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第九 第6章-1

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
<白話>
太宰問子貢:「老師是聖人嗎?為什麽如此多才多藝?」
<文義>
1. 大宰:“大”讀“太”,“大宰”是官名,職位就相當於宰相。
2. 與:同「歟」。太宰蓋以多能即為聖。
3. 能:即技藝。

<思惟提綱>
1.大宰和子貢認為的聖人有何差異?
2.什麼是聖人?儒家所承許的聖人具備什麼條件?
3.一般人容易被才能所迷惑,會出現甚麼失誤呢?
4.司馬光的用人之道,說: 如果得不到聖人、君子,與其選用小人,還不如選用一個愚人。為什麼司馬光會這麼說?

<義理解釋> 7分20秒 講師:夢秋老師
一. 引用經文
1.《孔子家語辨物第十六》孔子在陳,陳惠公賓之於上館。時有隼集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惠公使人持隼如孔子館而問焉。
孔子曰:“隼之來遠矣,此肅慎氏之矢。昔武王克商,通道於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而無忘職業。於是肅慎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
2.《論語.先進.12》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論語.季氏.2》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4.《史記》中的《孔子世家》,与《孔子家语》:「夏,鲁桓厘庙燔,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在陳,闻之,曰:『災必及於桓、釐之廟乎?』已而果然。」
5.程樹德氏論語集釋引李中孚《四書反身錄》:說:「元人謂宋徽宗詩文字畫諸事皆能,但不能為君耳。」
6.《資治通鑒》:“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
而德勝才呢,謂之君子; 才勝於德呢,就稱之為小人。”

<義理解釋> 7分20秒 講師:夢秋老師
重點摘記
(原文)
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一) 文義解釋
按照背誦的進度,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句:
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
1.這個“大”字,就讀作“太”,“大宰”是官名,過去在魯宋吳陳都有這麼一個官位,職位就相當於後來的宰相。也有人說,此處的大宰是魯國的大宰。
2.大宰問子貢,說:“孔子是聖人嗎?怎麼這麼多才多藝呢?”子貢說了:“這是上天讓他成為聖人,又使他多才多藝。”
3.子貢用了一個“又”字,把聖與多能分開了,他暗示大宰:“多能”和“聖”是兩碼事。

(二) 孔子多才多藝學識廣博
我們都知道,孔子具備很多種能力,他可以做老師,教弟子學習六藝;還會管理政事,做財務;會辦喪事;還會經營畜牧業;還能應對國之外交,等等,學識非常廣博。
1.《國語》記載孔子學識廣博的事例
孔子在陳國的時候,有一隻隼掉落在陳國宮庭的庭院裡死了,身上呢還帶著一支一尺八寸長的箭,這個箭呢非常奇特,用楛木做的箭竿,石頭做的箭頭,誰都不知道出處哪裡,陳惠公呢就派人到孔子住的驛館去問〜
孔子就肯定地說:“這個隼呢是來自很遙遠的地方,身上的箭是肅慎氏的箭。 (《孔子家語辨物第十六》)
過去武王滅商建立周朝的時候,有一個民族叫肅慎氏,他們進貢過一種楛矢石砮,周武王在箭的末端呢還刻上‘肅慎氏之貢’這幾個字。後來,周武王的長女嫁給了陳國這個國君,這個貢矢就被當作賞賜帶到了陳國。夫子還說:如果到存放古物的倉庫裡找一找,也許還能找到。結果他們在陳國的倉庫裡果然找到了相同的箭。

2.夫子可以精準預判未知的事情
更神奇的是,夫子還可以對很多未知的事情進行精準的預判。
(1) 《論語.先進.12》
夫子對他弟子的命運的預測都非常地準確,他說過子路“行行如也,不得其死然。”結果子路死得真的不是很好。
(2) 《論語.季氏.2》
他對時運的判斷也非常地精確,他說過,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十世不失其國的就少了;自大夫出的時候,五世不失其家的就稀有了;而當大夫的家臣把持國家政令的時候,三世不失去的就少了。並且呢他以此推測三桓的子孫就要衰微了,歷史都證明他說的是對的。
(3) 《孔子世家》
如果說這是因為夫子熟悉歷史,那麼在《左傳》當中記載的一件事就很神奇了,說是孔子在陳國的時候,魯國著火了,夫子就說:災必及於桓、釐之廟。說這個大火一定會燒到這個魯桓公、魯釐公的廟,結果就真的燒到了。我們也不知道夫子是如何準確地推測出這個火災的。
但是這些記載都非常真實,有典籍可查。

(三)大宰認為“多能”就是聖人
大宰認為這些事,非常神奇,不是尋常的人能辦到的,那這些就是聖人的表現,並且根據這些,認為夫子就應該是聖人吧!所以他就問子貢:“夫子是聖人嗎?”
我們由此可見,大宰認為多才多能、見聞廣博,有很多神奇的本領,這就是聖人了。

(四) 子貢認為聖人的本質在道德
子貢回答“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說夫子本來就是天所成就的聖人,而且又多能。子貢認為不能以多能為聖人,聖人雖然必定多能,但多能並不是聖人的本質所在,道德才是成為聖人的必要條件。

(五) 儒家承許的是內聖外王的聖人
1.到底什麼是聖人?現在也有很多被稱為聖的人,比如,詩聖杜甫、茶聖陸羽、書聖王曦之,等等,他們都非常地有才能。
2.儒家所承許的聖人,並不是這樣的,而是像堯舜、商湯、周文王、周公等等,再到孔子,這些人向內開發出性德,對外可以治世以利天下,是內聖外王的道德聖人。
3.以多能不多能來分辨是否為聖人,是很大的誤解。聖人是無所不通的,多能乃其一事。
4. 僅有多能不是聖人
(1)《四書反身錄》說:“元人謂宋徽宗詩文字畫諸事兼能,但不能為君耳。”說宋徽宗很有才能,但當不了君主。
(2)“做個詞人真絕代,可惜薄命做君主”的李煜,還有隋煬帝,等等,他們都非常有才華,讓人欣賞,但是他們德行不夠,不能服於天下。
5. 才與德異,世俗莫能辨。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對這個問題有過一段非常精彩的論辯。他說:“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才能和德行是不同的,但是一般人,卻難於辨別,通通謂之賢人,所以就看錯了人,所以就容易失人。

