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淺釋 1-4

一、讀誦進度:

<學而篇 • 全篇>
<學而篇 •  01>

二、論語淺釋:

1、思惟題綱:

① 練習不是手不斷地寫、嘴巴上面念,「習」要怎麼「習」呢?
② 當其他人犧牲學習機會來護持我們的學習,心應該如何作意才對?
③ 洛確仁波切:「正法在的時候一定有魔。」魔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魔?
④ 我們在學、修的過程中,要如何做才不會修成魔?

2、師父開示:

第一講 ~ 5 / 36:30~44:41

① 整個的儒家的中心思想就是「學」、「習」兩個字,他並沒有很明確地標明,那也就是孔老夫子高明的地方,說出來我們也不懂;但是告訴我們怎麼去做,自然層層深入的話,裡邊真正的內涵就無窮無盡的展現開來。

② 「時習」不斷地去練習,這個練習不是拿著手不斷地寫、嘴巴上面念!這個習怎麼習呢?就是了解了聖人告訴我們的道理以後,對境的時候自己去仔細觀察。

③ 千萬注意!別人不是沒有機會學,別人放棄了自己,幫忙我們來做。可是我們學會了以後說:「你不行」,我們算哪一碼子!所以《廣論》上面告訴我們叫「觀功念恩」,處處地方這樣。很多地方不透過這個學,我們不知道的啊。現在我們將心比心,人家總說設身處地再想一想。

④ 洛確仁波切:「修行佛法將來有障礙的啊,我們叫作『魔』,反正正法在的時候一定有魔……。那為什麼是魔呢?因為當初是一起修學佛法的,可是修學得佛法以後,他的發的願心、他的回向錯了。所以別人呢,他的自己的這個發的願,努力去做,心裡面也把握得準,回向成佛菩薩。所以別人成了佛菩薩了,或者說還沒成佛菩薩之前一步一步地在改善。那麼他的心裡呢?因為沒有真正地把握得準心裡這個行相,所以他最後障礙別人,變成功魔了。」

⑤ 我們不但遇見一些障礙要去克服,而且自己想:「我們會不會在這過程當中也會走錯呢?」在我們在做的過程當中,所以我們如果不了解這個地方的「學」要學些什麼,然後如果弄錯一點點的話,那毛病就來了。

論語淺釋 1-3

一、〈學而篇〉讀誦
1. 全篇串讀1遍 
2. 第一章 讀誦10遍 

二、《論語淺釋》第一講-3  / 27’32”~36’30”
(一) 思惟題綱
1.為什麼「學而時習之」會「不亦悅乎」?這有什麼內涵?
2.「有朋自遠方來」這有什麼內涵?
3.你知道學孔門心法的人,乃至於學佛法的人,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對了,一定有什麼現象?
(二)複習 第一章-2 參考8/11記事本
(三)正講  師父開示第一章-3/27’32”~36’30”
*重點摘要
1.學了以後還要「習」。今天老師來告訴我們,我懂了,只是懂一個表相;內涵,你要不斷地、不斷地「時習」。不斷地去練習,你才能夠漸漸地了解。
2.不要說大學必須要時習,小學──灑掃、應對、文字、應付……,寫字、學藏文,那一定要練習的。大學都是心性的、重要的地方。除了佛法以外,那儒家講的東西完全是內明——心性之學,這是它的一個真正中心。
3.習了以後產生什麼效果呢?「不亦說乎」。這個「說」是內心當中的喜悅。你們現在學藏文,學會了,啊!考得很好…這個老師也歡喜,父母也歡喜,你也很歡喜,這個算不算是悅呢?不是。這個樂是靠著外面的人家的讚許,期望人家得到什麼。儒家的這個悅不是,內心裡邊你能夠如法地、慢慢地去學了這個道以後,這個道所啟發的一種悅。
4.你了解了以後,你不斷地練習,慢慢地到那個時候的話,你就跟這個道相應了。那時候內心當中,佛法當中有一個專門名詞叫「法喜」。
5.孔子說「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所以這完全不在外頭的,這個是真正的樂。
6.這個「有朋自遠方來」有幾個不同的內涵,表面來看,是這個好朋友老遠地來,難得看見,那還滿開心,這也包含在這個裡頭。
7.在這個地方的朋友是什麼啊?物以類聚。你說像孔老夫子、像儒家這種基本思想的人,他會不會這些吃、喝、玩、樂的朋友啊?不會,完全是真正講生性、心命之學,那個要深入的。那這種人,普通人不是那麼容易碰得見的。
6.有這種人從遠道慕名而來。春秋時代,那個時候人很少。孔老夫子一個人居然有三千個弟子,喔!現在那個時代交通很方便,古代根本沒有的啊!多少人仰望他的人都並不是為了追求世間名利,這是為了、真正為了所謂「道」而來。
7.有各式各樣的,大家會切磋琢磨,說這樣。這個是又進一層的。
8.還有一個道呢,還有一個朋友呢?我們在這一條道路上面,學這個道要經過了長遠的摸索,學、習才能夠體會到。經過了深遠的摸索以後,大家要深入地體驗,有共同的認識,那個才是真正的朋友。這個比較抽象的,這個又是朋友的更深一層的意義。
9.孔老夫子到周社去拜見那個老子,他終於遇見一個跟他能夠相應的人。並不因為距離的遠,而是說內涵的深入,所以這兩方面都包括了。「不亦樂乎」,能夠這樣,不是很樂嗎?
10.我們也可以說,學而時習,純粹是為了自己的自利;有朋自遠方來,是利他,換句話說兼顧別人。
11.不管從自己學習的特徵來說,以及跟別人之間互相切磋琢磨、共同地增上來說,它共同的特點──人不知而不慍,這不要人家來知道的。他今天我們相應,有朋友來,固然好;不相應,沒有關係!
12.所有的真正學孔門心法的人,乃至於學佛法的人,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對了,一定的現象。所以人不知而不慍,這個才是君子。
13.在儒家的思想當中,君子是目標的第一步,然後是聖賢,這最究竟的狀態。
麼賺大錢,要學成功一個大人,這個才是。

