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學而第一 第十三章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信」指內在的信念,或外在的承諾要守信。本章是後者。「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是說你的承諾是合宜的,就可以去實行。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恭敬別人要合於禮,不是表面上畢恭畢敬而內心不仁,這樣才能遠離恥辱。「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所因的,不失為該親的,就是親仁,這才是我們所宗仰的,人生追求的目標。
對人處事要「信」要「恭」,信要近於義,恭要近於禮。處處地方將聖人告訴我的教誡擺在腦筋,不斷照著去做,生活當中就漸漸改變了。修行就是這樣。基礎建立得非常鞏固,才能一步一步學上去。

思惟題綱 :
1.學習論語三個星期,您多少體會到儒家的精神了嗎?只要「堅持」學下去,聖賢離我們不遠了!
2. 為什麼人人都想守信用,卻不一定能做得到呢?關鍵在哪裡呢?
3. 恭敬別人反而招到羞辱,有過這種經驗嗎?恭敬的關鍵在哪裡?
4. 我一天到晚心心念念的是什麼?所親近的是什麼?所宗仰的是什麼?

===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1.《論語》是儒學最根本的教科書,學而篇前五章已架構出《論語》孔門心法的總綱。
2.只要我們堅持學下去,去理解和體驗每一段對話、每一個故事所傳遞的義理和用心方法,相信太久,我們就能體會到儒家的精神,並在生活中加以運用。所以只要我們堅持學下去,就會覺得聖賢離我們不遠,越來越走進他們的心。
3.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信”約信,跟別人的約定、對人的承諾和誓言;“義”適宜、合理、正當;“復”是指實踐約定時所說的話。整句話就是,跟人約定的事,如果是適宜的,就可以兌現,就是“言而有信”,別人會稱道你是個守信用靠得住的人。
4.為什麼人人都想守信用,卻不一定能做得到呢?關鍵在哪裡?“信近於義”,所約定的這件事情是否合於義。所以君子會先觀察,再決定是做還是不做。
5.“義”義者宜也,凡是符合義的一定是善良的,是給人帶來好處的。所以“信近於義”強調的是在權衡這件事符合義的就做,不義的就不做。
6.約信的內涵也反映了信仰和信念,如果你的信仰和信念都是符合道義、仁義的,都是代人著想的、善意的,按照這種標準所承諾的事情就一定不會傷害別人,只會帶給人好處,所以沒有理由放棄,“言可復也”。
7.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另一種解釋:如果一個人的信仰、信念都是善良的,而言為心生,他講出來的話必然是有益於世道人心的,會給社會輸入正能量,故值得一再地重複宣揚。
8.「恭近於禮,遠恥辱也」是說恭敬別人要合乎禮節,這樣就不會招致恥辱。恭敬的關鍵在於內心,在做法上不需要過分,否則會讓別人有壓力,不舒服。如果太過卑下,則有諂媚之嫌,讓人瞧不起,起反感。
9.《論語.公冶長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如果用巧言令色去取悅別人,恭敬過頭,聖賢都會以之為恥,所以是不可以的。事實上,我有宗旨要成為聖賢,我克己復禮,對他人恭敬心存善意,不求別人高看,或帶給我什麼好處。則別人會感受到我的節操和誠意,會覺得我得體,會敬重我、讚歎我。
10.“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因”因以、依靠。“親”有道義可親近的人、良師益友。“宗”以之為主,把他當成精神上、學習上的依靠。整句是說,與人結交,千萬不要失去那可親之人,這些良師益友不是一時之交,要長久地追隨相伴下去。
11.總結這一章:在與人言行交際,一開始就要謹慎觀察我內心符合道義嗎?行為符合禮嗎?結交值得親近的人了嗎?能這樣,後面就不用再改。就像上高速公路前,先想清楚該怎麼走,否則一旦上路了才發現錯了,改起來是相當辛苦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