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微子十八 第6章-4

6-1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6-2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6-3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6-4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6-5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白話〉
6-1長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過,讓子路詢問渡口。

6-2長沮說:「駕車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是魯國孔丘嗎?「是。」「他天生就應該知道渡口在那裏。」

6-3子路再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我是仲由。」又問:「是魯國孔丘的學生嗎?」子路答:「是。」

6-4 桀溺說:「當今社會混亂,就如滔滔的洪水一樣氾濫,誰又能去改變這種趨勢呢?你與其跟隨到處碰壁、躲避壞人的人,不如跟隨我們躲避混亂世界而做個隱士的人呢?」桀溺邊說邊拿著農具繼續播種整地。

6-5子路回來告訴孔子,孔子失望地說:「人不能和鳥獸同群,我不同天下人群在一起而同誰在一起?天下太平,我就用不著提倡改革了。」

〈字詞解釋〉
1.  滔滔:洪水橫流氾濫貌。喻時局混亂。
2. 易之:易是改變、改革。之,指時局。
3.  而與其從辟人之士:而,你。與其,比較連詞。辟人之士,避惡人的人,指孔子。
4.  辟世之人:屏絕世人隱居的人。
5.   耰而不輟:拿著農具繼續、不停地播種整地。耰音憂,一種農具,用來平整填土或者聚集土塊。不輟,不停止。播種後蓋土。耰音憂,播種後蓋土。不停止。
〈思維提綱〉
1. 孔子說:「天下如果是個有道的世界,就不用我孔丘來參與改革了。」孔子用反顯的語氣來隱含什麼?孔子的氣魄? 
2. 本章呈現「儒者應擁有濟世救民的胸懷,仁以為己任、任重而道遠的精神! 」,請列舉其他篇章來證成?
3. 儒家教育我們是要參與世界,要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我認同這樣的生命觀嗎?我該如何做呢?今天學的這一章,我們應該來看,這個跟我們自己的內心的身心關係到底有何關係? 
4. 本章記孔子不願忘天下,惋惜隱者不明己之用心耳。
5.    亂世中隱者以明哲保身為要,與山林田野為伍。而有志之士則風塵僕僕、勞碌奔波,千里跋涉,以道濟世來改造社會。兩者形成強烈對比。
6.    本章中的「知津」兩字含意最深。
7.    六祖壇經中云:「迷時師度,悟了自度」眾生迷失,故需明師指點「迷津」,明師渡我,我渡眾生,不可只當個自了漢。自立而立人,自渡而後渡人,方是當今進德修業者應有的抱負。
〈義理解說〉講師:張崑將老師3分17秒
一、引用經文
1.《孟子•公孫丑下•13》: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孟子動身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孟子說:「夫子好像有點不高興的樣子似的。以前我聽得夫子說過:『君子遭遇到困難不怨恨上天,也不歸罪於人。』現在為什麼想不開呢?」
    孟子說:「那時候是一種情形,現在又是一種情形。由歷史看來,每隔五百年,一定有個聖王興起,這中間也一定有個名傳當世,輔佐聖王的賢人。自周朝開國以來,已經有七百多年了;以年數算來,早已超過了;以時勢察看,也該有聖賢興起,拯救萬民了。可是還沒有看見,我怎麼能高興呢?那上天或許是還不要使天下平治啊;若要使天下平治,在這個時代,除了我,還有哪一個能擔任這救世安民的事業呢?我既明白到這完全是天意使然,還有什麼不愉快的呢?」
2. 《論語•泰伯第八•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曾子說:「有志者不可以不培養堅強的意志,因為責任重大而且道路遙遠。以實現全人類和平友愛為自己的責任,這樣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為理想奮斗終身,這樣的道路不是很遙遠嗎?」
二、重點摘要
這一章的義理重點。
那這一章的義理重點,我們分三點來說明:
第一個重點:(6-2)
(一)問津,就是問路或問渡口,背後隱藏的道理
1. 我們從小常問路,有時候問對人,路就好走;有時候問道於盲,越問就越糟。其實問對人就等於是問到有經驗的人,問對人就能跟對人,就一定可以達到目的地;那問錯人呢,就等於是跟錯人,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所以問對人,就是能跟著一個有德行兼備的師長,向他學習、請益、受他薰陶,走一條不後悔而正確幸福的道路。
2. 這一章子路問第一位隱者長沮,長沮回答說:“你是孔子的弟子,所以應該知道渡口在哪裡。”那這個回答呢是一種“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回答,表達各自有各自的道,走的是不同的路,互相尊重的意思。
