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泰伯第八 第21章-2

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恤。禹,吾無間然矣。」

<白話>
大禹自己住的宮室很卑陋,但盡力把錢用在百姓的農田水利上。禹,我對他真是無話可批評了。

<文義>
1.溝洫:古時井田制,井間有灌溉水溝,大溝為洫,溝洫代表農田水利。
2.孔子讚美禹王的功德,表示對禹最感滿意,所以說:「禹,吾無閒然矣。」接之便舉事實:禹王自己飲食菲薄,然而祭祀的祭品則必豐富,這是致孝;平常他只穿粗惡的衣服,然而朝衣則講究華美,這是恭敬群臣;他不注重自己的宮室,所以宮室很卑,而盡力來為農民辦理溝洫水利,以利農田,這是厚愛百姓。孔子說了這些事實以後,再加重其詞的說一句「禹,吾無閒然矣」。(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維提綱>
1. 透過《泰伯篇》的最後四章(第18~21章),孔子想要表達什麼內含呢?有脈絡可循嗎?試著揣摩看看。
2.南懷瑾先生說《泰伯篇》是《為政篇》的引申與註解,試著揣摩《泰伯篇》整體的脈絡。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孟子·萬章章句下·1》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2.清/沈德潛《古詩源•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3.《論語·泰伯·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4.《論語·泰伯·19》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5.《論語·泰伯·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
6.《論語·為政·12》子曰:君子不器
7.《論語·泰伯·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8.《論語·泰伯·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9.《論語·泰伯·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10.《論語·泰伯·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11.《論語·泰伯·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2.《論語·泰伯·13》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3.《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14.《論語·泰伯·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二、 重點摘要
(原文) 《泰伯·第八》第二十一章: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緻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論語•泰伯•21.2》
(一)統攝泰伯篇第18~21章
整個《泰伯篇》的最後四章,其實都在點出聖王的典範。從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這四章,其實就《論語》以堯、舜、禹、文武二君作為為政者的典範,在這四章裡面孔子到底想要揭示的是什麼樣子的內涵?我們試著在《泰伯篇》的最後這幾章來揣摩。
1.第十八章:
德者得也,聖王之德,大到可以有天下;為政以德,政者正也,正人正己。那聖王的程度是可以做到得天下而不享天下,然後他們的偉大,並不是因為他們得到天下,而是他們得了天下以後,很有擔當地把天下當成自己的責任。
2.第十九章:
「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講到聖王德配天,化育萬物,萬物似乎都沒有感覺。就好像《擊壤歌》提到的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並不感覺聖王的存在。但是百姓之所以能夠過著這樣平安無慮的生活,其實正是因為聖王的德像天那樣地時時以百姓為念。
3.第二十章:
唯德唯才,有德才有位。然後孟子讚美孔子是「聖之時者」。儒家其實是講說集德配天,仁且智。聖王是這樣關顧百姓的幸福,而且面對境界有靈動的智慧。像文王三分天下,他還是以下事上,可是到了武王他卻決定伐紂,看起來好像前後的抉擇不一致,可是其實他們是有很配合時機的抉擇。透過這四章,在《泰伯》的最後其實呈現了為政最高的境界,內聖外王的聖王心性。

(二)整體《泰伯篇》的脈絡
1.《泰伯篇》是《為政篇》的引申與註解
在整個《泰伯篇》最後的學習,我們試著來揣摩整體《泰伯篇》的脈絡。南懷瑾先生說《泰伯篇》是《為政篇》的引申與註解。
《為政篇》如果說我們要稍微整理,也許可以分為三點:
(1)第一個是為政的宗旨。為政以德,然後談為政個人的影響力是在於德。
(2)第二點是談到為政必須要孝悌。因為孝悌是為仁的根本。
(3) 第三點就談為政的原則。包含個人的學習,例如君子不器;為政人才的培育;為政的原則。
2.有為政篇的三點脈絡
如果我們用這三點來扣合《泰伯篇》的話,其實我們會發現好像是有這樣子的脈胳。
(1)第一點為政以德。然後《泰伯篇》其實第一章就提到為政之至德是「三以天下讓」。
(2)第二點,德的學習以孝悌為根本。在《泰伯篇》也引述了曾子的相關篇章。《論語·泰伯·3》
(3)第三點,在《泰伯篇》其實也談到為政的原則跟具體做法。比如說《泰伯篇》就特別深刻的舉例:
談到士人的培養--「有若無,實若虛」;談到士人如何弘毅;談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如何利用詩教禮樂;談到如何引導百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談到「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的取捨;談到君君臣臣的分際等等。

3.從士夫到君子到聖人的學習脈絡
如果從我們學習的脈絡歷程來看的話,這好像是一條從士夫到君子到聖人聖王的心靈學習道路。
(1)從一開始的發心到德慢慢地培養,士「任重而道遠」是發心,面對生活種種境界,學習以禮來取捨、對境抉擇,學習成為君子,「君子所貴乎道者三」,「以能問於不能」等等。
(2)透過聞道、思維、實踐,漸漸邁向至德的道路,直至圓滿德行的完成。
(3)到最後,率性之謂道,良知良能完全被開發,完全以利益別人為考量,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這是一條很美好的道路。

(三)結攝
其實透過這整篇的學習,真的很讚歎大家,就是我們都走在這樣一條學習的道路上,那我們互相勉勵。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