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淺釋 1-4

一、讀誦進度:

<學而篇 • 全篇>
<學而篇 •  01>

二、論語淺釋:

1、思惟題綱:

① 練習不是手不斷地寫、嘴巴上面念,「習」要怎麼「習」呢?
② 當其他人犧牲學習機會來護持我們的學習,心應該如何作意才對?
③ 洛確仁波切:「正法在的時候一定有魔。」魔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魔?
④ 我們在學、修的過程中,要如何做才不會修成魔?

2、師父開示:

第一講 ~ 5 / 36:30~44:41

① 整個的儒家的中心思想就是「學」、「習」兩個字,他並沒有很明確地標明,那也就是孔老夫子高明的地方,說出來我們也不懂;但是告訴我們怎麼去做,自然層層深入的話,裡邊真正的內涵就無窮無盡的展現開來。

② 「時習」不斷地去練習,這個練習不是拿著手不斷地寫、嘴巴上面念!這個習怎麼習呢?就是了解了聖人告訴我們的道理以後,對境的時候自己去仔細觀察。

③ 千萬注意!別人不是沒有機會學,別人放棄了自己,幫忙我們來做。可是我們學會了以後說:「你不行」,我們算哪一碼子!所以《廣論》上面告訴我們叫「觀功念恩」,處處地方這樣。很多地方不透過這個學,我們不知道的啊。現在我們將心比心,人家總說設身處地再想一想。

④ 洛確仁波切:「修行佛法將來有障礙的啊,我們叫作『魔』,反正正法在的時候一定有魔……。那為什麼是魔呢?因為當初是一起修學佛法的,可是修學得佛法以後,他的發的願心、他的回向錯了。所以別人呢,他的自己的這個發的願,努力去做,心裡面也把握得準,回向成佛菩薩。所以別人成了佛菩薩了,或者說還沒成佛菩薩之前一步一步地在改善。那麼他的心裡呢?因為沒有真正地把握得準心裡這個行相,所以他最後障礙別人,變成功魔了。」

⑤ 我們不但遇見一些障礙要去克服,而且自己想:「我們會不會在這過程當中也會走錯呢?」在我們在做的過程當中,所以我們如果不了解這個地方的「學」要學些什麼,然後如果弄錯一點點的話,那毛病就來了。

