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11章-1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白話〉

齊景公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回答:「為人君者當盡君道,為人臣者當盡臣道,為人父者當盡父道,為人子者當盡子道。」

〈文義〉

君君:第一個「君」,為名詞,指國君;第二個「君」為動詞,意為像國君的樣子。「君君」意即國君要像個國君的樣子。以下「臣臣」、「 父父」、「 子子」句式結構同。

〈思惟提綱〉

1.齊景公為何要問政於孔子?

2.孔子對齊景公的問政,給了什麼精闢的解答?

3.何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為何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當今社會亂象的一劑良藥?

義理解釋 :

一. 引用經文

1. 《策別安萬民》:有名而無實,則其名不行;有實而無名,則其實不長。

2. 《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夫義、婦德、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十義。」

3.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 《論語•雍也‧28》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5. 《莊子•天下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
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二、重點摘記

(原文)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一)文義解釋

這一章分兩段來學習,今天學習前半段: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齊景公問為政之道於孔子,孔子回答道:“君要盡君道,臣要
盡臣道,父要盡父道,子要盡子道。

(2)也可以說:“君要像個國君,臣要像個臣子,父呢就要像父親
子呢就要像子的樣子。

(3)就是能夠守住自己現在的位階是在哪裡,然後自己的本分就應該要盡自己的本分。

(二) 本章的歷史背景與人物

在進入義理的研討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這一段的歷史背景與歷史人物。

1.這一段有兩位人物:一位是問問題的齊景公,一位是回答問題的孔子。

2.孔子三十五歲,在齊國孔子是魯國人,那時候他大概三十五歲左右,也是魯昭公二十五年的時候,魯國三家大夫共同要攻打昭公,昭公奔逐到齊國去避難,孔子也在這個時候到達了齊國,而發生了齊景公問政的這一段歷史。

3.齊景公想恢復霸業

那時候正好齊大夫陳氏專政,而景公呢是那個時候的國君,他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繼位了,在位總共五十八年,他算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國君,而且也肯重用名臣,他一心有一個願望就是想要恢復齊桓公時代的霸業。但可惜他想的跟做的離得很遠,所以他就沒有辦法達到,因此很苦惱,就去問了孔子。

4.孔子到達齊國的時候,齊大夫陳氏專政,而景公還不知要改善。事實上,他那時候多內嬖,不立太子,所以呢孔子才會用這樣的話來提醒他,要守住禮節。

(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就是禮:

1.職責要名符其實

那我們看一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跟臣都算是一個名位,這是一個職稱,我們現在講的職稱。那這個名位呢,承擔這個名位的人,他有他應該具足的特定的德行跟能力。

2.有名無實、有實無名皆不行

如果他的德行跟他的能力不足以承擔這個的話,事實上他一定會造成政事的混亂。那麼換句話說,孔子是一個很重視名分的人,那如果名分跟實在不符合的話,那就要改善。所以也就是說,“有名而無實,不行;有實而無名,也不行”。

3.各司其職

所以,要有君之名還須有君之實,有臣之名還須有臣之實,有父之名也要有父之實,名實要相符合,才能夠在這樣一個複雜的人際網路中運轉,而各自盡各自的本分,這就是一種禮。

4. 德一定要跟他的位相呼應

所以孔子一直講說: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所以君跟臣是一個職稱,一個名位,那承擔這個名位的人,他一定要具足承擔這個名位該有的特定的德行跟能力,或者一種才能都可以。所以每一個階層的治理者,他應有的德一定要跟他的位相呼應。

5.《禮記》十件美德

《禮記》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它有講十件美德,像父就慈,父要慈,子要孝,兄要良,弟要悌,夫要義,婦要聽,長要惠,給人家恩惠,幼要順。

6.人際關係不是單向要求

我們這裡講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互間這樣子運轉的話,就非常地充實,非常地美好溫暖,所以它不是一個單向的要求而已,它是兩個相互的積極地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那你的生命就會越來越充實,跟人際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四)儒家文化正對治現代的失誤

1.五倫是生處複雜的網路時代最好的生存方法
所以,怎麼樣子在這個社會複雜的網路中生存下去呢?其實我們傳統文化裡的五倫就是一個最好的方法。

2.現代有三種方向的失誤

可是我們現在看現在這個時代是這樣的:現在的時代,大家都不想要被繁禮所約束住,所以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滿足的時候
,有三種方向的失誤:

第一個是追求物質。

第二個是彼此互相競爭。

第三個是虛無的價值觀念。

3. 儒家思想正好可以治理三個迷失

儒家的想法正好可以治理這三個迷失,這三個偏向的迷失。為什麼呢?

