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泰伯第八 第9章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白話>

孔子說:「一般民眾,可以使他們依從聖王制定的禮樂制度實行;不要求他們,一定要瞭解禮樂制度所蘊含的深奧義理。」

<文義>

1. 「民」: 指不明白深奧道理的民眾。

2. 「由」: 用、從,就是依從實行。

3. 「之」: 聖王所制定的禮樂制度,並非普通政事。
          禮樂制度必須因事制宜,通達人情,合乎天
          理。有德行、有君主地位的聖王,才有能力
          和資格制定。

4. 「不可使知之」:「知」,是了解禮樂制度的內涵義理 。           

<思惟提綱>

1. 子曰:「民可使由之」,是讓民眾去實踐甚麼樣的內涵?

2. 子曰:「不可使知之」,為什麼不要求民眾要瞭解“禮樂所蘊含的義理”?

3. 試想聖人為何要制禮作樂 ? 其目的為何?

4.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實例,只要懂得如何使用即可,不用懂得其中運作的機制,就是「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請舉例。

5. 回顧你自己的品德教育或傳統文化的學習,是不是也是從「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開始的?師長又如何陪伴著你成長?



<義理解釋>泰伯第八第9章

一、引用經文

1. 《中庸‧27》「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 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 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2. 《中庸‧27》故曰: 「苟不志德,志道不寧焉。」

3. 《孝經‧開宗明義》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                  生也。」

4. 《孝經‧開宗明義》: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
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5. 《弟子規‧入則孝》:「出必告,反必面。」

6. 《孝經‧開宗明義》: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             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                  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脩厥德。』」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一) 本章文意

1.「由」:就是用、從的意思,跟從的從,也就是行、實踐的意思。

2.「之」:李炳南老居士說指的就是政治、教育。古時候怎麼教育為政呢?上一章夫子教我們可以用《詩》、禮、樂來教育、來為政。

3.「民可使由之」:民可使由之就是讓民眾去行、去實踐、跟從這些美好的《詩》、禮、樂的內涵。

4.「不可使知之」:為什麼說不讓民眾知道?

(1) 上一章夫子所說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就是拿《詩》、禮、樂讓他們知道,來為政、來教育他們啊。所以《詩》、禮、樂把它用在為政上,可以教化一方百姓,移風易俗、安上治民;用在教育上,就可以把教育者教育成君子和聖賢。

(2) 《詩》、禮、樂,一般的民眾皆可學而行之,都可以拿來學習並且拿來實踐行使的。所以,不可使知之,到底指的是什麼呢?指的需要了解《詩》、禮、樂它如何通往大道的道理;還有呢,聖王他們如何制禮作樂的原理、原則。這一些都是不太容易懂的,即使聖人他要說明也很難用言語來說明。

(二) 聖人制禮

禮樂它是通往大道的方法,大道很難懂,我們就試著來揣摩看看,先就禮。在《禮記》的《禮運》有記載,聖王如何順著天時、地利、人情來制禮。

1.聖人制禮,我懂嗎?

首先就人情來說,我們先試想一下,為什麼要制禮?從人與人之間我們觀察到什麼呢?要怎麼樣可以讓人彼此之間可以和睦相處?如果讓我依著人情來制禮,我能看得懂嗎?我會制出什麼樣的禮來幫助人呢?