論語淺釋 1-3

一、〈學而篇〉讀誦
1. 全篇串讀1遍 
2. 第一章 讀誦10遍 

二、《論語淺釋》第一講-3  / 27’32”~36’30”
(一) 思惟題綱
1.為什麼「學而時習之」會「不亦悅乎」?這有什麼內涵?
2.「有朋自遠方來」這有什麼內涵?
3.你知道學孔門心法的人,乃至於學佛法的人,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對了,一定有什麼現象?
(二)複習 第一章-2 參考8/11記事本
(三)正講  師父開示第一章-3/27’32”~36’30”
*重點摘要
1.學了以後還要「習」。今天老師來告訴我們,我懂了,只是懂一個表相;內涵,你要不斷地、不斷地「時習」。不斷地去練習,你才能夠漸漸地了解。
2.不要說大學必須要時習,小學──灑掃、應對、文字、應付……,寫字、學藏文,那一定要練習的。大學都是心性的、重要的地方。除了佛法以外,那儒家講的東西完全是內明——心性之學,這是它的一個真正中心。
3.習了以後產生什麼效果呢?「不亦說乎」。這個「說」是內心當中的喜悅。你們現在學藏文,學會了,啊!考得很好…這個老師也歡喜,父母也歡喜,你也很歡喜,這個算不算是悅呢?不是。這個樂是靠著外面的人家的讚許,期望人家得到什麼。儒家的這個悅不是,內心裡邊你能夠如法地、慢慢地去學了這個道以後,這個道所啟發的一種悅。
4.你了解了以後,你不斷地練習,慢慢地到那個時候的話,你就跟這個道相應了。那時候內心當中,佛法當中有一個專門名詞叫「法喜」。
5.孔子說「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所以這完全不在外頭的,這個是真正的樂。
6.這個「有朋自遠方來」有幾個不同的內涵,表面來看,是這個好朋友老遠地來,難得看見,那還滿開心,這也包含在這個裡頭。
7.在這個地方的朋友是什麼啊?物以類聚。你說像孔老夫子、像儒家這種基本思想的人,他會不會這些吃、喝、玩、樂的朋友啊?不會,完全是真正講生性、心命之學,那個要深入的。那這種人,普通人不是那麼容易碰得見的。
6.有這種人從遠道慕名而來。春秋時代,那個時候人很少。孔老夫子一個人居然有三千個弟子,喔!現在那個時代交通很方便,古代根本沒有的啊!多少人仰望他的人都並不是為了追求世間名利,這是為了、真正為了所謂「道」而來。
7.有各式各樣的,大家會切磋琢磨,說這樣。這個是又進一層的。
8.還有一個道呢,還有一個朋友呢?我們在這一條道路上面,學這個道要經過了長遠的摸索,學、習才能夠體會到。經過了深遠的摸索以後,大家要深入地體驗,有共同的認識,那個才是真正的朋友。這個比較抽象的,這個又是朋友的更深一層的意義。
9.孔老夫子到周社去拜見那個老子,他終於遇見一個跟他能夠相應的人。並不因為距離的遠,而是說內涵的深入,所以這兩方面都包括了。「不亦樂乎」,能夠這樣,不是很樂嗎?
10.我們也可以說,學而時習,純粹是為了自己的自利;有朋自遠方來,是利他,換句話說兼顧別人。
11.不管從自己學習的特徵來說,以及跟別人之間互相切磋琢磨、共同地增上來說,它共同的特點──人不知而不慍,這不要人家來知道的。他今天我們相應,有朋友來,固然好;不相應,沒有關係!
12.所有的真正學孔門心法的人,乃至於學佛法的人,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對了,一定的現象。所以人不知而不慍,這個才是君子。
13.在儒家的思想當中,君子是目標的第一步,然後是聖賢,這最究竟的狀態。
麼賺大錢,要學成功一個大人,這個才是。

論語淺釋 1-2

一、〈學而篇〉讀誦
(一)全篇串讀1~2遍
(二) 第一章 讀誦10遍
二、《論語淺釋》第一講  / 20’04”~27’32”
(一)思惟題綱
1. 學,對我們人來說,有什麼重要性?
2. 現在我可以聽聞到 師長的開示,大家有什麼想法呢?
3. 從小到大,我們讀書求學、人生經歷中,有接觸過儒家所謂小學、大學內涵嗎?
4. 成功一個「大人」需要什麼?
(二)複習 第一章-1
請參考20210810重點
(三)正講 第一章-2 重點摘記
1. 成功一個大人需要什麼?需要學,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白這個明德。
2. 明德也就是佛教中叫「真如本性」,光明是智慧,德是德行,智慧的究竟圓滿;功德的究竟圓滿,這個才是要學的!所學者,道。
3. 「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能夠明明德,然後進一步要幫助別人。所以明明德是自利,新民是利他。程度呢?止於至善,到最究竟圓滿的地步,就是我們該學的「道」。
4. 「學而時習之」,這個不斷地練習喔!不能停。
5. 學,只有人,還不一定人人能學,需要很多條件。
6. 佛法中學的條件──暇滿,不但要得到人身,要所謂十圓滿、八無暇(十八個條件)。我們得到了,不去學真是顛倒,完全錯誤了!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根本問題。
7. 真正要學還有兩個條件,儒家---師、友。佛法當中三寶。跟誰學?佛,或者是善知識。學些什麼?法 (道);還必須要有助伴──僧,想真正地增上的話,需要的條件。
8. 《孝經.聖治章第九》:「天地之性,人為貴」天地當中最特徵的、跟天地相應的那個特性──人最珍貴。《孟子.離婁下》:「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靠什麼我們能夠從禽獸這地方透脫出來?學。這是他最重要的一個根本哪!
9. 人身而不懂得怎麼去學,真是冤枉得到了。有的時候我們去學得很辛苦喔,沒關係,我們只要繼續地走上去,就對。

