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第九 第4章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白話>
夫子平日絕無四種心:無億測心,無期必心,無固執心,無自我心。(不懸空揣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唯我獨是。)

<文義>
1.絕:無之盡。(不是禁止之意) 
2.毋:同「無」,古通用。
3.意:臆測。事未至,而妄億測。
4.必:期必。事未至,望其如此無誤。
5.固:執滯不化、固執。
6.我:我私、我慢之我。

<思惟提綱>
1.本章提到孔夫子「絕四」,不會有哪四種心態?
2.何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對我們而言,「意」、「必」、「固」、「我」常常會出現,請舉例說明。
4.為什麼一般人很難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想想 「意、必、固、我」的過患,這修行的致命傷,我如何防範?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劉寶楠《論語正義》:「『毋』者,禁止之辭,毋即絕也。」
2.「疑鄰竊斧」:出自戰國•鄭•列禦寇《列子•說符》中的一則寓言。
3. 李炳南《論語講要》:「意」是心裡起的念頭。心的本體是中庸所說的性,
  率性是道。一般人起念則不能率性,故有喜怒哀樂等各種惱人的情緒。
4.蕅益大師《論語點睛》:「由誠意,故毋意。毋意,故毋必。毋必,故毋固。
  毋固,故毋我。細滅,故粗必隨滅也。由達無我,方能誠意。不於妄境生
  妄惑。意,是惑。必、固,是業。我,是苦。」
5.《中庸》二十八章:「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6. 朱熹《論語集注》:程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辭。聖人絕此四者,何用
  禁止。」
7.《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8. 李炳南《論語講要》:「必」是偏見,不合中庸之道。
9.錢穆《論語新解》:「毋,即無字,古通用。下文四毋字非禁止辭。孔子絕不有此四者,非在心求禁絕。」
10.《論語•公冶長•24》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11.《論語•子路•20》:「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12.《孟子. 離婁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13.《論語•述而•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14.《論語•述而•33》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15.《周易•繫辭傳》:「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16. 張子(張載)曰:「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不相似。」
17. 宋鄭汝諧《論語意原》:「子之所絕者,非意必固我也,絕其毋也,禁止之心絕,則化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一)前言
1.這一章是孔子的弟子們記錄的夫子的行誼,對於夫子生命的境界描述得十分深邃,是夫子證道的境界,所以非常難講。
2.古人對這一章的注解也是有很大分歧。
3.這一章有四個關鍵的字:意、必、固、我,很多學者的解釋都不太一樣。

(二) 毋意
1.劉寶楠《論語正義》:“意”就是“不億不信”和“億則屢中”的意,就是猜測的意思,《說文》上也這麼認為。
2.我們很多人願意猜測議論,說:“誰出什麼事了,我以為會怎麼樣…”等等。
3.“疑鄰竊斧”的公案,就是講有一個人懷疑鄰居家的兒子偷了自己的斧頭,幾天的時間裡,看那個人的神色、走路姿勢都覺得像;最後,自己找到了斧頭,再觀察鄰居兒子的一舉一動,又都覺得不是了。所以說臆測會產生很大的副作用,時間上的損失不說,最後也會導致我們後面決策上的失誤,畢竟確定的事實才是解決問題的基本要素。
4.何晏《集解》對於“意”有不一樣的解釋,把“意”當作任意來講。
5.明末清初的大學者王夫之說,“意”就是不從根心之義理出發,偶有所感而起一念,即欲為之。就是想起什麼就要做什麼,不分析是否合乎道義就要做。
6.“毋意”就是不能任自己的意,不能想什麼就做什麼,不能任性;要率性,要以道義為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意。
7.李炳南先生則進一步解釋說,意就是心裡起的念頭、意識,心的本體是性;而一般的人,起了念頭就緣在自我的利益上不能率性,得到了就高興,得不到就生氣,所以就產生了種種喜怒哀樂、各種惱人的情緒。
8.“毋意”就是要我們一 起“意”的時候,就要規劃其正確的方向,意要有其志向,這就叫作意志,志就是心之所之,意在哪裡呢,要安放在志於道上,起了念頭就要管束,令它符順於道。
9.明朝的狀元焦氏竑在《焦氏筆乘》上說,“意”就是各種染雜的情緒的根本,“情之饒,性之離也”,情緒、這個情染澆灌得越多,離率性就會越來越遠;所以“欲滌情歸性,必先伐其意”,想開發出本性,就必須得從看護住自己的意開始。
10.蕅益大師說,“毋意就是要誠其意。”《中庸》上說,“聖人是做到了至誠,所以能盡其性,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但是呢,對於我們一般的人而言,學習至誠之道,必須得擇善而固執之,一開始就得勉強自己,克己復禮,在起心動念處,處處努力規劃用功,最後呢才能開發出本性的誠,做到率性。

