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微子十八 第10章-1

①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② 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一、白話翻譯:
① 周公對魯公囑咐說:君子不應該遺棄、忘記自己的親人;如果為臣的既具其能,又在其位,就不可不用,以免大臣心生怨氣。
二、注釋:
① 周公謂魯公:周公,姓姬,名旦。武王弟,封於魯,相成王,以子伯禽代受封,故稱魯公。臨行時,周公告誡其子。按後旦又以周地為采邑,故稱周公;卒諡文公。
② 施:朱注引唐陸德明說本作弛,遺棄。
③ 不以:不用。
三、讀誦進度:
華敘彬老師 領讀 13’30”
今日段落 -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段落複習 - 每章讀誦5遍、串讀5遍
第八章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第九章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第十章(10-1)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四、思惟提綱:
① 兒子要去代父治國,周公對兒子囑咐了四件事情,第一件就是「君子不應該遺棄、忘記自己的親人。」那我呢?我有類似的經驗嗎?是在什麼樣的意樂狀況下發生的呢?
五、義理解說:
講師:趙軍 老師 05’07”
1、引用經文及補充:
◎《論語 • 八佾 • 19》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重點摘記:
(一)恭誦原文: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二)本章内容缘起:
① 周公,就是孔子最崇仰的那個周公,是古聖賢的代表。魯公,是周公的長子,叫伯禽。是周朝諸侯國中——魯國的第一代國君。
② 當時周公受封魯國,但因周公要輔佐周成王,故派伯禽代他去受封魯國。伯禽在位四十六年,在位期間,他堅持以周禮治國,使魯國氣象一新,世人都評價說:「周禮盡在魯矣!」
③ 兒子要去代父治國,父親對兒子囑咐了這段話。所以這段話,可以說是父親傳給兒子的治國真經,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這段話包括四點,古人將其概括為:親親、任賢、錄舊和任人。
(三)親親 - 君子不施其親:
① 這裏的「施」字,同廢弛的「弛」字,解做遺棄的意思。這句話是說:君子不應該遺棄、忘記自己的親人。這裏的親人,狹義指親族內的人,廣義則包括些關係近、感情好的人。
② 親人難道還會被遺棄嗎?這真是不一定。正跟對方關係親密時,的確不會遺棄對方,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的演變,就不一定了。由親變疏,甚至反目成仇的現象也並不少見。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私欲的作用。一個被私欲主導的人,當他與人相親的時,或是出於感情的依賴,或者是出於生活的依賴,或者是出於其他利益的依賴。當他對對方的依賴性降低了,或者是當對方不堪為依賴了,就會疏遠對方;如果對方還妨礙了自己的利益,就會嫌棄對方,甚至會傷害對方,以致於六親不認。
③ 對親人尚且這麼不厚道,對他人更不會厚道。如果為政者是這般人品,那天下賢才誰還肯為之效命呢?老百姓又怎敢委信於他呢?所以要治國,當學君子之「不施其親」。
④ 親中最大的當屬父母,不施父母即是孝道;兄弟亦為父母所愛,不施兄弟則是悌道。有了孝悌的基礎,則不施其親也就很容易做到了。孝悌的基礎,在於知恩、念恩和報恩,這個道理不再重複了。
⑤ 對「不施其親」,有人解做要任用親信之人,政權才穩定。然而,用人雖不必不親,但不可以用人唯親。用人唯親則是「天下為家」,用人唯賢才是「天下為公」。
(四)任賢 -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① 「以」是「用」的意思。這句是說:對不稱職的人,固然可以不用,但是,如果為臣的既具其能,又在其位,就不可不用,以免大臣心生怨氣。
② 舉個例子來說:某人是某部門的負責人,但實際上,他卻說了不算數,他的上級常常不徵求他的意見,越過他直接指揮,下面的人見狀也就不再找他請示工作,於是這個人就被架空了。
③ 大臣們如果被這麼擱著,假如他本來就圖清閒倒也罷了,如果是想有所作為,且能夠有所作為的,必然覺得懷才不遇,君上不明,自己不被信任、不被尊重。由此輕則心涼,重則抱怨。既有怨氣,不給做的事固然不做,可做的也不想做了。
④ 既然君臣離心,賢才廢置,國家還怎麼興盛呢?有臣不用,對他們不尊敬、不體諒、不信任,究其背後的原因,無外乎偏私和專斷。君既不能「使臣以禮」,想要臣「事君以忠」也就很難的了。
六、補充資料:
《中庸 • 二十 • 哀公問政》