論語淺釋 1-1

〈學而篇〉篇旨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集注》: 
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
凡十六章。
※江希張《學庸論語.論語集注卷一》:
全篇雖章數不多,卻包含內聖外王,無窮的道理。

一、〈學而篇〉讀誦
1. 全篇串讀1遍 
2. 第一章 讀誦10遍 

二、《論語淺釋》第一講  / 09’40”~20’03”
進度 : 〈學而篇〉第一章-1

(一) 思惟題綱
1.《論語》每章的開頭,多是「子曰」,「子」代表什麼?
2. 學而第一章,請背出來並消文。「這三段話,你會一生受用不盡!」
3. 我們為什麼要學?在什麼條件之下才能學?學些什麼?跟誰學?
4. 何謂「小學」?何謂「大學」?

(二) 重點摘記 
1.「子」是孔夫子的弟子對他自己老師的最尊敬的稱呼。
2.《論語》是當時孔老夫子教弟子的一些內涵,以及他們彼此間交換意見、切磋琢磨,都記在這裡。
3.本章一共有三段、六句,不能脫開來的,要放在一起。
「學而時習」,學了以後再不斷地練習,不是很快樂嗎?」這是第一句話。第二句話「有朋友從老遠地方來,那不是很好嗎?很高興嗎?」「說」跟「樂」,稍有不同。「說」,通「悅」,就是內心的一種喜悅,跟快樂稍有差別。「人家不知道而心裡不難受,不是很君子嗎?」。
4.短短的幾句話,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你一生學習,還不能真正地追根究柢,把三段的話徹底學會!
5.這個「學」有幾個內涵:為什麼要學?在什麼條件之下才能學?學些什麼?跟誰學?
6.為什麼要學?假定我們只是為了本能的學,為了吃飽、穿暖,那人跟禽獸就完全一樣了。今天世間上,都是為了賺錢,這對儒家或者佛法來說,是非常荒唐的一件事情,根本錯了。
7.賺錢的目標只是為了吃飽、穿暖,人的確不如狗!得到人身又有什麼意思呢?
8.真正儒家來說,要學的──道。這個才是真正儒家的中心思想!
9.古人,小時候,要學灑掃應對,人與人之間的規矩、法則,這個叫作「小學」。長大了,學「大學」。小學是根本,有了這根本,才能夠學大學。
10.大學,大人之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出自《大學.經一章》。)我們真正要的是大人之學。
11.佛經叫「八大人覺」,真正的大人應該覺悟,真正作為一個人。不冤枉的人是什麼?成就大人,佛菩薩就是大人。
12.孔老夫子是大成至聖,集整個儒家的究竟大成的聖者。人家都說:「老夫子是聖人。」他說:「聖者我不能。我不是聖人,西方有大聖人。」孔老夫子指的西方大聖人就是佛。(出自《列子.仲尼篇》。)
13.所以「學」究竟的目標是聖人、是佛。《易經》叫「利見大人」。不是學來怎麼吃飽、怎麼穿暖、怎麼賺大錢,要學成功一個大人,這個才是。

論語淺釋-前言

一、讀誦進度:

<學而篇 • 全篇>

二、論語淺釋:

1、思惟題綱:

① 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什麼?
② 儒家講的「學問」,跟我們現在的「學問」,有什麼不同?差別在哪裡?
③ 儒家的「學問」根本在哪裡?要如何做才能了解、達到這個中心?

2、師父開示:

第一講 ~ 1 / 00:00~09:40

(一)儒家的基本精神 - 實踐、身體力行:

① 儒家的基本精神偏重於告訴我們,必須從實踐、實際上身體力行去做。只要去做,自然將來會漸次地明白。

② 儒家講的「學問」,跟我們現在的「學問」,有一個很大的差別。現在我們的學問,主要偏文字「你文章寫得很好、能說善道」,這個叫作學問。儒家以及古人所講的學問,這個卻是末流。文字、文章不是不要,要的,它主要是從根本上面生起來,又回過頭來輔助根本。

③ 學了這個文以後,可以擴大生活圈,以文會「友」,不僅僅在家人,在家裡邊是孝悌,這是一切的根本。這個友,以友輔仁,有了朋友就切磋琢磨,使得我們對「仁」——這是儒家的根本——才能夠繼續不斷地使它增長。