(1)因為它重視生命內在的內涵的成長,而非唯物;那他跟別人的關係呢講求的是禮節,“己立立人”,從自我的淨化到與人為善,而不只是競爭互吞。

(2)談生命價值,是“內聖外王”,各安其位,循禮而行,而非濫爭自由人權。

(3)所以,不管是追求的方向,跟自他群己的關係,還有生命價值觀,它正好。

(五)結攝

1.二千五百年的孔子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絕對不只是針對齊景公而說,而是針對在整個時代。

2.一代傳一代,代代傳遞的過程中,可能方向的一種偏失,那必須再回到儒家文化的這些美好的品德,一起來努力。

3.孔子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發自於內心的仁,而外面的一種禮節的一種運轉而非常地美好。所以確實可為現代社會的亂象,或者是國政的混亂,開出一劑良方。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0章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白話〉
子張問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準和辨別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說:「以忠信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於義,這就是提高道德修養水準了。….

〈文義〉
1. 崇德:積德高厚,增高德行。
2. 辨惑:辨明疑惑是非。
3. 主忠信:言行以忠信為主。
4. 徙義:從善。使行為合理。

〈思維提綱〉
1.子張向孔子老師提問,主要是哪兩個主題?
2.針對「崇德,辨惑」這兩個主題曾經有過什麼想法嗎?
3.您子張的提問,有期待了解夫子如何回應嗎?原因是?
4.您認為「主忠信,徙義」真的就足以提高品德水平?為什麼?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 《論語•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2.  《大學•傳 十章•二 釋新民》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4. 《藕益大師全集•論語點睛•顏淵第十二》子張問崇德辨惑:能主,方能徙。不能徙,便是無主。
5. 《朱子語類•論語24•子張問崇德辨惑章》:「主忠信」是劄腳處,「徙義」是進步處。漸漸進去,則德自崇矣。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解釋
  1.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2.子張向夫子請教: “什麼是崇德辨惑?”夫子回答他:“一個人的生命以忠信為主,又能如實地踐行修改,這就是崇德;愛一個人就想讓他長生,恨一個人就想讓他速死;一顆心面對同一個人,既想讓他長生,又想讓他速死,這就是惑啊!”一個人的價值,的確不能用貧富來衡量,只能用他與眾不同的修為來判斷。
(二) 解「崇德辨惑」
1. 我們分崇德、辨惑二段來學,今天先學第一段: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我們先把 “崇德辨惑” 解釋一下。
2. 崇德辨惑,是古時常用語,如同我們現代讚美一個人,常用聰明好學、德高望重等詞語一樣。崇,即高,增長義;德,是行道有所得;崇德,就是德行不斷增長。辨,是辨別;惑,是心有所蔽;辨惑,就是智慧不斷增長。
3. 崇德辨惑,合起來就是德日崇、惑愈少,福德智慧日益增長的意思。
4. 人生在世,人人想要過上快樂的生活,而快樂的生活來自於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概括起來,無非就是崇德、辨惑而已。
5. 這二者,往往為大眾所忽視,而且因為是常用語,大家口頭用慣了反而不知其內涵,如同學生要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有多少學生能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呢?不明理,又何以能做到呢?所以子張此問,正是觀察到當時代人的淺薄無知,所以才向夫子請問這個問題。
(三)針對崇德,夫子指出「主忠信,徙義」二途
1. 夫子當然明白子張的心意,所以指示出一條康莊大道: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崇德包括二部分:一是主忠信;二是徙義。
2. 人生在世,要有一個生命的主軸,如同樹有主幹一樣,才能立於天地之間,而這個主軸就是忠信。忠,是盡心而不欺。信,是誠實而無偽。人道五倫,無論上下、左右,人與人之間,有了忠信,才能在社會上立足,維繫彼此的關係,支撐起人類社會的大廈。。
3.  反之,人沒有忠信,互相猜疑、爭鬥,甚至互相傷害,那就和禽獸沒什麼兩樣。換句話說,忠信是人的本質。忠信雖是人人皆具的品德,大家也都知道忠信好,但往往難於做到。
4. 所以前面要加上一個主,主忠信。忠信有了主,就像一個人有了靈魂,讓忠信活了起來;也就像風箏有了線,能夠始終牽引朝向目標;就像皮球打足了氣,一下子鼓了起來。不主,則沒有目標,如無頭蒼蠅到處亂鑽;沒有希求,德雖好,但我不想要,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5. 只有真實地發起了希求,生命以忠信為主軸的時候,也就是生命有了方向目標和宗旨時,才會一心一意去追求,這個時候才稱為 “主忠信”,這個時候才會“無友不如己者”,因為要達成主忠信的目標,首先自己先要明白什麼是忠信,所以要追隨師長去學習,要有師友的環境,那個時候,除了師長引領,再加上友伴,互相切磋琢磨,共同成長。
(三) 「主忠信,徙義」作法
1. 主忠信是發心,那麼徙義,就是對境起行,就是下手處。徙,是遷;義,是理所當為者;徙義合起來,就是在每一個境界中改過,時時刻刻按照應有的作為,檢點自己,把錯誤的改過來, “過則勿憚改”。
2. 蕅益大師說:「能'主'方能'徙',不能'徙'便是無'主'。」有了忠信的方向,才談得到徙,而徙的動力又完全來自於主忠信的力量。
3. 《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把所學的聖賢的真理,每天拿來檢點對照自己,義,就是一個標準,一個能夠衡量自己是否對錯的尺度,但光有這個尺度還不夠,還要有一個動作,拿來衡量自己,認真地對照自己,一旦發現了自己的過錯,堅決地修改,這個就是徙的內涵,把自己的身語意都能從錯誤的移到正確的地方去。
4. 這個動作是在心上完成的,這個動作也是要靠自己獨立完成的,別人是無法替代,也幫不上忙的。這樣的主忠信、徙義,才談得到崇德。
(四)小結
1. 一個人做到了主忠信、徙義,那麼他就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個有生命目標,而且不斷地改善提升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就稱為士,志於道的士,走在道上不斷有所得,成聖成賢在望。
2. 《朱子語類》把主忠信、徙義、崇德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三者是目標、行為、結果的關係。“主忠信”是劄腳處,就是打根基的地方,把根紮下去,本立;“徙義”是進步處,徙一念,則進一念,徙一事,則進一事,日新;漸漸進去,則德自崇矣,所以崇德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果現。

