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學而第一 第十二章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1. 《禮記》:“禮者,天地之序也。”古人在對天地自然的敬畏中,觀察到天地萬物千差萬別,卻能有秩序共同繁榮。於是,承天之道以治人情,制訂了禮。禮是發自於仁德之心,用來調和萬物,使萬物相生相長,擁有秩序又共同繁榮。禮是非常神聖的。
2. 禮是天地的秩序,是定國安邦的法寶。是個人修身立德、調和自己、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行為規則。《孝經》:“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3. 小到對人的微笑禮貌、行為準則,大到各種法度、人倫秩序,乃至天地運行的規則等等,都可以包含在禮的範圍。
4.「禮之用,和為貴」禮的功用是和,和是和宜、和諧、安和。禮以達到和最為可貴。
5.「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先王指堯舜禹這些有德有才有位的人,他們才能制定禮義典章制度。《中庸》:“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先王治理國家,無論大小事,都依禮而行,發揮禮之道至中和。締造「禮儀之邦」。
6.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恭敬莊儉,《禮》教也。」/《禮記•經解》,一個國家或城市,如果一切井然有序,人人端莊誠敬,謙恭順從,讓人覺得舒服,有安全感,就想融入其中。反之,秩序混亂,人與人會為了小事起衝突,你就會想快點離開。
7. 禮是定國安邦的重要支柱,揖讓而天下治。運用禮教比運用刑法更為有效,《論語.為政篇(3)》: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8.禮的教育建立在人的自省行為上,這種向善的改變是發自內心的。所以說以禮樂來教化人民,就會讓人有羞恥心,又能夠誠心歸順,所以「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
9.「小大由之」不管大事小事,都可以運用禮來處理。「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是說做事用禮而不用和不行;完全的求和不用禮來節制也行不通。
10. 「禮」和「和」要達到既有張力又能平衡的效果。《論語.泰伯篇(2)》:「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恭敬、謹慎、勇敢、直率,都是可以達到和的效果,但不依禮來節制就會有弊病,產生反效果。
11.對我們個人來說,不在禮的規範中觀察反省自己,是無法修身立德的。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詩經.相鼠篇》:「人而無禮,不如鼠之有體;人而無儀,不如鼠之有皮。 」說不講禮貌、不守禮儀的人,不如鼠輩。
12.禮是要講規矩的,說到「守規矩」多數人就不喜歡,說到「安和」人人都喜歡。但安和是靠大家守規矩達到的,所以想要好的環境,就從自己開始,努力地學禮,學習守規矩。
13.長幼尊卑各有各的禮,所以學禮要先分清楚自己是長還是幼,是尊還是卑。比如,兒子就做兒子該做的,而不能去做父親要做的事。
14.禮依身份有別,還因時間、地點、場合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要分清時間、地點、場合,找到各自該行的禮,最終就能達成互相安和的結果,達到禮以和為貴的功效。
15.禮的根本是“仁”。 行「禮」或許做不到最美的效果,但內心要把握住“仁” 的根本。處處地方要設身處地代人著想,不要只為自己。「人而不仁,如禮何?」沒有仁的內涵,那個法度也沒有價值。
16.禮是要好好學習的。先清楚自己是誰,在團體中的角色是什麼,該學什麼禮。也要反省一下,我是否一直在無禮的狀態當中?無論對自對他,自己是否是不和諧的因素?

=======(以下摘自 日常師父:論語淺釋、論語摸象) ===
上章示孝、孝道(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些都是禮。禮如何隨方運用它的法則呢?所以有子引出本章“禮之用,和為貴。”最重要是“用和”,也就是能夠互相安和。孔子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儒家在行為上最重視禮,禮的根本在仁。仁是看不見的,必須依著禮,今孝又是仁的根本,而禮則是行持的準則。這是前後章之間,相應引申的涵意,真是美不可言。

禮是什麼?  我們會說這個孩子很有禮貌。這個人沒有禮貌。禮貌是一種禮。禮是應付進退的法度,禮是行為準則。
一個團體有一定的法則規矩(如:班級有班規),才能相處和樂。
所以”禮之用”禮的功用” 和為貴”,達成彼此間和樂相處是最主要的。
“先王之道”,先王聖王所制定留下來的禮儀典章制度,”斯為美”真是完美啊!
(中庸說: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所以締造了禮儀之邦的華夏。)
"小大由之” 不管大事小事都有禮作為根據。
"知和而和”一味地求和,”不以禮節之” 不以適當的方式、不以禮去節制的話,”亦不可行也”這個也行不通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