④ 學問的根本在哪裡呢?這個中心,儒家並不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必須去從實踐當中,然後才能了解,從慢慢地實際上的接觸、學習當中,我們才會知道。

⑤ 《論語》也就是孔老夫子跟他學生之間,在平常的生活當中談論一些基本的法則:
宗 - 提出來的中心思想。
因 - 為什麼?
喻 - 舉出實際上的事例說明。
從這個過程、切磋琢磨當中,指導我們去實踐,然後從這個實踐過程當中使我們層層深入。

(二)趙普 - 半部《論語》治天下。

(三)《論語》每一篇標題的設定說明。

儒佛會通-10

一、讀誦 進度:泰伯第八
二、儒佛會通
(一)複習
13. 常師父說 :
我們無始以來,都是被煩惱所自在,起心動念不知不覺都是跟著煩惱轉,一天到晚為了這個而忙,把我們送到六道輪迴當中,沒有人指出來的話,根本不知道,所以「學」,必須師長指出來,然後我們「習」-- 精勤對治,不斷地在善法上精進,心裡面一刻不忘,全副精神跟煩惱鬥,這就是「傳不習乎!」
                      (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上)》P16 )
(二) 新增
14. 常師父說 :
以看待自己的心來看待對方,自他之間找到最恰當的位置,使得人類共同的社會維持最和平、最好的狀態,這就是儒家仁的精神。這個精神,用在家裡對尊長是孝,出外對同輩叫悌,對象不一樣,但精神是相同的。
儒家告訴我們要這樣學,就如同佛法,怎麼樣上去直至成聖成賢,能夠跟到一位師長,學會做弟子的道理,一步一步深入,直到成佛,這道理是暗暗相通的。
                      (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上)》P23)
三、黃俊傑教授 :一種說法~《論語》當孔子遇見佛陀
                  (十二) 終極學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4tjLVcups&list=PL2f8Xq8liEsGui7fpe0F3iL8ODy35xpz9&index=13
〈本講大綱〉
(一) 道(道統)、經(經典)、聖(聖人) 三位一體
(二) 對治煩惱 內明之學
(三) 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
(四) 與聖人同行 天人合一 

〈重點摘記〉
(一) 道、經、聖 三位一體
1.在儒家讀經傳統裡面,道跟經典跟聖人這三者構成一個意義生成的循環關係。 可以說三位一體。
2. 舉《論語》這部經典來講
(1) 記載的是2600多年前中國山東半島孔門師生心靈對話的記錄。
(2) 數千年來,一直召喚著  歷代東亞各國的知識分子。使他們對論語中所乘載的道神馳不已。 使他們心儀孔子風範,要他們努力於要優入聖域。對孔子所傳承的永恆真理欣夕死於朝聞 ,使他們對孔子的典範讚嘆,欲從而末由。
(3) 在東亞儒家經典閱讀傳統裡面,原道、宗經、徵聖,這三者是三位一體,互為循環、相互生成、不可分割。 

