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里仁第四 第11章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解釋)

孔夫子說: 「君子所思念的是道德的增進,小人所思念的是資產的增加;君子常思念著法度的遵行,小人常思念著恩惠的獲得。」

文義 :

1.懷,思念也。/朱熹《四書集注》

2.本章是君子和小人的對比,其實這裡就說出一個特點—君子、小人心目中所追求的方向是在哪裡。

3.「懷德和懷土」是君子和小人心目中所追求的方向,偏重於內心的抉擇;「懷刑和懷惠」是君子和小人在內心抉擇之後,外顯的行為。

4..本章指出君子和小人的特點,心目中所懷的是什麼,我們可以拿來檢點自己、對比一下,就曉得自己的心念和行為哪個對、哪個不對,內心應該安住於何處,應該緣什麼,我們的目標應該定在哪裡,以及如何慢慢的增長自己。

思惟題綱

1. 每個人無論作何種抉擇,都離不開追求快樂、逃離痛苦,君子和小人亦然,但是為何所思念的所關懷的會不同呢?

2. 想想,平常在我們腦筋裡歡喜的是什麼?是癡癡呆呆的癡相,一天到晚迷迷糊糊?還是心中有所緣,貪、瞋?我比較靠近君子還是小人?

3. 我們經過學習,很多道理都明白了,常常內心要安住在懷德還是很難做到。為什麼做不到?

4. 如何才能把懷德的念頭堅固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里仁‧9》:「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論語‧雍也‧9》:「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論語‧述而‧5》:「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4.《詩經‧大雅》:「刑于寡妻,至於兄弟。」
5.《孝經‧天子章》 :「德教加以百姓,刑于四海。」
6.《論語‧為政‧1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論語‧述而‧3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8.《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9.《論語‧顏淵‧1》:「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10.《大學‧傳九釋齊家治國》:「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二)重點摘記

1.所謂君子,是志於道的士經過修習而達到相當修養的人。

2.本章用了四個“懷”,懷在《說文》解釋念思也,就是通俗講心心念念想著。

3.君子和小人所念思的有什麼不同呢?

(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德”是德行,“土”是土地,土地為資產的象徵,引伸為田宅產業等。君子心心念念思的是什麼呢?德行的增進;小人所念思的是物質利益的增加。

(2)“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刑”是刑法、法度,“惠”是恩惠、小利。君子常念思法度的遵行,小人常念思恩惠的獲得。

(3)懷德和懷土,是偏重於內心的抉擇,更強調君子和小人心目中所追求的方向;懷刑和懷惠,則是內心抉擇之後外顯的行為。當內心抉擇的方向是德行修為的增長,那外顯出來的自然就是遵守禮法。如果我們追求的是物質利益方向,那顯現出來的一定是貪圖小利。

4.每個人無論作何種抉擇,都離不開追求快樂、逃離痛苦這種人的本能驅使。到底快樂是來自於內心的成長還是物質的滿足呢?這是物質和心靈抉擇的問題。每個人可能都會有自己的見解。

(1)記得小時候,我會因為一個新衣服、一個新書包高興很長時間;稍稍長大,會因為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或者自己喜歡的一個遊戲機,激動好幾天;工作了以後,拿到第一份工資的時候也很喜悅。

(2)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增加,你會發現物質所帶來的快樂越來越少,快樂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反而是以前不太在意的一些事,留在心底的溫暖和喜悅會延續很久。比如父母的關心,比如遠方朋友簡單的一個問候,或者某位尊敬的師長給予的鼓勵和肯定。有時候不經意間幫助了別人,看到別人的快樂,自己也莫名地很快樂,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類似的體驗。

(3)我曾經以為內心的快樂一定要建立在物質的滿足之上。事實並非如此,很多時候,即使在物質很艱苦的境況下,快樂依然可以如影隨形。現在很多人喜歡登山啊、力行啊、長跑啊,戶外的一些活動,就是主動放棄物質的安逸,在艱苦的環境下達到一種內心的自我修煉和提升,在外人看來挺苦的,很多人呢卻樂此不疲。

(4)很多城市的大學生,畢業以後選擇去貧困的山區教書,條件極其簡陋,他可以安住在那裡好幾年,家人朋友都不理解。我們身邊,也有熟悉的老師去貴州的山區教書,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呢?一定是內心的某種力量支持著他們。這種幫助他人,獲得自我內心成長的快樂,自然不是物質條件匱乏可以阻擋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是孔子讚歎顏回的境界,我們深入《論語》義理的學習之後,好像也能稍稍到一些。

5.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刑”,還有另一種解讀,取典範、模範之意。這種用法,在先秦時期非常常見,如《詩經》大雅:“刑于寡妻,至於兄弟”。《孝經》天子章“德教加以百姓,刑于四海”。這裡的“刑”,都作模範典範來解釋。懷刑就是不忘典範。

(1)孔子所懷的典範--周公,孔子經常夢見周公,畢生也是以周公為楷模,志在恢復周禮。孔子在晚年慨歎“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2)心懷典範有什麼好處呢?典範是正向引導的力量源泉,對一個人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導向和推動作用。

(3)七年前,我就遇到一位好老師,他的德行和行誼都深深地讓我折服,在我的內心,我是真正願意效學他,毫不誇張地說,他完全改變我人生的方向,讓我的生命變得充實,自已感覺很 有意義。

(4)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中,如果能遇到一位堪為楷模的好老師,真的是一種幸運,會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少吃很多苦。

(5)現代社會其實也並不缺楷模,有很多孝心、愛心人士,都非常值得我們效學。還有一種就是明星偶像,也吸引了無數的粉絲,也是一種典範的力量,然而如果我們崇拜的只是明星光鮮的外表和高額的收入,以他們為典範,就不能算是懷刑,而只能算是懷惠了。

6.本章,孔子將君子和小人內心和外在的生命狀態,鮮明地對立地擺在一起。《論語》關於君子和小人的對比,還有很多的章節。為政篇(14章)提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述而篇(36章)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等,還有很多。孔子提供我們判別君子和小人的依據。

7.我們也常常講要近君子遠小人,這看起來也是很合理,實際上儒家宣導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學習聖賢之道的方向,應該不是用於評判別人,而是要修為自身。

8.士志於道,對照一下我自己,我們志於什麼?很多時候我們也有所求,但我們所求的多數還是在生活的安樂上轉圈,常常是遠離懷德,而偏於懷土。

9.即便我們學習很多道理,都明白了,常常內心要安住在懷德,也是很難做到。為什麼做不到懷德呢?

(1)《尚書》說“人心為危,道心為微”,就是說人的心思變化多端,往往惡念多於善念,非常的危險。

(2) 我們做不到懷德,因為我們學習所得還不堅固。

10.如何才能把壞的念頭轉成好的念頭,讓道心堅固呢?結合本章的學習,幾點的建議與大家共勉。

◎第一,就是要學會觀察自己,如果能觀察清楚,就是聖賢學問之道;
◎第二,學習聖賢經典貴在堅持;
◎第三,特別重要,要找一位好老師,以他為典範,跟他學;
◎第四,不要把君子小人簡單的看成是對立的兩種人。我們絕大多數人應該是兼具小人和君子的狀態,此時此地為君子,彼時彼地為小人,但是當我們志於道以後,我們就會從小人向君子進發。

11.修習君子之道,就是要不斷地克制自己小人習性,讓內心君子的一面顯揚出來,所謂“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12.現代人談起君子,常常被譏笑為偽君子,但這並不影響君子詞美好的內涵。我們做人、做教育、影響別人,都應該朝著君子之德的方向努力,正如《大學》“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論語 里仁第四 第10章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ㄉㄧˊ)也,無莫也,義之與比(ㄅㄧˋ)。」


解釋:
孔老夫子說:「君子對於天下,事無大小,都不會有一個固定的成見說這個可以、那個不可以,該做的就努力去做,這是他行事的準則。」

文義:
1.「君子」有別於「士」,士是剛剛開始學,有志於道者;學到已經有相當條件之後,才稱為君子,所以君子是更高一等。
2.「之於天下」,是說對於天下所有的事,無論大小。所謂的小,不是衣服、飲食等事,因為這種事,他是不會在意的。
3.「無適也,無莫也」,「適」是「可、專主」;「莫」是「不可、不肯」。適跟莫,是依自我成見而衡準的;「無適也,無莫也」就反過來,不依。
4.「義之與比」,「義」合宜;「比」從也,唯義是從。以「義」該不該做,為做事的原則。

思惟題綱
1.何謂「無適也,無莫也」?何謂「義之與比」?
2.一般常人都用什麼衡準事情的好、不好或要這樣、要那樣?為什麼?
3.君子衡量事情,根據什麼原則?為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憲問•45》「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朱子‧集注》:「適」,專主、可也;「莫」,不可、不肯。
4.《論語•子罕•4》:「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論語•陽貨••5》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6.《論語•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7.《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二)重點摘記
1.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沒有一定專主的,也沒有一定反對的,一切行事,只求合于時宜、合于道義。

2.第9章,讓我們瞭解一個有志於道的士,他的生命特徵是怎樣的。接著第10章講,一個人一旦楷定了高遠的人生目標,確定自己生命的走向,這樣的人就稱之為士。當他不斷的突破自我的生命局限,不斷向前邁進,他的生命的視野就更為遼闊,人生志向也越加堅固,他便成長為一個君子。在成聖成賢的進程中,又向上邁了一個臺階。

3.君子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徵--他是志於天下的,也就是說,他的心裡是裝著天下的人、天下的事,他不但要修已,還要安人,還要安百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只要是能夠利益天下蒼生的事,事無巨細,他都會竭盡全力,努力成辦。而成辦的原則是「無適無莫,義之於比。」

4.什麼是無適,無莫?朱子的注釋:“適”是專主、可也;“莫”是不可、不肯。適與莫,一個是順著它,一個是逆著它。

5.君子立身行道,面對天下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事情,他採取的態度是無可無不可,不一定要這樣,或者是那樣,而是怎麼合理,怎麼恰當,就怎麼去做。

6.怎麼理解「無適無莫」無可無不可?《論語•子罕•4》:「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在應事處世,待人接物的態度上,夫子特別注意解決意、必、固、我,這四件事。就是不臆想、不專斷、不固執、不自以為是。

7.我們可以對比一下,自己平常是怎麼面對事情的。我就是:一遇事兒,腦中馬上就現起一個自己的見解,又拿著這個固有的見解,去判斷是非,衡斷事情的好壞;當有人提出一個和我不一樣的看法,我心裡也不是那麼容易接受;常常會固執己見、不知變通,不太願意去採納他人的意見;最麻煩的,是對於自己的這種狀態,又常常疏於觀察,無知無覺。

8.在此(第10章),夫子提醒我們,為人處世不要太主觀,認為自己的意見就一定對;別人的意見,就一定不對。實際上呢,我們每個人都習慣於依據自己的見解來定奪事理,判斷是非。我們總是想當然的選取,有利於自己的一面去說,自動的規避、刪除自己不相應的內容去聽。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最客觀的,其實,仔細想一想,自己曾經堅持的任何看法、觀點,其實都是相對的,都是會變化的,憑什麼就那麼相信自己呢。

9.我們也常常會要求一個人、一件事,一定要如何,一定不能如何。其實天下的任何事情,都是各種因素交錯而成的,各種因緣都在不斷地變化當中。如果總陷在自己習慣的見解、概念當中,以自我為中心看待事情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就會大大的受限,內心也不容易清純平和,而只有當我們放下自我,當自己的內心能夠進入到一種空靈、純淨的狀態,才更容易看清自己,看清別人,看清事情的真相。

10.《論語•子罕•7》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這一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無適無莫」更深一層的含義。夫子說:「你們以為我有學問嗎,我老實告訴你們,我一點學問都沒有,有不曾受教育的人來問我問題,我實在也不懂什麼,只是就他的程度所問的,就他思想觀念中正反、上下、左右、前後、始末等等,各個方面都研究透了,最後呢,得出一個結論。」這就是夫子師道教化的高明之處,對於人的教化、引導,夫子沒有什麼先入為主的概念,而只是應允對方的實際情況,給予適時適地、契理契機的引導。也正因為沒有主觀,沒有成見,沒有一個固定、先決的東西存在,我們才可以乘著思想的翅膀,翱游于智慧的虛空。

11.「無適無莫」無可無不可,這句話乍看感覺是沒有什麼原則,好像是在做老好人,有點世故,有點圓滑。其實不然,無適無莫是相當有原則的,這個原則就是「義之與比」。義就是宜,就是指適宜做的、應該做的。什麼才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呢?《里仁篇》的中心主題—仁,義的中心呢,是仁。凡是合乎道義、仁義的,就要努力去做;凡是違背道義、仁義的,就堅決不做。

12.凡是合乎道義的,就要努力去做;凡是違背道義的,就堅決不做。這一點其實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要做到,既需要擁有一顆寬廣博大的仁愛之心,更需要有一雙洞達時事、善觀緣起的智慧之眼。

13.孔子是怎麼做的?生在一個禮崩樂壞、天下無道的時代,對於夫子來說,最大的義,莫過於匡正時弊、推行仁道了。《論語•陽貨•5》紀載公山弗擾盤居在費畔,圖謀叛亂,他召孔子過去,孔子答應了,至於子路認為公山弗擾是叛臣,反對孔子過去。孔子對子路說,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是不會錯過時機的,我將會使文王、武王的仁義之道,復興在東方。由此可見,孔子所認為的義,也就是合宜,是和他所主張的仁密切相關,為了實現仁道的遠大理想,該採取靈活變通的手段、方法,孔子是絕對不會瞻前顧後、見義不為的,他不會在意別人怎麼看他,怎麼說他,只要是能夠推行仁道、大道,他就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14.只知道一味的堅守原則,而不知道隨時變通,在孔子看來,是非常淺陋、固執的。《論語•微子•8》孔子點評過超絕於世的幾個義民,包括伯夷、叔齊、柳下惠等人,最後孔子說了這麼一句「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我和他們都不同,沒有什麼可以,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孔子異於前人之處,就在於他懂得如何行義,懂得審時度勢,通權達變。在孔子的眼中,一切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要順應時勢,認清時勢發展的趨向,從而採取適當的行動。

15.孟子十分敬仰,稱讚孔子是「聖之時者也」,懂得「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權變的道理。孔子之所以能夠如此的通權達變,關要之處在於孔子心中一直有一個中心思想:義之與比,唯義所在。

16.總結《里仁》前十章
【第1章到第7章】孔子都圍繞著仁這個主題,從各個角度談如何體會仁,如何實踐仁。
【第8章】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一個大關鍵,重要的轉折,前面講仁,這兒忽然之間就提到了道,而且這個道是「朝聞夕死」就可以了。也就是說,一個有志於道的人,一心一意的求仁,一旦對仁真正的內涵,可以把握得住,體會得到,他就得到了安心之處,生死對他而言就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
【第9章】講真正有志於道的士,他的學習態度,他會全副精神貫注進去,就會安貧樂道,行己有恥,不會耽著於外在的物質享受。同時,他會感受到,追求大道所帶來的,那種難以言傳的心靈之樂。
【第10章】當有志於道的士,一步一步的走上去,慢慢地成為君子,在他的心目中,就會有一種認識--「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只要是該去做的,就要努力去做,一切以仁義、道義,作為立身行道的唯一準則。慢慢慢慢地,他也就會進入到孔子所描述的「從心所欲,不踰矩。」的狀態,他的生命,由此就會變得更加的自由、超越、灑脫、自在。

17.從一開始的立志向道,到後面的求仁存義,孔老夫子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從普通的庶民,到成長為一個士,再成長為一個君子,一條漸次成長,逐步深入的光明大道。如果我們能夠依著這個次第,步步踏實的向上跨越,那麼離成聖成賢的究竟目標,還會很遙遠嗎?