(六) 一般人容易被才能所迷惑
大宰的問題,就是我們一般人的問題,我們一般人看到人有才能,就覺得羡慕很耀眼,很容易被一些外在的,所謂的一些聖跡所迷惑。被一些所謂的才華所炫目,反而忽視了評價判斷這個人最重要的標準實際上是道德。而依循這樣錯誤的認知,尋找老師也好,結交朋友也罷,乃至選用人才也好,人生就會出現很大的失誤。

(七)總結
1. 用人之道
司馬光最終提出來用人之道,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就稱之為小人。”
說如果得不到聖人、君子來用的話,與其得到小人,那還不如去得到一個愚人來運用。因為愚人就算是作惡,他能力不夠,而且容易被制伏;可是一旦才華橫溢的小人發揮邪惡的能力,力量是足以逞兇施暴,就像是兇惡的老虎長了翅膀,危害實在是太大了。

2. 任用才有餘德不足的人,會導致亡國亡家
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嚴重的都是那種才有餘而德不足的人,他們最後都導致亡國、亡家,在歷史上也是數不勝數。
因為君子有才,他會挾才以為善;而小人有才,就容易挾才以為惡了。所以如果不瞭解能力和德行的差別,直接認為有能力的人就是可以信賴的、可以依賴的人,而不去觀察他的品德,那麼這樣的見解,對我們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

論語 子罕第九 第5章-2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    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白話>
5-1: 孔子在周遊列國時,經過匡地,遭匡人圍禁五天。孔子卻說,周文王已經過世了,可是文王的道脈傳承不就在我身上嗎?
5-2: 上天如果有意要滅除文化道統,那麼我死後,後人就
     不會知此文化道統,可是今天我既然得到了這個文化
     傳承,可見天意是要保留這個文化,讓我傳下去。既
     然需要由我而傳,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文義>
1. 喪斯文也: 滅亡道統文化。
2. 後死者:指未來的子孫後代。
3. 與:與是參與、聞知。
4. 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麼樣。


<思惟提綱>
1. 夫子在畏地被圍困,臨危之際,說了什麼?
2. 面對患難之危,臨死亡之地,為何夫子顏色不變,如此淡定?
3. 本章呈現夫子逃過了圍困,但更重要的是要彰顯什麼?
4. 人要立大志,如孔聖人,立大志才能有大成就。你認同嗎?你立了大志嗎?
5. 有人說:立大志,等同背負沉重的使命感。你知道這份
   沉重的使命感有大用嗎 ?


<義理解釋>論語•子罕第九》第五章(2)講師:夢秋 10'24"
一、 引用經文
1.《孟子•公孫丑下•13》:「…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2.《論語•堯曰•3》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3.《中庸•24》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 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4.《中庸.23》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5.《論語•里仁•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一)本章第二部分的解釋
如果上天想要滅亡這個文化道統,那麼後面的人也不會學到這個文化了;如果上天想要讓這個文化道統保留下來的話,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二) 本章描述一個衝突的畫面
1. 一邊是心懷仇恨,隨時準備要殺人的匡地百姓;另一邊是面臨著絕境卻溫和淡定,執理自問的孔子。其實在這種衝突中,更為奇特的是夫子的思考過程。
2.我們看,他先是想到了周文王“文王已逝,文不在茲乎?”周文王已經過世了,然後他就談到了文王的文化傳承,道脈的延續,確定這個文化傳承就在自己的身上。
3.接著,他又想到,說如果上天要滅亡這個文化,我就不會學到這個文化,那既然讓我得到了,應該就是上天想讓道脈傳下去。
4.最後,他得出了個結論:如果天意如果讓道脈傳下去,那匡人就殺不了我。

(三)夫子的思考,展現聖人的氣象。
1. 夫子整個思考的過程,完全脫離開了對境,也就是說,全不在眼下的情境中,彷彿和眼前的人和事毫無關係。
2. 一般人眼裡看,這實在是不著邊際!一般人在這種狀況下絕不會這麼思考的。或者說,當我們聽說,他是透過這樣的思考,得出結論——匡人不能把他怎麼樣的時候,我們也真的是不敢相信的。
3.有學者說,這就是孔子的聖人氣象。他執天道,而不責人。因為,他擔當了傳統文化的道統使命,所以面臨生死大考,他依然可以淡定從容,這正是夫子的自信之處。

(四)夫子順天命而為,相信匡人不能違天害己。
1. 我們說,在亂世之中,自信是一回事,但安全就是另一回事,自信不一定就能安全。
2. 《朱子語類》記載,學生問朱熹,“萬一匡人就要殺孔子,怎麼辦?”朱熹本來說,“孔子有天命,匡人不能殺他。”學生還是追問,“如果匡人真要殺他,怎麼辦?”朱熹說,“那只好認了。萬一出了事,孔子也沒什麼遺憾的。天命如此。
3. 就像孟子所說的,上天如果不想治理好百姓,那就算了。上天如果想要治理好百姓,“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呢? (《孟子•公孫丑下•13》)
4.所以這一章我們要注意的,不是夫子是否能逃過這一劫,而是他怎樣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依然堅持自己最深刻的信念。
5.孔子在這裡是真實地做到了,他在論語最後一篇所講到的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3》)因為他順天命而為,所以他可以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因為他順天命而為,所以他知道,匡人不能違天害己。這樣的收放自如,是非常不容易的。

(五)夫子的氣魄:臨死亡之地,顏色不變。
1.有人說,既然是匡人的一場誤會,那麼解釋一下不就可以了,也算不上是多大的兇險。
2.我們稍微讀一些群眾心理學,就會知道,有大量人群聚集的地方,人民的情緒一旦被點燃,就算有再好的理由,也是不容易解釋的,因為解釋需要時間,需要做很多事,而群情激憤的時候,什麼你都做不了,這就是一個沒有人能掌控的災難。
3.那夫子的這段話,就是在這種危險的狀況下講的:“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我們看,“犯患難之危,臨死亡之地,顏色不變。”夫子真的是太有氣魄了。

