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
5-2: 有若無,實若虛 ,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白話>
5-1: 曾子說:「自己才華橫溢卻向俗人請教,自己知識淵博卻向不懂的人請教;
5-2: 有知識謙虛為沒知識,有才能謙虛為沒才能,從不計較別人的無理冒犯。從前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下過工夫了。」
<文義>
1. 「有」若「無」:「有」,有知識。「無」,沒知識。
2. 「實」若「虛」: 「實」,有才能。「虛」,沒才能。
3. 「犯」>而不「校」: 「犯」,無理冒犯。「校」,計校(同計較)。
4. 「昔者」吾「友」>: 顔子已卒,故稱 「昔者」。「友」,顏淵是也。
5. 嘗從事於斯矣: 就是這樣做的
<思惟提綱>
1. 曾子回憶,顏淵有哪三個功德?
2. 日常師父說:「我們就是傻不來」,與顏淵的「有若無,實若需」有相符順嗎? 為什麼?
3. 顏淵第三個功德「犯而不校」更好的理解,是不認為這是冒犯,您同意否? 其出處為何?
4.別人有不是,加於我身,是咎由自取,不算人犯, 我們做錯了,得不到對方諒解時,您會如何作 ? 為什麼?
5. 學了這章就是教我們做一個謙虛的人,您會如何作呢?
<義理解釋>泰伯第八第5-2章
一、引用經文
1.《嶺雲軒瑣記》:唐一庵先生與門人講「犯而不校」云:今人但知顏子不校難及,不知一犯字學他不來。問:何說?曰:顏子持己應物,決不得罪於人,故人有不是加他,方說得是犯。若我輩人有不是加來,必是自取,何曾是犯?
2. 錢穆《論語新解》:「犯而不校:犯者,人以非禮犯我。校,計較義。然人必先立乎無過之地,不得罪於人,人以非禮相加,方說是犯,始可言校。若先以非禮加人,人以非禮答我,此不為犯,亦無所謂不校矣。」
3.《孟子》:「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4.《了凡四訓》:「天下無自是之豪傑,亦無尤人之學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則謗毀之來,皆磨練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聞謗而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
5.《韓詩外傳‧卷‧9》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貢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顔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異,問於夫子。夫子曰:「由之所持,蠻貊之言也;賜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親屬之言也。」詩曰:「人之無良,我以為兄。」
6.《增廣賢文》:「知理不怪人,怪人不知理。」
7.《論語‧里仁‧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8.《貞觀政要‧卷‧2》: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賜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後數日,薨。太宗親臨慟哭,贈司空,謚曰文貞。太宗親為制碑文,復自書於石。特賜其家食實封九百戶。太宗後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
9.《貞觀政要‧四庫全書本.6》蓋以堯舜之所以謙讓終始如一非一時之言也後之人君志於帝王之道者勉之哉〉貞觀三年太宗問給事中孔穎達曰論語云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虚何謂也〈論語曾子之言〉穎達對曰聖人設教欲人謙光已雖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訪能事已之才藝雖多猶病以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已之雖有其狀若無已之雖實其容若虚非。
10.《論語‧述而‧26》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11.《論語‧泰伯‧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論語•泰伯5•2》
(一) 顏淵的第三個功德:犯而不校
1.顏淵具備的第三個功德:犯而不校,這一條就講出了一個彼此對待的雙方面的關係--人犯我,我不校。
2.《嶺雲軒瑣記》,唐一庵先生和他的門人說過:“今人呢,但知顏子'不校'難及,不知他一'犯'字學他不來。” 今天呢,我們都只知道顏淵被別人冒犯、不報復別人這一點難以企及,但我們不知道,顏子不冒犯別人這一點是更為難學。顏子持己應物,絕不會得罪於人,這個時候,人有不是,加於他,才說得上是犯。
3. 別人有不是,加於我們身上,是咎由自取,不算人犯。
我們一般人,別人有什麼不是加於我們身上,必是我們咎由自取,這不算是人犯。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說,別人對我們有暴慢鄙倍的言辭行為態度的時候,我們如果仔細反省一下自己,總會發現是我們有得罪別人,或讓別人不舒服在前面的。
4. 做錯了,得不到對方原諒的時候,就該一直道歉。
我們遲到了,面對那個等了我們好一陣的人,我們通常會陳述,諸如路上太堵了、我昨天沒睡好等等,說自己為什麼會遲到的原因。好像是在解釋自己犯錯是有正確的原因的,自己也很不容易,希望對方理解。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對方回上一句,你下次不能早點兒?自己就會覺得難受了,覺得自己都解釋了,怎麼就是不能諒解呢?而正確的做法是,我們做錯了,在得不到對方原諒的時候,就應該一直道歉,而不是遲到了,還期待著別人理解自己,這些細節沒處理好,就是在冒犯別人。
(二) 怎樣才算是「犯」?