論語 里仁第四 第9章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解釋)
孔子說:一個有志於道的讀書人,對自己的衣食惡劣或不及他人,而感到可恥,那就不足以和他論道了。
(文義)
1.「士」,一般指讀書人;儒家所說的士,他是有崇高的目標,而且努力去學習、實踐,希望能夠達標。這樣的念書人,才足以稱為士。因此「士」的條件,必定要有一個崇高的志向,也就是「道」。
2.在「士」的心中,真正重要的就是怎樣達標──這個「道」,所以對於眼前的衣食等等,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甚至有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也沒關係,只要餓不死、凍不死就可以了。

思惟題綱
1.上一章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本章接著,孔夫子就提到,有志於「道」的士,如果覺得「穿不好、吃不好」是可恥的事,是不值得和他論道的。請問為什麼?
2.一個求道的人,一定要放下對衣食的追求嗎?一定要耐得住物欲的誘惑,才能聞到道,求到道嗎?
3.一個志於道的人,不該恥於惡衣惡食,那,該恥的是什麼呢?
4.檢查我自己,我恥於何事?我像是個志於道的人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孟子•離婁下》「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2.《孟子•告子上》「先立乎其大者,則小者弗能奪也。」
3.《論語•述而•13》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4.《論語•子罕•26》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5.《論語•子路•20》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6.《論語•學而•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二)重點摘記
1.第8章“朝聞道,夕死可矣。”孔老夫子告訴我們“道”是極為珍貴的,人終其一生,如果不能了知人生真正的意義價值,那真是枉過一生。本章接著講:一個人一旦聞到了道,並有志於道,那接下來怎麼做呢?以什麼作為生命的重心?生命將發生怎樣的改變?為了學道求道,他將付出什麼,捨棄什麼?他又將收穫些什麼呢?
2.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個士已經有志於道了,卻還以自己穿不好,吃不好,作為羞恥的事情,這種人,是不值得和他論道的。
3.“士”是指什麼樣的人?一般,我們會把士看成讀書人,知識份子。但讀書人一定是士嗎?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念了很多書,懂得很多道理,也很會做事,但是假如他沒有確立人生真正的目標,只是為了衣食受用,一己的私利而奔忙,就還不足於稱為士。為什麼這麼說呢?
4.一個人讀書求學的目標,如果只是為了拿很高的學位,謀一個好職業,再多賺一點錢,多出一點名,又有人聽命於你,有人崇拜你。在儒家看來,實際上是和動物相差不太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動物,也是為這些奔忙呢。比如:蜘蛛為了捕蟲而辛勤的結網;孔雀比誰的屏開得更美麗;猴王會博得小猴的擁戴。想一想,是不是不無道理呀!
5.孟子曾說「人與禽獸相去幾希。」人和禽獸相差很有限,真正將人和禽獸區別開來的關鍵,在孔子看來,就是要志於道。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個地方也不是說,我們就不要謀生、不要工作了,人生在世免不了要穿衣吃飯,但是如果人活著,僅僅是為了穿衣吃飯,那還有什麼價值,什麼意義呢?
6.一個人如果一生都沒有確立正確的目標,那他的生命就會變得很虛浮、很飄忽。就好像一艘船,在茫茫大海裡航行,沒有了羅盤針,就根本談不上是航海,只是在漂浮而已。
7.孟子曾說「先立乎其大者,則小者弗能奪也。」一個人的所求,決定了他的生命的高度。一定要先確立一個崇高的人生目標,就不會被眼前的小名小利所左右了,他的生命格局就會變得非常的開闊、高遠。這樣的讀書人才堪稱為士。
8.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是一個士嗎?我要不要做一個士呢?
9.一個有志於道的士,他的生命狀態是怎樣?他的生命重心會放在什麼地方?
10.《論語》很多章節都會展現一個士,當他把全副精神都投注到學道、求道,他會得到一種難以言傳的快樂。
【例1】《論語•述而•13》: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1)對一個人來說,再強烈的學習體驗,都不是很容易持續很久,一個外境來了,心很快就會被牽去。可是,孔老夫子當他聞到了盡善盡美的韶樂,他就體驗到仁道和大道的美,此時,再好吃的東西對他來說,也沒有什麼味道了。這還不是一時的感受,而是一種很深的覺受,整整持續三個月之久!
(2)孔子的這段經歷,透露出:真正有志於道的士,雖然眼前尚未達成究竟的目標,可是當他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就會產生這樣奇妙的效果,他會感受到大道、仁道所帶來的一種心靈深度的愉悅,一種非常深沉、遼闊、灑脫、自在的大樂,一種不被外境所左右的內在精神的富足。
(3)至於道的士,他就不會特別在意自己的衣食受用、榮辱得失,不會以物質受用的低劣為恥,而是以自己的德行的缺失為恥。
【例2】《論語•子罕•26》: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孔子曾經誇獎子路,穿著亂麻、破舊的棉絮做成的袍子,和穿著貂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那一點都不覺得羞恥,那就只有仲由了吧。
【例3】《論語•子路•20》: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行己有恥,就是時時觀察自己的德行,是否有缺失。這是士的行事標準。可見,一個士當以什麼為恥,當以什麼為榮,當看重什麼,忽視什麼,在孔子對弟子的引導上,是非常清晰明確的。
11.「未足與議」,孔子說:一個有志於道的士,卻以自己穿的不好、吃的不好為羞恥,那這種人,你跟他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言外之意,就是跟道有關的話題就免談了,因為他的心已經被暖衣、飽食的生活瑣事,占滿了,還有什麼空間裝學道、求道的事呢!。可能我們會覺得,孔子是用比較輕視的一種語氣在說教,但是如果我們用心體會一下,這句話背後的心意,就能夠感受到,夫子良苦的用心了。
12.首先,我們想一想,一個求道的人,一定要放下對於食飽居安的追求嗎?一定得耐得住種種物欲的誘惑,才能聞到道,求到道嗎?
13.我的老師講過他的親身的經歷,早些年他所住的地方沒有熱水,冬天冷極了,他要冒著嚴寒、凍著手,幹所有的事情,手腳都生了凍瘡。後來有了熱水,他年紀也大了,就用一點熱水,有一天早晨他起來洗漱,當他把水管擰到熱水這一邊的時候,一個念頭在心裡浮現:「不對呀,不能用熱水,再用熱水的話,骨頭就酥掉了,就軟掉了呀。」
14.老師這句話就像警鐘一樣猛敲我的心,是啊,誰不喜歡舒服安逸、輕鬆自在呢,但是如果總圖享受、安樂,慢慢就會滋長出軟暖的習氣,處處都會依賴於外在的物質環境,總想討一點便宜吧。一旦染上這種習氣,養成了習慣,那種耽著的心、耽染的心就來了。戰勝自我,突破困難的能力,也就會越來越差。
15.老師說,心、物是不能並駕齊驅的。心,如果一天到晚忙物質,哪有時間注意心靈的提升!如果我們看見這個貪一點,看見那個也要貪一點,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透不過來了,那還學些什麼呢?
16.這一點,放到孩子的教育上,也更為緊要。時代發展到今天,物質豐富,衣食住行樣樣現成,現代教育也不太重視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有一次辦一個夏令營,孩子們要過集體生活,一個孩子沒呆兩天就要跑,原因是他受不了不能天天洗澡,對他來說,一天不洗澡,怎麼可以忍受呢!像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別說求道、行道,就連走向社會,跟人相處,解決生活中種種的問題,都會很困難,都是不會的呀。
17.「未足與議」,另一個觀察思惟的角度。
一個真正想要求道的人,是要經歷很多艱難困苦的考驗,要想突破這些困難,走得非常地踏實、篤定,就一定要有一群師友,互相的切磋琢磨,互相的增益。一群人攜手並進,互相策勵,慢慢慢慢的就可以觸摸到道的真實的內涵。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反之,如果一個人腦筋當中,一天到晚掛念的都是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這類事,那他怎麼可能會對仁道、大道的內涵,有深切的感悟和體會呢,又怎麼能和一心求道、學道的人,產生心靈的共振、共鳴呢!
18.說到這,我們就更感受到夫子那一片良苦的用心。他時時處處都在警醒我們,要怎樣做,才是對自己、對他人最有利的,要怎樣走這條成聖、成賢的光明大道,才是最踏實、最篤定的。

論語 里仁第四 第8章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解釋)早上聽聞到道,縱使是晚上死了也可以! (大家可以試著體會夫子特別重視的「道」,他一生的目標和希望即此,這是儒家最高的實踐理想。)
思維題綱:
1. 自己心中可曾有覺得什麼重要,即便死了也無所謂的東西嗎?
2. “朝聞道,夕死可矣!”「道」究竟是何內涵,竟可生死相許?
3. “朝聞道,夕死可矣!是何等的胸懷?
4. 我怎樣可以得以”聞道”呢?乃至於擁有如此的胸懷?
引用經文
1. 《大學》大學章句 經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2.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聽聞  義理解說    講師: 黃珠釵老師  17’55”
一、 用三個內容一起來跟大家討論“道”到底是什麼?
 1、指一條道路
(1) 也就是說從某個地方到達某個地方這樣的一條道路。譬如說在學習的過程,我們想成為君子,希望不只是當一個士,讀書的人,那我們就有所謂的君子之道。
(2) 《四書》裡面的《大學》,也有所謂的大學之道。“道”是指一條路,而這條路,顯示出到底是我們想走的還是不該走的。很明顯的,這是我們應該走的一條道路,這樣子我們的生命會越來越提升,我們的快樂指數也會越來越高,讓我們生命活得有價值。
2、是指方法
(1) 就是用第五章的不以其道得之的這個“道”,是指方法,而且是正確的方法。
(2) 《里仁篇》的第五章,意思就是說,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或者是要去除你不要的東西,事實上是需要用正確的方法的,我們稱之為“道”。
3、一種本體
(1) 就是人最可貴的人性,我們的天性,我們的本性。
(2) 假設我們能夠顯揚我們的這個本性的時候,生命就充滿了無限的光輝與價值,所以這時候的“道”,你可以解釋成為一種目標,生命的目標,還有人生的理想,或者是一種希望。
(3) 《中庸》裡面提到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就是指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去遵循著這種自然的法則,所呈現出來的這個,就是一種“道”。率性之謂道,“率”就是遵循,修道之謂教,道用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去實踐它,來修改我的身心狀態,乃至於我所處的環境,這個叫做教化。
(4) 這個“道” 不可須臾離也。
二、 三種解釋一起來思考
1、 就是我面對任何的境界,都要用正確的方法,去獲得或者去舍離一條正確的道路,而且是一條應該走的道路。不斷地用正確的方法去改變自己,就是用道來改變自己的生命,就可以顯揚出你原有的本性(良知良能),呈現出來的就是代表儒家最高的要實踐的一種理想。
2、 道的內涵是需要慢慢地去揣摩,去觀察,去思惟的。
三、 為什麼「朝聞道,夕死可矣」?
1、早上聞到道,就可以看到你生命的目標、該走的路,可以看到你的本體跟本性,感受到這個東西。而這個時候的你,即使是死了,你也無懼、無憂。
2、想一想,怎麼樣子讓大家死得沒有憂慮呢?而能夠很篤定他的未來的生命,事實上是一片榮景的呢?這個關鍵就在於——他有沒有聞道。
3、觀察思維面臨死亡內心中,到底有多少的痛苦跟不捨,到底有多少的依戀?但是因為有道的支撐,而變得非常得篤定,可以無憂無慮無懼,什麼都不用害怕,而且很自然。
4、朝聞道,以本體恢復顯揚我們的本性,讓我們的良知良能,能夠無限地發揮到最極致,那一切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利於所有的人的,那時候沒有什麼恐懼,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遺憾。
四、具足怎樣的條件的人,才會聞到“道”呢?
1、回顧一下我們自己的生命,我全心全意追尋的到底是什麼?
2、“好仁者,無以尚之”, 仁道的追尋“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全然的精神都在這個仁道上,那怎麼可能不聞道呢?。
3、跟一群友伴在空中相會,在平臺上相會的時候,你已經走在聞道的路上了。應該歡喜,也應該感恩。那,在未來面臨任何困境的時候,大到死亡的時候,我想每一個人,都會有一種非常自在、非常篤定,深知在這樣的一個歲月中所造的種種的行為都是越來越好、越來越顯揚本性的。
4、“朝”在“朝聞道”,它的意思是在告訴我們:我們有生命的時候,活著的時候,朝氣蓬勃的時候,就要讀聖賢書,抉擇自己的狀況,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命。
5、跟大家作勉勵;聞到了這個“道”,他內心會有一種很豁達、很遼闊的一種生命狀態,灑脫、自在,不會患得患失。希望大家對聞道的這種喜悅,這種珍貴難得,生起珍惜的心。。

論語 里仁第四 第7章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解釋
【一般的解釋】孔子說:「人的過失,各有不同的種類,只要觀察他所犯的過失,就可以知道內心仁或不仁。」
【另一種解釋】孔子說:「要觀察人的過錯,只要看看他結的伴、看他周圍的那堆人,就曉得他在仁上面下的功夫如何了。」(註:「黨」解釋為同黨、同好。)/摘自《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

思惟題綱
1.里仁篇談仁,到這裡,為何要談「人之過」、「人之黨」呢?
2.「觀過,斯知仁矣」,為什麼我要去做這件事?
3.檢查我自己,我犯的錯與面對過錯的心態,有受到我結交的友伴或旁邊的這堆人的影響嗎?
4.前面第3章「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以仁為己任的仁者,才能夠真正的好人和惡人。請以第3章來解釋第7章的文義內涵。或,說說這兩章的相關性。

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8》:「志士仁人」
2.《論語・子張・21》:「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3.《論語・學而・6》:「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重點摘記 
1.孔老夫子說“人的過失,各有不同的種類。”“黨”意指類別、種類,也可以解釋成:同黨或者是同好,常常在一起的友伴。只要觀察他所犯的過失,就可以知道他內心修學仁道的狀況。

2.各位要去瞭解一個人有沒有仁道,就他修學仁道的狀況,去幫助他。會從這個角度—「觀察他的過失,他結交的友伴」去看的,應該很少。孔老夫子教我們這樣做,理由是什麼呢?