【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魯哀公詢問關於治理國家的道理。孔子說:「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記載在典籍上。聖君賢臣在世,這些政事就順利推行;聖君賢臣去世,這些政事也就廢弛了。統治百姓的辦法是勤於政事,治理荒地的辦法是努力種植樹木。這政事啊,就像地上的蘆葦一樣。要得到賢臣的輔助就要修養自身品德,修養自身品德就要遵循大道,遵循大道就要從仁愛做起。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仁就是愛人,愛自己的親族是最大的仁。義就是事事做得適宜,尊重賢人是最大的義。愛親人要分親疏遠近,尊重賢人要有貴賤等級,禮由此而產生。所以,君子不能不注意修養自身品德。要修養自身品德,就不能不侍奉親人;要侍奉親人,就不能不瞭解他人;要瞭解他人,就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天下通行的道理有五條,實踐這五條道理的德行有三種。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交往,就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智慧、仁愛、勇敢,這三者是遍行天下的美德。這些道理和美德的實施,落在一個「誠」字上。這些道理,有的人生來就知道,有的人通過學習才知道,有的人要經過困惑探求後才知道,但只要他們最終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樣的了。又比如說,有的人是自願去實行,有的人是為了某種好處去實行,有的人是勉強去實行,但只要最終都實行起來了,也就是一樣的了。」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孔子說:「喜歡學習就接近智慧了,努力實行就接近仁愛了,知道羞恥就接近勇敢了。知道這三點,就知道修養自身品德的方法,知道修養自身品德的方法,就知道治理他人的方法,知道治理他人的方法,就知道治理天下和國家的方法。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凡是治理天下,一般有九條原則,那就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親愛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群臣,愛民如子,招納工匠,善待遠客,安撫諸侯。
修養自身,就能確立正道;
尊重賢人,就不會思想困惑;
親愛親族,就不會惹得叔伯兄弟怨恨;
敬重大臣,就不會遇事慌張;
體恤群臣,士人們就會盡力報答;
愛民如子,老百姓就會努力生產;
招納工匠,財物就會充足;
優待遠客,四方就會來歸順;
安撫諸侯,天下就會敬服。
【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潔淨心靈,服飾端莊,不符合禮儀的事堅決不做,這是修養自己的方法。
不聽諂言,疏遠女色,看輕財物而重視道德,這是為了鼓勵賢人。
提高親族的地位,給予豐厚的俸祿,與他們愛憎相同,這是為了鼓勵人們親愛親人。
多設小官給大臣使喚,讓他們集中精力考慮國家大事,這是為了鼓勵大臣。
對士人忠實守信,給他們豐厚的俸祿,這是為了鼓勵士人。
按照時令役使百姓而不誤農時,少收賦稅,這是為了鼓勵百姓。
天天查看、月月考核,按勞付酬,這是為了鼓勵工匠。
來時歡迎,去時歡送,嘉獎有才能的人,同情才能不足的人,是為了安撫遠方來客。
延續已經絕後的家族,復興已經頹廢的邦國,治理混亂,解救危難,按時接受朝見,用厚禮回贈諸侯,卻讓他們以薄禮進貢,這是為了安撫諸侯。
總而言之,治理天下有九條原則,但實行這些原則的道理都是一樣的,關鍵在一個「誠」字。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任何事情,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事先沒準備就會失敗。說話先有準備,就不會說不下去;做事先有準備,就不會遭受挫折;行動先有準備,就不會出問題;實行中庸之道先有準備,就不會陷入絕境。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在下位的人臣,如果得不到君王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要得到君王的信任是有辦法的,如果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也就得不到君王的信任。要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辦法的,如果不孝順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順父母是有辦法的,如果自己不真誠,就不能孝順父母。要使自己真誠是有辦法的,如果不明白什麼是善,就不能夠使自己真誠。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真誠,是上天賦予的品德;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天生真誠的人,不用勉強就能做到誠,不用思考就能擁有誠,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則,這樣的人是聖人。努力做到真誠,就是要選擇善的目標並且執著追求。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廣泛學習,詳細詢問,慎重思考,清晰辨別,堅定執行。要麼不學習,學了沒有學會就絕不甘休;要麼不問,問了還不明白就絕不甘休:要麼不想,想了沒有想通就絕不甘休;要麼不辨別,辨別了沒有明確就絕不甘休;要麼不實行,實行了沒有切實做到就絕不甘休。別人用一倍工夫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去做:別人用十倍工夫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去做。果真能夠這樣,那麼愚笨的人也一定可以變得聰明起來,柔弱的人也一定可以變得剛強起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