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泰伯第八 第18章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白話>

孔子說:「真是崇高偉大啊, 堯禪讓天下給舜,舜禪讓天下給禹,舜、禹之有天下,是品德才能出眾感得, 不是求來的,更沒有佔有,成私天下。」

<文義>

1. 「巍巍」: 崇高偉大。

2. 「有」 : 得天下。

3. 「而不與焉」: 「不與」:不求。舜禹之有天下非求而得之。

<思惟提綱>

1. 夫子如何發自內心稱揚讚頌古聖先王之「巍巍乎!」?

2. 「舜、禹之有天下也」,如何辦到 ?

3. 「而不與焉 」,「不與」有哪些深遠內函 ?

4. 試想古代聖王,他們功德巍巍,跟我們關係為何?

5. 學了本章舜、禹「不與」的精神 , 給我們甚麼啟發 ?

<義理解釋>泰伯第八第18章

一. 引用經文

1. 《孟子•萬章上•6》:

萬章問曰:「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有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昔者舜薦禹於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天下之民從之,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 。」

2. 《論語•衛靈公篇‧5》: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3.《尚書•舜典》:「舜命禹作司空,平水土,命棄為后稷,播種百穀,命契作司徒,辦 教,命皋陶作士,掌法律,命益作虞官,管山澤鳥獸。」

4. 《 張居正》:「蓋舜、禹之心只知天位之難居,慮四海之不治,日惟兢業萬機,憂勞百姓而已。若夫有天下之可樂,奚暇計哉?」

5. 《王陽明全集》:「大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大仁之看天下如一家,看中國猶一人焉。」

6. 《張居正》:「聖人之識見度量迥與常人不同,常人之情即有一命一爵之榮,未免自視侈然,志得意滿,何其卑小也!若乃巍巍乎識量高大而不可及者,其惟舜、禹乎? 」

7. 《 孟子‧滕文公章句》:

『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世子自楚反,復見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 一而已矣!「成謂齊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8. 《張居正》:「後世人君,誠能以其不與天下之心,而盡其憂勤天下之實,則 二聖人之巍巍不難及矣!」

9. 《弟子規‧餘力學文》「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10. 《 孟子‧離婁下》: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1. 《中庸‧17》: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 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二、重點摘要 :

(原文)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一)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1.這一章是夫子發自內心的稱揚讚頌古聖先王的至德,寄託著夫子對堯舜禹三代聖王身後的追慕思念之情,從本章起連續四章都將圍繞這個主題展開。

2.“巍巍”,就是高大之貌,是說舜和禹的道德、事功、才能都很高大。

3.“有”,就是有天下得天下。

(二)“而不與焉”三種解釋

1. 舜、禹之有天下非求而得之

“不與”解為“不求”,是說舜、禹之有天下非求而得之。

(1 ) 《學而第一》第十章,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就像夫子走到哪裡,都會因其巍巍功德而感召各路諸侯前來問政一樣,舜禹之有天下,也不是他們自己求來的,而是由其出眾的品德和才能感得的。

(2 ) 據《孟子•萬章上》所記,舜、禹雖說是透過禪讓而得天下,但也不是那麼輕易就得到的。舜相堯二十又八載,舜薦禹於天,十又七年,是說舜做堯的臣有二十八年,禹做舜的臣有十七年,這麼漫長的歲月裡,大舜和大禹都是兢兢業業、胼手胝足、全力以赴地奉獻自己,服務大眾絕無半點私心雜念。

2.舜、禹無為而治

“不與”解釋為不參與,是說舜、禹有天下,任賢使能,不輕於其事,所謂無為而治也。

(1)《論語•衛靈公篇》第五章,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是說舜,不是將所有的事情都把在自己手裡,而是放權於人。(2)據《尚書•舜典》記載:“舜命禹作司空,平水土,命契作司徒,辦教育,命皋陶作士,掌法律”等,這些都足以說明舜能夠知人善任、任賢用能,所以才能夠無為而治。

(2) 舜一方面大量啟用人才,另一方面又對自己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恭己就是心存恭敬,對人對事都是誠心誠意恭恭敬敬。舜能用人而不自用,所以夫子以無為而治來讚美他。

3. 舜、禹有天下而處之泰然
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說:“不與”,猶言不相關,言其不以位為樂也。”舜禹有天下而處之泰然,王權在手,卻似乎和自己毫不相干似的,不據為己有,不以君位為樂。舜、禹何以能如此呢?