3.第六章提到“仁”是內心實踐仁的功夫。我的內心離得開外在的境界嗎?我要瞭解內心有沒有好仁,有沒有惡不仁,離得開外境來觀察嗎?我們的內心跟外境看起來是兩件事,實質上分不開,內心的狀態是接受外境,我產生出來的,所以我們是絕對離不開人群的。

4.所以,只要我們去看一個人相應的人群,他結交的友伴,大概就曉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可以在什麼地方再繼續努力。
5.當你在面對境界的時候,馬上就能夠成為一個志士仁人,還是照原來的習性,想到的都是為自己?我想大半的時間都是為自己,而且角度也大半都非常的狹隘。這時候我所作的行為,通常也都是自私自利的,所以就會犯下很多的錯誤。

6.我通常都是怎樣面對我的過失:
(1)害怕人家知道。(2)會用種種方式把它掩蓋起來。(3)找理由抱怨。
可是,孔老夫子教我們要當個“志士仁人”要志於仁,不是這樣。

7.志士仁人,他第一個想到的是:我是一個學習仁道的人。他會想辦法克制自己的情緒跟衝動,他會克己復禮,這就是“仁”的內涵。這種人他會怎樣的看待他的過錯呢?他會很樂意別人告訴他-你犯了什麼錯。他會只看自己的過失,而且不怕人家告訴他,就像子路一樣,他聞過則喜,並且會努力的去修正它。這是我們跟志士仁人,內心心理狀態的最大的不同。

8.為什麼講仁要從他的過跟他的黨去看呢?還不只是從他的過失,他犯了過失以後,他的態度,他的行為都要去看。有的人是有了過失,馬上能改。《論語・子張・21》“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就是好仁的人,惡不仁的人。他會克制自己,約束自己,讓自己真實的走上好仁的路。

9.前面幾章學習下來,這裡怎麼講到過啊,黨啊?因為,內心離不開外境,外境也離不開內心,兩者必須去互相輾轉的影響,然後不斷的進步。

10.當我們在做學問的時候,我們內心有一個最大的渴望,就是怎麼樣子透過這個學問,來提升我自己的心靈。整個教育的方向是以心靈為主,知識技能為輔。“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才去學文。”所以要以文來會友,會友的目的要輔仁。所以我做學問的目的,就是希望這些知識技能能夠成為我內心內化的東西,來提升我的心靈。

11.在做學問的過程,這些學問在對外境的過程,我內心的心理狀態,自己是不瞭解的,這時候要靠師長的引導,靠友伴的切磋。
12.“黨”就是你怎麼去選擇,能夠讓你淬煉心靈,提升心靈的友伴,你怎麼去選擇老師,選擇朋友。這很重要的。一般會有兩條不同的路:
(1)第一條路選擇對的人:能夠幫助你走上心靈提升之路,一直往上跨越。
能夠引發我善良的本性,然後讓我一直不斷的淬煉,一直不斷的跨越我的瓶頸、我的難點.
(2)第二條路選擇錯的人:讓你停滯在某個階段,最後一定會往下沉淪一直掉落。

13.為什麼孟母要三遷?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我們選擇的黨、友伴,我們選擇的師友、環境,是否能夠引發我善良的本性,然後讓我一直不斷的淬煉,一直不斷的跨越我的瓶頸、我的難點?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往上走,很不容易;要往下滑,很容易,嗖!就下去了,九條牛都拉不回。

14.讀完里仁篇前面「好仁,惡不仁」,還有怎麼去對仁道生起很渴求的心,到這一章,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特別提到“黨”字,因為我們要不斷讓自己的生命能夠跨越,其實師友是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我們所選擇的環境也是一樣。所以觀你的黨、觀你的過,就知道你仁德修學上的障礙。

15.“觀過,斯知仁矣。”對自他來講,都是一種學習。
就是說:你觀察他的過失,你就會知道他內心仁德的狀況。比如說:你觀某甲的過失,知道他很喜歡頂嘴,你就會知道說,他頂嘴的這個習性,對他的孝順、敬師仁道的實踐,就會比較有障礙。那你就會很想幫助他,這就是你自己借由這個外境,生起了仁德之心。如果你看到他的過失,就開始抱怨,說這個人怎麼那樣、怎麼這樣,甚至到處去跟人家講,那也知道你的仁是怎樣了!所以,“觀過”對自他來講,都是一種學習。

16.觀察他的過失的目的是什麼?是想要透過瞭解他的難點在哪裡,他的缺點在哪裡,然後想要幫助他,找機會幫助他,走向仁德的道路;而不是去抱怨他、埋怨他、討厭他。而我們在觀察別人的過失的時候,事實上也要順便內省自己的狀態。

17.第6章「好仁者,惡不仁者」,要我們不斷的去想:
(1)我腦筋到底在想些什麼?我跟好仁者、惡不仁者的心理狀態,有沒有一樣?他們全心全意都放在仁上面,而我到底都在想什麼?
(2)我瞭解了自己的所好跟所惡,發現又都不是在仁道上面,而是在追求我們要的名利,我們喜歡的東西。
(3)我怕不仁者加在我的身上嗎?成為我修學仁道的障礙嗎?
18.所以千萬不要再想那些癡癡呆呆的事情,也不要去想那些芝麻綠豆、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不要自認為自己很有偉大的目標,偉大的志向,也許那些都只是空談。凡是聖賢所講的話,都是拿來腳踏實地的實踐,實踐了以後,效法曾子的三省吾身,這樣子我們的生命,才真實的能夠活出希望來。

19.我們在看我們周圍的人的時候,我們也一樣要看看,我到底喜歡他哪一點,我到底在生他的什麼氣,在討厭什麼?那我是看到我喜歡的人,我就跟他聊得起勁呢?還是看見一個人,他在仁道上積極努力的進取,我生起仰望的心,然後要跟他討教,然後跟他切磋,是這樣嗎?還是只是憑自己的好惡,所以我覺得這些都是觀察自己、觀察別人的過程中,所應該注意的。

20.觀察他人的過失,別忘了內心自己的過失。每一個人的過失都會各於其黨,都會因為他的氣質,個性的不同,所犯的過失也不同。所以君子,走在君子之路上的,有他的過失,小人也有他的過失。我們觀察自己也觀察別人,把自己的狀況看的清清楚楚,這樣子就能夠非常敏銳的來改善自己的過失,然後長養仁德的心。

論語 里仁第四 第6章 -3

(第6章分三天學習,第三天主要的學習段落)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文義 :

孔夫子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真正能夠肯花一天的功夫,努力地在「仁」上精進嗎?「我未見力不足者」,平常我們總覺得力量不夠,但是夫子說力量不會不夠的,我從沒見過力量不夠的。「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可能有啦,但我沒見過。
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仁這東西是不假外求的,只要肯努力,絕對沒有做不到的。因為「仁」是自己本身心理的狀態,只要肯去做,馬上就能夠做到了,絕對不會力不夠的。

一、思惟題綱
1.夫子說「仁這東西是不假外求的,只要肯努力,絕對沒有做不到的。」,那為什麼沒看到好仁者和惡不仁者呢?

2.不善於觀察,不善於跟聖賢作對比,會讓我處在癡癡呆呆的狀態,隨波逐流。所以我要學習善觀察、善於跟聖賢比對,找到下手處。透過本章的學習,我觀察到我的所好所惡是什麼?我跟孔聖人對比的結果如何?我如何改善?

3.至今,里仁篇學到第六章,請試著將這六章連貫起來去思考他們彼此間的內涵及相關性。

義理解釋

引用經文
1. 《論語‧里仁‧4》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2. 《論語‧里仁‧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二 .  重點摘記

1.「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用其力“就是精進。孔老夫子告訴我們,真正能夠肯花一天的功夫,在仁道上精進、努力實踐的人,他一定會有所成就的,他一定會走在仁道的路上。
2.「我未見力不足者。」孔子說,這樣的人他就一定會成功,他絕對不會因為力不足。不是力足不足的問題,是有心無心的問題。因為「仁」是不假外求的,只要肯努力,絕對沒有做不到的。你只要肯做,你絕對不會因為力不夠而做不成。
3.行仁、好仁、惡不仁,都是心上的功夫。這是孔老夫子予我們最大的策勵,也是讓我們心生嚮往之的一個最重要的理由。我可以主導我的內心,我不假外求。
4.孔子繼續講「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也許真的有人這樣力不足,但我沒有看到。這個也是很大的鼓勵!因為我們通常都會怪自己不行啊,事實上是我的心已經退縮了,迎上前去的力道已經不見了。在實踐的過程,我們要再再地去提策我的目標。
5.本章,孔子用了三個“見”字。
(1)第一個見:「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這是他內心很深沉的感歎,他希望大家走在仁道上,走出生命的輝煌,可是非常的可惜!
(2)第二個見:「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就是你只要一天的功夫走在這條仁德上,不會因為力不足而不成。所以問題不是力不足,是沒有用力。這個見,是沒有看到真正在用力、精進不懈的人。
(3)第三個見: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就是用力而力不足者,他沒有看到。
6.透過本章,我們進一步要去思考的問題
(1)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有時候我的樣子都是癡癡呆呆的樣子,而且隨波逐流,人家講什麼我就信什麼,人家講什麼我就做什麼,為什麼我會是這樣的人呢?
(2)第二個問題:當我的內心有所好時,我所好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不是仁呢?有所惡時,我到底憎恨的、討厭的是什麼?為什麼不是不仁呢?到底問題出在哪?
7.我們的問題也許就出在:
(1)所讀的聖賢書,不會把它納在心坎裡去思維;對境時,不會把它試著用出來。
(2)對於自己的生命目標不清楚,不明晰,所以我們一直沒有辦法把我們的心放在「仁」上面。
8.首先瞭解我們自己是處在一個怎樣的一種心理狀態中,這是非常重要的;瞭解了我們的心理是處在怎樣的狀態,接著要去找出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第三點,就要想一想我怎麼去改善我自己。
9.改善我自己,以下幾點 ,大家試著去做
(1)確立自己的生命目標。我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2)要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過程中我可能遇到的事情是什麼?
(3)立定了目標,找到了實現目標的方法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就要立即去做、去改。
10.本章與前幾章的相關
「好仁者,無以尚之」,一個人一旦把志向放在仁上面,他一定把全部的精神都貫注上去,這時候他所做的事情是什麼?使自己變成一個仁德之人。因為他就是好仁,無以尚之啊!他真正的志向就放在仁上面,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成為有仁德的人。
讓自己成為有仁德的人,就是第四章講「苟志於仁矣」,我心之所趨向全部在仁必然的結果。那時候我就怎樣?無惡(ㄜˋ)也,我不會做任何的壞事;無惡(ㄨˋ)也,我也不會憎恨任何的什麼事情。所以第三章「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想到「志於仁」,內心有一種非常非常踏實,覺得在未來充滿無限希望,能夠走出一條康莊大道,美景在前!
第五章「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好的東西,如果合乎仁道,我就拿;如果不合乎仁道,我就不要。壞的東西,如果不合仁道,我就不去,我就安於貧與賤,走我的人生道路,一步一步去種好的因種,然後期待未來變好。全部把握在我的內心深處,不假外求。我的老師說,如果我們能夠把聖者的言教,優遊涵泳,在我們的內心不斷想的時候,就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11.讀論語,絕對不是一段一段的去讀、去背,而要前後整個連貫起來去思考他們彼此間的內涵。

論語 里仁第四 第6章-2


(第6章分三天學習,第二天的學習段落)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文義:
孔子感嘆,他沒見過「好仁者」和「惡不仁者」。「好仁者」在仁上面「無以尚之」,因為全心全意在求仁,腦筋當中除了仁以外,沒有別的了;「惡不仁者」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不會使不仁的事發生在他身上。何是不仁的事呢?就是—貪瞋癡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都是他努力要去掉的,因為他「其為仁矣」,一心一意把志趣放在仁上。

思惟題綱
對文義了解之後(所謂「孰文、孰心相」之後),今天試著結合心續(所謂「熟換所緣境」)來思惟學習。

1.回想生命中,你我都曾經追求過東西(或爭論或考試…),連睡覺、吃飯都忘了,到達「無以尚之」的狀態,但是,想想,追求了些什麼?
2.很認真地想一想,內心當中有沒有我的好惡?自己心裡所好的是什麼?所惡的是什麼?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便知。(你所好的,是仁?對你所好,你會全心貫注去追求;你所惡的,是不仁?對你所惡,你會努力去避掉、不讓它發生。)
3.本章孔夫子的感嘆,也正傳達出他的期待,期待有「好仁者」和「惡不仁者」出現。你感受到孔夫子的悲心嗎?你願努力滿夫子的願嗎?