論語淺釋 1-2

一、〈學而篇〉讀誦
(一)全篇串讀1~2遍
(二) 第一章 讀誦10遍
二、《論語淺釋》第一講  / 20’04”~27’32”
(一)思惟題綱
1. 學,對我們人來說,有什麼重要性?
2. 現在我可以聽聞到 師長的開示,大家有什麼想法呢?
3. 從小到大,我們讀書求學、人生經歷中,有接觸過儒家所謂小學、大學內涵嗎?
4. 成功一個「大人」需要什麼?
(二)複習 第一章-1
請參考20210810重點
(三)正講 第一章-2 重點摘記
1. 成功一個大人需要什麼?需要學,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白這個明德。
2. 明德也就是佛教中叫「真如本性」,光明是智慧,德是德行,智慧的究竟圓滿;功德的究竟圓滿,這個才是要學的!所學者,道。
3. 「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能夠明明德,然後進一步要幫助別人。所以明明德是自利,新民是利他。程度呢?止於至善,到最究竟圓滿的地步,就是我們該學的「道」。
4. 「學而時習之」,這個不斷地練習喔!不能停。
5. 學,只有人,還不一定人人能學,需要很多條件。
6. 佛法中學的條件──暇滿,不但要得到人身,要所謂十圓滿、八無暇(十八個條件)。我們得到了,不去學真是顛倒,完全錯誤了!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根本問題。
7. 真正要學還有兩個條件,儒家---師、友。佛法當中三寶。跟誰學?佛,或者是善知識。學些什麼?法 (道);還必須要有助伴──僧,想真正地增上的話,需要的條件。
8. 《孝經.聖治章第九》:「天地之性,人為貴」天地當中最特徵的、跟天地相應的那個特性──人最珍貴。《孟子.離婁下》:「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靠什麼我們能夠從禽獸這地方透脫出來?學。這是他最重要的一個根本哪!
9. 人身而不懂得怎麼去學,真是冤枉得到了。有的時候我們去學得很辛苦喔,沒關係,我們只要繼續地走上去,就對。

論語淺釋 1-1

〈學而篇〉篇旨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集注》: 
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
凡十六章。
※江希張《學庸論語.論語集注卷一》:
全篇雖章數不多,卻包含內聖外王,無窮的道理。

一、〈學而篇〉讀誦
1. 全篇串讀1遍 
2. 第一章 讀誦10遍 

二、《論語淺釋》第一講  / 09’40”~20’03”
進度 : 〈學而篇〉第一章-1

(一) 思惟題綱
1.《論語》每章的開頭,多是「子曰」,「子」代表什麼?
2. 學而第一章,請背出來並消文。「這三段話,你會一生受用不盡!」
3. 我們為什麼要學?在什麼條件之下才能學?學些什麼?跟誰學?
4. 何謂「小學」?何謂「大學」?

(二) 重點摘記 
1.「子」是孔夫子的弟子對他自己老師的最尊敬的稱呼。
2.《論語》是當時孔老夫子教弟子的一些內涵,以及他們彼此間交換意見、切磋琢磨,都記在這裡。
3.本章一共有三段、六句,不能脫開來的,要放在一起。
「學而時習」,學了以後再不斷地練習,不是很快樂嗎?」這是第一句話。第二句話「有朋友從老遠地方來,那不是很好嗎?很高興嗎?」「說」跟「樂」,稍有不同。「說」,通「悅」,就是內心的一種喜悅,跟快樂稍有差別。「人家不知道而心裡不難受,不是很君子嗎?」。
4.短短的幾句話,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你一生學習,還不能真正地追根究柢,把三段的話徹底學會!
5.這個「學」有幾個內涵:為什麼要學?在什麼條件之下才能學?學些什麼?跟誰學?
6.為什麼要學?假定我們只是為了本能的學,為了吃飽、穿暖,那人跟禽獸就完全一樣了。今天世間上,都是為了賺錢,這對儒家或者佛法來說,是非常荒唐的一件事情,根本錯了。
7.賺錢的目標只是為了吃飽、穿暖,人的確不如狗!得到人身又有什麼意思呢?
8.真正儒家來說,要學的──道。這個才是真正儒家的中心思想!
9.古人,小時候,要學灑掃應對,人與人之間的規矩、法則,這個叫作「小學」。長大了,學「大學」。小學是根本,有了這根本,才能夠學大學。
10.大學,大人之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出自《大學.經一章》。)我們真正要的是大人之學。
11.佛經叫「八大人覺」,真正的大人應該覺悟,真正作為一個人。不冤枉的人是什麼?成就大人,佛菩薩就是大人。
12.孔老夫子是大成至聖,集整個儒家的究竟大成的聖者。人家都說:「老夫子是聖人。」他說:「聖者我不能。我不是聖人,西方有大聖人。」孔老夫子指的西方大聖人就是佛。(出自《列子.仲尼篇》。)
13.所以「學」究竟的目標是聖人、是佛。《易經》叫「利見大人」。不是學來怎麼吃飽、怎麼穿暖、怎麼賺大錢,要學成功一個大人,這個才是。

論語淺釋-前言

一、讀誦進度:

<學而篇 • 全篇>

二、論語淺釋:

1、思惟題綱:

① 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什麼?
② 儒家講的「學問」,跟我們現在的「學問」,有什麼不同?差別在哪裡?
③ 儒家的「學問」根本在哪裡?要如何做才能了解、達到這個中心?