(六)夫子顯現出順天命而為的至誠。

1.《中庸•24》有另外一個角度,“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2.一般人,生命遇到一點小的挫折困難,就會慌了手腳。
3.但是對於一個有堅定信念的人來說,他全力以赴地追求生命宗旨的那一片至誠,就會讓他的良知良能得到顯發,會讓他對很多事情能夠提前感知,這是經典上所承許的。
4.所以我們說一個人,活在世上,一定要立遠大的志向,有深遠的宗旨和目標。因為只有立大志,才能有機會得到大的成果。
5. 六祖在見到五祖的時候,開口就說“我想做一個佛。”24歲他就成為祖師了。
6. 所以,就怕我們不敢發這個願,沒有這個願意擔當的心,怕我們的志向不是真的。
7.一旦志向確定了,任遇何境,都是考驗我們心裡的真誠。
8.生死存亡之際,夫子表露了心聲—“道沒有傳承下來,我怎麼敢死呢?所以要將文化傳承下去。”這就是夫子在生死關頭顯現出來的那一份至誠。

 (七)怎樣練就這樣的一片至誠?
怎麼樣才能練習出這樣的一片至誠呢?
1.《中庸•23》說,對於我們不是“生而知之”的聖人,而是通過“學而知之”的人來說,要在小事上真誠地去做,“曲能有誠”。
2.在什麼樣的小事上去做呢?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15》)就是在盡己之心,如人之心地和別人互動的時候去練習,那麼最後呢,就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了。
3.從小事上,真誠去做,久了就“誠於中而形於外”,顯著於外了,就更進一步明瞭,明瞭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感動感化天下萬物,這就是“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4.孔子是怎麼化險為夷的?就是“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5.我們不是聖人,但我們要做一個“誠之者”,“誠之者”就是要“擇善而固執之。”就是要拿“忠恕之道”在生活中慢慢地去實踐,這樣的努力,最終一定就能有所成就。

(八)沉重的使命感正是大難臨頭的依靠
1.很多人說了,這樣的使命,這樣生活會不會太沉重呢?而實際上,當大的災難來臨時,真正能成為我們依靠的,正是這份所謂的沉重。
2.靠別人關照活著的人,別人不關照了,他就活不好。為了關照別人而活著的人,就可以活得好好的。
3.比如,父母因為太愛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即使生活遇到了再大的挫折,他們都會勇敢地活著。
4.或者說,孝順的兒女呢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想到自殺,因為他太知道,父母是多愛自己了,不忍心父母難過,這一點就會讓他勇敢地活著,衝破風雨,突破困境。
5.當我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發燒到了38度就只能昏睡了,可是當我做了母親,發燒39度多,還可以照顧我自己生病的孩子。
6.所以,到底是一個有愛的人、有責任的人,面對困境更有力量,還是沒有責任、沒有愛心的人更有力量?這是顯而易見的。
7.所以,正是這些看似沉重的生命責任,反而會在大的災難面前,成為我們的依靠。正是這種看似沉重的使命感,可讓我們活出勇敢,死出尊嚴。

(九)總結
1.“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這就是夫子的信念和使命。
2.它就像是一根脊樑,支撐著聖人不倒的靈魂,也支撐起了整個華夏的文明;就像一盞明燈照亮著一顆顆期待的心靈,也點亮了聖人們人生的殿堂。
3.所以一個使命感的安立,到底對我們生命有著怎樣重要的意義呢?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大樹,那麼信念和使命,就是挺立起一切的枝幹。樹幹一倒,大樹則傾矣;信念一失,人生則危矣。
4.從這個角度上來談,按照聖人的教導,教我們立志於道,找到生命的終極意義所在,並且在當下的生活中實踐和內化,這就是最有價值,最幸福的生命生存的方式。

論語 子罕第九 第5章-1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白話>
孔子在周遊列國時,經過匡地,遭匡人圍禁五天。孔子卻說,周文王已經過世了,可是文王的道脈傳承不就在我身上嗎?上天如果有意要滅除文化道統,那麼我死後,後人就不會知此文化道統,可是今天我既然得到了這個文化傳承,可見天意是要保留這個文化,讓我傳下去。既然需要由我而傳,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文義>
1.畏於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睢縣匡城鄉。「畏」,受到威脅。
2.文王: 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的父親,是孔子認為的古代聖賢之一。
3.文不在茲:「茲」,這裡,指孔子自己,孔子自謂承擔傳遞文化的責任。