重點摘記 :
1.(看到自己的心裡狀態,所好的是什麼?所惡的是什麼?),接著,第二個問題,就要再看看你好惡的狀態到什麼程度。
2.「好仁者,無以尚之。」好仁者,他沒有其它的事情了,再也沒有別的東西吸引他了,他就是不斷不斷地去實踐仁道。在他心目中、腦筋中,就只有這個東西,全部精神的貫入進去。
3.全神貫注實踐仁道,就像《里仁第四》第五章:「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身為君子,如果離開了仁,他還有什麼呢?所以他的狀況是「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1)終食之間不違仁
他沒有一刻的時間離開仁。終食,就是吃飯那麼短暫的、一刹那的時間,他腦筋當中所想的,還是仁道。而不是:今天的飯菜味道如何?鹹,淡,好吃,顏色,色香味具全,不是。他不違仁,即使是這麼短暫,吃飯最容易讓我們散亂,可是身為一個君子,他做到「終食之間不違仁」。
(2)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造次的時候,也在仁德上,顛沛的時候,也在仁德上。即使是發生很多的、困頓的事情,顛沛流離的事情,他的心都還是在仁德上。所以,本章「好仁者,無以尚之」,沒有什麼事情讓他、吸引他了,他就是在仁道上。所以也沒有什麼人,能夠比他更好了,因為他的生命目標,都在這個仁德上的追尋,仁德上的努力實踐。
4.所以,我們第一個檢查自己內心的心理狀態:所好跟所惡到底是什麼?這個呈現出來的狀態是什麼?除了這個以外,你就再也沒有其他的東西呢?還是在讀書的時候,你就有這個東西,可是下了課,你就沒有了;或者是平常過著很安穩的生活,你就能夠想到這件事情;可是實質上,發生了生活上的困頓,或者跟人之間有問題的時候,你就每天想那些問題,而忘記你所追尋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你就不再去努力了!
5.所以,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所好、所惡到底是什麼。而這個所好跟所惡的心理狀態,是到達了怎樣的程度。能夠到達「無以尚之」嗎?能夠到達「不使不仁者加乎我身」嗎?可以嗎?也就是說你全部精神、一心一意的都在追求這個仁嗎?還是可有可無?還是在我身體很好的時候,我就可以;我心情很好的時候,我就可以;只要有人跟我意見不同的時候,我就不可以了;只要天氣冷了,就往被窩多躲幾天。…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有這兩個必須去觀察自己。 
6.如果我們去觀察這兩點,對於我們學習這一章,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把我們自己的內心的狀態,跟聖人作了一個對比,跟孔老夫子對我們的期許,作了一個很深、很深的,算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期許吧!也是對聖賢的一種報恩吧!
7.通常,我們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是不知道的。可是不會不知道就沒事,因為你對自己心理狀態,不去觀察、不善於觀察,它是會有事的。因為它絕對影響我們整個生命,它是讓我們的生命往上去跨越,越來越好的一個很大的障礙。那是一種癡癡呆呆的狀態,因為不善於觀察,不善於反省,不善於跟聖賢作對比,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然後在自己的問題所在,找到可以實踐的方法,然後亦步亦趨的不斷的努力。
8.記得喔!不會說,你對自己的起心動念不知道,就不會有問題。有可能,很大的痛苦都在等待著我們。如果知道了以後,我們去改善,那我們的生命會變得非常的多彩而有意義。不但自己得利,也可以造福在我們周遭的人,就是自己快樂,別人也快樂,因為你即將把你改善、改過的那種馨香,傳遞給別人。
9.大家都要清楚,我們每一個人沒有例外,都是我們內心的想法、價值觀,在引導著我們人生的所作所為,我們的行為。
10.當你不知道自己的心理狀態的時候,事實上是一種癡呆的狀態。癡呆的狀態,就是看到好的,你就高興。但是,生命的偉大的目標在哪裡,你不清楚。你看到不好的,你就生氣;你高興,太過分高興的時候,你也忘記生命之所趣向。
11.統攝今天的學習
(1)君子的心目中,真正的中心應該放在仁,應該努力的也是仁。仁的範圍就很廣了,我們從《學而篇》一直讀到現在,然後,接下來《里仁第四》也是一直在談這個。
(2)要防止不仁的作為影響了我們,所以要“惡不仁者”,絕對防止、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不要讓不仁的作為影響了我們實踐仁道。
(3)真正「好仁者」跟真正「惡不仁者」的心理狀態,到底是怎樣,我們要清清楚楚。
(4)我的心理狀態又是怎樣,我也要清清楚楚,所以時時要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這對仁道的學習,非常重要也非常的有價值。

論語 里仁第四 第6章-1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解釋)
孔子說:「我沒見過真正喜愛仁道的人和憎惡無仁道的人。真正喜愛仁道的人,他覺得世上再沒有比仁道更尊貴、可愛的事情了;真正憎惡不仁道的人,他實行仁道,不使不仁道的事加在自己的身上。真有人肯花一天的工夫,用力在仁道上嗎?我沒見過力量不夠的。或許真有這種人,但是我還沒見過。」

第6章分三天學習,9/19第一天的思惟題綱
1.本章一開始,孔夫子說他沒見過那兩種人?
2.孔夫子說這兩種人,各具有什麼特質(行相)?
3.為什麼好仁者,會「無以尚之」?
4.為什麼惡不仁者,會「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第6章-1 義理解釋 重點摘記
1.第一小段: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
孔子說:「我沒見過真正喜愛仁道的人,也沒有見過真正憎惡沒有仁道的人。」這句話是孔子內心深深的感歎,他沒有看見真正喜愛仁道的人,也沒有看見發自內心的、憎惡沒有仁道的人。
2.第二小段: 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孔子解釋「好仁者」跟「惡不仁者」的心裡狀態。
(1)好仁者 -「無以尚之。」
真正喜歡仁道的人,他會專心一意地追尋生命的理想,就是仁道、仁德的完成。所以他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比仁道更珍貴、更可愛的事情。這種人是實行仁道的上等人。
(2)惡不仁者 -「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惡不仁者,遇到沒有仁道的人,他會憎惡、遠離他,不敢親近他。在實踐仁道的過程,他不許「不仁者加乎其身」,不會讓不仁道的事情加在他身上。
3.第三小段: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這是孔子的感歎,也是對我們的策勵。他說,如果真的有人肯花一天的時間,用盡全部的力量、心力,在仁道的實踐,那這種人,他沒有看到是因為力量不足而沒有達成的。如果真的有這樣子的人,我還沒有見過。孔子覺得,在實踐仁道的人,只要他有決心,力量不會不夠;只要肯努力,就絕對會成功的,就決定會做到。
4.第一小段,可以說是孔子發自內心的感歎,未見“好仁者”和“惡不仁者”,顯然大家對「仁德的修為」這件事情,還沒有真正發自內心的喜歡。
5.第二小段,提到的是好仁者跟惡不仁者的心裡狀態。我還記得我的老師,當年在帶領我們學習這一段的時候,特別地說,不要單單在文字上轉,最重要的是,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我是一個「好仁者」,還是一個「惡不仁者」?內心的喜好跟厭惡,到底是什麼東西?要清清楚楚地看到。看清楚之後,還要瞭解你的心裡狀態--所好跟所惡是什麼?再看看好跟惡的狀態,是到達什麼狀態?會是“無以尚之”嗎?會是“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嗎?還是隨波逐流?
6.我們背《論語》、讀《論語》、學《論語》、用《論語》的過程,其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觀察我們自己的心裡狀態,然後拿它跟文裡的聖賢的話作對比,然後找到我們自己的問題所在,去改善它。
7.更深入的義理研討
(1)第一小段: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
*我是一個好仁者嗎?還是一個能夠做到惡不仁者呢?好仁者,他以實踐仁道是他最喜愛的事情,所以“無以尚之”,因為他全部事情都依於仁,再也沒有其他的事,能夠吸引他的注意了,他全心全意專注於仁道的實踐。他的腦筋當中,除了仁以外沒有別的事情。各位想一想,你自己是這樣的人嗎?
*讀了《論語》的第一章以後,背起來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就覺得孝悌很重要。然後就講課呀,到處告訴人家:孝、悌是仁的本,一定要從孝悌去實踐。但是實際上,面對自己的父母,能夠這樣嗎?事實上,是做不到的。然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對我們來講,就好像是空口講白話一樣。
(2) 第二小段: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什麼叫惡不仁者?不仁者,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遇見沒有仁德的人,他就很害怕、很恐懼,就會想離開他,不敢親近他,為什麼?因為這種人,他在實踐仁道的時候,他絕對不會讓不仁者加注於他,不會,因為他害怕,他怕他自己,在實踐仁德的過程中有障礙,所以他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好仁者」好呢?還是「惡不仁者」好呢?很明顯的,「惡不仁者」比不上「好仁者」。可是,他至少做到了什麼?不敢親近不仁德的人,他會遠離不仁德的人,至少他做到了潔身自愛而不為惡,所以他當然不如好仁者,可是他是一個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他小心翼翼地,在他的這種修為的路上,非常謹慎地,不敢去親近這些沒有仁德的人。
*我的老師在講到這一段的時候,尤其對好仁者、惡不仁者的心裡狀態,作非常精闢地,帶領著我們,去看我們自己的心裡狀態的時候,其實,過了十幾年,我再來看這個的時候,我就特別特別地感謝我自己的老師。
8.呼籲大家:先觀察自己起心動念,是在我們誦讀《論語》、學習《論語》、用《論語》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則的話,我們的聖賢書,跟我生命的提升毫不相關,這是非常非常可惜的人。
9.我們可以花一點時間,來觀察自己起心動念。不知道你有沒有觀察自己起心動念的習慣?
10.你真的知道你的起心動念是什麼嗎?其實大部分的人,對自己的起心動念都不知道。可是不知道,會不會影響我們的生命的提升、生命的苦樂?一定會的。
11.當你自己的起心動念不知道的話,其實就是你對所有的境界的一種態度、一種價值觀、一種見解,你也不知道你的見解是什麼。大家都很清楚,「我們不知道」絕對會影響我們未來的命運、我們的個性、我們的習慣、我們的命運的苦跟樂的問題。所以雖然我們對自己的起心動念不知道,但是每一個人沒有例外的,他都用他的內心的見解、內心的價值觀,來引導他整個日常生活上的行為。那你說怎麼辦?可以不觀察嗎?當然要觀察。
12.只有觀察了以後,我們才知道:我們哪裡有問題,哪裡要改善,我們的生命才會走出不一樣的人生。觀察什麼呢?你內心真正所好的是什麼?真正所惡的是什麼?你內心中真正喜歡的到底是什麼?你內心真正憎惡的到底是什麼?討厭的到底是什麼?
13.我想現在每一個人應該都有答案了。像我的話,我現在的回答是:看我自己想看的書,然後寄情於山水這樣子,跟我的生命了不相干。我不是說看書不好,而是看什麼書?讓這些書影響了你怎樣的生命;寄情山水好不好?如果我能夠像孔子一樣,“溪溪水流”就知道不舍晝夜,而能夠把自己的生命快速地去珍惜它,放在有用的路上,那當然好。可是我現在要問的就是:你的所好是什麼?是不是跟你的生命的目標有關呢?
14.總結第一小段:「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的學習
看看自己的心裡狀態,所好的是什麼?所惡的是什麼?孔子在這裡感歎的是什麼?感歎的是:沒有真正見到好仁、喜歡仁道的人;還有惡不仁者,憎惡自己是一個不仁德的人,或者是看到不仁的人,他憎惡,兩種說法都可以。因為他憎惡了以後,他就知道他不能做這件事情。

正確的背書概念及心態(動機)

🎀正確的背書概念及心態(動機):

1.目標是志在聖賢。

2.背書就是聞、思、修,而且背書本身是快樂的!

3.正確概念沒建立,只學方法和技巧,會傷害自己、傷害別人。

4.學習的過程,要先自己受用。

5.當下就要發願「我要按部就班、紮實,學到永遠不忘」。

6.概念會決定未來的結果。

7.發願的時間到哪裡,願力就到哪裡--最初安立的角度會決定未來的成果。

8.所緣的時間,要盡未來際;所緣的空間,要含納一切有情。

9.正確的概念建立了,哪怕學得慢、糟糕,你都會堅持。

    📣邀請大家歡喜來背誦<學而篇>
     週三、週六       21:40-22:10
     ZOOM 的ID:     541-336-7300

論語 里仁第四 第5章 -2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解釋 :
貧和賤是人人所不喜歡、討厭的,但不以正當方法而去除,君子也不會想要這樣做。

說明:/摘自《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
貧跟賤,就是富貴的相反。「貧」是我們賴以生活的物質很欠缺,吃也吃不飽、穿也穿不暖,生活上很匱乏;「賤」是人家高高在上而自己在下頭。這兩樣東西是我們人人都厭惡不願意遇到的。同樣的,要去掉貧、賤,也要有正確的方法,如果說「不以其道得之」,不照著正確方法而得到了(這裡的「得之」是指貧賤得以去除),這樣就算能夠得到(去除貧賤),他也不願意,他還是要照著方法來的。所以說照著正確的方法,能夠如理把貧跟賤去掉;若不照著正確的方法,那麼他寧願一直處於貧、賤,而不願意去掉它。所以不管我們要的(富貴)也好、不要的(貧賤)也好,要的會想獲得,不要的我們會想辦法把它捨棄,不論你捨棄或是獲得,都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如果不照著正確方法就不該去做,這個是儒家告訴我們的。

思惟題綱
1.為何「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2.對所惡的貧與賤,「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是什麼意思?
3.「若不照著正確的方法,那麼他寧願一直處於貧、賤,而不願意去掉它。」,請問這樣的人如何能夠安於貧賤的苦受呢?孔老夫子的弟子中,誰是安貧的代表?