論語 顏淵十二 第9章-2

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白話>
有若說:「百姓要是富足了,國君(政府)怎會不富足呢?百姓若不足(窮困)了,您(政府)又怎麼會富足(安定)呢?」
<文義>
1.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獨富。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朱熹《四書集註》)
2.皇疏引江熙說:「為家者,與一家俱足,乃可謂足,豈可足一己而謂之足也。」有若的見解,只要民足,君就不會不足,如果民不足,君何能求其自足。 (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有若為什麼建議哀公要降低賦稅呢?他心中是怎麼想的?
2.有若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您贊成有若的想法嗎?為什麼?
3.如果你是有若,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義理解釋> 
壹、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論語·雍也·28》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貳、重點摘要 
(一)有若為什麼建議要降低賦稅
1.有若為什麼建議要降低賦稅呢?因為這裡面蘊涵著仁的精神。仁的精神就是要推己及人、待人如己。本著仁的精神辦事,則對自他都好,反之則自他兩害。這是一條普遍規律。
2.今年既然是個荒年,國君感到手頭緊,難道百姓手頭就不緊嗎?當我們自己手頭緊的時候,都希望多留一點,還希望從別人那裡得到幫助;該交該還的,還寄望著對方能否減免或者延後再還。
3.如果國君能夠體諒到社情民心,就不會再想著提高賦稅以充實自己,而是要節用愛民,降低賦稅,與百姓同甘共苦,共度難關,讓大家得以喘息修養。
4.等到年景好了,大家豐衣足食,又念及國家的體恤之情,自然忠君愛國,又怎能不積極納賦呢?即使十取其一也能使國庫充足;若趕上國有急需,百姓也會踴躍貢獻。在這種情況下,國君又何愁無財可用呢?所以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5.反之,如果不管百姓苦樂,一味想著從中索取以充己用。百姓將在飢困中愈加困乏,難有生息之力;甚至為圖生計而背井離鄉,且不免怨聲載道。這時,即使十取其五,也收不了多少東西。所以說:“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二)本章總結
1.人與人息息相關,休戚與共
有若的說法裡蘊涵著一個深刻的哲理,就是:人與人息息相關,休戚與共;不僅君民如此,實際上君臣之間、親子之間、兄弟之間、夫妻之間,乃至朋友之間,這五倫之間莫不如此,乃至人與自然之間也是如此。
2.要自己好,就得讓別人也好
無視人與人之間、人與萬物之間的依存關係,只片面強調一方面的需求,而不顧其他方面的需求,結果是誰也得不到好處。要自己好,就得讓別人也好;不讓別人好,自己也好不到哪兒去。
3.待人以仁是使每個人得到快樂的唯一方法
其實,仁德的 “仁”字,就是講兩個人應該怎麼相處。在人與人相互依存的客觀背景下,使每個個體都能得到快樂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待人以仁、不能待人以私。
4. 掌握了核心理念,就能一以貫之
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無非都是沿著這個核心理念開展出來的。掌握了這一點,也就能一以貫之了!

論語 顏淵十二 第9章-1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白話>
魯哀公問有若,說:「年逢飢荒,國用不足夠,有什麼辦法呀?」有若回答說:「何不恢復周朝的徹法(只收十分之一的田租)呢?」魯哀反問說:「現在的賦稅是十取二,我還感到不足以用。怎可以恢復徹法呢?」
<文義>
1.有若(前518年-前458年),姓有名若,魯國人。
註 : 孔子死後,子夏、子張、子游以為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以為不可。有若過世之後,魯悼公曾前往弔唁,足見其為同門及魯人之所重。
有子在孔門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2.盍徹乎:「盍」,何不。「徹」,周時田賦的名稱。取十分之一的稅。
3.二:十取其二,一畝田徵收兩分稅。

<思惟提綱>
1.魯國君哀公向有若提出什麼問題?
2.如果是你一國之君,面對「飢荒,財務困難」,您會如何處理?
3.有若獻出的策略是什麼?
4.你認同有若的「盍徹乎!」,減少稅收,是富國足民之道嗎?
5.就前面學過的《論語》,你記得有子(有若) 說過什麼話嗎?

<義理解釋> 
重點摘記
(原文)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
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一)有若這個人
有若就是有子,孟子說 “宰我、子夏、有若,智足以知聖人”。可見有若是很了不起的。

(二)哀公面臨國家飢荒 請有若出主意
1.魯哀公問有若: “今年飢荒,國用不足,你有什麼好主意嗎?”有若回答說:“何不恢復我們周朝的徹法呢?”
2.徹法是始自西周的一種賦稅制度:百姓把種田收成的十分之一上交國家,剩下的九成留給自己,還算是比較寬裕的。

(三)對有若的策略,哀公的反應
1.聽到有若說,最好恢復十取其一的徹法,魯哀公大為不解,便反問道:“國家現行的賦稅是十取其二,我還感到國用不足。如果恢復徹法,豈非使國庫更加匱乏,更加無財可用嗎?”
2.哀公的思路很簡單:國家的經費來自稅收,要稅率不升反降,怎麼會充實國庫呢,你有若是不是弄反了?

(四)小結
可能有人跟哀公的想法一樣:要想自己多得好處,就多佔有別人的。這是很常見的思路。可是照這樣的思路,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嗎?

