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白話>
子貢接著問夫子:「萬一遇到就算是把軍事經費撤銷了,還不能維持的情況,對於足食和民信,又要先去哪一項呢? 」夫子直截了當地說「去掉足食。因為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文義>
1. 去食:有兩種解釋,一是指去掉百姓活命的糧食,二是指去除百姓的徵糧賦稅
<思惟提綱>
1.「無信不立」是指為政者要有信,還是指百姓要有信?你覺得哪一個解釋比較接近夫子的意思呢?為什麼?
2.「自古皆有死」是要求百姓為了守信而死,還是為政者率先要為了守信而死?還是兩個解釋都可以呢?為什麼?
3.從本章子貢和夫子的對答互動中,你學習到什麼呢?
<義理解釋>
壹、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9》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2.《論語·堯曰·1》堯曰:……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3.《論語·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4.《論語·公冶長·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5. 朱熹《四書集注》: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而不失信於我也。程子曰:「孔門弟子善問,直窮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貢不能問,非聖人不能答也。」愚謂以人情而言,則兵食足而後吾之信可以孚於民。以民德而言,則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為政者,當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棄也。
6.《春秋左傳·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史曰:「利於民而不利於君。」邾子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左右曰:「命可長也,君何弗為?」邾子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遂遷于繹,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7.《春秋左傳下·卷6》:「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臣聽說國家的興盛,是因為看待人民如受傷的人一樣倍加體恤,這就是它的福祉;國家的衰亡,是因為看待人民如泥土小草一樣輕賤糟蹋,這就是它的禍患。)
8.《禮記·學記·18》:「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善於發問的人,好比砍伐堅硬的木頭,先從容易下手的軟處開始,慢慢的擴及較硬的節目,時間久了,木頭自然分解脫落,師生相悅,困惑得解;不善發問的人,使用的方法剛好相反。善於回答問題的人,有如撞鐘,輕輕敲打則響應得小聲,重力敲打,則響應的聲音就很響亮,打鐘的人一定要從容不迫,然後鐘聲才會餘音悠揚傳之久遠,不善答問的人 剛好相反,這都是增進學問的方法。)
貳、重點摘要
(一)第七章第三段原文和消文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子貢接著問夫子:“萬一遇到就算是把軍事經費撤銷了,還不能維持的情況,對於足食和民信,又要先去哪一項呢? ”夫子直截了當地說“去掉足食。因為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二)對“去食”、“民無信不立”的理解,多有爭議
1.這一段是本章的重點,自古以來,對於 “去食”、“民無信不立”的理解就各不相同,多有爭議。
2.比如“去食”是指去誰的食,是指去掉百姓活命的糧食,還是去除百姓的徵糧賦稅?
3.“無信不立”是指為政者要有信,還是百姓要有信?
4.“ 自古皆有死 ”是要求百姓為了守信而死,還是為政者率先要為了守信而死?5.雖然古人註釋的角度各不相同,但用心品味,還是可以漸次漸次地靠近夫子的 心意。
(三)“去食”義理的探討
1.有關足食,在顏淵篇第 9章記錄了魯哀公問夫子的弟子有若的一段話:
魯哀公:“年飢,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何不只收十分之一的田租呢?”
哀公:“我在田租外加收了田賦,已經收了兩份,尚感不足,怎麼可以只收一份田租呢?”
有若:“只要百姓足了,君怎麼會不足呢?如果百姓都不足,君又和誰去足呀!
2.這段歷史在《左傳》上也有記載,哀公十二年春用田賦,就是按畝分攤軍費。 正好趕上連續兩年都有蟲災,又連年用兵於邾國,還要防備齊國的入侵,因此,魯哀公困於國用不足,而請教有若。有若給他出的主意不是去除百姓的基本食用,而是只稅田,不加賦,也就是飢年更應體恤百姓,減少賦稅。
3.再來看夫子是怎麼說的。《論語 •堯曰》曾引周武王之言:“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就是說國君當一切以民為重,要關注民眾的飲食,喪禮,祭禮。寬厚待民就必得民心,對民守信就自然受民擁戴,勤敏為政就會建功立業,追求公道天下百姓就會歡喜。
4.《論語•學而篇》中夫子也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夫子主張為政者應當敬慎做事且言而有信,節儉費用支出,用於造福人民,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
5.《論語•公冶長》也說,“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為政者應當讓人民得到實惠,需要讓人民出力時,也應遵守道義。
6.站在仁者愛人的角度來看,有若的建議與夫子的想法還是比較吻合的。據此,後代有註家認為 ,夫子說的“去食”是指減少賦稅,也就是說,寧可減少兵役、減少賦稅,也不能失信於民。
(四)“無信不立”義理的探討
接下來, “無信不立”是指為政者要有信,還是百姓要有信?
1.朱熹《四書集注》的解釋是 :“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而不失信於我也。”這就是連為政者和老百姓都說了,都要有信,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去食或有餓死之虞,然而自古皆有死,不足為患,只要人民信賴政府,雖無足食,仍可與國家共患難。若去民信,縱無外患,也有內亂,則國家不能安立,所以說民無信不立。
2.朱子還認為,信是人所固有的性德,是先於兵、食而存在的。只是為政者應當身先士卒,率先垂範,以死守信,殺身成仁,捨身取義,這樣,百姓就會受到為政者的德行感召,也講信修睦,言忠信,行篤敬了。
3.舉例說明--“寧死而不失信於民”的國君
歷史上確實有朱子說的這樣的為政者,他們 “寧死而不失信於民”的故事,現在聽起來,還深深打動人心。
(1)據《左傳·文公十三年》記載,邾國是夾在齊、楚、宋、魯之間的一個小國,當時,邾國的國君邾文公在位五十二年,治國有方,國力日盛,他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決定遷都於繹地,史官占卜吉凶後說,遷都繹對百姓有利而對國君不利。
(2)此時,邾文公發出了震古爍今的鏗鏘之言:“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這是說“如果對百姓有利,也就是我的利益。上天生育百姓並為他們設置了君主,就是用來為他們服務,並給他們帶來利益的。百姓既然得到了利益,我的利益也就在百姓的利益之中了!”
(3)當臣下不斷勸說他不要遷都,這樣他的壽命可以延長之時,他又說:“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活著就是為了安養百姓。而死的早晚,在於時運天命。如果對百姓有利,就遷都,再沒有比這更吉利的了!
(4)如此視民如傷、愛民如傷的國君,其德行自然感召百姓生起無比的信心,而一旦百姓信之,則去食去兵,國也依然可立。
(五)師弟間的善問善答,乃進學之道
1.最後,對本章還想說的一點是,子貢問政本是一事,夫子答以三事。子貢又不滿足於常態的了解,而追根究底,終於問出夫子心中的為政之道,萬變不離其中的為政之道。
2.程子對此評介道:“孔門弟子善問,直窮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貢不能問,非聖人不能答也。”若無子貢三問,便無夫子三答,師徒問學,間不容髮,令人嘆為觀止!
3.正如《禮記·學記》所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儘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4.這也是我們學論語最饒有趣味之處,從弟子向夫子的問學中,從夫子帶著弟子的往復推敲之中,學弟子之相,學進學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