(解釋) 參考《福智之聲167期》〈法雨甘露/論語摸象記39〉
孔子說:「富貴是人人所喜愛的,但不應該得到而得到,君子不會享用;貧賤是人人所討厭的,但不是用正當的方法去除,君子也不會這樣做(去除貧賤)。君子離開了仁道,如何能成為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離開仁道,所以倉促急遽的時候不離開仁;顛仆困頓的時候也必定和仁同在。」
思惟題綱:
1.照夫子的說法,我們想要的(富貴)不一定能享用;不要的(貧賤)也不一定能去掉,那不是很違反人之常情(離苦得樂的本能)?看起來君子挺悲情的囉?要如何解套?
2.“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對這八個字,您有何想法?
3.“沒有一頓飯的時間離開仁道”您覺得容易做到嗎?
4.想像面對劇烈倉促的變化,或困苦災殃時,您心中還可以憶持仁道而行仁嗎?
引用經文:
 “君子存仁”出自《孟子》〈離婁下28〉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聽聞 義理解說
重點摘記:
1.“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原因是:道的根本在於仁。正確方法的內涵其實就是仁。
2.孔子先把我們一般人所好、所惡的這些特徵點出來,進一步告訴我們說:要如何取、如何舍。而取跟舍中間的道理就在於仁——君子之所以成其名的關鍵。
3.“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談的是質,內涵的部分。第三個段落(君子無終食之間….)談的是去實踐的程度,量的問題。
4.終食:一餐飯的時間很短暫。那在這麼短暫的時間,我能夠做到不違仁嗎?還有吃飯的時候,其實是內心很投入於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在我完全投入於我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我能夠不違仁嗎?
5.造次:在匆促急遽的時候,我還能夠不違仁嗎?顛沛:在顛仆、困頓的時候我能夠不違仁嗎?(觀察自心:當我去想別人的時候,我很自然希望別人是君子;可是當我自己要取捨我自己的時候,我又覺得好難,因為我很不由自主想為自己考量。)
6.我們學習《論語》的過程,內心的掙扎感多一點的話,其實就是我們進步的開始。。因為我們不再是很自然的、不由自主的順著自己的本能,就是:我想要富貴,我不要貧與踐。
7.有一天,那個內心的力量累積多了,我們做出來的取捨就改變了,那這是我覺得學《論語》最珍貴的地方。
8. 高標準不是用來去要求別人,而是我們回過頭來做內心的掙扎。
9有一個很珍貴的適當的這樣一群同學一起學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因為有些同學,他先做出君子的樣子,而能夠鼓勵我說:啊,原來取捨是可以這樣的。透過學習,在我的苦樂的同時,我也考量到了別人的苦樂,那取捨真的就變了。然後我覺得那個內心當中真的慢慢生起,那個原來“君子存仁”,在這個地方就“成其名”。
10“里仁為美”,跟一群同時都在學習《論語》,都在學“仁”的朋友在一起,其實我們是靠著這樣的力量,不斷地相互地鼓勵。慢慢地我們都可以成為君子,就是因為我們這樣一點點的努力,社會可能就開始慢慢反轉——與大家共勉。


補充:
2018/9/18(全廣0049講次)6’20” 
感恩有這樣的師法友的學習團體,當生命中遇見跨不過去的難關,我會有依靠;
所以對於我們一心追求智慧的修行者來說,祈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課,或者說是一個非常必要的習慣,我們必須常常習慣向佛菩薩祈求、向善知識祈求。祈求的時候,可以讓我們暫時捨棄對一些事相上的成敗和眼前利益的過分錙銖必較,讓我們的心突然開始融入到一種非常深邃的、廣闊的生命視野之中,可以看到非常遼遠的目標。
我們此時所做的事情,當然都希望它能夠在事相上也成功,但是萬一在事相上沒成功的時候,我們是不能輸掉內心的。怎樣才能不輸掉內心呢?就是無論何種境界現前,必須保證我們內心去造集善業,就像寂天菩薩說的:「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

論語 里仁第四 第5章 -1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解釋 :

孔子說:富貴是人人所喜愛的,但不應該得到而得到了,君子就不會去享用它。

說明:

這個富與貴,可以從字面上去看,也可以從內涵上體會──就是代表我們「想要」的東西,「富」就是你所需要的、賴以生活的種種物質條件,很豐富、不貧乏;「貴」就是你的地位高人一等。但是要得到這些東西,一定有它正確的方法,這個正確方法我們稱之為「道」。如果不照正確的方法,即使得到了,「不處也」,不要!

一、思惟題綱
1.為何「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2.何謂「以其道得之」?何謂「正確的方法」?
3.回首你的一生,你如何追求「富與貴」?你是「以其道得之」嗎?你快樂嗎?
4.我們要的富與貴,真的可以求得到嗎 ?

二 .  重點摘記

里仁第四 第5章-1

這個篇章,分成三個段落來學習。第一個段落是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1.“富與貴”,代表的是我們大家都想要的。“富”,是我們所需要賴於生活的種種物質條件,“貴”呢,代表的是地位。但是面對這些我們都想要的東西,我是否能夠以正確的方法去得到它,如果不能,那我就不安住其中。
2.“貧與賤”,相對的是大家都所厭惡的。同樣的,我不以其道得之,這個“得之”,指的是貧賤得以去除。如果不能用正確的方法讓貧與賤得以去除,我也不這麼去去除我所不要的貧與賤。
3.第一個段落是從我們很實際的苦樂去談,大家都想要得到快樂— 富與貴,離開痛苦——貧與賤,但我們是否能夠用正確的方法去得到呢?
4.孔子第一個段落先點出,其實關鍵在於——必須以“道”去抉擇。

論語 里仁第四 第4章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解釋)
孔夫子說:假定一個人有至於仁的話,無惡也。
「無惡也」有二種解釋:一種是「不會做壞事」(無惡(ㄜˋ)也);另一種是「不會厭惡人」(無惡(ㄨˋ)也)。只要你有志向於仁(還不一定做到仁的程度),你就不會做壞事;你就不會厭惡別人。(摘自《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

思惟題綱 :
1.何謂「志於仁、有志向於仁」?
2.一個志於仁的人,就不會做壞事?就不會厭惡別人?
3.您「志於仁」了嗎?一定是。請列舉出您「至於仁」的行相,給自己掌聲、隨喜。
(可以依著里仁前四章的內涵,來檢查自己「至於仁」的行相。第1章:「里仁為美,擇處仁」、第2章:「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者可以久處約,常處樂。」、第3章:「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第4章:「至於仁的人,不會做壞事、不會厭惡人。」

義理解釋

引用經文
1.「志是心之所之」/出處《朱熹‧集注》
「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誠在於仁,則必無為惡之事矣。楊氏曰:「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2.「孔子十又五而志於學」/出處《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3.「文過飾非」/出處
《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
《莊子‧盜蹠》:「辯足以飾非。」
唐‧劉知幾《史通‧惑經》:「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使夫問者緘辭社口,懷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重點摘記
1.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惡”唸ㄜˋ或ㄨˋ。這一章的意思:假使我們能夠立志學習仁義,無惡(ㄜˋ)也,就是不做壞事;無惡(ㄨˋ)也,就是不會厭惡人。
2.第一層意思:無惡(ㄜˋ)也。
(1)苟志於仁矣,“苟”是假使;“志”是心之所之,也就是立志。孔子十又五而志於學,很年輕的時候就立志要學做君子,進而成為聖人。
(2)心中能夠立志,立定一個遠大的志向的人,他的心中是有很高遠的理想,也是有中心思想的。那因為高遠理想的設定,以及念茲在茲的一種期盼跟追求,所以他在行為上,其實是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希望達到這樣高遠的目標跟理想。
(3)當我們立志走在仁義的大道上,追隨仁者,希望自己成為仁者的時候,我們是不做壞事的。這裡的不做壞事,並不是說:不做錯任何事情,而是不犯下重大的錯誤。那即使做錯了事,也因為志於仁,致力於心靈提升的學習,所以對自己的內心有一種敏銳、清晰的一種觀照。這樣敏銳、清晰觀照的自省能力,會讓自己在犯錯的時候,很快的覺察到,也會努力地去改善。
(4)孔子鑒別君子跟小人,其中的一個角度,就是:對於自己過錯的態度。君子的態度是坦露的、不遮掩的,看到錯誤,努力去加以修正;小人的錯誤,則是文過飾非、是覆藏的,希望不被發現。所以君子在過錯中不斷地學習進步;小人則是在過錯中不斷地重複,犯同樣的錯誤。那生命的向上、向下也就揀擇開來。
3.第二層意思:無惡(ㄨˋ)也。
(1)無惡,就是不會厭惡人。連接到前面第三章“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所以不會厭惡人的意思,就是說:當我們看到別人的缺點,我們不是生起厭惡,而是會生起想幫助他的心意。
(2)因為我們要學習仁義,仁最重要就是關顧別人,希望自他的生命,能夠透由自己的學習以及努力獲得改善。所以他不會墜入個人私欲、好惡的厭惡,而是在看到別人缺點的時候,希望有一天自己有能力,可以幫到他,所以叫無惡(ㄨˋ)也。
4.不管是無惡(ㄜˋ)、無惡(ㄨˋ),其實是因為我們有了高遠的目標跟志向,所以在自身的學習上,不會犯下大的錯誤,即使犯了錯,也會從錯誤中努力地學習改過。在於面對別人的時候,也因為好惡當理,看到別人的缺失、過錯,也不會產生一種厭惡之心,而是希望有機會能夠幫助他。
5.也就是說,不管對自、對他都會有一種正確如理的態度,相互學習關顧的態度。這是一個仁者的志向,也是一個仁者行為受到尊敬的地方。

論語 里仁第四 第3章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解釋)
孔子說 : 只有仁者能夠好人、能夠惡人。

「好」、「惡」是動詞。一位長官要能夠賞罰別人,必須看得很清楚:這個人真有功德就賞,這是好人;這個人真有過,就惡。那麼,這位長官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是他很明智,觀察很正確。而此處說,只有仁者才能夠好人、惡人。這句話的中心就是在這個「仁者」上頭。 /摘自《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

思維題綱
1.什麼是仁者,仁者具有什麼特性?
2.一般人是憑什麼去好惡?對所好惡的對象,又是如何去好惡(去對待)?
3.仁者的好惡跟一般人的好惡有何異同?
4.我如何從一般人的好惡,轉換成仁者的好惡?

義理解釋

引用經文
1. 朱熹「仁者,蓋無私心,然後好惡當於理。」/出自《朱子.集注.里仁》
2.「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出自《論語.憲問.十八》
3.「孔子寫《春秋》,一字褒貶,而亂臣賊子懼。」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春秋》之中,…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4.「挽狂瀾於既倒」/出自卞毓方的《文天祥.千秋祭》「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5.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論語.子路.二十四》
6.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二十七》
重點摘記
1.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孔子說:只有仁者才能真正地好惡人,對別人的好惡,才能表現得合宜得理。「唯」就是唯一,只有仁者對於好惡能夠如理地表現。朱熹說:仁者是無私心,所以能夠好惡得理,合乎理。
2.好vs惡
(1)一般人的好惡,就是順著自己的感觀、感受、本能或者自己的私心,我喜歡這個人,我討厭這個人。這是一般人的好惡。有了這樣感受上的喜歡跟討厭,進而在行為上,我喜歡他,我就幫助他;我討厭他,我就不理他,甚至我就傷害他。一般人順著感受、順著私心的好惡,當然是不合理的。
(2)仁者的好惡,「好」就是喜歡所以好,因為看到他的一個好處,所以想跟他效學,就是見賢思齊;或者是看到他的好處,有機會想舉用他,為大家服務,舉用賢者。這個是仁者的好,就是要麼見賢思齊,要麼舉用賢者。
仁者的惡,「惡」就是看到他的缺點,看到之後,仁者不是討厭,或者想傷害他,而是想幫助他。
3.仁者的好惡,不管是見賢思齊,或者見不賢而內自省,甚至進一步想幫助他,都是在自身的學習上面,或者自他兩利的觀點上,來看這個好惡。
4.【喻1】齊恒公能夠尊王攘夷、一匡天下,都是有賴於管仲的協助,管仲是鮑叔牙推薦給齊恒公的,這是鮑叔牙對於政敵的管仲的一種好,就是一個仁者的好。沒有鮑叔牙,管仲是不可能作出這麼大的貢獻。孔子曾經稱讚管仲,「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稱讚管仲是一個仁者,對於維護整個華夏文化,作出非常大的貢獻,那這個貢獻,其實是要有賴於鮑叔牙無私地推薦管仲。
5.【喻2】孔子寫《春秋》,一字褒貶,而亂臣賊子懼。透過史書的書寫,能夠匡正時風,挽救狂瀾於既倒,希望能夠帶領時代,走出一條仁政王道的康莊大道,讓亂臣賊子內心有所懼畏,這個就是仁者的惡。
6.仁者在好惡上是能夠得理的,不像一般人只是順著本能私欲的好惡,充滿了私心,不順我心我就討厭,甚至傷害他,完全是不一樣的。
7.這一章「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我們學到,一個仁者在好惡上能夠合理,也就是說,本來是一種本能的好惡,如果透過學習,以及聖者的引導,我們可以從自他更開闊的角度,更公允的角度,來好惡,或者來表現我們的好惡。讓我們的好惡能夠如理。
8.《論語》談好惡的篇章,如:
《子路篇(24)》子貢問孔子“鄉人皆好之,或者鄉人皆惡之,怎麼樣呢?”孔子都說“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就是說,好惡的評價,不是看多數人,而是要看是誰喜歡,誰不喜歡,因為物以類聚。所以一般人,如果順著本能跟私心的好惡,其實是不如理的,所以就不能以多數的好惡,作為價值的標準。
《衛靈公篇》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不能順著多數人的好惡,還需要仔細地去觀察,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論語 里仁第四 第2章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解釋)參考〈論語摸象記37〉
孔子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處在窮困的環境中,也不可以長久處在安樂的環境中。有仁德的人,安於仁道而行仁;明智的人,知道仁的好處,所以也能夠行仁道。」
思惟題綱:
1.回憶看看,以往曾經有一段時間處在困窘或安樂的環境中的經驗嗎?
2.當時自己外在表現及內心的狀況是什麼樣子?
3.現在的你和以往的你,面對上述的境遇身心有不同嗎? 看到有改善的空間嗎?
引用經文
1.君子亦有窮乎?、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第一章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2.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論語•為政第二》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第六》第十八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聽聞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1.這一章,孔子指出,一個仁者怎麼樣能夠不被外境所影響而安住於仁上面。先舉不仁者,然後再舉仁者跟知者的狀態。其實孔子只要講到小人,講到這些不仁者,常常是在指一般人的狀態,所以在這些地方我們也可以用心地學習。
2.“約”呢,就是困窮、困窘。在困窘的環境底下,在德性上缺少學習、心靈上缺少學習的不仁者呢,就會胡作非為。長處樂,這個“樂”當然就是相對于困窘的安樂。不仁者在一個安樂順遂的環境就容易得意忘形。
3. 短暫的困窘或安樂,所有人都可以安處得相當的好,可是如果長期的,那不仁者就容易逾越分際了。所以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提醒。
4. 面對逆境做得不好,順境也無法安住。我們常說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那這樣的心呢,是一顆很煩燥的心,面對任何的境界都是煩擾不堪的。我們的心呢,就常常在這樣子狀態底下。
5. 安住,就是不動搖,安住呢,就是一種輕鬆自在,一種輕安。也就是說這個“仁”呢,不是一個束縛,而是很自然地安住在上面,這個境界其實是相當高的。
6. 從孔子的學思歷程來看,就是“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所以這樣境界高遠的安仁呢,其實還有一個更切身的入手處,就是〝知者利仁〞。
7. “利仁”呢,就是以什麼為有利(看到什麼的好處),看到仁德的好處。朱熹解釋 “利”說就是貪。如果貪求物質,那當然會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可是如果對於仁德的一種好樂,那這個貪呢反而是好的。追求的是一個正確的方向的話,那我們應該生起更大的欲求心,所以朱熹直接用貪來解釋。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要先從一個正確的認知開始,然後生起一種好樂,接著才能樂在其中。所以這個對於仁德好處的充分認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實踐起點。
9. 透過跟聖人學習,可以去改善自己的生命的品質;那透由自己生命品質的改善,還可以幫助到我們身邊可以幫助,以及不在我們身邊的所有的人。
10. 自己的生命跟別人的生命,都因為透過自己的學習,能夠不斷不斷地改善,這個就是學習仁、義最大最大的好處。如果對這個好處能夠深植於心的話,那當然就會對仁的實踐呢,有一種很大的好樂心。
11. 孔子在講說豐富深刻仁這個內涵的一種善巧。也就是說他標舉了一個非常高遠的境界——安仁,可是也給我們一個非常容易入手的地方——利仁。
12. 仁跟知,在《論語》裡面,其實是聖人兩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生命內涵。知,其實可以幫助仁的一個實踐,因為知是一種抉擇,抉擇才看得到智慧。
13.我們在生命很多不同的選項裡面,一般人的抉擇,常常會受限於自己的感受、眼前的利益,視野是打不開的,高度不夠、不夠寬廣、不夠高遠。聖人教導我們抉擇的方向,更寬廣、更高遠,是一個更究竟的抉擇。所以知是可以輔仁的。
補充: 摘自〈論語摸象記37〉
透過佛法的認識,可以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平常的狀態;尤其叫我們花比較長的時間在維持一種狀態當中,就不能夠寧靜,總是安不下心來。
問題不在富貴與否(「素富貴,行乎富貴」、「富貴於我如浮雲」),而是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做。能夠安住在自己的中心思想上,不為富貴、貧賤所移,這才是孔老夫子真正的學問的中心。

