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26章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白話〉
孔子說:“到了四十歲仍不能改惡從善,這個人一生可能也就無望了!”

〈注釋〉
1. 惡:(1)當名詞,指惡行。(2)當動詞,是憎惡、厭惡的意思。
2. 終:終身,終了。
3. 其終也已:其,這個人。已,而已、如此而已。指這個人終身到此,終無善行可言了。

〈思惟提綱〉
1. 什麼是「見惡」?
2. 反觀自己的生命是否在改惡從善的續流中不斷進步成長?
3. 孔子為什麼把“四十歲”當作一個界限呢?
4. 如何達到孔子“四十而不惑”?
5. 因果現象有哪三種?哪種最難相信?為什麼?
6.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去找到能引領你生命不斷成長的聖賢和師長?

〈義理解釋〉講師:王凱 老師 /15’00”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 《論語・子罕・23》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論語・為政・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3.《論語 · 為政第二》講要,遇事可以行權,無可,無不可。「立」,則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權變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 明.洪自誠《菜根譚》:「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一) 白話及注釋
1. 白話
孔子說:“到了四十歲仍不能改惡從善,這個人一生可能也就無望了!”
2. 注釋 :“惡”“惡行”
(1)一種解釋 : “惡”,名詞,“惡行”。“見惡”就是見到有很多的惡行,還不能改惡從善。(2)一種解釋 : “惡”,憎惡、厭惡。“見惡”就是被人憎惡、厭惡。
兩種解釋可以會通。一個不能改惡從善的人,一定被人厭惡、憎惡;人們為什麼厭惡、憎惡他?因為他不能改惡從善。
3. 在〈子罕篇〉,孔子說過同樣的話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這是孔子從正面所取得的成就來講,就是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什麼名聲,也就不值得懼怕了。

(二) 本章夫子點醒我們要反觀自己的生命
1. 讀到這一章,我們的內心是否被深深地觸動到?還只是把它當作一個文字,讀過就算?
2. 如果你還沒有到四十歲,可以反觀一下自己的生命是否在改惡從善的續流中不斷進步成長,生命是否是一直往上走的?
3. 如果你已經到了或超過四十歲了,觀察一下自己是否已經養成了改惡從善的習慣?如果這個習慣還不太熟練,勢力比較弱,那麼就要非常警惕自己了。我這一生的生命究竟要追求什麼,是希望不斷地上升,還是甘願不斷地下流?是追求光明還是黑暗?
*孔子是在點醒我們,也是在激勵我們!

(三) 為什麼孔子把“四十歲”當作一個界限呢?
1. 朱熹說“四十歲是成德之年”。就是一個人在四十歲時,應當成就仁德的體性,改惡從善已養成了一種習慣,在任何一個境界上能夠無功任運而起。
2.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孔子生命經驗的結晶。四十歲是“不惑之年”。
3.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四十歲已步入中年,不僅已擁有較為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而且精力十分充沛。又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擔子最重,責任最大,能力最強。這個時候,如果還沒有在內心建立起非常深厚的德性,就不能支撐得起這個年齡應有的能力和擔當得起應負的責任。
4. 錢穆先生說:“必能對外界一切言論事變,明到深處,究竟處,與其相互會通處,而皆無可
疑。”
5. 李炳南老先生說:“不惑,遇事可以行權,無可,無不可。”即在一切的人事境界之上,因通透事理,故能通權達變,無可無不可,不再有對立處、矛盾處、不可調和處,生命呈現出一種淡定從容、智慧明理、樂觀向上的積極姿態。既不為名利而忘乎所以,也不因遇到困境和挫折而沉淪不起,即所謂“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

(四) 觀察我們自己是不惑的反面嗎?
1. 孔子內心那種自由奔放、解脫自在的“不惑”,也許我們無法真正體會到,但“不惑”的反面,我們卻有切膚之痛。
2. 人到中年我們是否更加焦慮和疲憊?識人做事是否還是霧裡看花,迷茫一片?凡事能否做到了了分明、進退自如?我們是感到生命越來越有希望,還是越來越頹敗?隨著年齡的增長,是否有生命開始走下坡路的壓力?我們是否還在執迷於外在的誘惑,內心依然荒蕪一片,無所適從?
3. 四十歲是值得我們反思的重要年限。沿著聖人所示現的生命成長軌跡,對比於我們凡夫所走的歷程,顯而易見,這是兩條絕然不同的道路!如果我們仍“年四十而見惡”,是否說明我們已走入生命成長的死胡同?

