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泰伯第八 第20章-3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白話>
...當紂王無道之時,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已叛殷歸周了,但文王、武王前期仍執諸侯之禮,事奉商紂王。真可說是最高的德行了!」

<文義>
1.殷:朝代名,殷商。
2.至德:崇高偉大的德性。

<思惟提綱>
1. 為何說「周之德,可謂至德」?
2. 怎樣才能達到至德的境界?
3. 武王伐紂,算是至德嗎?
4. 總結一下,從本章我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春秋傳》:「率商之畔國以事紂,蓋天下歸文王者六州,荊、梁、雍、豫、徐、揚也。」
2.《大學》:「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3.《論語•泰伯•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4.《中庸》:「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5.朱熹《四書集注》:「孔子因武王之言而及文王之德,且與泰伯,皆以至德稱之,其指微矣。」

二、重點摘記
那麼領導者應該具備怎樣的德呢?我們看下一句話,夫子說:“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這裡把至德——最高的德,點了出來。先看看領導者所應具備的最高的德是怎樣的?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那麼達到什麼樣的層次,就能獲得相應的那個層次上的人才。

(一)至德-最高的德!
最高的德——至德是怎麼樣的一種德呢?“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周文王在世的時候,當時天下有九州,其中六個州都歸順了文王,只有三個州還繼續效忠商紂王。所以說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實際上已經獲取了三分之二的天下。此時以文王的實力要想推翻紂王取而代之的話,可以說是易如反掌,然而文王卻沒有這樣做。
《春秋傳》記載:“率商之畔國以事紂”,文王率領叛離紂王的六個州,繼續向商紂的政府稱臣,服事殷商。安於臣位,能取而不取,故夫子稱讚文王之德是至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能取而不取,就是這裡所說的至德。
能取而不取是謙讓,謙讓就是把好東西讓給別人,好東西中的極品那就是天下了,天下都可以讓給別人,真是謙讓到了極致,這就是這裡所說的至德。

(二) 為什麼極致的謙讓是至德?
1.《泰伯篇》的首章,夫子讚歎泰伯乃至德之人,就是因為他三讓天下的行誼。為什麼達到了極致的謙讓,就是最高的德——至德呢?
2.這種能夠把天下謙讓於人的美德背後,其實是一種徹底的無私無我的一顆心。人之所以不願將好處讓人乃是有一個“我”在,只要有一毫的私欲,就不可能達到讓天下於人的程度。所以這種極致的謙讓,其實就是私欲盡除、仁德圓滿的狀態。
3.仁德是孔門心法的核心美德,仁德達到圓滿的程度當然是至德了。當一個人的修為達到這種至德的境界時,人的至善的本性——明德也就徹底彰顯了。覆蔽明德的是人的私欲,至德之人徹底地無私無我,自然他的明德的心體就得以彰顯。
4.當此明德的心體彰顯的時候,所起的妙用、大用那是無窮了!

(三)至德者可以平治天下大業
1.前面所說的,一個領袖人物,他的識人、容人,還有合理地用人等等,這些素養,一個至德的這樣的領袖,自然樣樣都可以做的非常地到位。
2.有了這樣的領袖,則“有德此有人”,那一流的人才當然就會被發現、被感召、被委以重任。那接下來就“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那平治天下的大業就可以成就了。

(四)怎樣才能達到至德的境界?
1.《中庸》說:“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為政靠的是人才;而獲取人才,靠的是領導者自身的德行;修養德行,靠的是修道;修道,是從實踐仁德入手。
2.怎樣實踐仁德呢?其實整部《論語》,也可以說整個的孔門心法都是在講這個。
3.從《大學》的角度來看,如果能夠以親仁為根本,從孝悌開始,按照三綱領八條目的這樣的次第實踐,那麼仁德自然就會越來越深厚,那圓滿的時候獲得的就會是一流的人才。
4.圓滿之前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就能獲得相應程度的人才的輔佐。君子凡事而皆反求諸己。求取人才也是這樣,反求諸己。也就是說,從涵養和增廣自己的仁德入手——“有德此有人”。
5.如果掌握了夫子的這樣一個獲取人才的良方,那獲得人才呢就不再是一件難事。那這個良方呢是任何一個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有一番作為的人,所不可不留意、不可不實行的,因為事業的成功靠人才。

(五)武王滅紂乃權變之道,不能說仁德不圓滿。
有一點還需要辯析一下:“文王能取而不取,是仁德圓滿的至德境界。那武王滅掉了商紂,是不是仁德就不夠圓滿?”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這樣來看:
1.就內證的境界而言,武王與文王沒有差別,都是聖王。
2.從具體的為政方式來看,文王用的是常道,是以德感化天下;武王用的是權變之道,以武力伐紂。
3.武王伐紂乃是出於不忍百姓再受紂王暴政的奴役,這樣一顆仁心,所以武力討伐在武王手中也就成為了權變之道。
4.由於武王行使權變之道乃是出於真誠無私的拯救百姓的這樣一顆仁心,所以即使權道,但並不有礙于武王仁德的圓滿。
5.至於後世的一些野心家,假借弔民伐罪之名、行稱霸天下之實,那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

(六)本章夫子的微言大義
朱子在《四書集注》中說:“孔子因武王之言而及文王之德,且與泰伯,皆以至德稱之,其指微矣。”朱子說孔子,因為前面武王說:“予有亂臣十人”這樣一句話,而談及了文王的德行。而且文王的德行與泰伯的德行都用至德來之稱,裡面是有微言大義的。我想夫子的微言大義也許就在於提醒後世之人,如果沒有武王那樣的仁德境界,就老老實實地效學文王,恪守常道吧!切莫假借權道之名,而行追求私欲之事,那樣只會自欺欺人最終害人害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