<思維提綱>
1.孔子被匡人誤認為陽虎,欲殺之而後快,這時孔子如何面對?當時孔子說了什麼話?為什麼孔子會這樣反應呢?
2.如果是我遇到這樣的災難,我會想些什麼呢?除了自身的安危,我們又會想起誰呢?又會提出怎麼樣的問題呢?
3.從這一章的內容中,我得到什麼啟示呢?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說苑•雜言•18》孔子之宋,匡簡子將殺陽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圍孔子之舍,子路怒,奮戟將下鬥。孔子止之,曰:「何仁義之不免俗也?夫詩、書之不習,禮、樂之不脩也,是丘之過也。若似陽虎,則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終而甲罷。
2.《孔子世家•22》將適陳,過匡,顏刻為僕,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顏淵後,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顏淵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孔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從者為甯武子臣於衛,然後得去。
3.《淮南子•主術訓》:「…然而圍于匡,顏色不變,弦歌不輟,臨死亡之地,犯患難之危,據義行理而志不懾,分亦明矣。」
4.朱熹《四書集注》:「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不曰道而曰文,亦謙辭也。茲,此也,孔子自謂。」
5.藕益大師《論語點睛》:「道脈流通,即是文。非謙詞也。如此自信,何嘗有畏。」
6.《中庸•17》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7.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 重點摘要
(一)本章消文
這一章講述一個非常有名的公案。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經過匡地,讓匡地的百姓給圍住了。因為在這之前魯國的陽虎曾經入侵過此地,對當地百姓施以暴虐,所以匡人甚為怨恨。孔子的相貌和陽虎極為相似,而且當年替陽虎趕車的顏刻,這一次又為孔子趕車來到此地,所以匡人就把孔子完全誤認為是陽虎,想要殺之而後快,報仇雪恨。
這種危機的時刻,孔子卻說,周文王已經過世了,可是文王的道脈教誨不就在我身上,上天如果有意要滅除文化道統,那麼我死後,後人就不會知此文化道統,可是今天我既然得到了這個文化傳承,可見天意是要保留這個文化,讓我傳下去。既然需要由我而傳,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二)引經典證明本公案是真實事件
很多的經典都有講到這一則公案。
1.《孔子世家》說,夫子當時是為了安慰眾弟子才講述了這一段話。
2.《說苑》講到這個公案,提到說,危機時刻,子路想率領大家衝出包圍,孔子就說:「我們平時詩、書、禮、樂都沒學好,這是我的錯,但是長得像陽虎,那就不是我自己的問題,是命。」然後孔子就對子路說:「由,你來唱歌,我來和。」師生一起唱完了三遍,就感得匡人放下了武器。用弦歌之聲化解了這場誤會。
3.《孔子世家》還有講說,孔子被通緝的第五天,最初和大家走散的顏回終於見到了他的老師,孔子就擔心地問:「我以為你在動亂中死了呢。」顏淵就說:「老師您還在,當弟子的怎麼敢去死呢?」我們看諸多的經典對這一段公案諸多的敘述,證明這一件事確實在中國文化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三)夫子這段話給我們的啟示
1.那麼這個公案也給我們描述了一幅十分衝突的畫面,一邊是群情激憤,磨刀霍霍,另一邊卻溫和淡定、執禮自問,問的是「文不在茲乎?」彼時彼刻,夫子現起這樣的一個問題,這樣的一個想法,一般的人看起來這簡直就是狂妄和不著邊際。
2.一個平常的人突然面對這樣的誤會,會怎麼樣呢?明明對方的誤會,認錯了人還要殺人,換作我們一定是痛責之、對抗之、怨恨之。
3.可是夫子卻捫心自問,文王的道脈教誨不就在我的身上;他執持天道,絲毫不責備他人,犯患難之危、臨死亡之地,顏色不變,據義行禮。這一份矢志不渝的信仰和追求是多麼的堅定。
4.一般人突然遇到這樣一個災難時會想些什麼呢?除了自身的安危我們又會想起誰呢?又會提出怎麼樣的問題呢?
5.我們看夫子一開口就講到了周文王,談到了文化的傳承,談到了道脈的延續。設身處地一想就知道孔子真的不是一個尋常的人。
6.「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生死之間,夫子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使命,自己在世間要扮演怎樣的角色,要做出怎樣的事業。
7.其實像這樣的絕境當中,類似的話夫子已經不止說過一次了。「陳蔡絕糧」、「微服過宋」等等災難的面前,生死關頭,他都是這麼說的。
8.這證明夫子絕不是一時的慷慨激昂,而是這種傳承文化的使命,真的就已經化為了夫子的生命。

(四)夫子要傳承的「文」是文化道脈
那麼究竟什麼是夫子要傳承下來的「文」呢?
1.朱子說:「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孔子不曰道而曰文,是因為孔子謙虛。
2.藕益大師也說:「道脈流通即是文。」所以這個「文」就是道的外顯。指的就是從沒有文字的時候開始,伏羲時用符號畫畫,到有文字記載,再到周文王時期的郁郁乎文哉,一脈貫穿傳承下來的文化道脈。
3.它就像我們全天下華人的家族血脈一樣,代代相傳,教我們華夏子孫成為聖賢,讓每一個志於道的學者都能領悟其中的道理,人人皆可以成為堯舜。
4.這個載著道的文化此刻就集中在孔子的身上,這也是真實的。比如說《易經》,在孔子之前一直都是聖聖相傳,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可是夫子做了十篇《傳文》,就把《易經》闡述得十分明白,一般的人也能讀懂了。所以說這些文化都在孔子身上,「文在茲」這是真實的。
5.我們看得出夫子的自信,就源於他就代表這樣的一種文化,正是對文化傳承的這一份擔當、正是這一份超出了自己個體生存延續的責任,構建出了夫子心中的那一份天不喪斯文,匡人就害不了我的自信。
6.只要我在文化就在,只要我在文化就會被發揚光大。這是一種怎樣的生命氣象呢!這又是何等的流光溢彩!

(五)夫子的聖者情懷影響中國千年
1.災難面前夫子這樣的一段捫心自問,不經意地也向世人證明了夫子是完全地瞭解中華文化,以及文化要如何發展,他也完全地掌握。不知道是不是正是這樣的一種至誠,讓夫子所面對的每一次艱難最後都轉危為安了。孔子聖德,消滅災難不是偶然之事。
2.歷史上也有人巧言令色的學著孔子,在危難之時講過類似的話,外戚干政當上皇帝的王莽就是這麼做的,但是他最終的結局呢?卻是被斬了首級,拔去了舌頭。
3.所以說學中國文化,當真的學孔子,真能做到以道自認,以至誠之心面對自己的時候,那就是「大德者必得其名、必得其祿、必得其壽。」
4.後來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儒者,他們在個人吉凶禍福、榮辱毀譽的問題上,始終保持著一種超然的態度。任遇何境不憂不懼、不忮不求,堅定地在人生的道路上行其文、行其德。
5.比如說文天祥,他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譚嗣同生死關頭本可以一走了之,但他卻堅定地留下,說:「我以我血薦軒轅」,想用死亡來喚醒民眾。
6.面對生死,他們都能展現出從容淡定、不忘自身的道義和使命,一方面顯現出壯懷激烈、視死如歸的勇毅,一方面又顯現出恬淡無欲、從容平靜的平和。可以說這些都是傳承於孔子智慧、勇毅的聖者情懷。

(六)儒家士的精神挺起華夏千年的脊樑
1.儒家的教育是讓我們首先成為一個士,然後是君子,然後再是賢聖。而士就是要立志於道的,道就是士所追求的生命終極意義。一旦有了這樣的目標就會徹底地改變一個人生活的態度和方式。
2.孟子講,作為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二者不能兼得的時候,捨生而取義。所以說正是儒家的士的精神,挺起了我們這個民族千年的脊樑。