(二)對治煩惱 內明之學 
1. 佛教把這知識分為五種謂之五明,在瑜伽師地論裡面,這五明是這樣: 內明、因明聲、醫方明、工業明或者是工巧明。
2. 內明就是深信業果、內治煩惱的學問,因明就是我們現代人講的邏輯學, 聲明就是我們現在的文學、藝術,醫方明就是我們現在的醫學、生物學,工巧明就是建築學、農學等等。而這五明學,佛教認為內明最為重要。 
3. 《華嚴經•卷九》「我因此故,知諸世間所有聲明、內明、因明、 醫方明等文字,一切方法,治内煩惱。」等等,這一切的經典裡面的文字都是為了---治內煩惱。是用 來向內調伏我們狂妄的心,而不是用來對治別人的
4. 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廣解》:「此事實踐須躬行,唯誦文詞有何益。」
5.馬鳴菩薩所造《大莊嚴論經卷三》:「汝之所說法,言詞 字句滿,次地說因果,美味悅心意,甜如甘蔗漿。雖能作 斯事,不能自調順,未斷三惡趣,自求的解脫,空用是事為。」你講的那個法言詞美妙、字句非常圓滿,而且講那個因 果次第都很好,雖然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如果你不能 向內自我調伏、沒有斷掉三惡趣、沒有自己求得解脫, 那麼這樣的讀經就沒什麼用。
(三) 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
1. 儒佛的經典閱讀內涵及其方法,首先,我們要採取一般的,所謂出乎其外的研讀方法,就是你要首先以客觀的態度確立經典的含意。
2. 根據儒佛兩大宗派對經典給我們的啟示,你除了釐定那個文意出乎其外的這是第一序,你還有進入第二序,那就是要入乎其內。
3.這個也就是當代國外的文化人類學,所謂 etic 理論跟 emic理論的差別(etic 主位/觀察者,emic 客位/參與者)
4.研究初民部落為例
(1) 人類學家先做一個觀察者,知道說通常在他們的曆法某月某日,會有某一個宗教儀式然後這宗教儀式如何安排,這是一個研究者作為觀察者。
(2) 只有這樣,你沒有辦法進入文化的深層,你必須還要能夠入乎其內,那是研究者做為一個參與者 來參與那一個祭典, 感受那一些原住民的呼吸,感受他們的精神狀態,這樣就更是入乎其內了。
5.儒佛都強調的研閱方法,除了「出乎其外」的一般閱讀方法,還要「入乎其內」的研讀方法,你就要分析經典對我---閱讀者有甚麼意義、 使經典進入我們的身心之中,轉化我們的生命。 這種過程就是孟子書裡面所講的---踐形, 就是把你的那仁義禮智經由整個身心合一以後,表現在你的手足四肢,這四體上面,孟子講四體不言而喻,這一種讀經的方法也就是人類學家最近幾十年來常常用的關鍵字叫embodiment。體知(體現)的意思。
(四) 與聖人同行,天人合一
1. 就儒家來講,我以朱子讀書法為例,朱子強調,我們要用自己的心,經由經典閱讀閱讀來上契聖人之心,然後經由聖人之心來遙契天之心。
2.就佛教來講,五祖告訴慧能,你要識自本心,一切的學習要回歸到你的本心,要經過你的本心,你才能夠認識的本性,這樣你就可以認識佛心。
3. 這種的講法非常和儒家,比如說孟子是前後呼應的。
(1)《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是的,知心、知性、知天是人的生命存在三個層次的一個不可分割的、就好像一個存在的大鏈鎖那個樣子。
(2)朱子《送林熙之詩》;「明明直照吾家路,莫指并州作故鄉 。」那個吾家路就是自己的心。
(3)王陽明的詩《中秋》「此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
4.儒家、佛教講法非常相和。可以看到儒佛追求使自我與聖人與天或者佛,達到同一的這一種境界。可稱為同一性原則的追求,這一點是一樣的,是儒佛共通平台。

補充:
〈送林熙之詩五首〉,此其一:「古鏡重磨要古方,眼明偏與日爭光。明明直照吾家路,莫指並州作故鄉。」

〈中秋〉「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髮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山河大地擁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王陽明認為,天上的月陰晴圓缺,沒有定數。去年八月十五天陰了又晴,今年中秋直接就一陰到底。人的一生,能遇見多少次光明的滿月呢?
人生只有一種滿月,那就是心中的滿月。只有回到自己,讓自己的心光明,才能擁有真正的滿月!養得一顆光明心,把握、尋找到自己內心的「良知」,就如同有了千年不滅的光明的月亮,任他花開花落,任他陰晴圓缺,我心中自有無限光明、圓滿與富足,心裡光明,世界便清晰透亮。

