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微子十八 第9章-2

9-1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9-2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白話>
9-1.太師摯逃到了齊國,亞飯樂師干逃到了楚國,
   三飯樂師繚逃到了蔡國,四飯樂師缺逃到了秦國,
9-2. 打鼓的方叔入居黃河之濱,搖小鼓的武居於漢水之涯,
 少師陽和擊磬的襄入居海邊。

<文義>
1.鼓方叔入於河:鼓,司鼓者。方叔,其名。河指河內,即今河南省黃河以北地。
2.播鼗武入於漢:播是搖。鼗音桃,兩旁有耳的小鼓,持其柄而搖,則旁耳還自擊,猶今賣貨郎所用者。武,其名。漢指漢中,今陝西省南部一帶。
3.少師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少師,副樂官長。磬,以石或玉做的古樂器。陽、襄均其名。海是海島,當指今韓國。按論語稽謂「河、漢、海當以水濱言之,不必河內、漢中、海之島也。」亦有理。


<思惟提綱>
1. 本章是《論語》中很特殊的一章,特殊在那裡?
2. 為何夫子擔心樂師們離開,於是詳細記錄重要樂師的去處,以方便後人再去訪求學樂?
3. 孔子、儒家為何如此重視音樂呢?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14分26秒
微子第十八 第9-2章 慢、緊、背 各讀誦10遍
9-2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第7-6章〜第9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
7-6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8-1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8-2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8-3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8-4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9-1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9-2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義理解釋> 潘竑老師 7分0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集釋》:“周道衰,賢者相召為祿仕,仕於伶官者多矣。是時樂失其次,夫子自衛反魯,嘗一正之。魯政益微,三家僭妄,鄭聲既熾,女樂方張,先王遺音厭棄不省矣。自大師而下皆不得其職,故相率而逃之。夫子慮樂師去而遺音絕,於是筆其所適之所於簡,使後之人知而求之,則猶或有所考也。”
2.《史記•孔子世家》:“二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3.徐複觀先生在《中國藝術精神》:“孔子所要求於樂的,是美與仁的統一,而孔子所以特別重視樂,也正因為在仁中有樂,在樂中有仁的緣故。”
4.《禮記•樂記》:“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
5.《樂記》:“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6.《孟子•盡心上》:“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也深” 
7. 《弘一大師植菊詩》:「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二. 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一) 本章是《論語》中很特殊的一章
本章是《論語》中很特殊的一章,因為它記錄的既不是孔子或弟子的言行,也沒有特定的對話或評論,只是詳細記錄了幾位元樂師離開魯國後的去向,這在《論語》中確實不多見,給後人留下很大的思考想像的空間。

(二). 夫子擔心樂師離開,古韻遺音斷絕,詳細記錄重要樂師的去處
1.《論語集說》上說:“周道衰,賢者相召為祿仕,仕於伶官者多矣。是時樂失其次,夫子自衛反魯,嘗一正之。魯政益微,三家僭妄,鄭聲既熾,女樂方張,先王遺音厭棄不省矣。自大師而下皆不得其職,故相率而逃之。夫子慮樂師去而遺音絕,於是筆其所適之所於簡,使後之人知而求之,則猶或有所考也。”
2.這是說,春秋末期賢者入仕,做樂官的人很多,雖然夫子自衛反魯後樂正,但只是曇花一現,當時鄭聲淫,女樂張,樂師不得其用,紛紛離開魯國。
3.夫子擔心樂師們離開後,古韻遺音斷絕,於是就詳細記錄了這些重要樂師的去處,以方便後人再去訪求學樂。
4.且不說記錄者是不是孔子本人,單單想到“慮樂師去而遺音絕”而記錄樂人去處這一點就很引發我們的思考。

(三).儒家文化、孔門教育以“禮樂”為核心
1.因為儒家文化、孔門教育是以“禮樂”為核心的
2.《史記•孔子世家》說:“二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3.孔子承繼前代禮樂傳統,將詩書禮樂高度融合,完整系統地教育弟子,形成了禮樂相傳、師徒授受的教育關係。
4.我們知道,音樂自學是很難的,必須老師親自教。即使有了樂譜,沒有老師教,要學會彈奏曲子,也是很不容易的。一旦失去老師,樂曲很可能就會失傳了。
5.因此,為了學習音樂,儒門也要關心樂師的去向,這就像學生們關心老師的去向一樣。老師去了哪裡,這門技藝就去了哪裡,學習的機會也就會出現在哪裡。因此,關注樂人的去處,就是關注禮樂的傳承、文化的傳續。

(四)孔子、儒家為何如此重視音樂呢?
1. 徐複觀先生在《中國藝術精神》中說:“孔子所要求於樂的,是美與仁的統一,而孔子所以特別重視樂,也正因為在仁中有樂,在樂中有仁的緣故。”“仁是道德,樂是藝術。
2.孔子把藝術的盡美和道德的盡善,融和在一起,這又如何可能呢?
3.這是因為樂的正常的本質,與仁的本質,本有其自然相通之處。樂的正常的本質,可以用一個‘和’字作總括。”
4.《禮記•樂記》也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
5.禮是天之經,地之義,是天地間最重要的秩序和儀則;樂是天地間最美妙的聲音,是道德的彰顯;禮序乾坤,樂和天地。
6.禮樂相輔相成,卻又有著不同的特性與功能,如《樂記》所言:“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7.相較而言,樂比禮更與人的內在情感相通,《孟子•盡心上》也說:“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也深”,音樂在孔子孟子眼中都是相當神聖崇高的,透過音樂可以對人心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力,因此,儒家特別重視以樂輔禮,祭祀神明,善化民眾。

(五). 總攝 音樂的影響力既廣又深
1.記得我的一位老師曾說:“如今我們這個時代有兩樣東西最能影響人心,那就是音聲與影像。
2.音樂的影響力既廣又深,德音雅樂是古聖先賢崇高美好精神的流露,能夠靜息煩惱,淨化人心,移風易俗,若能將這些德音雅樂所呈現的光明與希望,廣為弘傳,就可以幫助現代人轉化過多的負面情緒。”
3.如果從這個視角來看本章,是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本章表面是在記錄樂人的去處,實則也在傳遞一個重要的訊息:傳承禮樂文明,期待後繼有人。
4.說到這兒,不由想起弘一大師的那首詩:“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