(七)孔子的生命像木鐸─人生要有宗旨、有終極的承擔
1.縱觀當代社會,很多人的精神安頓成了大問題,有很多年紀輕輕的年輕人就覺得生活沒意義,又不能從容的承擔和面對死亡。那麼到底怎樣才能活得更好、更有價值?
2.孔子的生命就像木鐸一樣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人生需要宗旨,需要信念,定義出人生的終極目標,從而使生命在信念、信仰上有一種終極的承擔,這種承擔就可以幫助我們平和、尊嚴地面對和超越個體的生死。
3.「文不在茲乎?」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華夏兒女反躬自省的一句警言。我們有沒有在生命中建設出一個深邃的信念,建設出一份超越個體生存的使命呢?還是任由自己飄蕩人間,如草木般生死。
4.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但是誰也沒有辦法把堅定的信念深種於我們的心中,這件事只能靠我們每一個人自己來完成。

論語 子罕第九 第4章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白話>
夫子平日絕無四種心:無億測心,無期必心,無固執心,無自我心。(不懸空揣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唯我獨是。)

<文義>
1.絕:無之盡。(不是禁止之意) 
2.毋:同「無」,古通用。
3.意:臆測。事未至,而妄億測。
4.必:期必。事未至,望其如此無誤。
5.固:執滯不化、固執。
6.我:我私、我慢之我。

<思惟提綱>
1.本章提到孔夫子「絕四」,不會有哪四種心態?
2.何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對我們而言,「意」、「必」、「固」、「我」常常會出現,請舉例說明。
4.為什麼一般人很難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想想 「意、必、固、我」的過患,這修行的致命傷,我如何防範?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劉寶楠《論語正義》:「『毋』者,禁止之辭,毋即絕也。」
2.「疑鄰竊斧」:出自戰國•鄭•列禦寇《列子•說符》中的一則寓言。
3. 李炳南《論語講要》:「意」是心裡起的念頭。心的本體是中庸所說的性,
  率性是道。一般人起念則不能率性,故有喜怒哀樂等各種惱人的情緒。
4.蕅益大師《論語點睛》:「由誠意,故毋意。毋意,故毋必。毋必,故毋固。
  毋固,故毋我。細滅,故粗必隨滅也。由達無我,方能誠意。不於妄境生
  妄惑。意,是惑。必、固,是業。我,是苦。」
5.《中庸》二十八章:「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6. 朱熹《論語集注》:程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辭。聖人絕此四者,何用
  禁止。」
7.《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8. 李炳南《論語講要》:「必」是偏見,不合中庸之道。
9.錢穆《論語新解》:「毋,即無字,古通用。下文四毋字非禁止辭。孔子絕不有此四者,非在心求禁絕。」
10.《論語•公冶長•24》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11.《論語•子路•20》:「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12.《孟子. 離婁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13.《論語•述而•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14.《論語•述而•33》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15.《周易•繫辭傳》:「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16. 張子(張載)曰:「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不相似。」
17. 宋鄭汝諧《論語意原》:「子之所絕者,非意必固我也,絕其毋也,禁止之心絕,則化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一)前言
1.這一章是孔子的弟子們記錄的夫子的行誼,對於夫子生命的境界描述得十分深邃,是夫子證道的境界,所以非常難講。
2.古人對這一章的注解也是有很大分歧。
3.這一章有四個關鍵的字:意、必、固、我,很多學者的解釋都不太一樣。

(二) 毋意
1.劉寶楠《論語正義》:“意”就是“不億不信”和“億則屢中”的意,就是猜測的意思,《說文》上也這麼認為。
2.我們很多人願意猜測議論,說:“誰出什麼事了,我以為會怎麼樣…”等等。
3.“疑鄰竊斧”的公案,就是講有一個人懷疑鄰居家的兒子偷了自己的斧頭,幾天的時間裡,看那個人的神色、走路姿勢都覺得像;最後,自己找到了斧頭,再觀察鄰居兒子的一舉一動,又都覺得不是了。所以說臆測會產生很大的副作用,時間上的損失不說,最後也會導致我們後面決策上的失誤,畢竟確定的事實才是解決問題的基本要素。
4.何晏《集解》對於“意”有不一樣的解釋,把“意”當作任意來講。
5.明末清初的大學者王夫之說,“意”就是不從根心之義理出發,偶有所感而起一念,即欲為之。就是想起什麼就要做什麼,不分析是否合乎道義就要做。
6.“毋意”就是不能任自己的意,不能想什麼就做什麼,不能任性;要率性,要以道義為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意。
7.李炳南先生則進一步解釋說,意就是心裡起的念頭、意識,心的本體是性;而一般的人,起了念頭就緣在自我的利益上不能率性,得到了就高興,得不到就生氣,所以就產生了種種喜怒哀樂、各種惱人的情緒。
8.“毋意”就是要我們一 起“意”的時候,就要規劃其正確的方向,意要有其志向,這就叫作意志,志就是心之所之,意在哪裡呢,要安放在志於道上,起了念頭就要管束,令它符順於道。
9.明朝的狀元焦氏竑在《焦氏筆乘》上說,“意”就是各種染雜的情緒的根本,“情之饒,性之離也”,情緒、這個情染澆灌得越多,離率性就會越來越遠;所以“欲滌情歸性,必先伐其意”,想開發出本性,就必須得從看護住自己的意開始。
10.蕅益大師說,“毋意就是要誠其意。”《中庸》上說,“聖人是做到了至誠,所以能盡其性,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但是呢,對於我們一般的人而言,學習至誠之道,必須得擇善而固執之,一開始就得勉強自己,克己復禮,在起心動念處,處處努力規劃用功,最後呢才能開發出本性的誠,做到率性。

(三) 毋必
1. 朱子說必就是期必,毋必就是不設定必須要實現的期望,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達到怎樣的結果。
2. 比如說,做父母的,就不要對孩子有一種必然的期待,非得要孩子上什麼大學,什麼專業,有什麼樣的工作,因為任何事情的成辦都有很多不同的因緣和合而成,想當然地覺得必然要做到怎樣的程度,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也只是給自己和他人徒增煩惱造成壓力而已。
3. 孔子對自己、對他人都不會有什麼必然之心,他說自己能為人所用就行道於世,不能為人所用呢,就藏道於身。
4.《論語•里仁》夫子也說,君子對於天下人、天下事,無所親厚,無所排拒,唯道義是從。怎樣做符合于道義,怎樣做對大家都有好處,就怎麼做。
5. 李炳南先生則明確地說,這個必就是偏見,毋必就是說要用中於民。一個人為什麼會有偏見?還是因為所學有限,智慧不夠通達,侷限住了,學多了才能見聞廣博,學得少一遇到狀況就容易亂了手腳,看不清全貌就偏頗了。用中於民呢,這就是有正見。最初的正見一定得是牢記自己是有侷限的,不能自以為是。

