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21章-6

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2、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3、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
4、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5、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6、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白話
 
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宰予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過三年的愛護撫育嗎?
 
 
 
思惟提綱
 
① 我們,可有三年之愛於己父母乎?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禮記 • 三年問》
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別親疏貴踐之節,而不可損益也。故曰:無易之道也。創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者,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
 
◎《論語 • 先進 • 11》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論語 • 季氏 • 02》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孟子 • 滕文公章句上 • 04》
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相嚮而哭,皆失聲,然後歸。子貢反,築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後歸。
 
二、重點摘記:
 
(一)原文及解釋:
 
1、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我們一起共學的698天。打開書107頁,今天繼續學習“宰我問三年之喪”。一起恭誦原文:
 
【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
 
2、孔子說“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宰予沒從父母那裡得到過三年的愛護撫育嗎?”意思是平常人都從父母那獲得過三年的懷抱之愛,宰我也一樣,可宰我的想法是如此缺乏親情,難道是因為他小時候沒有受到過父母這種撫育照料,對父母的愛全無體會,所以才如此缺乏情感嗎?這就是在責備“父母過世,食夫稻、衣夫錦、而且心安”的人所表現出的冷漠和薄情。
 
3、“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通”就是天下通行的,每個人都該這樣做。雖然春秋時人們不行三年之喪了,但“念恩報恩”的仁孝之心無論何時都應該是遍及一切人存在的。“天下之通喪”展現的就是最基礎的人性。
 
(二)禮是“仁”的情感的外在表現形式:
 
1、父母對於子女的愛有兩層次:一是照料撫育兒女生命成長;二是啟發孩子心中的愛。
 
2、這種愛是人類的生命之愛,是無價的,一個人內動力的源頭。“三年之喪”就是這種愛有被啟發出來的最基本表現、也是盡一個人受父母照料這麼多年最基本的人倫酬恩。
 
3、“三年之喪何也?稱情而立文”三年喪是什麼?就是因為兒女心中的情感而立的禮文。禮是“仁”的情感的外在表現形式,那麼只要是人,還有一點真性情,他就會自覺地遵守禮的規範。父母過世,吃好喝好、享受生活而且心安理得,我們又怎麼能說他有仁心呢?
 
4、所以這一章,表面看是宰我和孔子之間在探討“喪禮應服幾年”,實際上是探討人類對情感,尤其是對自己最有恩德的人的情感體認。
 
(三)孔子不事鬼神,卻提倡三年之喪,這是為什麼呢?
 
1、孔子並不是篤信鬼神的人。《論語》中記載: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 不事鬼神、卻提倡三年之喪,這是為什麼呢?
 
2、第一、孔子的心目中,守喪三年是人倫之愛的具體落實。
 
3、第二、對絕大部分人來說父母去世,都是萬分悲痛的,這是人生的一大苦難,不是所有人都能跨過去的。反過來,有的人面對自己的父母過世,依然能逍遙快活,怕也是良心出問題了。
 
4、為了規避這種“過”和“不及”,聖人提出守喪三年,而這個三年之期,正對應了人從出生到脫離父母懷抱的時間。這個規定雖然不能說有多科學,但是卻蘊含著良苦用心:讓每個失去雙親的活著的人調和歸正的。三年中不吃好、不喝好的,穿著粗布衣裳,不是要為難生者,而是要撫平失去親人的子女心中的憂傷。
 
5、弗洛伊德的說法“這是主體脫離對象的活動,逝者已矣,主體必須自我療傷,如此才能回返正常正活。此一活動失敗,主體則會陷入病態的複制的工作,不斷重新將死亡陰影展現眼前。哀悼的工作,就是主體內在能量的重新調整活動”。所以守喪者的內心獨白可能是這樣的:“你的逝去讓我十分憂傷,我願意為你守喪三年,我願意自苦三年,將我的哀傷留於此處,將你留在心中。之後我會不負你所望,繼續過好我的人生。”這就是“禮的根本源自人情。”
 
