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泰伯第八 第10章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白話>
孔子說:「一個人好勇,如果身處貧困時,痛恨自己的窮困,一定會作亂。一個人不善良,如果對於這樣的人過於痛恨他,一定會導致禍亂。」

<文義>
1.好:好讀去聲,愛好。
2.疾:恨惡。
3.已甚:「已」作「太」解。

<思惟提綱>
1.本章,孔子說到「亂」,有哪兩個情況會導致亂?
2.「好勇疾貧」的人,為什麼會亂?
3.前面第2章說「勇而無禮則亂」,本章說「好勇疾貧,亂也。」,請融貫之。
4.「人而不仁,疾之已甚」,為什麼會亂?
5.對「不仁」之人,該如何對待?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懲前毖後」出自《詩經‧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後患。」,懲:警戒;毖:謹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錯誤,吸取教訓,使以後謹慎些,不致再犯。
2.《論語•泰伯•2》:「勇而無禮則亂」
3.《論語•為政•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二、重點摘記
(一) 好勇疾貧,亂也。
1.“勇”,是勇敢、膽量大、敢作敢為。
2.“疾”,是恨的意思。
3.好勇之人,如果身處貧困,又不能安分守己,每每痛恨、厭惡自己的窮困,渴求富貴與享受,見他富貴必然心中不平,於是就會憑著自己的勇蠻之氣,不顧一切地去爭取財物,很可能不擇手段去騙、去偷、去搶,這必然會禍亂社會,自己也不會有好結果。所以說,“勇而無禮則亂”。
4.顯然,勇敢與追求物慾相結合,那就成了壞事;反之,勇敢與追求仁德相結合,那就是好事。所以不是不要勇氣,而是要將勇氣用對地方。

(二)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1.意思是:有的人不仁不義,如果我們對於這樣的人過於仇視、惱恨,這也必然會帶來禍亂。
2.為什麼呢?
因為對於不仁不義的人,如果他的行為影響並不嚴重,還可以容忍、寬恕,那勸誡他改善就可以;如果其影響嚴重,那加以懲治,以直報怨就可以了。其出發點都是為了治病救人,懲前毖後,這才符合仁的精神,而不是為了發泄私忿而折磨這個人,讓他難受。如果先是仇視,之後再加上洩憤之舉,這樣的力量發出去就會造成雙方對立,甚至形成敵對關係。這樣一來,對方也難有機會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即使本來尚存的一點慚恥之心,可能也不見了,被逼之下極可能做出更具有破壞性的事情,從而更加擾亂社會,總體看效果更糟糕。
3.所以孔子說:“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更強調為政以仁。

(三)導致亂象的因素
1.本章提到兩種致亂的因素:一種是那好勇疾貧的不仁之人,這是直接致亂的因素;另一種是仇視不仁之人的人,這是間接致亂的因素。
2.前者容易理解,後者卻不容易被認識到。不僅不被認識到,而且還會被認為做得對,做得有理。

(四)「仇視不仁之人」就是不仁
1.其實仇視不仁之人的這個心態本身,也就是疾惡如仇,恰恰也屬於不仁。由不仁之心發出的舉動,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來看一些類似的現象就知道了。
2.老師教學
老師在教學生時,對於所謂的差生往往心生厭惡,於是不免以厭惡對立的心訓斥、責罰,而不是以關愛挽救的心設法幫助,就很可能使差生更差,破罐子破摔。父母教育子女也有類似的情況。
3.夫妻關係
雙方對彼此的缺點都很了解,對自己看不慣的地方,甚至是一些小事,如東西用完不收,牙膏蓋沒有擰等等,都放不下,忍受不了,經常數落,讓對方很煩,自己也很煩,搞得家中很不愉快。

(五)如何對待不仁之人
1.對犯錯的人不能疾之已甚,要盡量以寬容的心態去面對,能以幫助愛護的心去處理就更好。
2.即使在不得已時用了嚴厲的方法,但內心總在於挽救。
3.看到那不仁之人,怎麼才能產生慈愛之心呢?《三字經》說:“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不仁者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因為他在成長過程中沒得到良好的教育,不幸成了這樣,這是值得理解、同情和幫助的。
4.就像一個人因家境問題沒上過學,你能責怪他沒文化嗎?
5.其實仁的標準學了之後,是拿來反省自己的,而不是拿來要求別人的。如果學了之後執著這個標準去卡別人,別人做不到就看不慣、忍不下,那還不如不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