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泰伯第八 第13章-2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白話>

「國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卻貧賤,這是恥辱;國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卻富貴,也是恥辱。」

<文義>

1. 「邦有道」: 國君有道。則以才智出仕,始得富貴。

2. 「貧且賤焉,恥也」 : 己貧賤。則是才德淺薄。故為可耻也。

3. 「 邦無道」: 國君無道。

4. 「富且貴焉,恥也」: 己出仕,招致富貴。己亦無道,得會惡逆之君,亦為可耻也。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2. 為什麼「邦有道,貧且賤焉」是可恥的事 ?

3. 為什麼「邦無道,富且貴焉」是可恥的事 ?

4.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與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有矛 
   盾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大學‧經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2. 《弟子規‧謹》:「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3.《左傳》:「立德、立功、立業此之謂不朽。」

4.《梁啟超‧無聊消遣》:顧亭林(炎武)說: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5. 《孟子‧盡心上》:

「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6.《范仲淹‧岳陽樓記》:

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意思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7. 《林則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國家生 
   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8.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9. 《精忠武穆王岳降詩》:「天尚沒有無功德之神 ,人間無不忠之聖也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一)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1.紛亂的環境,很難成就道業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是說要有安定的修學環境,環境清靜才利於養道。道業是要通過清淨的心才能修成的,在紛亂複雜的環境當中,很難成就道業。

2.養道必須要選擇環境

《大學》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是我們學道的境界在不斷地提升。“知止”,止是心中有了志向,專心到自己所修的道上,這是“知止”。我們的心能夠定下來,才能夠開悟,這叫做“安而後能慮”。慮是智慧,因定開慧,智慧開後能得到什麼?得成聖賢。如果環境不清淨,我們想要養道就不容易,所以必須要選擇環境。

3. 危邦亂邦 妨礙修道

(1)“危邦不入”,危是講政治上已經有危機的國家,可能動亂民不聊生,這樣的國家我們就不可以進入了。亂邦是已經發生混亂,社會動盪,起衝突了,或者是為了爭權導致流血衝突。在春秋時期,有不少諸侯國殺父弒君,爭奪君位,這一些國家不可以在那裡居住,要趕緊離開。

(2)《弟子規》裡講“鬥鬧場,絕勿近”(《弟子規‧謹》),鬥鬧場就是已經發生爭鬥,已經動亂的地區,那些場合我們都不要進駐,免得影響自己清淨的心,妨礙修道,甚至有可能還會引發殺身之禍,被捲進是是非非說不清楚,就會很麻煩。

(二)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1.“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儒家提倡積極入世,有所作為。
  儒學是   傾向於世用,講究兼善天下。如果天下是清明的,政
  通人和,你就出來 盡你的才能為天下做事。

2.“見”在古代講是出仕做官,替國家朝廷服務,建功立業,所謂立德、立功、立業。(《左傳》)

3. 天下無道,各國紛爭,甚至有流血衝突,天災人禍頻繁,民心不善,喜愛造惡,這個時候就不能出現,不能去做官;因為很容易招致禍殃,自己也可能受到污染,甚至墮落,對社會呢也沒有什麼大的幫助,要選擇歸隱,做一個隱士。

4. 退則獨善其身

(1)“退則獨善其身”,找一個清淨的地方與世隔絕,在裡面自己修行,不能夠兼善天下就獨善其身。(《孟子‧盡心上》)

(2)古人之所以採取隱居的方式,除了追求生活的自由外,往往為了避免災禍。

(3)當他們一旦感到政局紛亂,社會動盪,世道險惡,人情詭詐之時,如果沒有因緣、沒有能力、沒有機會來改造社會,當然就選擇退隱;如果有因緣、有能力、有機會還是可以出來,可以找一個合適的方式來幫助社會。

5. 本章前後有因果關係

前面講“守死善道”,前後是有因果關係的。因為你能篤信好學,你才能夠“守死善道”,故而也能夠“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6. 無道則隱的歷史典故

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混亂。諸葛亮隱居南陽,天天高 臥,很有學問,屬於無道則隱。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這樣一 位仁主能夠這樣非常器重他,雖然天下無道,但是劉備的誠心感動了諸  葛亮,最後諸葛亮幫助劉備三分天下。

(三)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這是講國家有道的時候,天下太平,而我貧賤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我沒能夠為國家服務,貧賤是自己沒有功勞,自己無能,我們應該為國家服務的時候沒有這個能力是可恥的。

(四) 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 邦無道的時候而我自己富且貴焉,我很富貴這也很可恥,為什麼?因為天下無道,這個富貴是從無道當中來的,這不是很可恥嗎?

2. 汪精衛早年參加救國運動,勇敢果斷,一度成為國民偶像,但是在戰期間,國家混亂之時,他為了個人權利投靠日本人,藉此而升官發財,這種人就是可恥的。自己的國家民族都面臨亡國滅族的危險,他還在那裡享受榮華富貴,這就非常可恥。

(五)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何要無道則隱?

1.講到這裡也有人會疑惑,不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梁啟超‧無聊消遣》)嗎?為什麼要無道則隱呢?這不是明哲保身的意思麼?其實邦無道,為政者不仁,非一人之力可以扭轉,如果沒有因緣、沒有能力、沒有機會來改造社會,是要選擇退隱的。

2.有因緣、有能力、有機會還是可以出來,找合適的方式來幫助社會。比如說,孔子居住在衛國,衛國多次發生動盪,甚至發生父子爭位這樣違禮的事情,孔子沒有選擇離開,他不是考慮個人的安危和地位,而是真正想要尋找機會幫助衛國,幫助息爭免禍,平息戰爭減免禍害。

(六) 總攝

1.君子一切所求,皆善其道

  從本章來看,君子的一切所求,都是善其道而已。可以富貴,可以貧賤可以留下,可以離開;可以死,也可以不死,這些道理我們都要好學。真正的道就在於我們的內心,內心有道,到哪裡都有道;內心無道,即使到了有道的地方還是無道。

2. “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 是關鍵

  關鍵是開頭兩句“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這是最重要的。果能做到這樣,我們自己有道,就能夠做到進退自如,不糾結、不痛苦、不委屈。

3. 本章的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黨校講話時,曾引用了許多古代的格言,強調“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的政治抱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精忠武穆王岳降詩》)的獻身精神,這些話不正是這一章孔子要我們樹立的正確的價值觀嗎?

4.透過學習,我們是否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更為廣闊的境界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