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11章-1

11-1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11-2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白話〉
11-1孔子說:「古人說:『見到好人好事,就好像追趕不上;見到壞的人和事,就好像伸手碰到滾燙的水。』我親眼見過這種人,也聽過這種話!
〈注釋〉
4. 不及:趕不上。
5. 探湯:用手試探滾水,畏縮趨避,唯恐不及。
6. 語:古語。
〈思惟提綱〉
1.本章,孔子指出哪兩個層次的善?
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是怎樣的狀態?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我們可以追問自己哪三個問題? 
4.根治“懶癌”,最好是有良師益友的策勵,為什麼?

〈義理解釋〉潘竤老師/ 9’51”
一、引用經文 
1. 《朱子.論語集注.季氏11》真知善惡而誠好惡之,顏、曾、閔、冉之徒,蓋能之矣。語,蓋古語也。
2.《尸子》:「舜云:從道必吉,反道必凶,如影如響。」
3. 「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4. 左丘明《國語.周語下》: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5. 《論語.衛靈公.9》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6. 《韓詩外傳》 ... 假子曰:「夫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狹行也;比於善者、自進之階,比於惡者,自退之原 ...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白話〉
孔子說:「『看到善的行為,就好像追趕不上;看到不善的行為,就好像伸手碰到滾燙的水。』我見過這樣的人,也聽過這樣的話。『避世隱居來追求他的志向,踐行道義來貫徹他的理想。』我聽過這樣的話,但沒見過這樣的人。」

(一) 兩個層次的善,兩個精神層次的人
1.夫子在這兒指出了兩個層次的善,兩個精神層次的人。
 *一種是明辨是非,明了善惡,樂於行善,恥於做惡。(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一種是有志於道,志向堅固,窮不失義,達不離道。(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2.夫子說,話雖然他都聽說過,但是,前一種人他見過,後一種人他未曾見。很顯然,後者高於前者。
3.那麼,後者與前者有什麼差別?為什麼說後者高於前者呢?這個明天我們再說,今天重點討論前者。

(二) 前者 :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 這種類型的人,夫子說“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乍一聽,這種人好像很容易見到,這種為善去惡的狀態好像也很容易達到,是這樣嗎?
2.我們先從 “ 如不及 ”,“如探湯”這兩個譬喻來看。
見到別人樂善好施,助人為樂,便會心生仰望,緊緊跟上,生怕落下;
而見到自他的不善,就像手碰到開水,趕緊躲開,立即罷手。
3.這種人對於善的喜好,對於惡的厭惡,態度非常鮮明,行為非常果斷,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對善,就是積極主動、爭先恐後;對惡,就是嚴防死守,避之不及。

(三)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說易行難
為什麼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不那麼容易?
我們不妨追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我真的知善知惡嗎?
1.朱子《四書集注》說:“ 真知善惡而誠好惡之 ”,這裡有兩個關鍵詞:“真”和“誠”。“真”,真的從骨子裡明了善惡;“誠”,專誠懇切,發自內心地為善去惡。那麼,什麼是從骨子裡明了善惡呢?
2.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雖然平時都認為善是好的,惡是不好的,但是,每當遇到一些境界的考驗,需要做出義利之間的抉擇時,是非善惡的標準就模糊不清了,我們真的會見義忘利、捨惡取善嗎?
3.最關鍵的是,我們平時不太會從善惡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苦樂。比如,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大多覺得這是別人的錯,或者是自己的命不好,自己倒霉,很少去想這些吉凶禍福和自己的善惡心行有什麼關係。
4.古人說:“從道必吉,反道必兇,如影如響。”遵道而行,就會吉祥平安,反之就會禍患不斷,吉凶禍福就像影子和回音一樣,緊緊追隨著我們的善惡心行,因果絲毫不爽。對此,我真的相信嗎?

第二個:我真的會在意小善小惡嗎?
1.如果我真的相信,善能帶來快樂,惡會招致痛苦,那麼我就會非常在意自己的善惡行為了,而善惡行為始於心念。平時一個小小的善念或是惡念在心頭飄過時,我們可能覺得這也沒什麼,但是,真的沒什麼嗎?
2.記得我的老師曾說:“潔白的、晶瑩的雪花,一朵一朵落下來,從天空冉冉而降。每朵雪花,那麼輕、那麼小,誰能想像會慢慢覆蓋大地、覆蓋屋頂、覆蓋樹林,直到整個世界一片銀白。我們的善念,雖然很小、很輕,但當它不停地生起,不停地生起,也會瀰漫整個身心,成為皎潔的心,皎潔的世界。”
4.而惡念呢?“ 剛開始出現惡念時,我們認為沒什麼,好像不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和混亂,是可以忍受它對內心的侵襲和污染。可是一旦資養成比自己的對治力要大好多倍,沒有什麼是那個惡念對手的時候,我們就只能乖乖地做它的奴隸。
5.所以,我們必須深知惡念的過患,應該像對待火一樣。一點點火星,在森林裡都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可能會引起森林大火;一點點惡念,可能也會燒毀我們的善行之林啊! ”
6.對於這些心念上的小善小惡,我真的能做到心細如髮,時時看護自己的心念,努力止惡揚善嗎?

第三個:我真的能堅持為善去惡嗎?
1.一個很有名的佛教故事,有位得道高僧在圓寂前,許多人聚到他跟前,想聽他最後的教誡。他只說了一句: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大家就很奇怪了,這有什麼啊?這人人都知道啊!他看了看大家接著說:“三歲孩童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道理似乎知道了,可是落實到行動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2.有一句古語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是說順從良善就像登山一樣艱難,屈從邪惡便如山崩一般迅速。人總是有種難以克服的惰性,包括行動和道德上的惰性。行動上的惰性,如“好逸惡勞”、“拖延症” 等等。道德上的惰性,就是甘於做一個平庸的人,只追求眼前利害得失。
3.兩種惰性皆因高遠的人生志向、道義追求還沒有在心中樹立起來,因此,為善去惡的動力不足。

(四)根治“懶癌”最好是有良師益友的策勵

1. 其實,要想根治這種行動和道德上的 “懶癌”,最好的方法。就是依夫子說的“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把自己放到好人堆裡,在良師益友的策勵下,在良善環境的熏陶下,比較容易生起向上效學的心。
2. 《韓詩外傳》也說:“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狹行也”,經常和道德高尚的人相比,就會有奮鬥目標,就會德行增進;而跟落後的人相比,標準要求自然降低,德行自然就減退了。
(五) 小結
總之,善會帶來樂,惡會招致苦;小善小惡,會帶來大樂大苦;眼前還沒出現大樂大苦,但不代表將來沒有,因為吉凶禍福,如影如響。
果能信此行此,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就會是我們的人生寫照,再向上跨,就是 “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了,這個我們明天再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