儒佛會通-9

一、讀誦 :〈公冶長第五〉
二、儒佛會通
11.  常師父說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古人「說」通於喜悅的悅,內心感到無比歡喜。學習什麼能「不亦說乎」?《大學》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往內能完全調伏自己,往外能幫助所有眾生。這是中國古人學問的內在特徵,只有學這個才能「不亦說乎」,不是我們現在念的那些書。
孔孟心法真正能夠學好後,會發現它的確跟佛法有暗暗相通之處。愈學愈覺得其美。老師諄諄教授,弟子努力學習,學好了會得到歡喜的。如佛法說的「諦察法忍」,實實在在觀察佛法,了解了,內心生起一種非常好樂、歡喜之心,啊!美不可言。
在不了解之前,會覺得學佛是件苦事情;真正了解了,就會改觀,愈來愈快樂,乃至於到最後的「無生法忍」,得到世間真正唯一的快樂——「寂滅之樂」。此處孔孟心法是個基礎,雖不能得到圓滿快樂,卻是具體而微。 (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上)》P9~10)
註 : 
「無生法忍」 是菩薩對諸法畢竟空的體認、進入無生忍之後,菩薩就不再退轉。智慧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退轉。
「寂滅為樂」是通達諸法無自性,在空性寂滅中,無生死涅槃可得。

三、黃俊傑教授 :《論語》當孔子遇見佛陀13堂

複習 : 當孔子遇見佛陀(八) 儒家時間觀
中國民族是時間感最為深刻的民族。
兩千年來,中國文學一直有一個「悲秋」的傳統。
@ 《紅樓夢》45回,林黛玉的詩:「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從秋天的景色,反襯自己內心的變化。)
@ 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看到壯麗的景色,從而顯示出他深厚的時間感。)

儒家的時間觀 
循環的時間觀 : 治亂相循、極而必反、因勢利導
@《易經》: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時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在萬事萬物的循環發生之中,產生了時間。
@ 整個天地的終始,循環一次叫做一元。春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 《孟子.公孫丑章句下》第十三章:「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 朱子 :「若夫古今之變,極而必反,如晝夜之相生,寒暑之相代,乃理之當然,非人力之可為者也。」
@又問:「天地會壞否?」朱子曰 : 「不會壞。只是相將人無道極了,便一齊打合,混沌一番,人物都盡,又重新起。」
儒家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正因為循環的時間觀,因此儒家從來不對人類的前途悲觀、絕望,只要能夠因勢而利導,人類就會愈來愈美好。

 (二) 正學 : 當孔子遇見佛陀(九) 佛教時間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_MhLIee6Q
〈本講重點摘記〉

佛教時間觀
一、時間是空的
佛教認為「過去、現在、未來」,這一種時間的表現,其本質是空性。
《大般若經》卷438:「以一切法,無性向故,無作用故,不可轉故。」
時間是「名言假立」,是人賦予他名字--過去、現在、未來。      
時間並不像茶杯、桌子具有獨立實有性。 
這是 佛教的時間觀 與 儒家的時間觀 最鮮明的一個對比。 

二、時間是假的
無著菩薩認為:時間是因和果相續流傳而成的,其本身不是具體的。
果已經生了、已經滅了,就叫做「過去」;果還沒有生,就叫做「未來」;
果已經生,還沒有滅,就叫做「現在」;
所謂過去、現在、未來,是我們人賦予它的,是「假立」,是人幫它安立的。

 三、時間是想出来的
(一)《華嚴經.金師子章》有一部分涉及時間觀念:
獅子是有為法。何謂有為法 ?
有為法 :  被時間與空間所制約的現象。
無為法 :  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現象。
當我們看這個獅子的時候,剎那之間會想到這隻獅子的過去、現在、未來。所以獅子是有為法。
但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心所造成的,如果我們的心沒有起心動念,則沒有這個所謂三世之說。
(二) 《華嚴經.義海百門》
這個世界是緣起的。如見塵,塵就是現象,「由自心現」從心展現的。時間生住異滅,是恆處於不斷的變化中。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可以說佛教的時間觀是一個永恆的過程,是指向無限的。

四、結論 : 不做時間奴隸!
1. 時間沒有獨立自主性,時間是虛妄的,故不應該被這一個無實體性、無性無相、的時間所繫縛,而成為時間的奴隸。
2.  時間是我們人發明的,它並不具有獨立實有性,一切的苦樂都是在過去、現在、未來永續時間流轉之中的緣起緣滅。因此,我們要有豁達的心胸,不被時間所綁票,而成為時間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