(四)中國文化之本懷是以心性體驗與德行為皈依:
 
1、再來看這一章的論辯應對:宰我論一年喪期時,以客觀世界的周期性規律來立論,說“新穀舊穀、鑽燧取火”;孔子則是陳述人類的生命經驗“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從每個人最基礎、最真切的情感體驗出發,說守喪三年,是人類對父母之愛的具體回饋和哀悼,完全出自真情實感。
 
2、其次,宰我說“三年之喪會導致禮崩樂壞”。孔子則回應說“三年之喪,是天下之通喪。”是天子、庶人乃至於夷狄所有人共同擁有的,本就是禮的道德規範。把這個“天下之通喪”丟掉才是真的禮崩樂壞。
 
3、春秋時期,“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為“自諸候出”,再降則“政在大夫”,三降則“陪臣執國命”,上下尊卑的等級秩序完全亂了套。正是在這禮崩樂壞的局面中,真正學儒之人更是要恢復這個禮。
 
4、宰我善為說理強辯,但孔子老師卻不急不徐地指出,中國文化之本懷不是以思辨和言說為重心,而是以心性體驗與德行為皈依。孔子對守喪一年本身並沒有抱持全然否定的態度,只是宰我的立論完全依從客體世界的制度功效和事物規律,忽視了人倫關係與人性情感,這是夫子無法贊同的。
 
5、人是這個世界之中唯一能和天地並譽為三才的。人的作為如果不是以心性與德性為根本,彰顯天地之性、化育萬物,也就是自甘與禽獸為伍了。
 
6、親情是人的所有情感中最真誠最美好最珍貴的感情。愛我們的親人,是愛社會上其它人的基礎。用這種情感服務我們的事業。“孝於家者則忠於國”恩報父母的愛心,是人們能夠擔當“家國天下”的重要基礎。
 
 
(五)省思:
 
有一件事很值得我們想一下:
 
1、孔子提倡三年之喪,我們看,墳前守孝,最有名的就有孔門的弟子,學生都按照這樣的禮節對待孔子。尤其是子貢,他守孝六年,以至於仰慕的人不斷的匯集此處,形成一個村落“孔里”。所以什麼是天道規律?就是到底你為你所生存的世界植入了什麼,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回饋你什麼。
 
2、明朝的萬曆年間,朝廷首輔張居正父親過世,他三次申請歸鄉守喪,但萬曆皇帝不批准。張居正就脫下錦袍、換上布服,留在了朝廷。儘管是出自皇帝的“奪情”,但很多官員依然上書朝廷,嚴詞參劾他違背祖制,忤逆不孝,說“不孝父母,何以孝天下?”我們看,朝廷首輔、權勢如張居正,在“守喪”的事上也不免於受到如此指責,可見“三年之喪”的影響力。“三年之喪”自漢至清,綿延了兩千年,有學者說“三年喪行之天下者。宰我一問之力也。”
 
3、春秋時期的人能為父母守上一年,百日,時至今天,宰予的“一年之喪”,墨子的“三月之喪”,都沒人守了。守喪一個禮拜的都少了。現在的科級、處級,更高級別幹部,也不會為了父母亡故而離職停薪,去守喪了。甚至連“孝子”的意思,有人調侃似的倒過來解釋“孝順兒子”。目睹時下親子關係之亂象,願我們始終不忘夫子審問宰我的話“我們,可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4、“三年之喪”雖然不再是必須遵循的禮制。但無論時間怎麼變,人的一些基本情感不該變。對父母的欲報之心不能變。
 
5、“三年之喪”的禮儀已經成為歷史,但蘊含其中的道理:我們到底該成為怎樣的具有人性情感的人、我到底為我生存的世界注入怎樣的情感、怎樣的價值,這是我們要謹慎行動的。所以,與其探討“三年之喪”這個形式對現代生活的局限性,不如去探討這“三年之喪”背後蘊含的人性情感、人文精神,才能讓我們收穫更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