(五) 如何能夠“四十而不惑”? 
1. 如果能夠“四十而不惑”,必定已形成改惡從善的續流,不再被人憎惡、討厭。所以要在每個對境的當下,了知如何進退取捨。
2. 要了知如何進退取捨,就要懂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具有辨別善惡的智慧力。所謂善,就是你現在所做的,將來能夠感得快樂的果;所謂惡,就是你現在做的,將來能感得痛苦的果。但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的果,大多數要在將來某個時候才能顯現,而即使顯現了,也很難證明這是由於當初種了某種因而感得的某種的果。因此,對善惡因果我們是很難認識和相信的。
3.有三種因果現象
通常顯現在我們眼前的境界或現象有三種。
(1) 一種是顯而易見之事。就是透由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能夠直接感受得到而作判斷認知的,如顏色是紅還是黃,味道是甜還是苦等等。
(2) 第二種是隱晦不現之事。就是憑我們的感官,不能直接觀察到事物的現象,但可以透由邏輯推理作出判斷。如看到煙,可以判斷有火。
(3) 第三種是極度隱晦之事。就是不能透過感官,也不能透由邏輯推理來判斷,必須親自去證得,才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譬如在《了凡四訓》中,說到袁了凡做了若干善行,就感得增壽二十年,我們憑什麼就能相信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呢?所以善惡因果,是屬於第三種極度隱晦之事。
對於顯而易見或者隱晦不現這兩種事情,我們透由五官感知或者邏輯推理,容易生信;而對於極度隱晦的善惡因果等規律,我們很難相信,也就不能產生斷惡修善、改過遷善的力量。
4.對極度隱晦的善惡因果要有正確看法
(1) 觀待聖人所說的隱晦或極度隱晦之事的不同態度,就會開展出兩種完全不同的生命狀態,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生命軌跡。
(2) 一種是相信“聖人不出,萬古如長夜”,萬事依著經典和聖人的言教而行,就會時時處處得到聖賢的眷顧和指引,避免走很多彎路,生命苟日新、日日新;
(3) 一種是不信聖賢而去自我摸索,就會得不到聖賢的指引,容易陷入困境或絕境,成長之路迂迴曲折,乃至進入死胡同,生命呈現出不斷下墮之勢。

(六) 現代人不太容易相信聖賢和經典
1. 現代人之所以相信科學,是因為科學所指出的事實,都是經過實證而眼見為實的。如果沒有親自看到事實,我們怎麼敢坐飛機,怎麼敢玩過山車?由此,我們養成了一個以“事實為依據”的思維習慣,就是必須眼見為實,凡不能親自看見,就不太容易相信。所以,現代人容易相信科學,而不太容易相信聖賢和經典。因為聖賢和經典所揭示的道理和規律,或者說心法,很多不能眼見為實,極度隱晦。
2. 另外,在我們很小、懵懵懂懂的時候,因為相信父母是在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最好的人,所以才會願意去吃奶、去上學,去做許多不了解的事情,才會被養大,健康成長。但是,隨著我們年齡和知識的不斷增長,我們的自我意識也不斷膨脹,父母、師長的話開始不信、不聽。而對古聖先賢,以及他們所留下的經典,更是抱持懷疑,乃至起傲慢之心。聖賢對我們的恩德,對我們生命成長的意義,更是不太容易看到。
3. 從古至今,聖人輩出,他們都是我們的心靈導師,但我們不知他們對我們有恩,對我們有遮天覆地的恩德!其實最大的愚癡是不懂得知恩圖報!
4. 憑自力摸索得到(見惡)的後果
如果以自我為中心,一切憑自力去摸索,幸運的話,在吃盡冤枉苦頭,得到一點經驗教訓之後而醒悟的話,也要到四十歲以後。而到這個應該成德的年齡,卻才成為人生的起點,未免太晚,難成大器。能夠四五十歲幡然醒悟還算是幸運,但這是極少數。更為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養成了相信自己、不相信過來人的習氣,形成了不依靠有經驗人的等流。這種等流和習氣一旦形成之後,特別是人到中年,改變它的難度非常大,所以孔子才說:“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七) 結勸 : 生命的高度由我們所仰慕的人的高度決定
1. 我們生命的高度,成長的速度,完全是由我們所仰慕的人的高度決定的。
如果在我們的生命中,沒有你所仰慕的人、崇拜的人,你只是相信自己的話,那麼宇宙人生中
那些極度隱晦、無上甚深的真理,作為凡夫的我們是無法了知的,更是無法在自己的身心上產生證悟的力量,決定你會走入生命成長的死胡同。所以,我們一定要去找到能引領你生命不斷成長的聖賢和師長!

2. 有位師長曾經說過,如果在我們的周圍找不到比你更強的人,你可以到周邊以外更大的範圍
去找;周邊更大的範圍也找不到了,就要到這個時代中去找;如果在這個時代中也找不到了,就要到歷史的長河中去找。

2. 總之,我們一定要找到我生命中仰慕的人,才可以完成這一生的學習之旅,走上一條最為快速的心靈成長之路。否則我們一定會在迂迴曲折中浪費最為寶貴的生命時光,其結果一定是墮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