論語 顏淵十二 第8章-3

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

〈白話〉

外表的文彩就代表內在的本質;有內在的本質就表現出外表的文彩。

如果沒有外表的文彩,如除去了毛後的虎豹皮革和羊狗的皮革,外表一樣,是無法辨別的。

〈文義〉

1. 文:外表的文彩。

2. 質:內在本質。

3. 鞹:皮革,除去毛的動物皮。

4. 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 除去了毛後,虎豹的皮革和羊狗的皮革外表一樣,無法辨別。

〈思維提綱〉

1.文和質有何關係 ?

2.子貢不同意棘子成“存質廢文“的觀點,理由是甚麼呢 ?

3.從子貢話中, 我們如何體會儒家文和質的深意 ?

4.學習本章後,我如何讓自己「文質彬彬」?



義理解釋 :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16》: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
彬,然後君子。」

2.《論語•述而•6》: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3.《論語•顏淵•24》: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4.《論語•學而•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二、重點摘記

(原文)

8-3 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

(一) 子貢不同意棘子成的觀點

1.子貢不同意棘子成“存質廢文”的觀點,其理由是
“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

2.意思是:文就像是質,甚至就是質;質就像是文,甚至就是文,所以沒有文也就沒有了質。

3.就好比:虎豹之皮去了毛就成為虎豹之鞹,犬羊之皮去了毛就成為犬羊之鞹。

4.毛皮去了毛就稱為鞹,也就是革。虎豹之鞹就像是犬羊之鞹,它們是分不出來的。

5.如果把文比喻成毛,君子沒有了文,又怎能區分出誰是君子,誰是與小人呢?

(二) 子貢的話有何深意

1.《論語集注》認為:子貢雖然強調了文的重要,但有將文和質畫等號之嫌。既然有點本末不分,所以他的觀點也不恰當。

2. 不過,“質本文末、外文內質”的道理,凡有頭腦的人都
會想到。子貢是孔子高足,對此焉能不知。況且《論語》所
錄,一般都是要指出正確的結論,所以子貢的話應更有其深意。

3. "質"通過外在的"文"才能顯現

我們試著分析一下:

(1) 君子之德 —也就是質,的確是存在於內心上的。可是內
心別人是看不到的,必通過外在的文才能顯現。

(2)所以離開文無以顯質,離開質無以成文,就像鑽石的美質與其光澤之間的關係一樣。

4.所以子貢才說“文猶質也、質猶文也”。如果顯不出文,何以見得他是君子呢?這時就會出現“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的情形。

(三) 文和質的關係

1.藕益大師的觀點

藕益大師在評點此章時說到文和質的關係是:
“不可無一,不可有二。”兩者既缺一不可,又不能分開。

2.孔子的觀點

(1)孔子也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野和史都不是君子。“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質應該如同表裡相依,這才是君子。

(2)孔子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又豈不是文質
彬彬的極致啊!

(四)結攝

1.儒家的文和質,不論是在成就的階段,還是在學道的階段,
都是不可分的。

2.做到“文質彬彬”是學有所成的表現,而在學道的階段,學文是為了“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文正是用來改善內心品質的
工具。

3.如果學文只是為了誇誇其談,矯飾有德,“為人”而非“為己”,便成為“巧言令色”,這正是儒家引以為恥的事情!

論語 顏淵十二 第8章-2

8-1.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8-2.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8-3.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

<白話>
子貢聽到後卻說:太遺憾了,您老人家這樣表達君子之道,不免矯枉過正,結論下得太快。只恐怕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句話會誤導人的!

<文義>
【唐以前古注】皇疏:子貢聞子城之言而譏之也。
夫子,謂呼子城爲夫子也。言汝所說君子,用質不用文,爲過失之甚。
故云「惜乎夫子說君子」,此所惜之事也。
駟,四馬也。古用四馬共牽一車,故呼四馬爲駟也。
人生過言一出口,則雖四馬駿足追之,亦所不及。
1.夫子 指 棘子成 (衛國大夫)
2.惜乎 子貢謂 棘子成之論“君子”,失言可惜。
3.駟不及舌 駟,四馬古用四馬駕一車。舌已出言,四馬追之不及。

<思惟提綱>
1.為什麼子貢聽到棘子成說:“君子只要質就夠了,要文幹什麼?”之後
子貢 回答說:“ 太遺憾了 ”?
2.棘子成所謂的“君子”和孔子所謂的“君子”有何不同呢?
3.子貢不同意棘子成 “存質廢文“ 的觀點,其理由是什麼呢?

