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白話〉
曾子說:「讀書人的心志不可以不遠大堅毅,因為所擔負的責任很重大,而所要行走的路程又很遙遠。以弘揚仁道當作自己的責任,這責任不是極重大嗎?而且要一直擔負到死為止,負責的時程不是很久遠嗎?」
〈文義〉
1. 士,學者之稱,即讀書人,有品德的知識分子。
2. 弘毅:心胸弘大,意志剛毅。弘,指心胸寬廣。毅,指意志剛強堅忍。
3. 已:終止。
4.古時民眾大致分為士農工商四類。農工商是生產者與營利者。士則不生產,不營利,而盡全力學道。道有體用。用就是行仁。士有通達時,也有困窮時。通達時,即須以仁來治國平天下。困窮時,也要盡力宣揚仁道。一日不死,一日不休。
〈思維提綱〉
1.您還記得《論語․泰伯》之前,夫子對士的定義標準嗎? (〈里仁․9〉)
2.曾子此章對”士”的標準為何? 您覺得當今之世,儒家所言之士還存在嗎?
3.對於本章,您有什麼體會和自我期許?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補充資料
1. 錢穆《論語新解•泰伯篇第八•七》:本章以前共五章,皆記曾子語。首記曾子臨終所示畢生戰兢危懼之心。次及病革所舉注意日常容貌顏色辭氣之微。再記稱述吾友之希賢而希聖。以能問於不能,是弘。大節不可奪,是毅。合此五章觀之,心彌小而德彌恢,行彌謹而守彌固。以臨深履薄為基,以仁為己任為量。曾子之學,大體如是。後兩章直似孟子氣象,於此可見學脈。
2. 《論語•述而•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3. 《印光法師文鈔》: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淨土引用成為淨土法門法語: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4. 淨土法門法語: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引自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0/103154.html )
5. (1) 羅振玉編錄《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2) 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卒,子夏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6.《論語•雍也•9》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孟子•盡心上》原句為「…. 古之人,得 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8.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夫以數千年文明之中國,人民之眾甲大地,而不免近於禽獸,其誰之恥歟?顧亭林曰:天下興亡,匹夫之賤,與有責焉已耳!」
二、重點摘記
(一)文義解讀:
1. 曾子說, “ 士” 立於天地之間,當格局寬廣,心不止於自己,此之謂“ 弘” ;還要堅強決斷,不達目標,誓不罷休,此之謂“ 毅”
2. 因為士任重而道遠,非弘大不足以擔重任,非強毅不足以行道遠,以實現仁德於天下為自己的使命,責任怎能不重大?追求理想,至死方休,道路怎能不遙遠?
3. 本章讀起來和上一章同樣大氣磅礴,非常有感染力。曾子之所以能說出這樣有氣勢的話,正是因為這是他自己生命的寫照,他以這樣的標準去做了,他也做到了。
(二) 《論語》中的「曾子」之學
1. 《論語》全篇直接引用曾子的話,大概是十一章,此處連續出現五章,其中必有用意。
2. 回顧:
(1) 第三章記錄的是曾子生命終時,所顯現出的畢生一以貫之的戰戰兢兢畏懼之心,這是克己修身。
(2) 第四章講曾子重病時,以臨終遺教的方式勸諫孟敬子,要注意日常的容貌、顏色、辭氣等細微之處,這是誨人不倦。
(3) 第五章曾子回顧了昔日同窗顏回,以能問於不能、有若無、犯而不教、虛懷若谷的境界,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 “ 弘 ” ;第六章講託孤寄命,大節不可奪,這是 “ 毅 ” 。
3. 錢穆先生說:「合此五章觀之,心彌小而德彌恢,行彌謹而守彌固。以臨深履薄為基,以仁為己任為量。曾子之學,大體如是。」 意思是曾子之學的全部內涵,大概盡顯在這裡了。
(三) 何謂士
1. “ 士人”,是指立志成賢的讀書人,他還沒有達到君子的境界。在古代,一般有四類的工作,所謂「士、農、工、商 」,“ 士人 ” 就是讀書人,“ 農 ” 是農民,“ 工 ” 是工匠、工人。“ 農工商 ” 都屬於生產經營者,而唯獨 “ 士 ” 不從事生產。“ 士人 ” 做什麼呢?就是全力以赴學道、弘道,“ 士 ” 在社會上最受尊重,因為他們不為名,不為利,就一個目標,志於道。
2. 士修身立德,為世間人做好榜樣。他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教學,把聖賢的道理教給大家。
(四)古代之師與師道
1.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古代的老師是不收學費的,你拿一塊乾肉來拜師,老師都會很認真地教你,所以人們會尊重他。有心想要學習的人,他們會主動上門拜師,老師不會去招生,這是中國古人的“師道 ”。