論語 里仁第四 第一章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解釋
孔子說:「里仁為美」能夠住在有聖人或有善知識的地方是最美的;「擇不處仁,焉得知」如果居住處不能選擇有仁人、善士或者善知識在的地方,怎麼能夠稱得上明智?

說明
1.「里」當動詞用,居住在某處。現在要找的這個處所是「仁」,它不是一個有形的東西,而是我們精神上面、心理上面安頓之處。我們應該使心安在仁之上,那就對了,這樣才好、才美。
2.安頓於仁並不是天生就會的,需要智慧去抉擇,所以下面說「擇不處仁,焉得知?」
有了很好的腦筋而不懂得選擇應處的地方,那這個腦筋就白白浪費了!
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世間的人不是沒腦筋,可惜是用錯了!人往往以為自己很聰明,把最難得到的好腦筋用歪了,這是我們的致命傷。真正的好腦筋,應該這樣去抉擇--擇處仁。
(摘自 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

思維題綱
1.我們將進入論語第四篇里仁篇的學習,里仁篇主要談的是「仁」,請您翻閱前面學過的《學而篇》、《為政篇》、《八佾篇》,找出那些章有談到「仁」,內涵是什麼?
2.想一想,我在選擇居住環境,我的標準或原則是什麼?孔夫子的標準是什麼?
3.居住的環境會影響心靈提升的學習,請舉例,或您親身的體會實證。

引用經文
1.「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出自《論語‧學而第一(2)》
2.「巧言令色,鮮矣仁。」/出自《論語‧學而第一(3)》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出自《論語‧學而第一(6)》
4.「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出自《論語‧八佾第三(3)》
5.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1)》
6.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22)》

重點摘記
1.論語前四篇的主旨內涵:
《學而篇》主要是透過個人心靈提升的學習,讓自己的生命能夠不斷地提升。
《為政篇》是基於個人學習的基礎,讓生命發散出正向的影響力,讓自己還有周遭,以及整個社會能夠越來越好。
《八佾篇》主要談為政的內涵在於禮樂。
《里仁篇》主要是談仁這個概念。
2.整部《論語》,“仁”出現過109次,出現的次數非常非常的多。“仁”是儒家以及《論語》的中心思想。

3.回顧前面三篇,談到仁的內涵:
《學而篇》第2章,有子提過“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強調,孝悌是實踐仁的根本,也是實踐仁的入手處。
《學而篇》第3章,孔子提醒我們“巧言令色,鮮矣仁。”巧言令色,是遠離仁德的。
《學而篇》第6章,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作為一個學習者,最重要的除了孝悌、謹信以及愛眾這樣的美德之外,學習都要歸結到親近仁德,要親近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仁者、一個老師。
《為政篇》雖然沒有談到仁這個字,可是為政以德,所以整個《為政篇》其實就是仁的實踐,以及實踐之後產生的影響力,所以《為政》也是以仁為中心開展出來的。
《八佾篇》第3章,孔子提醒我們“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禮樂的核心思想在仁,仁外在的表現就是禮樂,所以禮樂跟仁之間有一種外顯跟內在核心的緊密關係,其根本還是在於仁心。

4.《里仁篇》所談的仁,其內涵為何?
里仁篇的前七章直接談仁,談仁的內涵,如何去實踐,實踐仁的各種面向。論語的前三篇學而、為政和八佾所談的仁,重點也都在談仁的實踐。也就是說,孔子在引導我們學習仁的德性,重點不在對仁下定義,而是殷殷教誨,善巧地引導我們怎麼樣把仁實踐出來。

5.如何實踐?就是透過日常生活的對境,在各個面向把仁實踐出來。讓仁貼近我們的生命,讓仁可以饒益我們的心靈、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

6.對仁的定義,一直到《顏淵篇》(論語第十二篇),孔子透過跟顏淵的問答,說“克己復禮為仁”;透過跟樊遲的問答,說“仁者愛人”。這是孔子對仁最主要的兩個界定。

7.概念的界定為何不先提?因為先提,常常會讓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陷入知識或者理念的分析,而忽略了這樣的概念怎樣在我們生活中,跟我們的生命連接,改善我們的生命。所以,孔子先引導我們怎樣去實踐,了解實踐的方法、實踐的面向,然後再提概念的界定。

8.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里仁為美】這個“里”主要當動詞,就是居住或者居處的意思。有兩個意涵:
(1)居住的地方是要有仁厚的風俗,就是選擇居住的地方,要選擇有仁厚風俗的地方,這個才是美好,才是對的。
(2)內心要安住在仁這個德性上面,這樣才是美好的。
里仁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具體的環境的抉擇,一個是心安處的抉擇。這兩個抉擇,都非常的重要。
【擇不處仁,焉得知?】知,智慧的智。在抉擇的時候,不管是具體的環境選擇的錯謬,或者內心安住失去了方向,都不是一個智慧的人應該有的表現。
9.一般我們在選擇居住環境,我們的標準或原則是什麼?
(1)一般的抉擇標準可能是繁榮、方便。比如說交通方便,比較喜歡住在市區繁榮的地方,不只是交通方便,買東西也很便利。可是這樣的環境常常是非常喧鬧的環境,在這樣紛擾的環境中,心難於安定下來。
(2)另一個抉擇,可能僻處深山之中,遠離塵囂。這樣的環境,看起來是比市區喧鬧的環境稍微好一點,可是在遠離塵囂中,也常常跟人失去了緊密的聯繫。

10.孔子在這裡並沒有說,我們要住在喧鬧的市區或者安靜的郊區,而是要以仁德之風、仁厚之風,作為我們抉擇環境的標準。顯然跟我們的抉擇標準,是不一樣的。環境實質形成的氛圍跟風俗,才是我們應該抉擇的重點,而不是環境外顯的安靜或者是方便性。

11.更重要的,這個仁是心的安住處,我們的心要處在仁德的方向,而不是遠離仁德。為了心要處於這個仁德,就是克己復禮的仁,或者能夠愛人的仁,這樣的仁德上面,那外在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幫助我們能夠心處於仁德的一個條件。因為我們總是受環境的影響。

12.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小孩子放在不同的環境,他成長受到的薰習就不一樣。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在學校附近居住,才能真正好好地學習;在市集,他就學人家做屠夫,在墳塚之間,就學人家做道士,都沒有辦法好好地學習。所以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13.環境的抉擇對我們自身心靈提升的學習,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這裡“里仁”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環境的重要性,一個是自身安處在何方的覺察,這兩個其實是有因果關係的。

論語 八佾第三 總複習 -1

一 思惟題綱

1.論語前三篇是哪三篇?談論的主題為何?彼此有其相關次第性嗎?
2.八佾篇主要談的是禮、禮樂,何謂禮?
3.禮的依據是什麼?或問,禮的根本是什麼?

八佾第三複習上半段 。
二 .  重點摘記
1.《論語•學而第一》側重于談個人德性的涵養。儒家講修己以安人,在正己的基礎上還要正人。
2.第二篇談為政,為政以德,是整個為政篇的總綱,為政以德具體表現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裡面涉及到德與禮兩個要素。德是為政的基礎,在前面的《學而篇》作了著重的講解。
3.禮是為政的利器,在《為政篇》中未作詳細的講述,所以接下來的《八佾第三》重點談禮。樂是禮的輔助,與禮密切相關,所以《八佾篇》中幾個章節也談到了樂。《八佾第三》以禮樂為主題,既涉及個人學養,又涉及制度的建設、文化的傳承。梳理總結的角度可以有很多,那麼這裡僅從學習禮樂的角度略作梳理。
4.先談禮的學習,學禮者先要瞭解禮的價值,以策發起學禮的意願。
1>. 第十一章以“禘”禮為代表,揭示了禮無比巨大的價值。孔子說:“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瞭解禘禮的人,對於平治天下就如同看自己的手掌一般明白而又簡單,試想平治天下這樣大的事情,都能如看手掌般簡單,那何況一般的事呢?治國有治國的禮,齊家有齊家的禮,修身有修身的禮,所以把禮學好了,修養身心、經營家庭、教育子女、發展事業、服務大眾,就都能夠做得得心應手、輕鬆自如,禮有這麼大的好處,所以一定要去學啊。
2>.有了學禮的意願,開始去學的時候,在禮的外在形式與內在根本之間,首先要把握其根本。
3>.那麼禮的根本是什麼呢?
※第三章告訴我們“人而不仁,如禮何?”禮的根本是仁,仁的基礎是誠,
所以第十二章講“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行禮的時候要誠意具足。
※仁在不同情境中可以展現為不同的狀態,如孝、慈、信,敬,等等,所以
在第二十六章中夫子說到“為禮不敬,吾何以觀之哉?”為禮時,內心如果沒有敬意,那是不可以的。所以在仁、誠、敬三者之間有著這樣一種內在的聯繫,當我們在談禮的根本的時候,就要對這個本,有這樣一個整體性的認識和瞭解。
5.為什麼首先要把握禮的根本呢?
1> 從正面來說,如果把握住了根本,如仁心流露外顯出來,一個人的言談舉止自然就會遵循著禮的規範,乃至於在比賽射箭這樣的充滿競爭意味的情境中,依然也能夠保持著心無所爭的君子風範。就像第七章所描述的“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2> 從反面來說,如果缺失了仁心這樣一個根本,那麼禮儀規範呢,就會變成空洞的形式。所以第十章講到,當魯國的君臣以禘禮祭灌之後,誠意盡失的時候,孔子不禁歎息說“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3>更有甚者,喪失了仁體的禮,往往還會淪為謀求私欲,或是炫耀個人權勢的工具,於是就產生了種種越禮、僭禮的行為。第一章“八佾舞於庭”,第二章“三家者以《雍》徹”,第六章“季氏旅于泰山”,第二十二章“管氏樹塞門,有反坫”,都是這一現象的寫照。
4> 喪失仁體,違禮而行,過患是很嚴重的,對於當事人來說,違禮而行,已作不善。《尚書》裡講,“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不善降之百殃”。作了不善會招之禍殃,若不知悔改,則“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即便以諂媚的心去祭祀、祈禱神靈也無濟於事。以個人而言,會遭殃致禍;以社會而言,則會導致禮崩樂壞和文化的凋零。
5>所以孔子于第五章慨歎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于第九章又慨歎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如此看來,學禮如果不先把握住禮的根本,于個人、於群體,都是過患非常嚴重的,所以不可不慎。
6.那麼如何去把握禮的根本呢?
1>首先從學禮的次第步驟的角度來看,那就要先涵養仁心、人品,再逐漸圓滿外在的禮儀形式。
2> 學禮的次第,在第八章中有明確的揭示,就如同“繪事後素”一樣,禮也後於仁,畫畫是先打好粉底,再施以彩繪;學禮,也是先涵養人品,再圓滿外在的形式。
3>從具體應用禮的角度來看,行禮、用禮時,以存心為要,把內心調整好,內心充滿著仁愛、誠意和敬意,這是最重要的,這是根本。
4>而外在的事項,這是末,不可捨本逐末,當本末不能兼顧的時候,寧可先保住本體不失。所以孔子在第四章中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能夠保住仁體不失,則大方向就沒有問題。至於事項上能做到什麼程度,那就因人而異,並不強求。所以第十六章講“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5>再進一步,在把握住仁體根本的基礎上,對於外在的禮儀的形式,也要逐步地去圓滿。這一點夫子的態度是很明確的,第十四章說:“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孔子之所以說要從周,就是因為周在夏商二代,注重內在根本的基礎上,將外在的形式配合得非常地圓滿。
6>那麼形式的重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者,形式可以傳遞內涵。第十五章說道:“子入太廟,每事問。”通過每事問這樣一個外在的形式,孔子把內在的敬意,非常有力地傳遞了出去。
※二者,當禮崩樂壞的時候,靠著形式的保存,那就有望恢復禮的內涵,如果連形式都捨棄了,那麼內涵的恢復呢,也就無望了。所以在第十七章中,當子貢想把告朔之禮的形式也廢掉的時候呢,孔子阻止他說:“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7.我們學禮、習禮的過程中,還要抱持著一種見義勇為的、無畏的精神。第十八章講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明明你是在依禮而行,可是有的人,卻認為你是別有用心,那麼這個時候,就要拿出足夠的道德勇氣,擇善而固執,不可輕言放棄。
8. 在學禮的過程中,還要始終提醒自己,行禮時雖然一定會涉及自他雙方,但禮是用來要求自己、淨化自己的。所以在第十九章中夫子講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孔子將君臣各自的操守並列在一起,就是在提醒我們,當我們盯著別人是否遵守規矩的時候,一定要首先反省一下自己,是否遵守規矩。

背書的味道,你嚐了才知道!

