏有功於魯國,內心開始膨脹,覺得應該享受更高的待遇,所以會有季氏旅於泰山、八佾舞於庭、三家者以《雍》徹等違禮的舉動。
9.所以要平靜自己的不仁之心,也要修文德,不能失其所守。明朝帝師張居正講解說:“夫政逮於大夫,宜大夫之強也,而三桓以微,可見名分不可以僭逾,大權不可以竊據,而以僭逆得之者,終當以僭逆失之耳。” 政權從公室落到大夫手裡,應該說明大夫的能力很強,但強大的三桓,子孫卻衰微了,說明這個強是不符順道義的,所以不可常保,以能力犯上,實行強權政治,這不是安穩之道,不能讓天下太平。
10.《尚書》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於而家,兇於而國。誠萬世之臣之永鑑也。

(九) 結攝: 探討我們靠什麼傳家?
1. 最後跟大家探討一個問題:我們靠什麼傳家?
我們做父母的都愛自己的孩子,都想把最好的留給子女。但到底什麼東西才能傳得下去,甚至傳之萬代?這是個大問題,值得仔細地想一想。
2. 這裡我們先看一個反面的典型——季氏。
季氏將伐顓臾,有一個原因是“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先進篇》“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季氏已經很富了,還在拚命斂財,為了什麼?還不是為後代多留一點。
3. 那我們再與季氏對比一下。
我們為子女所留的,有季氏那麼多、那麼周全嗎?顯然是沒法相比的。
但季氏的想法實現了嗎?春秋時期,魯國還有三桓的記載,而到了戰國時期就再也聽不到三桓的聲音了,早就被歷史的浪花淹沒了,美好的想法全部化為泡影,一場空。
4. 以史為鑑,該怎麼做? 以詩禮傳家。
我們千萬不要再走季氏那樣的老路。那該怎麼辦?本篇第 13 章,孔夫子就以身作則告訴我們,應該詩禮傳家。
孔夫子對兒子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張居正說: 
《詩》之為教,溫柔敦厚,學之則心氣和平,而事理通達,必然長於言語。
《禮》之為教,恭儉莊敬,學之則品節詳明,而德性堅定,必卓然有以自立。 
學《詩》學《禮》,可以建立高遠的志向,漸次提升心靈,最終由凡入聖。
5. 最好的傳家寶
所以最好的傳家之寶,不是金山銀山那些黃白之物,而是涵養仁德慈悲之心的詩禮之聖教,養一個人身易,養一個人心難,唯有依聖賢之教,方能教出孝子賢孫,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