回顧
《論語·雍也篇》第十六章〜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文質彬彬呢?因為我們要做君子,君子就是要文質彬彬。
什麼是君子呢?
最初,君子呢是指君主,在上位的人,管理者。
君子的“君”,上面是一個尹字,當治國平天下的治字來講,下面是個口,是指發號施令。
後來呢君子就泛指讀書人啦。比如說,孔子雖不在其位,但是他可以宣講古聖先王的道,
可以教化天下人。所以呢,就可以稱得上君子。
讀書人就是要學習夫子,自己先明明德,自己有了道德的內涵和修養,
再藉助外面的表達工具,以文載道,用文章來表達道德,這就是文質彬彬。

儒家強調教育,而一般人一提到教育,就容易偏向文超過質的這麼一個趨向。
比如說,我們背誦《論語》,就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最終明了性德,成就大道的。
但是呢,只是把這種背誦當做知識,自己既不提升,又不改善,那就是文勝質了;
再比如說,與人相處,學習恰當的禮儀、禮容,
是可以讓人們保持融洽的關係,帶來相互之間美好的感受,
可是呢如果只注重外在的禮儀形式〜
比方說,和人握手問候,只是出自一種形式,沒有任何真誠的情感,那有什麼意思呢?
一天到晚說一些客套話,做一些言不由衷的事,
這樣久了,自己的生命就空虛掉了,蒼白掉了,
不用心去活著,沒有任何意義,自己都會厭倦自己。

儒家呢,強調的是生命的內在和外在要合一。所以,說任何話,做任何事,面對任何人,
拿出自己的至誠之心,內心真誠,然後言行文雅,文質兼顧,這就是文質彬彬。

<義理解釋> 趙軍老師

一. 引用經文
(無)
二. 重點摘記
複習 第一天進度 (1分 35秒)
大家好!今天我們進入《顏淵》篇的第八章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
(一) 何謂質?何謂文?
棘子成是衛國的大夫,想必也是個重視道德的人。
他說:“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這裡談到質和文這兩個概念,
先稍微解釋一下〜
質就是重視本質和內涵,是指內心的道德建設,
如要孝、悌、忠、信等等;
文的理解角度比較多,如指研習《詩》、《書》等六藝之文,
再就是講究文采、文飾,乃至泛指禮樂等外在形式。

(二) 棘子成有感學道之人華而不實
他有感於當時的學道之人,華而不實,只注重外在的文而不求本質,
所以發聲道:“君子只要質就夠了,要文幹什麼?”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學君子之道,要內涵就可以了,搞那些形式幹什麼!
這話聽起來也是蠻有道理的。


第二天進度 (1分 2秒)

大家好!上次我們學到,棘子成針砭時弊,崇本抑末,
說道:“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強調要學做君子,就應重質而輕文。
子貢聽到後卻說:“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意思是:太遺憾了,您老人家這樣表達君子之道,不免矯枉過正,
結論下得太快。只恐怕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句話會誤導人的!




〜〜期待明天 共學第三天的進度〜〜

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

看來〜子貢不同意棘子成 “存質廢文“ 的觀點,
子貢 的理由是什麼呢?期待明天的<義理解釋> 哦!

論語 顏淵十二 第8章-1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白話>
棘子成說:「一個修道的人,只要有本質就好了,何必要有外表的文彩修飾呢?

<文義解釋>
1. 棘子成--春秋時衛國大夫,曾與子貢論文質概要。
2. 質而已矣: 質,指內在樸實善良的本質。只要有本質就好了.
3. 何以文為: 文,指外表的華麗文飾。何必要有外表的文彩修飾呢?

<思惟提綱>
1. 質的內涵為何?
2. 文的內涵為何?
3. 成為君子只要質就夠了,要文幹什麼?您承許嗎?
若不承許, 那您認為君子該如何!