2.聖人制禮以疏導人的七情、維護人際關係

(1)我們來看一下聖者,聖人他想要疏導人的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維護十種人際關係,用什麼準則呢?(2)聖者發現:父就要慈、子就要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就用這一些準則,可以讓彼此之間和睦相處、謙讓、避免爭奪,發現禮是最好的辦法。

(2)聖者觀察到飲食男女是人最大的慾望所在,死亡貧苦是人最大的厭惡所在,這最大的慾望和最大的厭惡,構成人日思夜想的二件大事。

(3)人的起心動念,到底是美好還是醜惡,看得出來嗎?如果看不出來怎麼引導啊?所以,除了禮之外,恐怕沒有別的方法可以來弄清楚了。這其中的道理如果要仔細地來分析,來講給民眾們知道是不太容易的。

(4) 如果願意跟著聖者所說的去循這些禮,自然情緒得到疏導,人際關係也處理和諧了。

3. 聖人制禮,取法自天地自然

( 1) 聖人制禮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何時該做?聖人是取法-天地、陰陽、四時、日星、月之圓缺、大地和五行。

(2) 聖人發現以天地為根本,所有的萬物都能夠被包含;以陰陽為大端,人情就可以覺察;以四時-春、夏、秋、冬為關鍵,農時不失,做事情就容易成功;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為主體,所有的事,都發現會有一種周而復始的規則。

(3)我們發現,到底如何取法天地自然的這些規則道理,到底又要怎麼去取法,很多細緻內涵或許我們都不知道。但是,跟著聖者制的禮去做,這時候我們就跟著。

4.跟著做就會得到好處

聖人所講的要祭天、祭地、祭祖、祭山川、祭五祀,我們跟著做就會得到好處。比如祭祖於廟,這時候孝慈之道就會得到推行,人們就會慎終追遠。又如祭地於國,地上的種種資源就可以利用,可以得到珍惜,這時候五穀就會豐收。

5.依禮而行,人生大事就穩穩當當

聖人制禮在人事上面具體的表現,我們就比較清楚。比如,財貨、精力、辭讓、飲食、婚冠、喪祭等等,這些禮儀,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時候應該要怎麼做,只要依照這些禮儀去做,就會慢慢地團體和睦,養生送死、祭祀鬼神這些人生的頭等大事,都可以做得穩穩當當。

6.禮跟我們息息相關,須臾不可或缺

“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中庸‧27》)聖人制訂的禮儀,幾乎方方面面都已經為我們考量到了,或許也只有聖人他才知道,原來禮是跟我們息息相關,而且是須臾不可或缺的。

7.唯有聖人能夠制禮

不是聖人他不講,而是講了我們未必能夠聽得懂。“苟不志德,志道不寧焉。”(《中庸‧27》)如果不是有位、有德、有能的聖者,能夠制出這樣這麼圓滿的禮嗎?

8.依禮而行就可以立身行道

雖然我們不懂,只要願意把他制給我們的禮,用在我們的生活日用與人互動當中,婚喪嫁娶,食衣住行,就會知道如何取捨,就知道可以如何立身行道,得到莫大的好處與幸福。

(三) 聖人作樂

1.作樂,在《禮記•樂記篇》裡面談到很多的這些原則跟方法。2.古聖賢他們在制禮作樂,是為了要教育人民辨別好壞,回到做人的正道上。

2.在制禮作樂的時候,還要依據人的性情,考慮音律的度數、清濁、高下,怎麼樣讓它各得其宜。

3.還有節奏、還有文采要審查,還有要度量這個德的厚薄。德,這個品德的厚薄到底怎麼度量?真的不是我們一般人能理解的。

4.音律的度數怎麼讓它勻稱?章節取棄怎麼安排次序?還有五聲——宮、商、角、徵、羽,各代表什麼?怎麼讓這個親疏、貴賤、長幼、男女之間的這個倫理關係,在樂的表現當中都可以很融洽?還有非常非常多這些先王制樂的一些原則,我們就不一一列舉。

5.這些制樂的原則、形式,我們大部分人可能都不懂,但是這樣美好的樂,於過去來講,聽其雅頌之聲,思想就會純正,人們就會溫柔敦厚。

6.就我們現在來看,如果我們選擇好的音樂,能夠端正的歌詞,我們去深刻去體會樂的作用,我們也可以陶冶內心,產生正直、慈愛、誠信的心。然後我們會感到快樂、心神安寧,心神安寧就會健康,健康生命就會長久,有種種的好處。

(四) 為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夫子為什麼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呢?