2、師父開示:

第一講 ~ 1 / 00:00~09:40

(一)儒家的基本精神 - 實踐、身體力行:

① 儒家的基本精神偏重於告訴我們,必須從實踐、實際上身體力行去做。只要去做,自然將來會漸次地明白。

② 儒家講的「學問」,跟我們現在的「學問」,有一個很大的差別。現在我們的學問,主要偏文字「你文章寫得很好、能說善道」,這個叫作學問。儒家以及古人所講的學問,這個卻是末流。文字、文章不是不要,要的,它主要是從根本上面生起來,又回過頭來輔助根本。

③ 學了這個文以後,可以擴大生活圈,以文會「友」,不僅僅在家人,在家裡邊是孝悌,這是一切的根本。這個友,以友輔仁,有了朋友就切磋琢磨,使得我們對「仁」——這是儒家的根本——才能夠繼續不斷地使它增長。

④ 學問的根本在哪裡呢?這個中心,儒家並不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必須去從實踐當中,然後才能了解,從慢慢地實際上的接觸、學習當中,我們才會知道。

⑤ 《論語》也就是孔老夫子跟他學生之間,在平常的生活當中談論一些基本的法則:
宗 - 提出來的中心思想。
因 - 為什麼?
喻 - 舉出實際上的事例說明。
從這個過程、切磋琢磨當中,指導我們去實踐,然後從這個實踐過程當中使我們層層深入。

(二)趙普 - 半部《論語》治天下。

(三)《論語》每一篇標題的設定說明。

儒佛會通-10

一、讀誦 進度:泰伯第八
二、儒佛會通
(一)複習
13. 常師父說 :
我們無始以來,都是被煩惱所自在,起心動念不知不覺都是跟著煩惱轉,一天到晚為了這個而忙,把我們送到六道輪迴當中,沒有人指出來的話,根本不知道,所以「學」,必須師長指出來,然後我們「習」-- 精勤對治,不斷地在善法上精進,心裡面一刻不忘,全副精神跟煩惱鬥,這就是「傳不習乎!」
                      (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上)》P16 )
(二) 新增
14. 常師父說 :
以看待自己的心來看待對方,自他之間找到最恰當的位置,使得人類共同的社會維持最和平、最好的狀態,這就是儒家仁的精神。這個精神,用在家裡對尊長是孝,出外對同輩叫悌,對象不一樣,但精神是相同的。
儒家告訴我們要這樣學,就如同佛法,怎麼樣上去直至成聖成賢,能夠跟到一位師長,學會做弟子的道理,一步一步深入,直到成佛,這道理是暗暗相通的。
                      (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上)》P23)
三、黃俊傑教授 :一種說法~《論語》當孔子遇見佛陀
                  (十二) 終極學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4tjLVcups&list=PL2f8Xq8liEsGui7fpe0F3iL8ODy35xpz9&index=13
〈本講大綱〉
(一) 道(道統)、經(經典)、聖(聖人) 三位一體
(二) 對治煩惱 內明之學
(三) 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
(四) 與聖人同行 天人合一 

〈重點摘記〉
(一) 道、經、聖 三位一體
1.在儒家讀經傳統裡面,道跟經典跟聖人這三者構成一個意義生成的循環關係。 可以說三位一體。
2. 舉《論語》這部經典來講
(1) 記載的是2600多年前中國山東半島孔門師生心靈對話的記錄。
(2) 數千年來,一直召喚著  歷代東亞各國的知識分子。使他們對論語中所乘載的道神馳不已。 使他們心儀孔子風範,要他們努力於要優入聖域。對孔子所傳承的永恆真理欣夕死於朝聞 ,使他們對孔子的典範讚嘆,欲從而末由。
(3) 在東亞儒家經典閱讀傳統裡面,原道、宗經、徵聖,這三者是三位一體,互為循環、相互生成、不可分割。 

(二)對治煩惱 內明之學 
1. 佛教把這知識分為五種謂之五明,在瑜伽師地論裡面,這五明是這樣: 內明、因明聲、醫方明、工業明或者是工巧明。
2. 內明就是深信業果、內治煩惱的學問,因明就是我們現代人講的邏輯學, 聲明就是我們現在的文學、藝術,醫方明就是我們現在的醫學、生物學,工巧明就是建築學、農學等等。而這五明學,佛教認為內明最為重要。 
3. 《華嚴經•卷九》「我因此故,知諸世間所有聲明、內明、因明、 醫方明等文字,一切方法,治内煩惱。」等等,這一切的經典裡面的文字都是為了---治內煩惱。是用 來向內調伏我們狂妄的心,而不是用來對治別人的
4. 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廣解》:「此事實踐須躬行,唯誦文詞有何益。」
5.馬鳴菩薩所造《大莊嚴論經卷三》:「汝之所說法,言詞 字句滿,次地說因果,美味悅心意,甜如甘蔗漿。雖能作 斯事,不能自調順,未斷三惡趣,自求的解脫,空用是事為。」你講的那個法言詞美妙、字句非常圓滿,而且講那個因 果次第都很好,雖然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如果你不能 向內自我調伏、沒有斷掉三惡趣、沒有自己求得解脫, 那麼這樣的讀經就沒什麼用。
(三) 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
1. 儒佛的經典閱讀內涵及其方法,首先,我們要採取一般的,所謂出乎其外的研讀方法,就是你要首先以客觀的態度確立經典的含意。
2. 根據儒佛兩大宗派對經典給我們的啟示,你除了釐定那個文意出乎其外的這是第一序,你還有進入第二序,那就是要入乎其內。
3.這個也就是當代國外的文化人類學,所謂 etic 理論跟 emic理論的差別(etic 主位/觀察者,emic 客位/參與者)
4.研究初民部落為例
(1) 人類學家先做一個觀察者,知道說通常在他們的曆法某月某日,會有某一個宗教儀式然後這宗教儀式如何安排,這是一個研究者作為觀察者。
(2) 只有這樣,你沒有辦法進入文化的深層,你必須還要能夠入乎其內,那是研究者做為一個參與者 來參與那一個祭典, 感受那一些原住民的呼吸,感受他們的精神狀態,這樣就更是入乎其內了。
5.儒佛都強調的研閱方法,除了「出乎其外」的一般閱讀方法,還要「入乎其內」的研讀方法,你就要分析經典對我---閱讀者有甚麼意義、 使經典進入我們的身心之中,轉化我們的生命。 這種過程就是孟子書裡面所講的---踐形, 就是把你的那仁義禮智經由整個身心合一以後,表現在你的手足四肢,這四體上面,孟子講四體不言而喻,這一種讀經的方法也就是人類學家最近幾十年來常常用的關鍵字叫embodiment。體知(體現)的意思。
(四) 與聖人同行,天人合一
1. 就儒家來講,我以朱子讀書法為例,朱子強調,我們要用自己的心,經由經典閱讀閱讀來上契聖人之心,然後經由聖人之心來遙契天之心。
2.就佛教來講,五祖告訴慧能,你要識自本心,一切的學習要回歸到你的本心,要經過你的本心,你才能夠認識的本性,這樣你就可以認識佛心。
3. 這種的講法非常和儒家,比如說孟子是前後呼應的。
(1)《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是的,知心、知性、知天是人的生命存在三個層次的一個不可分割的、就好像一個存在的大鏈鎖那個樣子。
(2)朱子《送林熙之詩》;「明明直照吾家路,莫指并州作故鄉 。」那個吾家路就是自己的心。
(3)王陽明的詩《中秋》「此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
4.儒家、佛教講法非常相和。可以看到儒佛追求使自我與聖人與天或者佛,達到同一的這一種境界。可稱為同一性原則的追求,這一點是一樣的,是儒佛共通平台。