<義理解釋>講師 : 趙軍老師 /  1’35”

一. 引用經文
《六藝》: 內涵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指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知能,是周代教育的主要內容;
另一指〔易〕、〔書〕、〔詩〕、〔禮〕、〔樂〕和〔春秋〕等六種經典及其相關訓傳的總稱,是漢代以後的說法。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

 (一) 何謂質?何謂文?
1. 棘子成是衛國的大夫,想必也是個重視道德的人。他說: “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這裡談到質和文這兩個概念,先稍微解釋一下。
2. 質就是重視本質和內涵,是指內心的道德建設,如要孝、悌、忠、信等等;
3. 文的理解角度比較多,如指研習《詩》、《書》等六藝之文,再就是講究文采、文飾,乃至泛指禮樂等外在形式。

(二) 棘子成有感學道之人華而不實
 他有感於當時的學道之人,華而不實,只注重外在的文而不求本質,所以發聲道:“君子只要質就夠了,要文幹什麼?”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學君子之道,要內涵就可以了,搞那些形式幹什麼!這話聽起來也是蠻有道理的。

論語 顏淵十二 第7章-3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白話>
子貢接著問夫子:「萬一遇到就算是把軍事經費撤銷了,還不能維持的情況,對於足食和民信,又要先去哪一項呢? 」夫子直截了當地說「去掉足食。因為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文義>
1. 去食:有兩種解釋,一是指去掉百姓活命的糧食,二是指去除百姓的徵糧賦稅
<思惟提綱>
1.「無信不立」是指為政者要有信,還是指百姓要有信?你覺得哪一個解釋比較接近夫子的意思呢?為什麼?
2.「自古皆有死」是要求百姓為了守信而死,還是為政者率先要為了守信而死?還是兩個解釋都可以呢?為什麼?
3.從本章子貢和夫子的對答互動中,你學習到什麼呢?

