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學而第一 第七章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重點摘記
1.子夏在孔門四科十哲裡屬於文學科,就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子夏非常有學問,曾講學於西河。孔子死後,子夏承傳儒家的經典,往後再傳給戰國末年的荀子。
2..本章的重點是「賢賢易色」:愛好賢德或好樂賢德,取代愛好美色或愛好形色。這是一個生命方向的抉擇。
3.孔子曾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可見好德好色--心靈提升的學習跟物質追求的學習,是一個重要而且不容易的抉擇。
4.生命方向的抉擇,儒家有非常多精彩的討論,也抉擇得非常清楚。比如《論語》中的「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君子憂道不憂貧」、「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5.人生的方向抉擇清楚了,後面的學習有三個非常重要的面向。第一個「事父母竭其力」,第二個「事君致其身」,第三個「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6.「事父母竭其力」,父母放在第一位,跟第六章「入則孝」一樣。「竭」是毫無保留,竭盡全力地事奉父母。
7.「事君致其身」,致是盡力、奉獻,對於國君也是全力的奉獻。
8.「竭」跟「致」是有差別的。父子的血源關係是不能改變的,所以孝道的實踐要傾全力而且放在第一位;對於國君,等同對於我們的工作,也是要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可是跟事奉父母是有先後的不同以及程度的差別。
9.在抉擇工作和父母,何者為先、何者為重?我們常常會以工作為先為重。本章提醒我們事父母跟事君,孰先孰後、孰重孰輕,要分得非常非常清楚。
10.與交朋友言而有信,「信」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學習,在學而篇第四章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第六章「謹而信」,也出現過。
11.父子關係、君臣關係以及同儕關係,是在人生方向抉擇之後非常重要的三個面向。如果能夠實踐孝道,在工作上盡心盡力,跟朋友結交能夠言而有信,獲得別人的信賴,這三件事都實踐得非常好,即使這個人說:我沒有學什麼。事實上,這個人已經在學習這一條路上,而且是邁開大步的學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