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41章-1

41-1.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 」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41-2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 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白話>
 41-1.有一位名字叫〜 ”冕 ”的盲人樂師,來見孔子,
     孔子親自迎接並引導他進屋。
     走到屋前的台階邊時,孔子說:「 這是台階。 」
     走到坐席邊時,孔子說:「 這是坐席。 」
     等大家都坐下了,孔子又為他介紹在座每一個人的方位,
     說:「 某某人在這裡,某某人在這裡。 」
 

<文義>
1.師,是樂師;( 冕 是樂師的名字。)
2.階,就是屋子前面的台階。
3.席,就是座位、坐席。
4.某在斯,某某人在這裡。

<思惟提綱>
1. 請問大家〜有否發現〜今天的進度 短短27個字,
                      就為我們勾勒出了生動感人的情景? 
2.孔子看到盲人,一定以禮相待,絕不馬虎、草率。
  那什麼是對盲人的以禮相待呢?
3.您認為儒家所追求的大同世界,只是個高遠的夢想嗎?
夫子指引我們 什麼下手處呢?
4. 您認為自己是強者還是弱者呢?
   再想一想〜我們自己 對弱勢人群的態度是如何?
   是 屬於義理解釋老師所分析的哪一種呢?
5. 今天的進度〜給了您什麼省思?
 明天,本章下半段〜從好學的子張 與孔子的問答中,
 還有義理講解老師善巧的引導,將帶給我們諸多啟發與滿滿的感動哦!

<義理解釋> 黃勇老師 8 分 35 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鄉黨˙16》孔子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2.《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
3.《論語˙學而˙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4.《論語˙衛靈公˙23》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5.《論語˙述而˙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6.《孟子》:“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7.《孟子》說:“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
                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8.《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二. 重點摘記 黃勇老師 8 分 35 秒
原文: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這是《衛靈公》篇的最後一章,也是非常感人的一則孔子行誼記錄。

(一) 先簡要解釋一下原文:
1.師,是樂師;冕,是樂師的名字。
古代樂師大多是盲人,因為許多盲人聽覺更敏銳,對音樂更敏感。
這位魯國樂師〜冕,也是一位盲人。

2.階,就是屋子前面的台階;
席,就是座位、坐席,春秋時沒有凳子、椅子,在地上鋪席子,
人就直接坐在席子上,現在我們還說“席地而坐”,就是這種。

(二) 這一段記錄了孔子接待盲人樂師的言行。
1.樂師〜冕來見孔子,孔子親自迎接並引導他進屋。
 走到屋前的台階邊時,孔子說:“這是台階。”
 走到坐席邊時,孔子說:“這是坐席。”
 等大家都坐下了,孔子又為他介紹在座每一個人的方位,
“某某在這裡,某某在這裡。”

2.短短幾句話,27個字,就為我們勾勒出了多麼生動感人的情景:
  孔子對盲樂師的處境感同身受,處處代人著想,心裡隨時都裝著別人, 
  整個會見過程洋溢著人與人之間真誠關懷的氛圍。
  孔子親切、簡單又自然的言行,讓今天的我們似乎還能感受到〜
  盲樂師被關懷、被體貼、如沐春風的感覺。

(三) 聖人之德養 
1.正如錢穆先生評論說:“孔子與師冕言,其辭語從容,誠意懇至,
  使人於二千五百載之下猶可慕想,在孔子則謂相師之道固應如此而已。
  然其至誠懇惻之情,則正以見聖人之德養。”
2.在“鄉黨”篇中有一章記錄孔子“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說孔子看到戴冠冕的人和盲人,哪怕再經常見、再私下的場合見,
  都一定以禮相待,絕不馬虎、草率。
  那什麼是對盲人的以禮相待呢?本章就是最好的說明。

(四) 禮貌不是單單指做個樣子
 1.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 八佾篇 )
   沒有愛人的仁德之心,樣子做得再好又有什麼意思呢?
 2.真正的禮一定是基於愛人的仁心所做出的言行,
   內心時時處處裝著別人,為別人著想,
   外在依禮的言行,就會讓他人感到被尊重、被關懷、被愛戴,
   如此就會讓人與人的相處和諧美好,
   所謂“禮之用,和為貴”。( 學而篇 )
   反之,冒犯、侵害他人的言行就不合乎禮,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衛靈公篇 ) 
  3.“述而”篇中有一章,“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如果鄰家有喪事,孔子在旁邊從來沒有吃飽過,為什麼呢?
     這是惻隱之心,對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五) 從惻隱之心到儒家所追求的大同世界 
 1.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這種對他人的惻隱之心,就是仁德的發端。
   同情他人的不幸,乃至能感同身受地同理他人的痛苦,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減輕乃至避免他人痛苦或不便,
   這就是愛人的仁者所為。
因此,對於盲人等殘疾人士、弱勢人群,儒家特別予以更多的關注和照顧。

 2. 《孟子》說:“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
                 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失去妻子的老年人叫做鰥;失去丈夫的老年人叫做寡;
      沒有子女的老年人叫做獨;失去父親的幼童叫做孤。
   這四種人是天下窮苦無靠的人。文王實行仁政,一定最先考慮到他們。

 3. 《禮記•禮運》篇中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說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是公共的,大家推選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為領導,
  彼此之間講究誠信,相處和睦。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
  不只把自己的子女當作子女,使得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
  壯年人都有工作可做,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長,鰥寡孤獨和殘疾有病的人,
  都能得到社會的照顧。這也就是儒家所追求的大同世界。

(六) 省思:克己復禮〜代人著想
1.從本章孔子接待盲樂師的行誼,就不難看到面對殘疾人士、弱勢人群,
  儒家所倡導的仁、禮是怎樣的溫情脈脈、和睦安樂了。
  人人能效學孔子,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將是何等的祥樂,
  社會將是何等的和諧。
2.現在常說,評價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就是,社會如何對待弱勢人群。
  從孔子的行誼和儒家的經典,可以清晰地發現〜
  儒家所倡導的社會文明是何等的高度。
3.我們對弱勢人群的態度如何呢?
  ◎或者可能覺得幫弱勢人群太麻煩,
  ◎又對自己好像沒什麼用,不願意幫忙;
  ◎或者想去幫,又或顧慮別人的看法,
  ◎或怕被拒絕,不能幫忙。
  其實,這些想法背後都是自己的私慾在作怪,
  不被自己的私慾所控制,遵循禮去行〜
   也就是克己復禮,這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德。
 4.再者,從某種角度上說〜
   我們每個人都在某個時刻、某種場合可能是弱者。
   面對強者時,我們希望對方如何對待我呢?
   我希望強者如何對我,我就應該如何對待弱者。
   所以,我們同情幫助弱者,就是同情幫助我們自己。
   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