 (四) 毋固
1. 固,何晏說是固行,王夫之說“守定一理,不會通以盡理之大全,曰固。”
2. 毋固就是說,此一時彼一時,不要固執地執持一些道理,不能變通,天底下 的事隨時都在變。
3.小時候科學家認為原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而現在則認為比原子有更小的單位——中子和夸克,那如果一定固執地堅持原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那就是迂腐了。
4.《論語》中借醋給別人的微生高(〈公冶長24〉),他和一位女子相約橋下,這個女子未至,下起了大雨,發大水了,微生高還是要守其信用,抱著柱子不肯 離去,最後就淹死了。孔子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踁踁然小人哉。” (〈子路20〉) 踁踁然,就是形容這個人像石頭一樣堅硬頑固的樣子。忠信是美德,但是心量狹小,不懂變通,一做就只能做到底,這就是小人了,夫子不會這樣。
5.有一次夫子到了衛國,發現衛國邊境呢有臣子要謀反,他就想去告訴衛君,可是被謀反的臣子發現了,就派兵把他給包圍住,逼著他,讓他對天發誓,說不衛國就放他走,孔子就發誓了,可是謀反的臣子一放了他呢,他馬上告訴弟子們,我們馬上去衛國。弟子們就說了,都發誓了不能去,孔子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為了天下人的利益而行,這就是大仁,只為自己的名節,而不顧天下人的利益,這也算是私心。
6.司馬文正(司馬光)說,一定要怎麼樣,這種習慣表現在自己身上表現出來的習氣就是固執,而表現在對他人或者外境上的一種必然的期待,就叫做必,在我為固,在人為必。

(五) 毋我
1. 何晏說,孔子的述而不作就是毋我的例子。
2. 孔子常常說自己是無知的,“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述而33〉)等等。他任何時處都把自己放到最低。
3.孔子是學問道德最高的人了,但他卻認為他的學生都比他強,顏回比他更接近於仁德,子路比他更為勇敢,子貢呢比他更會辯論,自己都不如自己的學生。
4.李炳南先生則說,“我”就是對自我的執著。
5.孔子在《周易•繫辭傳》裡說過,“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說受精卵只是生命的物質載體,還有一部分呢是靈魂,而這個我呢就是這個遊魂藉借著精氣變來變去的那一個安立,是一種生命,一種假像。一般的人就強烈地執持這樣的一種聚合體為我,以此我為真實,而聖人不會。
6.毋我就是放下了自我。
7.佛法裡講,我是一切煩惱的根本,證得了無我,就可以得到解脫,生起了專門利人的大菩提心,再加上無我的空性智慧,這也是佛法的主要的教育。

(六) 意必固我,四者有一,則與天地不相似。
1.古人說,意、必、固、我,“四者有一,則與天地不相似。”我們看這四個毛病有了一個,就沒有辦法和天地合其德了。
2.所以對於我們學儒的人來說,要對此四點下功夫,困知勉行,時時提醒自己,勿此四者。
3.朱子說意、必、固、我四者相為終始,最初興起于意念,悄悄地在心裡開始有了一種期待,久了之後,就形成了一種力量,更堅固了自己的執著,這個我就變得更大了,再起意念的力量就更加熾烈了,如此循環往復,所以 “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後,我又生意,則物欲牽引,迴圈不窮。”
4.南懷瑾老先生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幾句話看似很容易理解,可是要在一生的行為修養中做到就太難了。
5.絕就是無的意思,毋意的毋也是無的意思,那為什麼出現了兩個無呢?宋朝大儒鄭汝諧在他的《論語意原》中說,“子之所絕者,非意必固我也,絕其毋也,禁止之心絕則化矣。”說孔子連禁止之心、刻意之心也是絲毫沒有了,完全是現量證得的狀態。
6.程樹德也認為這一個解釋最為殊勝,恰合聖人的地位,到了聖人的境界自然是
 毋也不存在於心中了。

(七) 「意必固我」是修行障礙,從毋意下手。
1.其實「意、必、固、我」這四個毛病,是我們一般人身上隨時發生的,它給我們自己、給他人帶來了無盡的煩惱,也是我們修行路上的致命的障礙。
2.蕅益大師說我們的意就是惑,必和固就是業,我就是苦,是所有苦的出生處。
3.儒家就是要修成己立立人、成己成物的君子儒。佛法就是要修成自利利他、度己度人的菩薩道,而這一切都得從毋意、毋必開始,這是下手處。整個修學的過程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八) 結攝 
古人說,非智不足以知聖人。這一章透由弟子對夫子的記錄,也讓我們看到了夫子的弟子們的修證功德,他們描繪出絕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孔子,讓我們看到孔子學識淵深而難以探測,志趣高渺而難以知曉,進退存亡都不失其正,弟子們心中孔子就是一個千古聖人。

論語 子罕第九 第3章-2

「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白話>

「臣見國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這也是合於禮的。現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這是驕縱的表現。雖然與大家的作法不一樣,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跪拜。」

<文義>

1.「拜下」: 臣與君行禮,當拜於堂下。

2.「今拜乎上,泰也」 :堂上跪拜,是驕縱的表現。「泰」,驕慢。

3. 「雖違眾」:雖然與大家的作法不同。

4.「吾從下」: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拜。

<思惟提綱>

1.夫子為何主張「拜下」,是合於「禮也」呢 ?

2.夫子對「今拜乎上」,認為是「泰也」,為什麼?

3.臣對君的行禮,夫子主張「雖違眾,吾從下」,為什麼?

4.學了本章,對您面對抉擇時,有何啟發?你會依循的原則是什麼?