補充:
〈送林熙之詩五首〉,此其一:「古鏡重磨要古方,眼明偏與日爭光。明明直照吾家路,莫指並州作故鄉。」

〈中秋〉「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髮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山河大地擁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王陽明認為,天上的月陰晴圓缺,沒有定數。去年八月十五天陰了又晴,今年中秋直接就一陰到底。人的一生,能遇見多少次光明的滿月呢?
人生只有一種滿月,那就是心中的滿月。只有回到自己,讓自己的心光明,才能擁有真正的滿月!養得一顆光明心,把握、尋找到自己內心的「良知」,就如同有了千年不滅的光明的月亮,任他花開花落,任他陰晴圓缺,我心中自有無限光明、圓滿與富足,心裡光明,世界便清晰透亮。

儒佛會通-9

一、讀誦 :〈公冶長第五〉
二、儒佛會通
11.  常師父說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古人「說」通於喜悅的悅,內心感到無比歡喜。學習什麼能「不亦說乎」?《大學》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往內能完全調伏自己,往外能幫助所有眾生。這是中國古人學問的內在特徵,只有學這個才能「不亦說乎」,不是我們現在念的那些書。
孔孟心法真正能夠學好後,會發現它的確跟佛法有暗暗相通之處。愈學愈覺得其美。老師諄諄教授,弟子努力學習,學好了會得到歡喜的。如佛法說的「諦察法忍」,實實在在觀察佛法,了解了,內心生起一種非常好樂、歡喜之心,啊!美不可言。
在不了解之前,會覺得學佛是件苦事情;真正了解了,就會改觀,愈來愈快樂,乃至於到最後的「無生法忍」,得到世間真正唯一的快樂——「寂滅之樂」。此處孔孟心法是個基礎,雖不能得到圓滿快樂,卻是具體而微。 (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上)》P9~10)
註 : 
「無生法忍」 是菩薩對諸法畢竟空的體認、進入無生忍之後,菩薩就不再退轉。智慧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退轉。
「寂滅為樂」是通達諸法無自性,在空性寂滅中,無生死涅槃可得。

三、黃俊傑教授 :《論語》當孔子遇見佛陀13堂

複習 : 當孔子遇見佛陀(八) 儒家時間觀
中國民族是時間感最為深刻的民族。
兩千年來,中國文學一直有一個「悲秋」的傳統。
@ 《紅樓夢》45回,林黛玉的詩:「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從秋天的景色,反襯自己內心的變化。)
@ 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看到壯麗的景色,從而顯示出他深厚的時間感。)

儒家的時間觀 
循環的時間觀 : 治亂相循、極而必反、因勢利導
@《易經》: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時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在萬事萬物的循環發生之中,產生了時間。
@ 整個天地的終始,循環一次叫做一元。春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 《孟子.公孫丑章句下》第十三章:「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 朱子 :「若夫古今之變,極而必反,如晝夜之相生,寒暑之相代,乃理之當然,非人力之可為者也。」
@又問:「天地會壞否?」朱子曰 : 「不會壞。只是相將人無道極了,便一齊打合,混沌一番,人物都盡,又重新起。」
儒家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正因為循環的時間觀,因此儒家從來不對人類的前途悲觀、絕望,只要能夠因勢而利導,人類就會愈來愈美好。

 (二) 正學 : 當孔子遇見佛陀(九) 佛教時間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_MhLIee6Q
〈本講重點摘記〉

佛教時間觀
一、時間是空的
佛教認為「過去、現在、未來」,這一種時間的表現,其本質是空性。
《大般若經》卷438:「以一切法,無性向故,無作用故,不可轉故。」
時間是「名言假立」,是人賦予他名字--過去、現在、未來。      
時間並不像茶杯、桌子具有獨立實有性。 
這是 佛教的時間觀 與 儒家的時間觀 最鮮明的一個對比。 