1. 其實夫子是要告訴我們,你可以先行後知。眼前有很多東西或許不懂它的道理、它的原則,但是跟著去做,還是會得到好處的。

2. 生活實例

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1)手機

比如我們就不太懂它的硬體、晶片、電路板,種種很多微細的道理、它的原理。我們也不懂得軟體到底是如何設計的,但是只要我們懂得如何使用手機,我們的生活就可以得到便利。我們可以打電話問候父母,我們可以打開蘭若平台,就可以學習傳統文化。

(2)汽車

就像我,我也不太懂得汽車的機械構造,如何驅動引擎運轉,剎車系統我都不太了解,但是我只要懂得怎麼開車,我就可以開著車到處去。

(3)小寶寶喝奶

又比如小寶寶剛生出來,對於為什麼要喝奶?奶它含有什麼樣的營養成份?是不是一定要弄懂才喝?如果都弄不懂,難道就不喝嗎?從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聖賢那一顆無比充滿智慧,又關愛我們的心。

(五) 聖者因為我們不懂,愈加耐心陪伴我們

1. 雖然這些大道,眼前我們不懂,但是,聖者不會因為我們不懂,就算了,他反倒愈加有耐心地陪伴我們,請我們就先跟著做吧。只要跟著做,就能夠走在幸福的大道上。

2. 比如孝順,聖人引導我們,先行後知。

(1) 它是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開宗明義》)為什麼孝順是一切品德的根本呢?為什麼孝順是所有教育產生的一個關鍵呢?還有這是“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

(2) 怎麼產生那些功效的?或許我也不太了解,但是我們只要跟著聖者教導我們如何孝順父母,晨昏定省,然後,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規‧入則孝》),或者種種、種種。我們只要跟著做、做、做、做。

(3)做到最後,我們就漸漸有些條件,這時候或許老師會跟你說:“嗯,始可與言詩已矣。”或者是說: “復坐,吾語汝…” (《孝經‧開宗明義》)師長的教導,這時候我們就能夠聽懂了。先行後知。

(六) 總結:

1. 回憶一下我自己在受教育的過程,當初也有很多其實並不太理解師長為什麼要我讀經,要我做善行,要唱讚頌,做事要注意動機,做完的時候應該要總結,我們要好好的代人著想,等等。

2. 諸多的道理,我都不太懂,但是我就盡力地跟,盡力地跟。很多時候並不清楚的,就這麼一晃眼20年過去,回頭再看的時候,哇,突然發現,在我身上,怎麼師長給我這麼多的寶貝。

3.現在再回頭看,就比較能夠理解這一段被教育歷程它的價值所在。現在也可以活出一個連自己都很意外的生命狀態,就好像坐在黃金的寶堆上,怎麼這麼幸福!

4. 或許有很多人會覺得說:“是啊,這些東西,傳統文化都很好,可是我的孩子聽到這些傳統文化,內心就反彈,就不喜歡,怎麼辦呢?”想當初,我對傳統文化也沒有太多的好感和認識,可是為什麼我就會願意在我不懂的時候就跟、跟、跟,跟著做。

5. 回頭再看,發現原來,我的老師不只是給我講道理,而是他在待人處事、他的一言一行當中,傳遞出來就是道它美好的本身。還有我的師長他流露出一種被傳統文化滋養的歡歡喜喜的樣子,讓我心生敬仰。對,我就要跟老師一樣。這樣跟著跟著,就被老師引領進這一座燦燦的黃金殿堂!

6.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或許我們自己先行一步,傳統文化拿在自己的身上來實踐。孝順父母,好好的代人著想,去為人謀。漸漸做著做著,孩子就會看到我們被傳統文化滋養得那麼歡喜、那麼快樂,或許這時候,他就會願意悄悄地跟上腳步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