<義理解釋>《論語•子罕第九》第三章(2)

一、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注解》:程子曰:「君子處世,事之無害於義者,從俗
可也,害於義,則不可從矣。」

2.《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
義之與比。」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一)拜下,禮也。

1.拜上拜下,是拜乎堂下跟拜乎堂上。

2.就古代,如果臣子,國君到臣子家裡面來,臣子應該要到廳堂之下去迎接國君或者長輩,這個才是合乎禮的。國君離開的時候,才在堂上拜別,那整個這個拜禮,是非常完整的。

3.迎接的時候拜乎堂下,告別的時候拜乎堂上,這是才是合乎禮的。

4.所以,“拜下,禮也”著重在迎接的時候,要拜乎堂下。

(二)今拜乎上,泰也。

當時的人,卻是直接都拜乎堂上,那麼我們可以想想看,我們的長輩,或者作為一個臣子,國君到臣子家裡面來,你在堂上看著國君或長輩從門口進來,那這個是以上凌下的一種畫面,這個即是表現出來一種“泰”,就是一種傲慢。

(三)雖違眾,吾從下。

1.當時,這種拜禮,拜乎堂下的禮已經漸漸不被重視。

2.孔子認為:“拜乎堂上”是一種傲慢,所以雖然和大家的抉
擇不一 樣,孔子就從下,認為拜乎堂下才是符合這個禮。

3.禮其實也是要表達一種敬意、謙遜跟虔誠,人與人之間的謙
讓跟教養。因為禮是要表達這樣的一種虔誠、謙讓跟教養,
所以孔子的決擇,當然就是拜乎堂下。

(四)“從眾”或“違眾”的抉擇原則

1.這一章,孔子在兩件事情的抉擇,看起來有“從眾”跟“違
眾”的不同,也就是說跟隨大家的改變,還是拒絕或者說不
隨順大家的改變,看起來有不同,可是孔子的抉擇,卻是非
常清楚的原則.

2.禮的實踐,如果能夠符合禮背後對於人情感的一種體貼,對
於自己自覺“義”的一種抉擇,是符順的,表現出來的內涵是
對我們的一種敬重以及教養,孔子就會選擇這樣的一種原
則。

3.在禮的形式上,看起來有“從眾”跟“違眾”的一個矛盾,可
是在禮的抉擇的內涵上,孔子其實是從這個“義”、從這個
“仁”、從這個 “敬”,這些原則上去抉擇,這個抉擇是非常
非常清楚的。

4.所以朱熹的注解就引到程伊川的話說:“君子處事,事之無害
於義者,從俗可也;害於義,則不可從矣。”也就是“君子無適
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里仁‧10〉)君子的原則在形式上可
以變化,可是在內涵 上那個義的原則,是持守得非常非常地
清楚的,也就是說面對變動,不隨波逐流;可是也不守舊固
守,原則宗旨的把握,也可以看出靈活運用 的一種智慧。

(五)本章結攝

這一章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在實踐禮的時候,在形式上其實
是非常靈活的,可是在原則和內涵上,卻是從一而終,非常
清楚。

(六)總結:子罕前三章指出孔子抉擇的智慧

我們總結這幾天的學習,我覺得這三章,其實都是在指出孔
一種抉擇的智慧。抉擇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比如說:平常在
走路的時候,或者在做事的時候,抉擇怎麼樣去做?抉擇怎
麼樣去走?怎麼樣的方向?這個最可以看出我們的智慧。

〈子罕‧1〉:孔子的言說,對於利是少說的,對於命跟仁卻是多
言和贊同的。

〈子罕‧2〉:孔子對於達巷黨人的稱讚,並且說他沒有專業的
一個成名,孔子的抉擇是,那我應該從基礎教導學生,或者
自己的抉擇,應該從基礎、從腳下的小事,慢慢、慢慢地一
路學上去。

〈子罕‧3〉:孔子在這個禮的實踐上,在形式上可以隨順或者
不隨順世俗的變動,可是內在的原則是非常、非常專一和清
晰的。

以上這三章內涵,我們簡單做一些收攝。

論語 子罕第九 第3章-1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白話>
孔子說:“用麻布製成的禮帽,符合於禮的規定。現在大家都用黑絲綢製作,這樣比過去節省了,我贊成大家的作法。(臣見國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這也是符合於禮的。現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這是驕縱的表現。雖然與大家的作法不一樣,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拜。”
<文義>
(1)麻冕:麻布製成的禮帽。
(2)純:絲綢,黑色的絲。
(3)儉:儉省,麻冕費工,用絲則儉省。

<思惟提綱>
1.當時的禮帽是用麻做的,那後來為何改成用純呢?
2.在禮帽的抉擇上,為甚麼孔子說“吾從眾”呢?
3.孔子對事物的抉擇秉持著怎樣的原則呢?

<義理解釋> 2分27秒
一. 引用經文
《論語.八佾第三.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
禮,與其奢也, 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二. 重點摘記 講師:蔡忠道老師
(原文)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這一章,是孔子在談論一個禮的一個抉擇。
我們先看看文字:
“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 這是第一件事情。

(一)禮帽的抉擇
古代,在正式的場合成年人是要戴上一個帽子,這個帽子在當時是用麻做的帽子。後來呢,大家改成用純,這個純是黑色的絲。

(二)眾人的抉擇
黑色的絲雖然成本上可能比麻高一點,可是黑色的絲在織法上比較簡單,麻的織法比較繁複,所以一個帽子的成本,麻的成本是比較高的。
所以用黑色的絲做的帽子是比較簡約的,也就是說正式的帽子仍然是用麻做的。可是在孔子的時代,慢慢大家就改成用黑色的絲織成的帽子來作為正式的禮帽。

(三) 孔子的抉擇
這樣的比較簡約的一種抉擇呢〜〜孔子說“吾從眾”。
那我們前面也學到,孔子提到“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
寧戚。”(《論語.八佾.4》)
也就是禮的一個實踐上面呢、行持上面呢,如果是儉跟奢的抉擇呢,
孔子是會抉擇簡約的。


(四) 孔子的抉擇持守仁義的內涵
因為禮其實最重要是要帶出我們那種相互體貼的那種情感--也就是仁,
以及應該的抉擇--也就是義。所以如果可以用一個簡約的方式把這樣的仁義的內涵直接帶出來的話,那當然就不需要繁複的禮儀。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章-2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白話>
達巷黨人說:「孔子真是了不起啊 !博學多才,不專精在一項技藝 。」孔子聽到這樣傳聞後,對學生說:「我要專精哪一項技藝呢?是駕馬車呢?是射箭呢?我還是專精在駕馬車吧!」
<文義>

1. 「子聞之」: 孔子聽到傳聞。
2. 「吾何執」 :執,專執。我要專執哪一項技藝。
3. 「執御乎?執射乎?」: 「 御」,駕馬車。「射」,射箭。均屬六藝。

<思惟提綱>

1.子聞「之」,夫子聽到甚麼關於自己的傳聞?
2. 孔子聽到達巷黨人的稱讚,如何反應 ? 他有很高興嗎?
3.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要你專精其中之一,你會選擇何項?
4. 夫子說:「我還是專精在駕馬車吧!」,為什麼夫子會選擇駕馬車 ?