二、時間是假的
無著菩薩認為:時間是因和果相續流傳而成的,其本身不是具體的。
果已經生了、已經滅了,就叫做「過去」;果還沒有生,就叫做「未來」;
果已經生,還沒有滅,就叫做「現在」;
所謂過去、現在、未來,是我們人賦予它的,是「假立」,是人幫它安立的。

 三、時間是想出来的
(一)《華嚴經.金師子章》有一部分涉及時間觀念:
獅子是有為法。何謂有為法 ?
有為法 :  被時間與空間所制約的現象。
無為法 :  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現象。
當我們看這個獅子的時候,剎那之間會想到這隻獅子的過去、現在、未來。所以獅子是有為法。
但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心所造成的,如果我們的心沒有起心動念,則沒有這個所謂三世之說。
(二) 《華嚴經.義海百門》
這個世界是緣起的。如見塵,塵就是現象,「由自心現」從心展現的。時間生住異滅,是恆處於不斷的變化中。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可以說佛教的時間觀是一個永恆的過程,是指向無限的。

四、結論 : 不做時間奴隸!
1. 時間沒有獨立自主性,時間是虛妄的,故不應該被這一個無實體性、無性無相、的時間所繫縛,而成為時間的奴隸。
2.  時間是我們人發明的,它並不具有獨立實有性,一切的苦樂都是在過去、現在、未來永續時間流轉之中的緣起緣滅。因此,我們要有豁達的心胸,不被時間所綁票,而成為時間的奴隸。

儒佛會通-8

一、讀誦進度:

複習《論語》雍也第六

二、儒佛會通:


常師父說 :

「道」不是輕易得到的,一定要接受父兄傳遞下來的經驗,經過深遠努力的學和習。所有的尊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過得非常好,而真正要改善必須經過教育,做子弟的人如果不能以孝順的心承事,就不能深切體會父兄對我們的期盼而學好。

因此要善學,必要的條件就是「孝弟」,這在佛法裡叫「信順」,「信」是淨信,「順」是對尊長父兄處處溫順承事,照著他們的教導去做,這樣才能學好前人所留下來的跟我們生活有直接關係的好東西。人類最可貴的就是能夠傳遞積累的經驗。

(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上)》P13~14)

三、黃俊傑教授 :

當孔子遇見佛陀(十) 世界大不同

https://youtu.be/ngeVqhkTNds

①三界四洲

佛教的世界觀對傳統中華文化造成了重大的衝擊
地理想像的世界觀:

四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南瞻部洲,北俱盧洲。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②百界千如

心靈建構的這個世界觀:

十如: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

十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十界的每一界,都通往其他的九界,於是每一界就有十如,而且十界互通,於是就形成了百界千如的一個心靈建構的世界觀。

③一念三千

所謂一念,就是指人的自我在任何境界裡面都可以通往其他任何境界,升降進退完全決定於你的一念。

主體絕對自由 - 要做怎麼樣的人、餓鬼、還是菩薩,是由你自己決定的,所以主體絕對自由。

要為行為負責 - 三千大千世界,萬法交互融攝之義,就好像因陀羅網境界一樣,不但可以上升、下沉,而且左右可以互相移動,從自由衍生了責任,這一個涵義。

④六相圓融

華嚴宗所提出做為心靈建構的這個世界 ➠「六相圓融」 

總、別、同、異、成、壞,六種事相的表現方式互相融攝 。

⑤萬法唯心

佛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三千大千世界,是由心造作而成的。

心是世界圖像的造作者,能畫諸世間,五蘊是隨著心而生出來的,沒有一個法,不是因為心而造作的。

華嚴經:「菩薩摩訶薩,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都呈現出以心為本位的一種世界觀。

儒佛會通-7

一、讀誦進度:<八佾篇 • 全篇>串讀2遍
二、儒佛會通:
(一)複習
    常師父說 :
《論語》的內涵跟《廣論》下士道非常相似;
   《論語》的目標暗合《廣論》上士道的基本精神;
   《論語》的真正作法,又暗合《廣論》中士道的內涵。
    (日常法師開示:學論語 /00~01'08" 的重點)
⑧ 常師父說:
如果我們仔細看《論語》的內涵,它確實跟《廣論》下士道非常相似; 而且它的目標,雖然沒有明確地說明,卻暗合《廣論》上士道的基本精神; 而它的真正作法,又暗合中士道的內涵。 
比如說「克己復禮」,中士道的精神是不是要解脫?要解脫的話,最重要的要去持戒,而持戒的法則—你怎麼克制自己,慢慢地步步地趣入,這是暗合中士道精神。而禮的精神,是天下大同的境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那豈不是上士道的一個基本精神在這裡頭?可是最重要的,要達到這個目標,它有實踐的方法,它那個實踐的方法,如果你仔細去看呢,跟下士道是頗為相類。 
                      (日常法師《儒家精神.為何學論語》P82~83)
(二)新增
⑨常師父說:
當我們鳳山寺講了《論語》以後,那錄音帶很快地傳出去,南海寺是第一個,她們女眾僧團也聽。她們就告訴我,啊!好高興!她們學《菩提道次第廣論》,學了半年,做不到,結果呢,當聽了《論語》以後,我是常常用道次的精神解釋它,她們就去實踐,實踐了以後發現,表面上看是實踐《論語》,實踐上內涵發現,下士道就走對了,好高興!
實際上,你真正去觀察的話,對!既然我們的目標是在佛道,佛道是要生生增上,而眼前來說,從下士一步、一步,《論語》就可以做為我們契入佛道的一個輔助教材。
( 日常法師《儒家精神.為何學論語》P84)