3.那第二位隱者桀溺的回答,則是要子路與其跟著孔子在亂世時代到處碰壁,倒不如跟著像他們一樣當個隱者,是有勸誡子路。 “你跟錯人了,不要再繼續跟了,不要再繼續跟著像孔子這樣的人。” “你不要再當傻子了,我的道比他的道還好”。
4. (二)小結---這一章用一個向隱者問路比喻,來體現隱者跟孔子不同的出處進退的原則
5. 表達出在黑暗的亂世當中,你要麼就是做一個潔身自愛的隱者,可以生活於安全無虞的終老一生;《微子篇》專記孔子、記一些聖賢的出處進退原則。
6. 要麼就做一個不忍眾生苦難,希望解決眾生苦難的人。
7.但像孔子這樣做,一定會很累,並且會遇到許多磨難,甚至常被人生命受威脅或犧牲生命,
8.但是偉大的仁者胸懷,就是有這樣偉大的情操,他雖然很累,但內心很踏實,也非常的快樂。中華文化主流的文化為何是儒家而不是道家,它的道理就在這裡。
9. 第二個重點:(6-3)
10. (一)這一章所設計的第二個重點呢,是後面這個部分,有關於“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11. 這表達兩類人群的不同世界觀。
(二)
 1.孔子用了很妙的比喻——“鳥獸不可與同群”,鳥是天上飛的,獸是地上爬的,這兩類本來就是不可能合群在一起,更何況是人呢?孔子用這個比喻來比喻,我們人是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是人群,活在人群的世界,所以人的世界。既然活在人的世界,就需要參與人的世界的運轉,豈能如隱者避開世界而住在山林跟鳥獸在一起呢?
 2. 從這個比喻來看,我們可以瞭解儒家的世界觀,必須是參與世界的,而且是改變世界的;
3. 但隱者的世界觀是跳脫世界,觀賞世界,認為世界的運轉自有其道,誰也改變不了,天下有道可改則改,天下無道不可改,不可改變則隱身歸去,回歸自然,完成自身的道。隱者這種世界觀仿如道家,但這也可說是儒家跟道家的不同境界。
4. 換言之,儒家是入世的,不僅要參與世界,也要改變世界,而且生死而不悔。孔子在這裡表現出菩薩道的仁愛精神,而不是阿羅漢的自了漢的捨離精神。
(三)這章涉及孔子如何看待隱士,以及隱士如何看待孔子,兩相比較
 1.與其孔子說是一種消極的隱士,不如說真的道不行,他是做的是一種積極的隱,隨時待機而發的隱,所以孟子才說孔子是“聖之時者也”,也就是說,這個“聖之時者”指的是孔子是一個無可無不可,是一種任運的,是不強求,也隨順因緣,但不變的是胸懷天下蒼生的心。
2.孔子的隱是懷抱希望的隱士,與這裡對天下懷著絕望的隱士呢、消極的隱士是不同的。
3.所以我們看到孔子固然一輩子不得志,但是呢又如何呢?
(四)歷史上證明,不得志的歷史人物,反而比得志的歷史人物,更贏得歷史評價。
1.因為歷史評價不是爭一時,或看一世,而是看、爭的是千秋萬世。
2.孔子在政治上是不得志,但他所立下的教育、文化事業,卻是千秋萬世的志業,孔子所爭不在個人的事業成就,而是在於自利利他的生命成就,這個就是孔子跟隱士之間的差別。
今天的進度:
第三個重點: (6-4)
(一)“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有浩然正氣的氣概,這是我們要闡釋的第三個,
1. 這一章第三個義理。那孔子說,這個“夫子憮然曰”,就是失望的感嘆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2.那這一段呢我們看到孔子是用一個反顯的語句來呈現,也就是說,天下如果是個有道的世界,就不用我孔丘呢來參與改革了。
3.這個反顯的意思就是說,就是正因為現在天下是無道的,才正需要我孔丘出來捍衛正道。
4.各位,這種回答,這種氣魄,是何等胸懷天下的氣概,何等菩薩道的精神,也就是聖人之仁。
5.所以呢,孟子在《公孫丑下》篇,曾經說:“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意思就是說,除了我以外,再沒有更適當的人選了。這種舍我其誰的氣概與胸襟,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偉人的氣度與胸襟都是這樣不凡的。
6.那為何如此呢?因為他們都是胸懷天下蒼生。所以我們在《泰伯篇》也提到,《論語》的《泰伯篇》說: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儒家參與世界、改變世界,不忍眾生苦難,而要救度眾生,要一直到“死而後已”的這種程度。
(二)那我們今天學的這一章,我們應該來看,這個跟我們自己的內心的身心關係到底有何關係?
1.這一章其實告訴我們,儒家不忍眾生苦難,是一種參與世界,改變世界,及不願意只是當個自了漢。
2.那就如同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疫情一樣,我們看到有多少醫療的勇士,冒著生命危險親赴災區,共同為防疫而作戰,充分展現儒家濟世救民的胸懷,這是儒家仁以為己任、任重而道遠的精神。
3.我們為何要在這裡學習聖賢智慧?我們的潛心修行,看起來現在沒有在用時,可是呢,我們呢,也要自己期許有一天也能夠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儒者不會捨離世界,而是參與世界,要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以上呢,我們就針對這一章的義理,提煉三個重點跟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