<義理解釋>《論語•子罕第九》第二章(2)講師:蔡忠道
一、 重點摘要 :

 原文:…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一) 聽到達巷黨人的稱讚,孔子的反應
  1.這樣的稱讚,顯示他們對孔子有一些了解體會,可是也不全然能夠把握
    孔子德行的內涵和人格的高巍、偉大。

 2. 孔子的反應
   孔子聽到這樣的稱讚,怎麼說呢?這裡很有意思,“謂門弟子曰”,
對他的弟子講,說:“吾何執?執禦乎?執射乎?吾執禦矣。”孔子沒有回應那個偉大的稱讚,而是回應“無所成名”這一件事情。也就是說,我要在哪一個專業上努力呢?是駕車呢?還是射箭呢?

3. 禦射都是六藝
   我們知道,禦跟射 都是“六藝”之一,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1)“射”射箭
 “射箭”是一種君子之爭的一種教養,“鄉射禮”,鄉俚之間,教導
弟子,一種人與人互動、教養的學習。
  (2)“御”駕車
     駕車,為人僕役,純粹為人服務。所以孔子說:我要以一藝成名的話,
     那我就學習駕車。

(二)孔子為何如此反應
孔子面對弟子這樣說,或者面對別人稱讚這樣回應,可以有幾個資訊我們可以體會:
第一個,孔子的謙虛,對別人的稱讚,其實是很謙卑的。
第二個,孔子對成就專業的美名,選擇的是一個最為卑下的,為別人服務的駕車。可以看到孔子在學習的時候,他的學習起點是從眼前的小事,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學。
那駕車呢,也可以引申成駕馭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駕馭,這也是德行學習的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內涵。
(三)總結 :
孔子這個回答,其實是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方面表現他非常的謙卑之德,謙虛之德;一方面也教導弟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能夠從腳下,從最低處,慢慢慢慢地學上去。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章-1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

<白話>
達巷這個地方的一個人說:「孔子真偉大!學識淵博,可惜不能以某一個專家來稱孔子」

<文義>
1.達巷:是一個黨的名字
2.黨:古代以五百家為一黨。
3.大:偉大。
4.無所成名:沒有成就一個專業的名聲
5.何晏《論語集解》:「鄭玄曰。達巷者,黨名也。五百家為一黨。此黨之人美孔子。博學道藝。不成一名而已」
6.朱熹《四書集注》:「達巷,黨名。其人姓名不傳。博學無所成名,蓋美其學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藝之名也。」

<思維提綱>
1.達巷黨人從「博學」、從「無所成名」來理解孔子,你個人贊成嗎?為什麼?
2.孔子對於達巷黨人的稱讚,有什麼反應呢?
3.孔子認為他自己是一位博學的人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泰伯·19》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2.《孟子·盡心章句下·25》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3.《論語·衛靈公·2》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4.《論語·泰伯·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二、 重點摘要
《論語•子罕第九》第二章第一天進度
今天我們進入第二章的學習,我先恭誦一遍。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一)本章文義解釋
1.解釋「達巷黨人」
這一章非常有趣,有一位達巷黨的人,這「達巷黨」應該是一個鄉黨的名稱,就好像現在我們的「里」。就古人的考定,一個黨大概有500人左右,達巷黨人名字其實沒有傳下來,有人說他姓項,項羽的項,大家可以作參考。

2. 解釋「大哉孔子!」
這個達巷黨人對孔子怎麼稱讚呢?叫「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
(1) 這個「大」,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偉大」。
(2) 這個「大」在前面的《泰伯篇》裡面第十九章,孔子稱讚堯這個聖君,就有「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所以達巷黨人用「偉大」這個「大」來稱讚孔子,可見他對孔子那種道全德備是有一些理解跟體會的。
(3) 在孟子的書裡面對於「大」有一個很好的形容,孟子說:「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也就說在一個德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一種充實飽滿的一種德行的內涵,散發出一種德行的光輝,這個就叫做「大」。
(4) 可見達巷黨人對於孔子這種德行的光輝,是有一些領略跟體會的,所以他用「大哉」來稱讚孔子。

3. 解釋「博學而無所成名」的「博學」
(1) 接下來「博學而無所成名」,就是達巷黨人對於孔子的這個偉大,是從無所不知、融會貫通的「博學」角度去把握的。
(2) 這個把握就很有意思了,大家記不記得子貢曾經說孔夫子是「多學而識之」,也是從博學這個角度來理解孔子。孔子當然是以知禮聞名,也非常的博學,在很多經書、經典裡面有這些記載。
(3) 可是孔子對於子貢這樣的理解卻說不是的,他說:「吾道一以貫之。」所以從博學的角度來理解孔子,其實不是那麼樣的一個精準。

4. 解釋「博學而無所成名」的「無所成名」
(1)「無所成名」就是沒有成就一個專業的名聲。
(2)這個話怎麼說呢?就好像前面《泰伯篇》裡面,孔子稱讚泰伯叫「民無得而稱焉」,或者稱讚堯叫「民無能名焉」,也就對聖人這樣子一個道全德備、充滿德行光輝的人,我們很難用一個專門的特殊技藝去囿限他,或者去稱讚他,這個其實也非常非常符順孔子所說的「君子不器」。
(3)君子其實廣學多聞,很難在一個專業上,只是專注在一個專業上成就。(4)所以達巷黨人對孔子的稱讚,其實有真切的感受,可是也有一些不是非常到位以及深刻的理解,所以他會從「博學」、從「無所成名」來理解孔子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