<義理解釋> 
壹、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9》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2.《論語·堯曰·1》堯曰:……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3.《論語·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4.《論語·公冶長·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5. 朱熹《四書集注》: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而不失信於我也。程子曰:「孔門弟子善問,直窮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貢不能問,非聖人不能答也。」愚謂以人情而言,則兵食足而後吾之信可以孚於民。以民德而言,則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為政者,當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棄也。
6.《春秋左傳·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史曰:「利於民而不利於君。」邾子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左右曰:「命可長也,君何弗為?」邾子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遂遷于繹,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7.《春秋左傳下·卷6》:「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臣聽說國家的興盛,是因為看待人民如受傷的人一樣倍加體恤,這就是它的福祉;國家的衰亡,是因為看待人民如泥土小草一樣輕賤糟蹋,這就是它的禍患。)
8.《禮記·學記·18》:「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善於發問的人,好比砍伐堅硬的木頭,先從容易下手的軟處開始,慢慢的擴及較硬的節目,時間久了,木頭自然分解脫落,師生相悅,困惑得解;不善發問的人,使用的方法剛好相反。善於回答問題的人,有如撞鐘,輕輕敲打則響應得小聲,重力敲打,則響應的聲音就很響亮,打鐘的人一定要從容不迫,然後鐘聲才會餘音悠揚傳之久遠,不善答問的人 剛好相反,這都是增進學問的方法。)
貳、重點摘要
(一)第七章第三段原文和消文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子貢接著問夫子:“萬一遇到就算是把軍事經費撤銷了,還不能維持的情況,對於足食和民信,又要先去哪一項呢? ”夫子直截了當地說“去掉足食。因為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二)對“去食”、“民無信不立”的理解,多有爭議
1.這一段是本章的重點,自古以來,對於 “去食”、“民無信不立”的理解就各不相同,多有爭議。
2.比如“去食”是指去誰的食,是指去掉百姓活命的糧食,還是去除百姓的徵糧賦稅?
3.“無信不立”是指為政者要有信,還是百姓要有信?
4.“ 自古皆有死 ”是要求百姓為了守信而死,還是為政者率先要為了守信而死?5.雖然古人註釋的角度各不相同,但用心品味,還是可以漸次漸次地靠近夫子的 心意。
(三)“去食”義理的探討
1.有關足食,在顏淵篇第 9章記錄了魯哀公問夫子的弟子有若的一段話:
魯哀公:“年飢,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何不只收十分之一的田租呢?”
哀公:“我在田租外加收了田賦,已經收了兩份,尚感不足,怎麼可以只收一份田租呢?”
有若:“只要百姓足了,君怎麼會不足呢?如果百姓都不足,君又和誰去足呀!
2.這段歷史在《左傳》上也有記載,哀公十二年春用田賦,就是按畝分攤軍費。        正好趕上連續兩年都有蟲災,又連年用兵於邾國,還要防備齊國的入侵,因此,魯哀公困於國用不足,而請教有若。有若給他出的主意不是去除百姓的基本食用,而是只稅田,不加賦,也就是飢年更應體恤百姓,減少賦稅。