1. 必先立乎無過之地,他人非禮相加,才是犯。
顏回不一樣,他絕不會冒犯他人。他平日裡,有非常嚴格的克己復禮的功夫,任何事情都是依禮起行。錢穆先生說: “人必先立乎無過之地,人以非禮相加。”這才是人犯。
2. 以非禮先加於人,他人以非禮回報,不算是犯。
我們經常是以非禮先加於人,人才以非禮來答我,這不算是犯,更談不上是校。”這是《 孟子》“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3. 顏淵自身無過,被犯的機率大大降低
顏淵不這樣,他自身無過,不以錯亂加於人。其實,當我們做到自身無過不去冒犯別人的時候,被別人冒犯的機率也就大大的降低了,這也是我們唯一可以把握住的一點。
4. 我們犯了錯,被別人犯的機會大大增加
那有很多人說了,有的時候沒犯什麼過錯也會被別人冒犯,那我們想想看,如果我們犯了一些過錯,那麼被別人冒犯的機會豈不是大大增加了嗎?
(三)如何處理別人來犯
1.《了凡四訓》上有一段話說得非常透徹:“天下無自是之豪傑,亦無尤人之學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則謗毀之來,皆磨練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聞謗而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當我們聽到別人的毀謗,不發怒、不抱怨的時候,即便是讒焰薰天也就像舉著火把,想要焚燒虛空中一樣,終將自熄。那麼現實生活中,很多高明的人呢,都是這樣來處理別人的來犯的。
2.《韓詩外傳》公案
(1) 子路、子貢、顏回,三種處理方式
【子路】 “人善我,我亦善人”,說別人善待我呢,我就善待別人;“人不善我,我不善之”,人不善待我,我就不善待別人。
【子貢】“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那人對我好,我也對別人好,那麼人對待我不好呢,那我就或進或退地與之周旋。
【顏淵】“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吾亦善之。”說人不善
待我,我還是要善待別人。
(2) 夫子對三個弟子的評價
三個人的講法不一樣,就去問夫子,夫子說:
【子路,“由之所持,蠻貊之言也” 】,說子路的這種做法,是邊地荒漠之人的做法。
【子貢,“賜之所言” 】,子貢所說的這些做法呢,就是朋友之間的相處之。
【顏淵,“親屬之言也”】,就是親人之間相處都是這樣做的。
(3) 夫子的處理方式
夫子引用《詩經》的話 “人之無良,我以為兄”,說假如別人不善良,我卻要待其如兄弟。我們看“人不善我,我亦善人”,這就是顏子的人生境界了,像對待親人一樣的對待一切人。
3. 沒有人天生愛犯人,很多犯人不是有心之失。
其實,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是愛冒犯別人的,人人都希望自己被別人喜歡,只是在教育成長的過程當中,沒有教育好自己,要麼自己做事兒沒那麼謹慎,很多過失和冒犯別人呢,都不是有心之失。
4. 面對別人來犯,正好反省自己是否中正無過 。
如果我們死死盯住別人的過失,不僅浪費了自己的生命,也錯失了學習的時間。面對這樣的來犯,正好呢,我們可以反省自己,自己的立身,也警惕反省自己,千萬不能冒犯別人。
(四) “犯而不校” ,更好的理解是“不認為這是冒犯”
生而為人,有些境界不去計較,有時候是很困難的,但“犯而不校”更好的理解,就是不認為這是冒犯。如果人總是能夠看到自己也是滿身過錯、經常去冒犯別人的話,那麼別人的一點兒小過錯,自己也是不敢橫加批評和指責了。