背書的味道,你嚐了才知道!

整部論語20篇,15900字數,依著輕薄短小-每天20字左右的背書計畫,800天可以完成百遍讀誦。從2018.5.07啟動至2021年止。

真如老師勉勵我們 :

背書是一個細水長流、滴水穿石的歷程,它應該開動的是一個人的韌勁和恆心。大家一定要樂在其中。

背書是一種修行,背書是把文明傳承下去,協手創造一個斷惡修善的社會。

讓我們在此《論語共背》平台,一起誦讀論語、聞思義理,
共嚐經典的美味。

推動論語背誦是很需要的

【推動論語背誦是很需要的】

推動論語背誦,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很需要的。
因為這裡邊背,就會背到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然後像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像這種生命的態度非常的灑脫和自在!為什麼呢 ?
 因為他不是特別在意自己的苦樂感覺。
那麼為什麼他沒有特別在意呢 ?
因為朝聞道夕死可也。
他聞到了道,所以他的內心會有一種很豁達的、很遼闊的一種生命的狀態。

師父的巧妙譬喻 - 學和思的關係

Q3:在為學的過程中,「學」和「思」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何?
A3:師父說,學、思二者相輔相成,「學」像吃東西,「思」就像去消化它。如果光吃而不能消化的話,身體吸收不到營養;如果消化很好但肚子裡沒東西的話,會把腸胃系統弄壞掉。
第11章講「溫故而知新」,是指學過了以後自己知道了,再由於不斷地去思惟觀察,以前認識的東西就會有新的概念再產生。不過,始終不能停,要不斷地加深、加廣,才能夠漸漸學到我們該學的,那時候內心當中的確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出現,也才能真正領悟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相狀。
在為學的過程中,學和思始終不可偏廢。

Q : 為政是從哪裡開始呢?

Q : 為政是從哪裡開始呢?
A  : 孝。

18章 子張學干祿以後,接著三章19、20、21也在談為政之道。為政是從哪裡開始呢?

為政最重要的基本原則,應該先從自己身體力行,進而才去影響旁人。在上位的人能夠這樣,才能治理大眾。
古人為政,是真正要使得「天下大同」,這必須有內在精神、淨化的力量作為基礎的,把德行感化到天下。為政者自己都做不到,家庭當中做不到,小的地方做不到,大的能做到嗎?不可能。

師父說,我們不但要學聖人,還要學佛,聖中之聖,這是最極頂的,發菩提心,但是起步的下腳點,卻是共同的,都是從修身開始,從孝開始,以德感化到天下。

日常師父的叮囑

我們既然學了《論語》,要盡可能在平常的時候多去實踐、體會。在講第十九章之前,先來談談儒家的基本精神。儒家的基本精神有二:一個是仁、一個是易。仁,以我們現在所能體會的程度來說,就是推己及人、代人著想,是從我們自己為出發點,並不離開自己。至於易,則是說明世間的真相、萬事萬物變化的法則。我們學《論語》的過程中若要慢慢的去善巧運用,這兩點千萬要記住;如果忘掉這兩點,對於學《論語》而言,就完全學錯了。我們現在無法直接跟隨孔老夫子,乃至跟孔老夫子的弟子學習,所以不可能把《論語》最重要的基本內容把握準,但假定我們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的把握住仁、易這兩個特點,那麼大概也可以八九不離十地掌握到重點。

/摘自《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三十一)
說明:進入19章的學習之前,特別將 日常師父這段教誡摘錄下來,與大家共勉,謹記 師父的言教。

論語 八佾第三 第26章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解釋)
孔子說:“在上位者不能寬宏大量,行禮的時候內心不恭敬,弔祭的時候內心也不哀傷,這種人我還有什麼好觀察他的呢?” (摘自 日常師父 論語摸象記)

《朱子‧集注》居上主於愛人,故以寬為本。為禮以敬為本,臨喪以哀為本。既無其本,則以何者而觀其所行之得失哉?

思惟題綱
1.孔老夫子對在上位者的那些言行,是無法容忍的?
2.依本章子曰,居上位者,值得我們去觀察而學習的,需要做到哪些?
3.居上位者,何以需要「寬」、「敬」、臨喪要「哀」?

義理解釋

重點摘記
1.孔子說:“在上位者不能寬宏大量,行禮的時候內心不恭敬,弔祭的時候內心也不哀傷,這種人我還有什麼好觀察他的呢!”。
2.第25章孔子評論《韶》樂跟《武》樂;本章26章,孔子評論居上位的狀況。我們會不會烙下印象:孔子好會評論別人?孔子是喜歡評論別人?還是他有很深的意涵在內?
3.孔子是怎樣的人:
(1)《憲問第十四(31)》子貢方人,子貢批評別人,對別人評頭論足。孔子知道以後,就說:“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子貢啊,你吃飽了有閒工夫,我可沒有閒工夫來做這些事情。可見孔老夫子不是一個喜歡批評別人的人。因為他幫助別人都來不及了,怎麼會有閒工夫批評別人?
(2)另外,孔老夫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仁有兩個主要的內涵:一個是積極的,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個是消極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我自己不喜歡的,我不要給別人,我不要加諸在別人身上。也就是說,被人批評,絕對不是我所喜歡的。孔老夫子既然不喜歡被人批評,同樣的,他也不會喜歡去批評別人。所以,從以上兩個角度,我們都可以知道,孔子是不喜歡批評人的。
4.為什麼他在25章、26章呈現在評論時政、評論在上位者呢?
孔子大教育家,他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幫助所有的人,所以他要把事情的真相,恰如其分地分析出來,他要透過這些實際的例子,來教導學生,讓他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對的,就可以照著實踐;什麼是不對的,就把它淨除掉。
孔子說“吾從周”,因為周朝都站在前代的基礎上的損益,去制定、治理作樂它的典章制度。所以孔子是很深入地去分析、去評斷,就事論事地看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時代,他們到底在做些什麼事情。他這樣子弄得清清楚楚以後,他能夠把問題一層一層地深入,最後把他所學的道理都處處去應用、去觀察(他是一個很會觀察的人),所以他能夠使很多事情,由多元的角度做到盡善盡美。

(待續)

八佾第三 第26章(續)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思惟題綱 :
1..對上位者,為何要去「觀之哉」?
提供參考:
在春秋戰國時代,一般的老百姓並不一定有機會讀書、接觸到禮樂典章制度,老百姓就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做官之人,都是家學淵源。所以,朝廷裡士大夫階級,就是引導整個社會的中堅份子。做官的,都是知書識禮,都以幫助天子安邦定國這樣的精神來做官。
所以上位者,理當是一般百姓學習的對象,但是,真的值得我們去”觀之”嗎?孔子說有個前提,要先看看他 是不是--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這種人就不必要去觀之了,吾何以觀之哉!

2.前面24章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夫子是上天派來的木鐸,醒覺無道天下的領導者。而本章夫子對上位領導者顯然「觀過」而感嘆「吾何以觀之哉」!請思惟搖響木鐸永不厭倦的聖者,其觀過的本懷、內涵為何?

義理解釋(續)
(一)引用經文
1.「觀過,斯知仁矣。」/出自《論語‧里仁第四(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2.「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19)》
3.管仲云:「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倉廩實而後知禮義。」/出自《管子‧牧民》

(二)重點摘記(續)

5.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或者您有看《孔子傳》,您會發現,孔老夫子常常走到哪裡,看到什麼,就會教學生。他不僅教學生,而且還自己也學習,他是教學相長的典範。一方面教,一方面學,學了以後就去教,教了以後又增長他的廣面。他透由觀察、思維、抉擇,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什麼情境,他都把它視為改善自己,提升心靈的一個所對的境界。

6.如果在觀察的時候,看到的只是別人的錯,那就完全錯了。所以說,在對人的關懷上,我們要懷著很謙卑的心,就是要去瞭解人家,然後我才知道我怎麼幫助他。以很謙卑的心,去觀察別人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要看到他的優點、他的契入點,要看到他的難點、他的缺點。優點跟缺點都要看,看到他的缺點,不要討厭他、不要放棄他,而更要想出好辦法幫助他;看到他的優點,要告訴他,給他活下去、給他支撐下去的力量,然後幫助他在這個優點上再往上跨。

7.聖賢,他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看到他的本懷、他的心意,然後去學習他的本懷、他的心意,不要只看到表面,這樣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8.《論語》(里仁篇)有一句話“觀過,斯知仁矣”,就是我要去看到他的過失、他的不足的地方,我才知道怎麼幫助他成就他的仁道。“斯知仁矣”,才知道他缺少了什麼品德,缺少了什麼品性,他應該站在他原有的基礎上怎麼去努力,不然的話,你說我們怎麼幫助人。想一想,如果說我們完完全全地都不去觀察,都只看優點,也不看缺點,怎麼去幫助他、補足他不好的、缺失的地方;如果都是觀過,觀過到最後,抱怨他、放棄他、討厭他,那又怎麼幫助他。

9.我們在讀了25章、26章以後,瞭解孔子的本懷跟他的心意以後,我們看到他好像文字上都只是在評論別人,實質上他那種想幫助別人的大悲心,想要瞭解別人的心意,是讓我們非常感動的。

10.本章:
“居上不寬”:他(居上位者)不寬的話,就沒有值得觀察之處了。
“為禮不敬”:繁文縟節做了一堆,實質上內心不誠不敬,也一樣,無可觀之處。
“臨喪不哀”:自己或看到別人臨喪,有喪事或者遇到很大的痛苦的事情,內心沒有實質的哀敬的心,想要幫忙他的心,這樣的人也沒有可觀之處。

11.這樣的人沒有可觀之處,之後呢?
我就要想怎麼幫助他,幫助他具足可觀的這些美德,然後一步一步地拉著他的手,一直往上走,往快樂之路走。

12.寬、敬、哀,是內心當中的一種真實的修為、一種內涵、一種美德,心中有了這個實質,你在處理事情上,就非常地得體,而且也成為人人所學習的一個榜樣。所以不寬、不敬、不哀,要修、要改。

13.孔子在這裡,表面上是在責駡居上者,實質上是對居上者一份很深、很高、很遠的期許。因為在春秋戰國這樣的一個很亂的一個時局裡,誰來帶動整個的局勢趨向於穩定,一定是在上者。在上位者,有位,又具足德,登高一呼,“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就會風行草偃,只要在上位者改了,大家就跟著走了,那整個時局就會大為改變。

14.為什麼只講上位者呢?因為中國古代普通的老百姓,都在做什麼?整天真的忙著衣食,照顧家庭。他是沒有時間來學這些東西的,必定在什麼時候才有辦法學習這些美好的品性呢?像管仲講的“衣食足而後知榮辱”,自己跟家人吃飽了、穿暖了以後,他才會想到心靈提升。上層社會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不愁吃不愁穿,所以他們就要知榮辱,就要去學這個。
所以從兩個角度來看到,為什麼孔子特別在這一章裡面講到的,是在上位者要趕緊做的這件事情。

15.我們可以把自己當成是一個上位者,怎麼做一個爸爸媽媽,怎麼做一個老闆,怎麼做一個老師,怎麼做一個主管都可以,怎麼樣才能夠帶動下面的人?本身一定要有仁,做為你的修行的核心——仁。
(1)處理事情的時候,展現出來在外的就是寬——肚量要大耀寬、格局要大、氣量要大,不能動不動就用打罵的方式,所以處理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寬。
(2)為禮的時候,在跟人家往來的時候,發自內心地恭敬他。敬是一個很重要的一種修行,一種修為的品性。對人的敬意,對天下萬事萬物,敬天,畏天,都是很重要的美德。
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在上位者呈現出來的風格,就是寬、敬、哀,自然而然就讓下面的人在潛移默化中,”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會有上行下效的風潮跑出來,在下面的人就會被上面的人一步一步地帶進聖賢的領域去。

16.希望各位都成為居上能夠寬,為禮能敬,臨喪能夠哀,這樣你就會成為人人所喜歡的人,這樣的人他的事業已經成功了一半了。所以不僅是教育界要學《論語》,企業界、各行各業都能夠把《論語》用在心上,然後把它體現在你的外表的禮的時候,其實你的事業也會大大、大大地進步。

論語 八佾第三 第25章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解釋)
孔老夫子認為韶樂,盡善盡美;認為武樂,盡美而未盡善。(韶是舜帝的舞樂,武是周武王的舞樂) 
                                依據《論語摸象記》(中)P165~166

思惟題綱:
1.您覺得”善”、”美”有什麼樣差別?
2.夫子對韶樂、武樂各給了什麼同和不同的評論?
3.您覺得夫子為什麼對韶樂、武樂有不一樣的評論?
補充::
1古代開國帝王,功成治定之後,常制作一種樂章,以歌舞太平,所以韶與武都必須兼歌、舞說,才算完備。
2.再淺白一些解釋。孔子評論韶樂說:「舜有天下,他的韶樂全是雍容和平的氣象,不但音調極度優美,而且含義也非常仁善。」又評論武樂說:「武王得天下,那武樂便不免帶著嚴厲威武的氣象,音調雖然相當壯美,但內容就不那麼完全仁善。」
引用相關經文
1.《論語•八佾第三(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2.《論語•述而第七(13)》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漢代之後韶樂已完全失傳。)
3.《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4.弔民伐罪(弔通吊:慰問):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誅其罪,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  《文選》卷56〈石闕銘〉陸倕著:「…似夏民之附成湯,殷士之窺周武,安老懷少,伐罪弔民。…」
聽聞義理講說