3.再來看夫子是怎麼說的。《論語 •堯曰》曾引周武王之言:“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就是說國君當一切以民為重,要關注民眾的飲食,喪禮,祭禮。寬厚待民就必得民心,對民守信就自然受民擁戴,勤敏為政就會建功立業,追求公道天下百姓就會歡喜。
4.《論語•學而篇》中夫子也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夫子主張為政者應當敬慎做事且言而有信,節儉費用支出,用於造福人民,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
5.《論語•公冶長》也說,“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為政者應當讓人民得到實惠,需要讓人民出力時,也應遵守道義。
6.站在仁者愛人的角度來看,有若的建議與夫子的想法還是比較吻合的。據此,後代有註家認為 ,夫子說的“去食”是指減少賦稅,也就是說,寧可減少兵役、減少賦稅,也不能失信於民。
(四)“無信不立”義理的探討
接下來, “無信不立”是指為政者要有信,還是百姓要有信?
1.朱熹《四書集注》的解釋是 :“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而不失信於我也。”這就是連為政者和老百姓都說了,都要有信,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去食或有餓死之虞,然而自古皆有死,不足為患,只要人民信賴政府,雖無足食,仍可與國家共患難。若去民信,縱無外患,也有內亂,則國家不能安立,所以說民無信不立。
2.朱子還認為,信是人所固有的性德,是先於兵、食而存在的。只是為政者應當身先士卒,率先垂範,以死守信,殺身成仁,捨身取義,這樣,百姓就會受到為政者的德行感召,也講信修睦,言忠信,行篤敬了。
3.舉例說明--“寧死而不失信於民”的國君
歷史上確實有朱子說的這樣的為政者,他們 “寧死而不失信於民”的故事,現在聽起來,還深深打動人心。
(1)據《左傳·文公十三年》記載,邾國是夾在齊、楚、宋、魯之間的一個小國,當時,邾國的國君邾文公在位五十二年,治國有方,國力日盛,他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決定遷都於繹地,史官占卜吉凶後說,遷都繹對百姓有利而對國君不利。
(2)此時,邾文公發出了震古爍今的鏗鏘之言:“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這是說“如果對百姓有利,也就是我的利益。上天生育百姓並為他們設置了君主,就是用來為他們服務,並給他們帶來利益的。百姓既然得到了利益,我的利益也就在百姓的利益之中了!”
(3)當臣下不斷勸說他不要遷都,這樣他的壽命可以延長之時,他又說:“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活著就是為了安養百姓。而死的早晚,在於時運天命。如果對百姓有利,就遷都,再沒有比這更吉利的了!
(4)如此視民如傷、愛民如傷的國君,其德行自然感召百姓生起無比的信心,而一旦百姓信之,則去食去兵,國也依然可立。
(五)師弟間的善問善答,乃進學之道
1.最後,對本章還想說的一點是,子貢問政本是一事,夫子答以三事。子貢又不滿足於常態的了解,而追根究底,終於問出夫子心中的為政之道,萬變不離其中的為政之道。
2.程子對此評介道:“孔門弟子善問,直窮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貢不能問,非聖人不能答也。”若無子貢三問,便無夫子三答,師徒問學,間不容髮,令人嘆為觀止!
3.正如《禮記·學記》所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儘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4.這也是我們學論語最饒有趣味之處,從弟子向夫子的問學中,從夫子帶著弟子的往復推敲之中,學弟子之相,學進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