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11章-1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白話〉

齊景公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回答:「為人君者當盡君道,為人臣者當盡臣道,為人父者當盡父道,為人子者當盡子道。」

〈文義〉

君君:第一個「君」,為名詞,指國君;第二個「君」為動詞,意為像國君的樣子。「君君」意即國君要像個國君的樣子。以下「臣臣」、「 父父」、「 子子」句式結構同。

〈思惟提綱〉

1.齊景公為何要問政於孔子?

2.孔子對齊景公的問政,給了什麼精闢的解答?

3.何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為何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當今社會亂象的一劑良藥?

義理解釋 :

一. 引用經文

1. 《策別安萬民》:有名而無實,則其名不行;有實而無名,則其實不長。

2. 《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夫義、婦德、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十義。」

3.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 《論語•雍也‧28》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5. 《莊子•天下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
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二、重點摘記

(原文)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一)文義解釋

這一章分兩段來學習,今天學習前半段: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齊景公問為政之道於孔子,孔子回答道:“君要盡君道,臣要
盡臣道,父要盡父道,子要盡子道。

(2)也可以說:“君要像個國君,臣要像個臣子,父呢就要像父親
子呢就要像子的樣子。

(3)就是能夠守住自己現在的位階是在哪裡,然後自己的本分就應該要盡自己的本分。

(二) 本章的歷史背景與人物

在進入義理的研討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這一段的歷史背景與歷史人物。

1.這一段有兩位人物:一位是問問題的齊景公,一位是回答問題的孔子。

2.孔子三十五歲,在齊國孔子是魯國人,那時候他大概三十五歲左右,也是魯昭公二十五年的時候,魯國三家大夫共同要攻打昭公,昭公奔逐到齊國去避難,孔子也在這個時候到達了齊國,而發生了齊景公問政的這一段歷史。

3.齊景公想恢復霸業

那時候正好齊大夫陳氏專政,而景公呢是那個時候的國君,他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繼位了,在位總共五十八年,他算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國君,而且也肯重用名臣,他一心有一個願望就是想要恢復齊桓公時代的霸業。但可惜他想的跟做的離得很遠,所以他就沒有辦法達到,因此很苦惱,就去問了孔子。

4.孔子到達齊國的時候,齊大夫陳氏專政,而景公還不知要改善。事實上,他那時候多內嬖,不立太子,所以呢孔子才會用這樣的話來提醒他,要守住禮節。

(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就是禮:

1.職責要名符其實

那我們看一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跟臣都算是一個名位,這是一個職稱,我們現在講的職稱。那這個名位呢,承擔這個名位的人,他有他應該具足的特定的德行跟能力。

2.有名無實、有實無名皆不行

如果他的德行跟他的能力不足以承擔這個的話,事實上他一定會造成政事的混亂。那麼換句話說,孔子是一個很重視名分的人,那如果名分跟實在不符合的話,那就要改善。所以也就是說,“有名而無實,不行;有實而無名,也不行”。

3.各司其職

所以,要有君之名還須有君之實,有臣之名還須有臣之實,有父之名也要有父之實,名實要相符合,才能夠在這樣一個複雜的人際網路中運轉,而各自盡各自的本分,這就是一種禮。

4. 德一定要跟他的位相呼應

所以孔子一直講說: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所以君跟臣是一個職稱,一個名位,那承擔這個名位的人,他一定要具足承擔這個名位該有的特定的德行跟能力,或者一種才能都可以。所以每一個階層的治理者,他應有的德一定要跟他的位相呼應。

5.《禮記》十件美德

《禮記》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它有講十件美德,像父就慈,父要慈,子要孝,兄要良,弟要悌,夫要義,婦要聽,長要惠,給人家恩惠,幼要順。

6.人際關係不是單向要求

我們這裡講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互間這樣子運轉的話,就非常地充實,非常地美好溫暖,所以它不是一個單向的要求而已,它是兩個相互的積極地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那你的生命就會越來越充實,跟人際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四)儒家文化正對治現代的失誤

1.五倫是生處複雜的網路時代最好的生存方法
所以,怎麼樣子在這個社會複雜的網路中生存下去呢?其實我們傳統文化裡的五倫就是一個最好的方法。

2.現代有三種方向的失誤

可是我們現在看現在這個時代是這樣的:現在的時代,大家都不想要被繁禮所約束住,所以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滿足的時候
,有三種方向的失誤:

第一個是追求物質。

第二個是彼此互相競爭。

第三個是虛無的價值觀念。

3. 儒家思想正好可以治理三個迷失

儒家的想法正好可以治理這三個迷失,這三個偏向的迷失。為什麼呢?

(1)因為它重視生命內在的內涵的成長,而非唯物;那他跟別人的關係呢講求的是禮節,“己立立人”,從自我的淨化到與人為善,而不只是競爭互吞。

(2)談生命價值,是“內聖外王”,各安其位,循禮而行,而非濫爭自由人權。

(3)所以,不管是追求的方向,跟自他群己的關係,還有生命價值觀,它正好。

(五)結攝

1.二千五百年的孔子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絕對不只是針對齊景公而說,而是針對在整個時代。

2.一代傳一代,代代傳遞的過程中,可能方向的一種偏失,那必須再回到儒家文化的這些美好的品德,一起來努力。

3.孔子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發自於內心的仁,而外面的一種禮節的一種運轉而非常地美好。所以確實可為現代社會的亂象,或者是國政的混亂,開出一劑良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