三、黃俊傑教授 :一種說法~《論語》當孔子遇見佛陀
   正講: 當孔子遇見佛陀(七)身體秘語

    中國文化與思想傳統中隱喻思維非常發達 ,常常把身體當作一種隱喻,用來論證許多深刻的思 想。 在這種隱喻思維之下,中國儒家常常把人的身體譬喻為政治。
(一) 政治化的身體觀
1、第二世紀的董仲舒寫了一本叫做《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一國之君,其猶一體之心也,隱居深宮。若心之藏於胸,至貴無與敵;若心之神無與雙也,任群臣無所親,若四肢之各有職也。內有四輔,若心之有肝肺脾腎也;外有百官,若心之有形體孔竅也。
譯:在一個國家裡面,國君就好像身體裡面的心臟,隱居宮中。就好像心之藏於胸中,沒有可以匹敵的。那些群臣,就好像四肢,各有各的功能。國君任用群臣,並不特別親近誰,有各種宰相什麼,就好像心臟之於肝肺脾腎的關係那樣。宮廷的外面有文武百官,就如同身體裡面的心,有形有體有孔有竅。
2.把身體的各個器官,等同於政治系統中的官職,這個是非常有創意。
3.儒家政治化的身體觀,是從身體內各部分的器官的互相依存性、不可分割性來論證,在國家的大機器裡面,君臣關係應該有相對性。
《孟子•离婁章句下• 03》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譯:統治者把老百姓當作手和腳那樣的話,那老百姓一定會把你當作是他們的肚子或心那樣的親近。…統治者把老百姓當作泥土,那麼老百姓就會把你當仇人。
4.所以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儒家遠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提出這種,從身體哲學,君臣關係之相對性,實在是非常了不起。

(二) 社會化的身體觀
《論語・顏淵・0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 顏淵問仁,揭示了這個宗旨:所謂的仁跟禮,它是一個創造性的辯證關係,固然要成為一個仁者是你自己的事情,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 做為一個仁者,固然是自己的決定,但是為仁的方法,在於你把社會的禮儀、教養、規範,含納到你的心中,使它能夠轉化你自己,這叫做「克己復禮為仁」。

(三)精神化的身體觀
1.《孟子•盡心上21》:…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譯:君子所生下來的本性是仁義禮智這種價值理念,是好像我們現代人的這種手提電腦一樣,它已經內建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面,可以表現在你的臉孔上,在你的背部,甚至在你的手腳這個四體都可以表現出來,這個四體不必講話,但是它已經告訴其他人這個人的精神到什麼境界,所以漢朝以後,中國有一種相人術,看一個人的面相,此人獐頭鼠目,將來必非善類,印堂發黑,三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諸如此類。
這個身體,它不是一個生理的身體而已,在儒家看來,這個身體,是你內在的精神的外在表現。
2. 《孟子•盡心上38》: 「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孟子鼓勵我們,只有那個完美的人格,像聖人這樣可以踐形,這是孟子的專門的名詞,就是把你內在的精神素養在外在的肢體上面表現出來,這種身體是一種精神化的身體。

     佛教的身體觀

(一)業果觀---兩個關鍵詞
1. 從領受的角度來看,我們這一世的身體,是由往昔所造善業惡業所感得的果報。《大智度論》:不善法報,受身醜陋。
譯:人,如果你這一世,你做壞事情,你做不善法,最後的報應就是你下一世,受身醜陋,這是從業果的角度來看,身體造作的結果。
2. 從造作的角度來看,身體其本身也是一個造業的工具,身業,口業,意業。那麼每一樣又可以分黑業、白業,也就是惡業、善業。

(二)不淨觀---引兩部經典
1.《佛說八大人覺經》:「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譯:第一覺悟,就說心是我們造作惡業的根源,而形---我們的身體就是累積這些罪惡的淵藪,就好像一個池塘,骯髒的、壞的東西通通累積在那裏,那個就是形、就是身。
2. 《身觀經》:
「佛告諸比丘:是身有肌膚血髓肉,含滿屎溺,自視身見何等好」
「常有九孔惡病,常不淨常流,可足慚,常與冤家合,為至老死,亦與病俱,何以不惡?」
譯:佛告訴這些出家人,你看我們的身體,有肌膚,有骨髓,有血,有肉,還有充滿了大小便,因此這個身體有什麼好呢?而且你的身體常常跟你不喜歡的人處在一起,一路下去到老死,而且你的身體常常為病痛所苦, 
3.基本上是認為身體是不乾淨,這是佛教各個經典的共同的價值理念,因此佛教警示世人,要對治貪欲。

(三)法身清淨觀---「法身」是最高的,世人應該追求的。
1.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憙見。」
譯:這部法華經,你是讀或者是誦,或者是宣講,或者是書寫這部法華經,你可以得到八百身的功德,得清淨身。
2.這清淨身,他用「淨琉璃」來做為譬喻,那麼所有的人都會很高興見到你得到這個清淨身。

      結論---身體觀的啟示
(一)不失自我
1.儒家的身體觀, 承載強烈的政治及社會的意涵。他的好處就是把我們個人的身體深深的浸潤在這個社會文化脈絡裡面。
2.他也有一個限制就是,失去的身體作為自我的主體性的一種限制乃至危機。例:禮教殺人(宋朝以後,許多貞潔烈女為了成就一個價值理念而餓死,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所謂的禮教殺人,這也是我們應該同時指出的)。
(二)開創無限
1. 給我們一個更巨大的啟示: 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裡面,開創無限的意義!
2. 我們要把生理的身體轉化為社會文化的身體,就是要把個人融入於群體之中,因此歷代偉大儒者,他生理的身體死亡之日,也就是他精神的身體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大巨流之始。
3. 佛教的身體觀,觀身不淨,然後告誡我們要努力修行,把這個臭穢不淨之身,經過修行而轉化為清淨的金剛不壞之身,從這樣一個身體的修行、轉化與超拔,我們就可以獲得清涼、獲得解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0XIB9dlYz8

儒佛會通-6

一、讀誦進度:

複習《論語》里仁第四

二、儒佛會通:

⑩常師父說:

 佛法講起來總是佛法,好像跟世間總是有一個很大的距離;儒家就比較好,它講的很多東西,我們很快就會運用。所以,當我們對論語的文字認識了以後,不妨去試,你很快就會相應。有了中間這一個跨了一步,你再向上走到佛法裡,那就遠來的容易!