重點摘記:
1.孔子說,《韶》樂,非常非常的美,而且又非常非常的善,它已經到達了盡美跟盡善的境界。那《武》樂,雖然盡美,也非常的美,可惜還沒有達到盡善的地步。
2.周公制禮作樂,大家應該還記得,周朝的典章、禮樂制度是從夏朝跟商朝兩代一直傳承下來的。它是站在前人的基礎上,而去做改變的,所以到周朝才有辦法達到這種輝煌圓滿的狀態。所以孔子說,吾從周--我會跟隨著周朝的這種做法,繼續把整個禮樂制度能夠傳承文化下去。
3.思辨角度:
(1)那為什麼夫子說舜的《韶》樂盡美又盡善,而武王的樂只是盡美而未盡善呢?
(2) 碰到事情的時候,我們去評論的角度寬不寬,是都用單一的自以為是的角度,還是說能夠從表面的角度看到背後的實際的內涵。也就是從整個因緣條件去看事情,前前後後慢慢地想,加以比對。
4.辨析說明:
(1)舜是孝子,品德非常高尚,所以他的德行受到帝堯的禪讓把王位給他,武王是用武力伐紂得到天下。整個時代的背景,會不會是舜帝在的時候會比較和諧,而武王的時候就一些撻伐、一些征伐的聲音這樣。
(2)這並不能夠說,舜的德行好,武王的德行不好,而是整個時代背景所表現出來的。堯舜時代,天下非常淳樸的。周武王,包括前面的文王的時代背景就不太一樣了,整個人心也沒有像古代舜帝的時候那麼的淳樸、那麼的真誠。那所謂的典章禮樂,都會呈現出那個時代的整個風俗民情這樣子。
(3)因為受時代背景的不同影響,既使文王跟武王已經達到很高的成就,但是整體的客觀環境來講,還是沒有辦法呈現出舜時代的那種狀況,所以他的樂所呈現的,也就跟舜有一些不同。不能夠用樂的盡善跟未盡善,來評論周文王或者周武王不如舜,應該是要用他們整體的整個客觀環境跟時代背景來談。
(4)我們在評斷事情的時候,要看到外在的事相只是代表著某種意義而已,不能夠用這個就來評斷個人,而我們要看的是內在的精神是最重要的,這是第一個角度
(5)紂王暴虐無道,武王弑君這件事情,孟子說:我只聽過周武王殺的是一個暴虐無道的人,我從來不覺得他是弑君。換句話說,儒家其實贊同這樣,因為這樣的做法是幫忙老百姓遠離痛苦,疏解困乏,周武王的目標並不是為了爭天下,也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是在替人民解決痛苦,所以才會有所謂的 “弔民伐罪”這四個字。
結論:以後在看待事情的時候要以更寬廣的角度來看,然後時間軸要拉長了來看待他。同時也策勵我們每個個人,在走我們生命的每一步,或者我們在學習內涵的時候怎麼樣子是盡善又盡美,讓我們能夠再創一個真善美的人生。

論語 八佾第三 第24章 第二天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解釋) 
儀封人見了孔子之後,就對孔子的學生說:「諸位!何必憂患你們的老師喪失了官位呢?」因為當時孔老夫子周遊列國,有人形容他「茫茫然如喪家之犬」,沒被重用,沒能得到一個適當的職位,因此大家難免有一點不得志的感覺。
儀封人接著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這句話有很深的內涵。儀封人在求見夫子時,說:「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換句話說,這位儀封人見過很多人,所以當他見了夫子之後,就感覺到夫子不是普通人,於是對著弟子們說:「在這個久已無道的天下,你們的夫子,就是上天派來真正能夠安邦定國、最了不起的人啊!」,也意謂著「你們實在太幸運了!你們怕什麼?大家都很失望,一點希望都沒有的時候,有這樣一位大聖人出現,而你們就在他的身邊!你們根本不用擔心啊!」 (摘自 《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

思維題綱
  1. 儀封人跟孔老夫子素昧平生,為何他見了面就肯定孔子是木鐸?
  2. 孔子有自許自己要成為木鐸嗎?從論語哪一章可以看出來?
  3. 孔子周遊列國14年,就是搖響木鐸的動作,請問結束周遊回到魯國,孔子如何繼續搖響木鐸?
  4. 2500多年之後的今天,你有感受「夫子的木鐸」陪伴著你嗎?
  5. 如何讓中華文化的木鐸搖響下去?你有「捨我其誰」的擔當嗎?

經文引用
  1.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論語‧子罕篇第九(5)》
  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出自《論語‧為政第二(4)》
  3.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論語‧子罕第九(12)》
  4.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出自《論語.憲問第十四(37)》
  5. 「聖人不出,萬古如長夜」/出自 《福智之聲‧八十八年浴佛法會記要》。源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此語出自朱熹的《朱子語類》卷九十三,…一般認為是宋朝佚名詩人所做。
  6. 補充:孔子55歲起周遊列國,推行仁政,拜見許多國君和大夫,風塵僕僕、歷盡艱辛,但沒有任何一位國君肯真正重用他。旅途中,更遭受無數的迫害與不少的嘲諷,但孔子仍堅持知其不可而為之、推行王道的崇高理想。直到68歲,魯君派人邀請他回國,才結束14年的周遊生涯,開始刪詩書,贊周易,訂禮樂,修春秋。73歲卒。

重點摘記 
  1. 本章是間接透過有見識、有眼光的儀封人,聲明在禮崩樂壞的世道中:
    • 民心依舊嚮往王道精神;
    • 孔子正是可以把王道精神傳遞下來的人。這樣的聲明,帶給孔子弟子以及世人很大的希望與鼓勵。
  2. 孔子確實是擔當起「搖響木鐸,文化傳承的使命感」:
    • 《子罕第九(12)》:“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自從周文王死後五百年,文化衰落到現在,文化的傳承,不都在我的身上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如果上天有意要把我們中國文化的根基斷絕,後代的人就不會有機會來學習。“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假如,上天並無意斷絕中國文化的根本,還有機會讓它流傳下去,那麼匡人又能夠對我怎麼樣呢?
    • 《為政第二(4)》:“吾十又五而志於學”,孔子其實是全心全力在傳承道統文化、中國文化,從吾十又五就開始把這責任扛在肩上。
  3. 子貢和孔子,師弟之間幽默的對話:《子罕第九(12)》
    •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 子貢和老師幽默了一番,更多的是不捨,看到老師這麼有才華、有抱負、有使命、有傳承,但是沒有被眾人所接受。
      • 子貢說:如果有一塊美玉,老師,你說我是把它用櫃子藏起來好?還是,找個好價錢把它賣掉好?”孔子當然一聽就懂啦,就說:“把它賣出去吧,賣出去吧,我啊等著識貨的人來買呢!”
      • 換成是我被問:“這塊美玉要藏起來?還是要把它賣掉?”當我經歷這麼多不為人所接受,我可能不像孔子仍舊具有這樣的熱情,還會說:“把它賣掉吧!”然後,繼續去為別人搖響這個木鐸,繼續去努力;我可能會回答:“那就找個櫃子把它藏起來吧,既然大家都不識好貨,那就算了吧!”
  4. 果然是聖人,孔子不怨天不尤人,搖響木鐸的動作,從未停下來!
    • (1)為什麼會有這種熱情?這種堅持?是否他看到我們眾生實在是太苦了,所以繼續把這樣的使命感給堅持下來,木鐸不斷地搖動,直到他周遊列國回到魯國,這個木鐸依舊沒有停下來過。
    • (2)在《孔子傳》最後一集,孔子圓寂前,對弟子說了一番話:“天下無道久矣!哎,我偏偏要給他們講道,你們說,可笑不可笑。”孔子到處去敲響木鐸,周遊列國,其實很少人真正瞭解孔子的情懷、瞭解他為什麼要這麼堅持到處去搖響這個木鐸!孔子其實是很孤單、很寂寞的。
    • (3)孔子不會因為寂寞,不為人理解,就停止了搖響木鐸的動作。在世道末落,他有勇氣繼續站出來,不管大家聽得懂不懂、願不願意聽,買不買帳,他仍舊站在浪尖口上,搖響木鐸,就這樣不斷的搖響下去。
    • (4)更可貴的,孔子沒有怨恨,回到魯國之後,換另外一種方式搖響木鐸,開始整理《詩》、《書》、《禮》、《樂》、《易》、《春秋》,留給後人我們。他說:“書在,道在;道在,我在。”他用更長久的時間,等待我們、陪伴我們、幫助我們。
  5. 永不停息的木鐸,永恆的陪伴!
    • 我們或許不懂這一塊美玉的珍貴,就讓它一直躺在木箱子裡!但是,未來有機會翻開這些書卷,乃至於我們翻開《論語》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孔子就陪伴在我們身邊呢?這個木鐸從來沒有停下來過,依舊響徹雲霄,永不停息的木鐸,永恆的陪伴。
  6. 聖人不出,萬古如長夜!
    • 中國文化這麼美好,溫潤了多少人心,醒覺了多少眾生!如果沒有這位勇者—孔夫子,把這個文化傳承的責任肩負在身上,我們現在到底會處在什麼樣的狀態呢? 他始終對我們沒有放棄,用更長遠的方式,用更溫暖的方式來陪伴我們。
  7. 文化傳承的責任,是誰的責任?捨我其誰!

論語 八佾第三 第24章第一天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解釋)
一位儀地的地政官,請見於孔子,他說:「一向有賢人君子來到我們這個地方,我沒有不見的,每個我都見過。」孔子的弟子們就領他去見孔子。他出來,對孔子的弟子們說:「諸位,何必憂患你們的老師喪失了官位呢?天下已經亂了、無道很久了,上天派你們老師來作為木鐸,傳道、警惕世人。」

思惟題綱 :

1. 儀封人為何要請見孔子?
2. 就「儀封人請見孔子」這件事,給了我什麼啟示 ?
3. 儀封人見了孔子之後,他的結論是什麼?他為何這麼佩服、這麼推崇孔子?
4. 如果你是孔子的弟子,聽了儀封人說「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你做何感想?
你會慚愧自己怎沒看到老師的功德?你會肯定自己跟對老師了?你會對老師更加有信心?

二.  義理講解

 (一) 引用經文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論語‧子罕篇第九(12)》

(二) 重點摘記
1.「儀」指衛國西北的邊境,「封人」就是地方官,管土地的人。
2.儀封人想見孔子,似乎有被阻擋,因為當時孔子是具有國際地位的學者,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見到他,學生會幫他過濾一下。
3. 這個儀封人,畢竟不是普通人,他說:“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凡是有道德、有學識的君子來到我儀地,每個人我都見過。可見他是見識廣博、知書達禮的人。
4.”從者見之”,孔老夫子的隨從弟子,就把他帶進去見孔子。至於見面的時候到底說了什麽?這個地方沒有交待。
5.他出來之後,說: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1)鐸,是一種樂器;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正文教。金屬做的大鈴子,它的舌是用木材制作的,所以叫木鐸。搖動木鐸的聲音,代表要宣傳教化,用來警策大眾的。
(2)儀封人對孔子的學生說:諸位,何必憂患你們的老師的官位呢?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你們的夫子,不是普通人,天下亂了這麽久,大家都很失望,好像中國文化即將凋零,一點希望都沒有,這時竟然有這樣一位的大聖者出現,上天要以他作為警惕世人的木鐸。而你們就正好在他身邊,因此你們根本不用擔心。
6.從儀封人請見,給我們幾個啟示:
(1)儀封人不是普通的人,他說君子來到此地,他都會去拜見。換作是我,我會嗎?來一個君子,我就拜見一個,來一個我就拜見一個。
(2)為何要這樣呢?我的老師告訴我,真正要想學的話,就得跟有經驗的人學。這位儀封人是個做官的人,沒有機會到處參訪,可是只要有人來,他一定去拜見他,可見他的好學心是很強盛的。
(3)這位儀封人還呈現一種意義,就是一種人心歸向的趨勢。雖然禮崩樂壞,世道混亂,但是百姓依舊對王道、正統思想,懷抱著希望。亂世中需要聖人的引導,黑夜中需要光明的照耀。所以美玉,千萬不要韞匵而藏諸。
7.”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1)當時孔夫子周遊列國,有人形容他茫茫如喪家之犬,因為沒有被重用,不能夠得到適當的職位,因此大家覺得孔子不得志。
(2)如果我是孔子身旁的弟子,跟著老師四處奔走,卻不見容於當世,會不會也會有”不得志”,乃至生起不喜之感呢?
8.從這邊,我看到自己是很容易為眼前短暫的困頓、不如意,而喪志、不喜,甚至覺得這叫失敗。有人不尊禮法、輕視禮法,我就會懷疑老師教給我的先王禮樂制度、王道,是不是不適用啊?於是有可能,就全盤性的否定。甚至懷疑:我跟對人了嗎?我真的還要再繼續這樣下去嗎?這樣真的有前途嗎?
9.這位儀封人有見識、有眼光的,幫弟子們打了一劑強心劑,破除不喜。他告訴大家:你們知道嗎?你們追隨的是怎樣的一個師長?我看過太多人了,沒有一個人能夠像你們師長,擁有這樣的力量。你們的師長是上天挑中,要來承載王道,來幫助眾生的。在天上人間,都是很難碰得到的。
10. 眼前名利地位都沒有,過程如此辛苦,顛沛流離!但是,想一想,我竟然有機會和這樣的師長一起,參與堅持文化傳承的歷史,到底有幾個人能夠遇到這樣的機會呢?你們遇到了,你們跟對人,壓對寶了。想到這裏,是不是應該要感到開心呢?不用為了一時的不得意而感到喪氣!
11.從這過程,我們發現師長的功德,我們不一定看得懂,有時候透過別人,有見識的人來告訴我,才會漸漸地對師長生起信服的心。
12.孔子真的是很孤單!能夠了解他的理想,少之又少,,能夠遇到知音,機會難得。儀封人算得上是其中之一。就像儀封人所說的,這群弟子就這樣追隨著具有王道精神的孔子,果真寫下中國文化最為燦爛輝煌的一頁。
13.前面23章“子語魯大師樂”,我們體會到禮樂的形式必須掌握到它的精神內涵,才能夠發揮它的效果。這一章24章“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指出夫子正是具有這樣精神內涵的人,夫子當然就可以把這個禮樂制度、王道精神推展於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