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白話>
孔子說:“學習好像追趕什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又生怕丟掉了。”
<文義>
1.學:求學問,做學問
學: 有道義之學,有德行之學,不管道義或是德行,這兩項的學習,永遠都是沒有邊際的
2.不及:意為不夠。永遠覺得自己的學識不夠,有了這種不夠的認為,其二六時中方不懈怠。
<思惟提綱>
1. 為何一有“及”的念頭,當下即不在學的狀態?
2. 讀了本章與前面一則那三種不能學習的人形成強烈對比,給我們什麼啟發?
3. 在生活的經驗中,你可曾對什麼事情有過「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的精神?
4. 學習一件新事物或知識,你用什麼態度面對?
<讀誦> 5/30(四) 9分5秒
第17章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第12章~ 第17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
12.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13.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5.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1. 王陽明:“讀書學做聖賢。”
典故: 王陽明十一、二歲在京師念書時,他問塾師「何謂第一等事?」老師說:「只有讀書獲取科舉名第」,他回應說:「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讀書登第,應該是讀書學做聖賢」。
2.《論語•子罕•10》:「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3.《論語•子罕•7》:「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4.《增廣昔時賢文》:「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一句是中國諺語,收錄在《增廣昔時賢文》。《增廣昔時賢文》,相傳由明朝一儒生編纂,後經
明未清初士人增補而成。又稱《增廣賢文》、《昔時賢文》、《古今賢文》。
5.《論語•泰伯•3》:「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6.《論語•學而•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重點摘記 5分46秒 講師:黃 勇老師
(原文)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白話)
孔子說:“學習好像追趕什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又生怕丟掉了。”
綱要
(一) “學如不及”的狀態
(二) 為什麼要有“學如不及”的狀態呢?
(三) “猶恐失之”的狀態
(四) 結語
(一) “學如不及”的狀態
1. 學習什麼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學習狀態?又為什麼要如此狀態呢?
我們先回顧一下,儒家所謂的學習是指什麼?
誠如王陽明所言:“讀書學做聖賢。”所以,學習就是效學聖賢,改過遷善,也就是學習做人之道。
2. 處處不及聖賢
那麼真正這樣學習會否有已及之念呢?自然不會,越學越覺自己和聖賢之差距,處處不及。
正如《論語•子罕篇》中,顏淵跟孔子學習時發出的感慨:“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越學越覺不及,越學越覺不懂的更多。
3. 孔子不會“得少為足”
即使如孔子已達到聖賢的境界了,還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說:“我有知道嗎?不知道啊!有百姓問我,我本來一點也不知道,我只是從他問題的前後兩頭去盤問才了解啊。”
所以,學無止境,一有“及”的念頭,當下即不在學的狀態,已經得到了還學什麼呢?所以,學習要時刻警惕“得少為足”的想法。
(二) 為什麼要有“學如不及”的狀態?
1. 反省自心
也許有人會說:總是感覺不及,那不是一點點學習的成就感都沒有?會不會容易產生放棄學習的想法呢?這種說法符合一些人的學習現狀,但這種說法卻包含了一個很值得反省悖論。
2. 我為什麼來學習聖賢之道?
因為我沒有達到聖賢,不及聖賢。正是因為我不及聖賢,所以才來學習啊!學習,就是學習我不及聖賢的東西,今天我卻因為學習時不及聖賢就放棄學習,難道我到了聖賢境地才能學習嗎?
3. 找藉口,放棄學習
其實,很多時候,往往是我們自己害怕學習的辛苦和困難,所以找藉口,放棄學習。當然,不是說不能總結已經學有所得的部分,而是說真正學習當下的狀態。
4. “感覺不及”才是學習的狀態。
這就如同我們遠行,還沒有到達目的地時,有的人會說:“走了這麼久還沒到,我不走了。”那時,就要提醒他:“你已經走了這麼遠了,退回去多可惜啊。你想想當初,你是多麼想到達目的地。”然後,我們就繼續遠行。遠行的動力,就是我們還沒有到達我們嚮往的目的地。遠行當下,我們清楚我們還不及,如果認為我們已經到達了,自然不再遠行了。所以學習的當下,內心的感覺一定是不及。如此才會學習,如此狀態才是學習的狀態。
(三) “猶恐失之”的狀態
1.學習不但處處感覺 “不及”,還時時“猶恐失之”。
因為學聖賢、改過遷善,絕非一日之功。
稍一放鬆,自己過去與聖賢之道相反的習氣就又顯露了。
2.曾國藩常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種猶恐失之的狀態,也如前面曾子所言:“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如同懷藏寶玉,走在小偷出沒的地方,必然時時小心防備,時不時就摸一下寶玉,生怕稍一疏忽,被小偷趁機偷走寶玉。
3.在學習時,內心時刻警惕,防止一個不小心,所學的聖賢之道就從心上失去了,舊有的惡習又萌發了。
4.也正因為如此,曾子特別在“吾日三省吾身”時,特別反省“傳不習乎?”老師教授的聖賢之道,有沒有時時修習呢?如此正是因為“猶恐失之”啊!
(四) 結語
《泰伯篇》通篇講聖賢至德要道,此道必須不斷學習方可有得。此則談學習之道的學習狀態,正與前面一則那三種不能學習的人形成強烈對比。正反兩方面,值得我們每個學人對照、反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