( 日常法師《儒家精神.為何學論語》P93)

三、黃俊傑教授 :

當孔子遇見佛陀(八) 儒家時間觀

https://youtu.be/DxQgOMvMOJo

①悲秋:

中國文化人是時間感最為深刻的民族,中國的文學兩千年來一直有一個「悲秋」的傳統。

從外面秋天的景色,來反襯自己內心的這個變化。
從壯麗的自然景色,來顯示出他深厚的時間感。

中國文化時間非常深刻,只有在被時間所放逐的時候,才會產生宇宙悲情式的孤獨感。

②治亂相循:

儒家的時間觀最重要的一種表現 ➠ 是一種循環的時間觀。

正是在萬事萬物的循環發生之中,產生了時間這件事情。

北宋儒家邵雍提出「皇極經世說」,呈現出非常鮮明的循環時間觀。

元會運世,循環的時間觀到了十一世,在邵雍的論述裡面,趨於細膩化。

③極而必反:

朱子:古今的變化,歷史到了一個極端以後,一定會再回來,這是理,不是我們人力能夠加以改變的。只有那種特別聰明、特別有能力的聖人,才能夠察其理之所在而引導歷史的變化。

人不是完全被動,在儒家的時間觀裡面,我們也必須特別注意的一點,也就是人的自由意志,是儒家所重視的。

④因勢利導:

儒家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正是因為它是循環發生的時間觀,因此儒家從來不對人類的前途悲觀、絕望,他認為每一個人只要能夠因勢而利導,人類就會愈來愈美好。

儒佛會通-5

一、讀誦進度:

複習《論語》學而第一

二、儒佛會通:

⑦常師父說 :
現在的科學理念,事實跟佛法是不相應的。如果我們作個比喻,佛法是想種一個種子,長出一棵樹,那要種在一個園地裡邊,而以科學為主的這片地,佛法種子是長不出來的。

可是,儒家基本的思想卻是跟佛法相應的,所以假定儒家的思想保留在世間的話,這片園地只要還存在,將來這個佛法的種子很容易增長。就像我們所推展的有機無農藥這樣,如果這個很好的土地還在的話,長出來的可以供應我們,營養我們的食物,一直會有的。

所以,為了培育、孕育一個將來可以生長佛法的基礎,我們要推展儒家文化。

(摘自 日常法師《儒家精神.為何學論語》P81)

三、黃俊傑教授 :

當孔子遇見佛陀(五) 譬喻思維

https://youtu.be/Cdzfr-enOf0

①譬喻思維:

「譬喻思維」是現代語言哲學非常重視的研究領域,中國自古以來也常常用。

經由譬喻思維,從「近」來思考「遠」,從「具體」來思考「抽象」,因為諸多現象之間具有同質性,所以也具有可類比性。

②同質、類比、連動:

中國古代的思想世界裡面,認為宇宙的部分與部分之間的諸多現象變化,具有連動性。

兩個不同的部分之間有一種連動性,就是陰不能離開陽,陽也不能離開陰,而且是互相創生、相互生成的關係,也因此這個世界上很多的現象之間具有它的可類比性。

這種相信萬事萬物的同質性及其可類比性,正是自古以來中國文化譬喻思維發達的理論基礎。

③以事顯理

理是通過事來顯示,以理透事,以事顯理,事理圓融。
以容易理解的「事」來做譬喻,以令學者更好領納所要傳達的「理」。

槖籥 ➠ 譬喻天地之間一張一合、有得有失。
鸚鵡滅火喻 ➠ 譬喻學道之人的悲心、不忍人之心。

④開權顯實

第一,以譬喻來承載不同的意涵。

第二,通過譬喻而對不同學法的人,或者是經典的閱讀者➠ 「開權顯實」。 

東方的智慧走的是譬喻思維的道路:「隨機點撥,皆成教法。」這是儒佛這個數千年來最深刻而偉大的智慧。

儒佛會通-4

一、讀誦:為政第二 

二、儒佛會通
(一)複習
7. 常師父說 :
現在的科學理念,事實跟佛法是不相應的。如果我們作個比喻,佛法是想種一個種子,長出一棵樹,那要種在一個園地裡邊,而以科學為主的這片地,佛法種子是長不出來的。
可是,儒家基本的思想卻是跟佛法相應的,所以假定儒家的思想保留在世間的話,這片園地只要還存在,將來這個佛法的種子很容易增長。就像我們所推展的有機無農藥這樣,如果這個很好的土地還在的話,長出來的可以供應我們,營養我們的食物,一直會有的。
所以,為了培育、孕育一個將來可以生長佛法的基礎,我們要推展儒家文化。
(摘自 日常法師《儒家精神.為何學論語》P81)

(二) 新增
8. 常師父說:
如果我們仔細看《論語》的內涵,它確實跟《廣論》下士道非常相似; 而且它的目標,雖然沒有明確地說明,卻暗合《廣論》上士道的基本精神; 而它的真正作法,又暗合中士道的內涵。 
比如說「克己復禮」,中士道的精神是不是要解脫?要解脫的話,最重要的要去持戒,而持戒的法則—你怎麼克制自己,慢慢地步步地趣入,這是暗合中士道精神。而禮的精神,是天下大同的境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那豈不是上士道的一個基本精神在這裡頭?可是最重要的,要達到這個目標,它有實踐的方法,它那個實踐的方法,如果你仔細去看呢,跟下士道是頗為相類。 
 (日常法師《儒家精神.為何學論語》P82~83)