(五) “知理不怪人,怪人不知理”
1. 俗話說“知理不怪人,怪人不知理”,一怒一校,這些都很浪費時間、耗費精神,而一切的道德學問修養,都是需要我們傾注精神和時間的。
2. 校對別人的過錯, 是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
(1)一個人一直在校對別人的過錯中,那麼自己又能做什麼呢?無非是拿別人的過錯再次懲罰自己而已,我們如果死死地盯住別人的過失,就是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書都讀不進去。
(2)別人能接受,我們就提出意見幫別人改善;別人不接受,我們就努力修養自己,這才是緊要的事。以憤怒之心來報復別人,真的是一件最無意義的事,害己也傷人。
(六) 總結
1.這一章,總體來說,是曾子對於自己老朋友顏子的追憶性描述,蘊含了曾子對於老朋友無限的懷念之情。兩個人共同追隨夫子學道,一定有著非比尋常的相知,但是讓曾子念念不忘的,與其說是他們深厚的友誼,不如說是顏子的道德修養。
2. 顏子雖然故去了,而曾子在實踐道德學問的過程中,卻能時常的回憶起他,如在眼前。
3.我們看曾子不光對待他的老師孔子能做到這樣,對同門的大師兄也能做到這樣,這就讓人讚嘆了!
4. 我們也會回憶起自己的老朋友,想想看,讓我們想念朋友的都是一些什麼呢?一起做過了哪些有趣的事?或者是他當時怎樣照顧我,對你施予了怎樣的恩惠,等等。我們不會懷念老朋友的美德,這就是“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了。
5. 唐太宗的君子懷刑
(1)歷經正道虛心納諫的唐太宗,在思念自己的大臣魏徵時說出了那句千古名句,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貞觀政要‧卷‧2》)這也是唐太宗的君子懷刑,他們二人君臣合璧也開創了大唐的貞觀之治的輝煌盛世。
(2)唐太宗也曾經問過孔穎達本章的意趣(《貞觀政要‧四庫全書本.6》),孔穎達說“聖人設教,欲人謙光。
6. 怎樣做一個真正謙虛的人?
(1)怎樣做一個真正謙虛的人呢?
我們就要認真思考兩個問題:一個是驕傲對我們到底有怎樣的傷害?第二個就是怎麼才算真正的謙虛,謙虛和虛偽到底有怎樣的差別?
(2)孔子說過“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論語‧述而‧26》)自己沒有,卻總覺得自己有,自己沒有得到的學問,卻總認為自己滿腹經綸,這就是一般人的狀態。
(3) 顏子的勇悍精進:“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這一章,透過曾子的回憶我們知道顏子的勇悍和精進:“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那正是他“日無忘所知,月無忘所能”(《論語‧泰伯‧17》)“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如逆水行舟般勤學不退,沒有絲毫懈怠不進的生命的狀態,讓我們看到了在曾子的眼中,顏子的生命已經化成了自己道德實踐的謙德的典型和榜樣,變成了一種動力,讓曾子不敢愧對。那這樣一種由道義的相交而產生的深厚的友誼,誠讓人嚮往。而這一章所表達的由道義所發出的同門深情,也投射出了曾子的人格光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