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會通-10

一、讀誦 進度:泰伯第八
二、儒佛會通
(一)複習
13. 常師父說 :
我們無始以來,都是被煩惱所自在,起心動念不知不覺都是跟著煩惱轉,一天到晚為了這個而忙,把我們送到六道輪迴當中,沒有人指出來的話,根本不知道,所以「學」,必須師長指出來,然後我們「習」-- 精勤對治,不斷地在善法上精進,心裡面一刻不忘,全副精神跟煩惱鬥,這就是「傳不習乎!」
                      (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上)》P16 )
(二) 新增
14. 常師父說 :
以看待自己的心來看待對方,自他之間找到最恰當的位置,使得人類共同的社會維持最和平、最好的狀態,這就是儒家仁的精神。這個精神,用在家裡對尊長是孝,出外對同輩叫悌,對象不一樣,但精神是相同的。
儒家告訴我們要這樣學,就如同佛法,怎麼樣上去直至成聖成賢,能夠跟到一位師長,學會做弟子的道理,一步一步深入,直到成佛,這道理是暗暗相通的。
                      (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上)》P23)
三、黃俊傑教授 :一種說法~《論語》當孔子遇見佛陀
                  (十二) 終極學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4tjLVcups&list=PL2f8Xq8liEsGui7fpe0F3iL8ODy35xpz9&index=13
〈本講大綱〉
(一) 道(道統)、經(經典)、聖(聖人) 三位一體
(二) 對治煩惱 內明之學
(三) 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
(四) 與聖人同行 天人合一 

〈重點摘記〉
(一) 道、經、聖 三位一體
1.在儒家讀經傳統裡面,道跟經典跟聖人這三者構成一個意義生成的循環關係。 可以說三位一體。
2. 舉《論語》這部經典來講
(1) 記載的是2600多年前中國山東半島孔門師生心靈對話的記錄。
(2) 數千年來,一直召喚著  歷代東亞各國的知識分子。使他們對論語中所乘載的道神馳不已。 使他們心儀孔子風範,要他們努力於要優入聖域。對孔子所傳承的永恆真理欣夕死於朝聞 ,使他們對孔子的典範讚嘆,欲從而末由。
(3) 在東亞儒家經典閱讀傳統裡面,原道、宗經、徵聖,這三者是三位一體,互為循環、相互生成、不可分割。 

(二)對治煩惱 內明之學 
1. 佛教把這知識分為五種謂之五明,在瑜伽師地論裡面,這五明是這樣: 內明、因明聲、醫方明、工業明或者是工巧明。
2. 內明就是深信業果、內治煩惱的學問,因明就是我們現代人講的邏輯學, 聲明就是我們現在的文學、藝術,醫方明就是我們現在的醫學、生物學,工巧明就是建築學、農學等等。而這五明學,佛教認為內明最為重要。 
3. 《華嚴經•卷九》「我因此故,知諸世間所有聲明、內明、因明、 醫方明等文字,一切方法,治内煩惱。」等等,這一切的經典裡面的文字都是為了---治內煩惱。是用 來向內調伏我們狂妄的心,而不是用來對治別人的
4. 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廣解》:「此事實踐須躬行,唯誦文詞有何益。」
5.馬鳴菩薩所造《大莊嚴論經卷三》:「汝之所說法,言詞 字句滿,次地說因果,美味悅心意,甜如甘蔗漿。雖能作 斯事,不能自調順,未斷三惡趣,自求的解脫,空用是事為。」你講的那個法言詞美妙、字句非常圓滿,而且講那個因 果次第都很好,雖然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如果你不能 向內自我調伏、沒有斷掉三惡趣、沒有自己求得解脫, 那麼這樣的讀經就沒什麼用。
(三) 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
1. 儒佛的經典閱讀內涵及其方法,首先,我們要採取一般的,所謂出乎其外的研讀方法,就是你要首先以客觀的態度確立經典的含意。
2. 根據儒佛兩大宗派對經典給我們的啟示,你除了釐定那個文意出乎其外的這是第一序,你還有進入第二序,那就是要入乎其內。
3.這個也就是當代國外的文化人類學,所謂 etic 理論跟 emic理論的差別(etic 主位/觀察者,emic 客位/參與者)
4.研究初民部落為例
(1) 人類學家先做一個觀察者,知道說通常在他們的曆法某月某日,會有某一個宗教儀式然後這宗教儀式如何安排,這是一個研究者作為觀察者。
(2) 只有這樣,你沒有辦法進入文化的深層,你必須還要能夠入乎其內,那是研究者做為一個參與者 來參與那一個祭典, 感受那一些原住民的呼吸,感受他們的精神狀態,這樣就更是入乎其內了。
5.儒佛都強調的研閱方法,除了「出乎其外」的一般閱讀方法,還要「入乎其內」的研讀方法,你就要分析經典對我---閱讀者有甚麼意義、 使經典進入我們的身心之中,轉化我們的生命。 這種過程就是孟子書裡面所講的---踐形, 就是把你的那仁義禮智經由整個身心合一以後,表現在你的手足四肢,這四體上面,孟子講四體不言而喻,這一種讀經的方法也就是人類學家最近幾十年來常常用的關鍵字叫embodiment。體知(體現)的意思。
(四) 與聖人同行,天人合一
1. 就儒家來講,我以朱子讀書法為例,朱子強調,我們要用自己的心,經由經典閱讀閱讀來上契聖人之心,然後經由聖人之心來遙契天之心。
2.就佛教來講,五祖告訴慧能,你要識自本心,一切的學習要回歸到你的本心,要經過你的本心,你才能夠認識的本性,這樣你就可以認識佛心。
3. 這種的講法非常和儒家,比如說孟子是前後呼應的。
(1)《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是的,知心、知性、知天是人的生命存在三個層次的一個不可分割的、就好像一個存在的大鏈鎖那個樣子。
(2)朱子《送林熙之詩》;「明明直照吾家路,莫指并州作故鄉 。」那個吾家路就是自己的心。
(3)王陽明的詩《中秋》「此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
4.儒家、佛教講法非常相和。可以看到儒佛追求使自我與聖人與天或者佛,達到同一的這一種境界。可稱為同一性原則的追求,這一點是一樣的,是儒佛共通平台。

補充:
〈送林熙之詩五首〉,此其一:「古鏡重磨要古方,眼明偏與日爭光。明明直照吾家路,莫指並州作故鄉。」

〈中秋〉「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髮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山河大地擁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王陽明認為,天上的月陰晴圓缺,沒有定數。去年八月十五天陰了又晴,今年中秋直接就一陰到底。人的一生,能遇見多少次光明的滿月呢?
人生只有一種滿月,那就是心中的滿月。只有回到自己,讓自己的心光明,才能擁有真正的滿月!養得一顆光明心,把握、尋找到自己內心的「良知」,就如同有了千年不滅的光明的月亮,任他花開花落,任他陰晴圓缺,我心中自有無限光明、圓滿與富足,心裡光明,世界便清晰透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