2. 就是“ 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只有學的人求著學,沒有教的人求著教的。
3. 現在的教育反過來了,在很多學生心裡,我來學習是交換來的,我交了學費,理所當然你要教我。學生對於老師很少談得上恭敬了。
4. 中國古人的師道尊嚴,更符合教與學的規律。求學,只有我們學的人求著學,真有要學的心,才能學得到;沒有求學的心,老師怎麼教都教不進。學的人,最重要的是對老師要有恭敬心,所謂“ 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這就是“ 師道” 。
(五) 古代師生之情
1. “ 士人” 教書不收學費為條件,不為名利而教,學生中家境富裕的子弟,有條件可以供養老師,沒有條件家境貧寒的學生,很多時候,老師不僅不收學費,甚至還會幫助倒貼他們。
2. 古人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生之間,真是情真意切,情同父子。孔子死後,很多弟子都以父親之禮儀對待孔子,為其服喪三年。子貢更是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六年。老師真正受世人敬仰,因為他們的德行是自己做出來的。
3. 士” 排在“ 士農工商”第一位,跟現在不同。現在最尊重什麼?有錢人,成功的商人。不過,換句話說,現在真正的“士人”,也很少了。很難找到「以仁為己任,死而後已」的人,真要是有這樣的人,大家自然還是會尊重他的,還是會把他排到第一位。
4. 現在的“ 士人”確實是難找了,可是我們也沒有必要抱怨,責怪。與其希望別人做“ 士人”,不如自己來擔當,自己立志「以仁為己任」,這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使命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帶著使命來的,我們第一個使命就是要成就自己,然後還要弘揚聖人留下來的經典、教誨,幫助大眾一起成就。
(六)弘毅---以仁為己任
1. 也可以把 “ 弘 ” 解釋為弘揚大的志願。“ 弘” 最重要的內涵是廣大,見識學問,一切都要廣大,格局要寬廣。那 “ 弘 ” 是怎麼來的呢?是學來的,是從好學中得來的,是像孔子、曾子、孟子這樣的師長教的。其實做人做事的很多道理,我們也知道。我們當然明白,做人的格局要弘大,做事呢要堅強、果決,可是真正遇到事情,做到就很難。。
2. 為什麼不能做到 “ 弘毅 ” 呢?現在想來,大概是因為我們沒有高遠的目標,沒有「 以仁為己任 」。俗話說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高遠目標的格局自然會小,我們所關注的就是眼前的一些小名小利,要麼為得到小名小利而沾沾自喜,要麼為失去小名小利而憤憤不平,怨天尤人,自憐自艾,路自然是越走越窄,心胸也越來越狹隘。有關資料顯示,現在全世界抑鬱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我想大概也與此有關吧。
3. 周公、諸葛亮、文天祥,他們為什麼能夠做到「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因為他們確立了「以仁為己任」的高遠的人生目標。 雖然身居高位,但是和「身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的顏回,生命的方向是一致的。高遠的目標,宏大的格局,強人的毅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一息尚存,不達目標,矢志不懈,至死方休,這是聖賢的境界。
4. 看起來我們離這樣的境界很遙遠,但不需要妄自菲薄。我們現在推動更多的人學習《論語》,弘揚傳統文化,還真是有點像 “ 士人 ” 所做的事業。義工放棄了很多自己的休息時間,放棄了很多經濟利益,承擔了很多利益別人的善行,這其實已經是 「 仁以為己任」了。
5. 感謝引導我們的老師,讓我們看到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方向,看到建立生命宗旨的意義。因為老師這樣的引領,我們也承擔了很多之前想都不會想的善行,我們的生命呢被賦予了新的價值,生命的格局自然慢慢會打開,我們正朝著 “ 弘毅 ” 的方向前進。遇到好老師的引導,實在是我們的幸運。
(六) 結攝
1. 「 仁以為己任 」 至少有兩層意思:第一是我們自己要行“仁”;第二是要將聖賢之道廣“弘”。實際上,我們自己勵行仁道,就是最好的弘道。
2. 每個人生於天地之間,都有很多責任和使命。我們有親人、子女、朋友、領導、下屬,乃至於偶然相遇的陌生人,假如我們可以以一顆至誠的心,對待遇見的每一個人,對待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都做到盡自己應盡的責任,用曾子的教誨,常常省察自己。就是向 「 仁以為己任」 跨出了一大步。
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當代青年人要勇於擔當,承當起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和人民的幸福。是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 “ 士人 ” 胸懷,我們常常可以用這句話來策勵自己。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