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10章-2

10-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
10-2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白話>

10-1: 孔子說:「君子有九件必須思考的事:看東西要看明白,聽人說話要聽清晰,態度要常保持溫和,容貌要常保恭敬, 

10-2:說話要出自內心的話,做事要謹慎小心,有疑惑時要向人請教,生氣時要想到將來無窮的後患,遇到有利可得,要想是否合於義理。」

<文義>

1、    君子有九思—思,用心思考的事。
2、    視思明—明,明白。
3、    聽思聰—聰,清晰。
4、    色思溫—溫,溫和。
5、    貌思恭—恭,容貌要常保恭敬。
6、    言思忠—忠,出自內心。
7、    事思敬—敬,謹慎小心。
8、    疑思問—問,向善知識請教。
9、    忿思難—忿,生氣。難,患難。
10、  見得思義—見,遇到。義,合義理。


<思惟提綱>

1. 第三步“出動”,包括哪二方面?要如何做呢 ?
2. 第四步“防非”,包括哪三方面?事情做完之後,要如何做總結 ?
3. 做事情及時總結反省,那麼,我們能怎麼做?有何下手處呢?

<義理解釋>季氏篇-第10章(2)-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中庸‧天命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2.《論語‧季氏‧11》: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10-2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一) “表態”之後第三步“出動”——“言思忠”、“事思敬”

 1. 言思忠
  “動”是動作、行動,包括言語和做事兩個方面。
與人互動溝通時,要省思自己說話是否做到了忠,此即所謂“言思忠”。
盡心為忠,說話要全心全意的為對方利益著想,所以凡無益於利他的言語,
比如假話、粗話、廢話、挑撥離間的話,都要禁口不談。

2. 事思敬
  做事時,要省思自己是否認真負責,此即所謂“事思敬”。
凡馬虎、苟且、草率、應付等做事方式都應避免。
只有言忠事敬,儒家所倡導的仁愛精神才能落到實處,才能見到實效。
反之如果言語輕浮,行事苟且,所謂的仁愛就不過是個口號而已,說起來也許頭頭是道,做起來卻是莫名其妙了。

3. 篤行
  所以《中庸》裡說到修學的次第時,提出學問思辨之後一定要篤行,要把所學義理紮紮實實的落實到助人利他的言語行動之中。
如此擇善固執,精誠用功,才能漸達“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中和之境。 《論語‧季氏‧11》

(二) 第四步“防非” 做總結省思——“疑思問”、“忿思難”、“ 見得思義”

事情做完之後,要做總結,如有過失,當防止再犯。所以第四步叫做“防非”
總結省思的主要有三項。

1. 疑思問
是看做事中有無疑惑不解的地方,如果有,說明自己智慧不夠,當予以改善。
  如何改善?
“疑思問”,向有智慧的人,向師友請教、詢問。

2. 忿思難
  是看做事中有沒有生氣發火,有的話,就要設法克制,不令再犯。
  如何克制?
“忿思難”,思維一下生氣發火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比如損害健康、積怨結仇、禍及親人等,思及這些後果,趨利避害的本能自然會令內心生起對忿心的抑制力。

3. 見得思義
   是看此事有沒有好處可得,如果有的話,要思維一下,自己接受這個好處是否符合道義。
   合則接受;不合則不接受,絕不作貪欲的奴隸。

(三) 及時總結反省…..“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 三項涉及到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三塊短板——愚癡、憤恨、貪欲,所以會被特意提出於事後及時總結反省。

2. 不過應當注意的是,說要在事後總結反省,並不等於說只能等到事後才做反省,

3.應當練習著於做事中就留一份心觀察自己內心,一旦發現這三塊短板出現,就立刻做相應的思維,及時進行
  調整改善。

4. 比如,發現火氣上來了,當下就要“忿思難”,通過思維忿怒的後果,熄滅怒火。

5.發現有疑惑的地方了,條件允許的話,當下就要向師友請教。
  像夫子所說的“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11》,手伸到開水裡了,當下就要抽回來,哪容拖延懈怠呢?

(四)小結 

1.學人如果能效學君子之風,在言語行動、待人接物之際,於九思處用心,自然會有事事省察、時時檢點、功夫綿密之效。

2.就像錢穆先生所說的 “ 日用間迭起循生,無動靜,無內外,乃無所不用其省察之功。
功夫是綿密的,道德的增上自然也是持續不斷的。這樣實踐下去,我們的生命自然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氣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