(1)明代帝師張居正說:“蓋舜、禹之心只知天位之難居,慮四海之不治,日惟兢業萬機,憂勞百姓而已。若夫有天下之可樂,奚暇計哉?”是說舜禹心裡記掛的只有百姓的疾苦,天下的太平,他們日日夜夜、戰兢惕厲的操勞天下國家的大事兒,完全沒有時間享受個人的安樂。

(2) 王陽明先生所說:“大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大仁之看天下如一家,看中國猶一人焉。”可以說舜、禹也是有快樂的,但是他們的樂,不是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之樂,不是陶醉於一己所得的樂,他們的樂完全是來自於和天道大道相合之樂,來自於天下一家,中國一人之樂,來自於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之樂,那麼這種樂才更浩大、更深遠、更悠久。

(三) “不與”貫穿得天下前中後,聖人的氣象巍巍乎

1.“不與”貫穿了舜禹得天下的前中後,是一以貫之的。

(1)他們之所以得到天下,並非自己有心求來,而是由其巍巍功德感召而來。

(2)有了天下之後,又能夠舉賢用能,不將天下據為己有。

(3)待治理天下有成之時,又讓人感覺好像天下是自己太平的,他們既不居功,又不私享天下,將這些美好的德性聚集於一身。這就是夫子心中功德巍巍至高無上的聖王,是夫子心心念念追求的人格典範。

2.聖人之識見度量巍巍乎

(1)張居正說:“聖人之識見度量迥與常人不同,常人之情即有一命一爵之榮,未免自視侈然,志得意滿,何其卑小也!若乃巍巍乎識量高大而不可及者,其惟舜、禹乎?”

(2)像舜、禹這樣的聖人,他們的見識格局、胸襟氣象和一般人迥然不同,一般人只在乎眼前得失,名聞利養,一有所得,便驕心大起,不知涵養增長自己的德性,而舜、禹的可貴之處不在於他們得到了天下,而在於他們是以匹夫之微,也就是說和我們一樣都是平民老百姓,登上至高無上的王位之後,卻能夠做到視之漠然、不以為樂,進入到一種完全不被外物所控制,超乎萬物之上的自由美好的境界。

(四) 舜禹功德巍巍,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說到這兒,我們可能會想:舜、禹這樣的古代聖王,他們的確是功德巍巍,但是 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1.對此,張居正說:“後世人君,誠能以其不與天下之心,而盡其憂勤天下之實,則二聖人之巍巍不難及矣!”

2.舜、禹這樣的聖人之境,其實正是我們要追求的。這個境界雖然很高遠,但是也並非我們想像中那樣遙不可及,只要我們朝向聖賢的方向,發出和聖賢一樣的不與之心,在自己的所在之處,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踐行聖賢之道,那麼二聖人的巍巍功德也是不難企及的。

3.孟子曾說: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孟子‧滕文公章句》)聖人是人,我也是人,他通過努力能夠成為聖賢,我為什麼就不能呢?我們的善良本性和聖賢是一樣的,我們的身心中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千萬不要妄自菲薄,畫地自限。

4.《弟子規》所說:“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其實聖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給我們親身示現一條成聖成賢之路,他們來就是為了告訴我們,誰願意走上這條高慕聖賢之路,誰願意在這條路上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到最後誰都可以達成心願——成聖成賢。

5.一旦樹立如此高遠的人生目標,並腳踏實地地踐行聖賢之道,你會發現這樣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無比美好的人生。

(五)總結 :本章如何實踐在生活工作中

學了本章應當怎樣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當下踐行呢?

1.從動機把握,升起代人著想的心。

首先,我們可以從動機上來把握。做任何事兒,最初的動機很重要。平時我們起心動念不能僅僅只是想著自己,雖然我們不是聖人,還不能完全為別人,但是可以升起一個代人著想的心。

2.多代人著想

可以試著多想想能為他人做些什麼?“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 孟子‧離婁下》)哪怕是為自己好,也要多代人著想,因為越代人著想,自己得到的幸福快樂也一定會越來越多。

3.不把升官當利祿,而當成責任來擔當。

假如我們在工作單位提職升級了,也不能把它當成全是利祿來看,而要像舜禹一樣,把它當成責任來擔當。因為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一想到責任重大,就沒有功夫自高自大,志得意滿了,而唯有戒慎恐懼,兢兢業業,念茲在茲,才能夠擔當得起眾人所託付的這副重擔。

4.“有天下而不與焉”,至德越會降臨到生命中!

《中庸‧17》也如是說,“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越是不把這個“位、祿、名、壽”放在眼裡,這些東西越是會自然呈現,越是像舜禹這樣有天下而不與焉,聖賢的至德越會降臨到我們的生命中,那將是多麼令
人期待的美好未來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