三、黃俊傑教授 :《論語》當孔子遇見佛陀13堂

複習 : 當孔子遇見佛陀(五) 譬喻思維
(一)「譬喻思維」同質 類比 連動 
中國自古以來常常用: 
1. 孟子有「言近而指遠」的講法。
2. 周易講古代的聖人:「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3.譬喻思維,從「近」思考「遠」,從「具體」思考「抽象」,因為諸多現象具有同質性,具有可類比性。

(二)「譬喻思維」以事顯理 
 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2. 《雜譬喻經》 - 鸚鵡滅火喻 ➠ 發心的不可思議。
 3.《箭喻經》➠ 學佛像拔毒箭,是要找到正確方法,喻「求法不可須臾緩也」!

(三)「譬喻思維」開權顯實 (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第一,以譬喻 承載不同的意涵。
第二,通過譬喻而對不同學法的人,開方便門、易於趣入。
《大般若經》 射箭的譬喻 ➠ 學佛之人,要精進不斷,否則前功盡棄。

 正學 : 當孔子遇見佛陀(六) 說故事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fHrPYQPWU

〈本講大綱〉
㈠實體譬喻 : 月亮代表我的心
㈡空間方位譬喻 : 上流與下流
㈢空間方位譬喻 : 水性與善行
㈣容器譬喻 : 身體的意義 
㈤容器譬喻 : 物的意義
(六) 從譬喻思維,我們得到的啟示

〈重點摘記〉
(一)實體譬喻 : 月亮代表我的心
「譬喻思維」是現代語言哲學非常重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用西方語文作為一個素材來研究、歸納。
「月」的譬喻:
【儒家】
1.〈陽貨篇〉:「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日月消逝,譬喻時間之不可留。
2.〈子張篇〉:「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一個崇高人格的人,犯的錯就像日蝕和月蝕 (人人都能看見)。
3.〈中庸.31〉:「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如日月之代明。」(太陽月亮交替輝映世間) 

【佛教】
在 《長阿含經》、《雜阿含經》
以月亮的盈虧譬喻人的善行惡行,以及這個人在來世輪迴中的升或沉。

(二)空間方位譬喻 : 上流與下流
【儒家】
在儒家經典常看到「上下」的譬喻:
〈子張篇.20〉: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朱子《論語集注》對本章注解: 下流,地形卑下之處,眾流之所歸,喻人身有汙賤之實,亦惡名之所聚也。
這是典型的 以上下為空間方位譬喻。

(三)空間方位譬喻 : 水性與善行
【儒家】
《孟子▪️告子上 ▪️ 02》:人性本來就是傾向於善這一面,這種傾向就好像水自然的會往下流,沒有人要甘於不善,就好像水,沒有不往下流的。
孟子用水性之自然就下,來譬喻人之性善也是一種自然。

【佛教】
佛教經典的上下譬喻就更多,通常是指一個人經由修行而生生增上的場合比較多。
《別譯雜阿含經》:如此人:從地而起,得昇於床;從床而起,得乘於車;從車而起,得乘於馬;從馬而起,得乘於象;從象而起,得昇宮殿。
講一個人求法的歷程是有一個次第,一步一步往上精進。

(四)容器譬喻 : 身體的意義 
【儒家】
1.中日韓各國儒家傳統,人的身體常常被運用作為一種容器,是展現道德修養或者政治權力的一個場所,而且也可以留住社會規範或者個人精神修養的一種器物。
2.孟子知言養氣章〈公孫丑上 ▪️ 第二章〉:
「氣,體之充也。」這個體要來充滿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是什麼?就是「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要用義與道來加以支撐,如果沒有的話,這個浩然之氣就會萎縮掉。這個氣,養氣夠了以後,就自然表現在言談舉止、手足四肢,「四體不言而喻」!
3.皇侃:克己復禮:言若能自約儉己身,返反於禮中,則為仁也。
身能使禮反返身中,是說讀經典可以使禮,就是社會規範、義理價值,含納到我們的身體裡面。
在這裡顯然是把身體當作一種容器來進行譬喻思維。

【佛教】
佛教用身體作為容器的譬喻,然後用這個器,來譬喻五蘊 - 色、受、想、行、識。
這種器的功能是領納色等外境到我們的身中。人的身體在佛經裡面,常常被譬喻為一種器,而要求要含納、要領納這個法於心中。

(五)容器譬喻 : 物的意義
【儒家】
《論語》這部書最核心的關鍵字,就是「仁」這個字。
孔子跟不同的弟子討論「仁」的時候,並不是要對「仁」下一個現代式的定義,而是提醒他的弟子,要行「仁」,要把「仁」這個德行付諸實踐,實踐的方法有多元多樣,比如: 
1.〈雍也.28〉:「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子張篇
從近的來摘取譬喻的内涵,可以想到遠的,這也是踐仁、行仁的一種方法。 
2.〈公冶長.4〉: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孔子以瑚璉來譬喻他的弟子 - 子貢,說子貢的德行可以做為宗廟之禮器,禮器就是瑚璉。

(六) 從譬喻思維,我們得到的啟示 
1.譬喻,是以故事的敘述,來做哲學思考的一種方式。
2.來源域通常是比較近的、具體的,它是指向一個比較遠的、比較抽象的目標域。
像看到山,看到水,就想到仁,想到智;看到筆硯就想到文臣;看到甲冑就想到武將等等,這是儒佛共通的思維方法。「即言盡理,言近指遠」。
3.用現代的語言來說,譬喻思維的運用,是從具體性步入抽象性,從部分來掌握全體的、本質的一種思維方法,具有東方文化的智慧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