(三) 毋必
1. 朱子說必就是期必,毋必就是不設定必須要實現的期望,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達到怎樣的結果。
2. 比如說,做父母的,就不要對孩子有一種必然的期待,非得要孩子上什麼大學,什麼專業,有什麼樣的工作,因為任何事情的成辦都有很多不同的因緣和合而成,想當然地覺得必然要做到怎樣的程度,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也只是給自己和他人徒增煩惱造成壓力而已。
3. 孔子對自己、對他人都不會有什麼必然之心,他說自己能為人所用就行道於世,不能為人所用呢,就藏道於身。
4.《論語•里仁》夫子也說,君子對於天下人、天下事,無所親厚,無所排拒,唯道義是從。怎樣做符合于道義,怎樣做對大家都有好處,就怎麼做。
5. 李炳南先生則明確地說,這個必就是偏見,毋必就是說要用中於民。一個人為什麼會有偏見?還是因為所學有限,智慧不夠通達,侷限住了,學多了才能見聞廣博,學得少一遇到狀況就容易亂了手腳,看不清全貌就偏頗了。用中於民呢,這就是有正見。最初的正見一定得是牢記自己是有侷限的,不能自以為是。

 (四) 毋固
1. 固,何晏說是固行,王夫之說“守定一理,不會通以盡理之大全,曰固。”
2. 毋固就是說,此一時彼一時,不要固執地執持一些道理,不能變通,天底下 的事隨時都在變。
3.小時候科學家認為原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而現在則認為比原子有更小的單位——中子和夸克,那如果一定固執地堅持原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那就是迂腐了。
4.《論語》中借醋給別人的微生高(〈公冶長24〉),他和一位女子相約橋下,這個女子未至,下起了大雨,發大水了,微生高還是要守其信用,抱著柱子不肯 離去,最後就淹死了。孔子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踁踁然小人哉。” (〈子路20〉) 踁踁然,就是形容這個人像石頭一樣堅硬頑固的樣子。忠信是美德,但是心量狹小,不懂變通,一做就只能做到底,這就是小人了,夫子不會這樣。
5.有一次夫子到了衛國,發現衛國邊境呢有臣子要謀反,他就想去告訴衛君,可是被謀反的臣子發現了,就派兵把他給包圍住,逼著他,讓他對天發誓,說不衛國就放他走,孔子就發誓了,可是謀反的臣子一放了他呢,他馬上告訴弟子們,我們馬上去衛國。弟子們就說了,都發誓了不能去,孔子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為了天下人的利益而行,這就是大仁,只為自己的名節,而不顧天下人的利益,這也算是私心。
6.司馬文正(司馬光)說,一定要怎麼樣,這種習慣表現在自己身上表現出來的習氣就是固執,而表現在對他人或者外境上的一種必然的期待,就叫做必,在我為固,在人為必。

(五) 毋我
1. 何晏說,孔子的述而不作就是毋我的例子。
2. 孔子常常說自己是無知的,“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述而33〉)等等。他任何時處都把自己放到最低。
3.孔子是學問道德最高的人了,但他卻認為他的學生都比他強,顏回比他更接近於仁德,子路比他更為勇敢,子貢呢比他更會辯論,自己都不如自己的學生。
4.李炳南先生則說,“我”就是對自我的執著。
5.孔子在《周易•繫辭傳》裡說過,“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說受精卵只是生命的物質載體,還有一部分呢是靈魂,而這個我呢就是這個遊魂藉借著精氣變來變去的那一個安立,是一種生命,一種假像。一般的人就強烈地執持這樣的一種聚合體為我,以此我為真實,而聖人不會。
6.毋我就是放下了自我。
7.佛法裡講,我是一切煩惱的根本,證得了無我,就可以得到解脫,生起了專門利人的大菩提心,再加上無我的空性智慧,這也是佛法的主要的教育。

(六) 意必固我,四者有一,則與天地不相似。
1.古人說,意、必、固、我,“四者有一,則與天地不相似。”我們看這四個毛病有了一個,就沒有辦法和天地合其德了。
2.所以對於我們學儒的人來說,要對此四點下功夫,困知勉行,時時提醒自己,勿此四者。
3.朱子說意、必、固、我四者相為終始,最初興起于意念,悄悄地在心裡開始有了一種期待,久了之後,就形成了一種力量,更堅固了自己的執著,這個我就變得更大了,再起意念的力量就更加熾烈了,如此循環往復,所以 “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後,我又生意,則物欲牽引,迴圈不窮。”
4.南懷瑾老先生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幾句話看似很容易理解,可是要在一生的行為修養中做到就太難了。
5.絕就是無的意思,毋意的毋也是無的意思,那為什麼出現了兩個無呢?宋朝大儒鄭汝諧在他的《論語意原》中說,“子之所絕者,非意必固我也,絕其毋也,禁止之心絕則化矣。”說孔子連禁止之心、刻意之心也是絲毫沒有了,完全是現量證得的狀態。
6.程樹德也認為這一個解釋最為殊勝,恰合聖人的地位,到了聖人的境界自然是
 毋也不存在於心中了。

(七) 「意必固我」是修行障礙,從毋意下手。
1.其實「意、必、固、我」這四個毛病,是我們一般人身上隨時發生的,它給我們自己、給他人帶來了無盡的煩惱,也是我們修行路上的致命的障礙。
2.蕅益大師說我們的意就是惑,必和固就是業,我就是苦,是所有苦的出生處。
3.儒家就是要修成己立立人、成己成物的君子儒。佛法就是要修成自利利他、度己度人的菩薩道,而這一切都得從毋意、毋必開始,這是下手處。整個修學的過程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八) 結攝 
古人說,非智不足以知聖人。這一章透由弟子對夫子的記錄,也讓我們看到了夫子的弟子們的修證功德,他們描繪出絕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孔子,讓我們看到孔子學識淵深而難以探測,志趣高渺而難以知曉,進退存亡都不失其正,弟子們心中孔子就是一個千古聖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