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白話>
曾子得了重病,孟敬子來問病。曾子說道:「鳥將要死的時候,牠的鳴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候,他說的話是善意的。
一個君子在待人接物上應該注意三件事:
莊重自己的容貌舉止,就可以避免他人粗暴怠慢;端正自己的臉色態度,就可以得到信任;言談用辭語氣優雅,就可以遠離粗俗背理。至於禮儀細節的事,自有人負責。」
<文義>(僅針對今天背誦的部分)
1.孟敬子:魯國大夫仲孫捷,孟武伯的兒子。
2.曾子言曰:此處多加「言」字,是讓後人可以想見曾子臨終時提起精神說話、力衰聲微的情景。
3.其鳴也哀:鳥畏死,故鳴哀。
4.其言也善:人窮反本,故言善。
<思惟提綱>
1. 曾子為什麼不對孟敬子直接講君子之道,而是先這樣的開場白?
2. 為什麼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3. 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其言也善」?在什麼情況下「其言不善」?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集注‧論語‧泰伯》:「人窮反本,故言善。」
2.《論語•為政•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3.《論語•顏淵•1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禮記•檀弓下》:「孟敬子,其舉動任情,出言鄙倍。」
5.何晏《論語集解義疏》:《皇疏》引李充云 「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其慎終始,在困不撓也。」
6.《論語集解義疏》:「君子之將終也,必正存道,不忘格言,臨死易簀,困不違禮。」
7.《禮記•檀弓上》:曾子易簀
二、重點摘記
《論語•泰伯•4》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一)整章註譯
1.孟敬子,是魯國掌握實際權力的三家大夫之一「仲孫捷」。
2.“ 孟敬子問之”的“問”,就是慰問的意思。
3.這一章講述的是曾子重病時發生的事。
4.整章註釋
孟敬子去慰問、探望曾子,曾子對他說:“鳥要死了,它的鳴叫是悲哀的;人要死了,他說出的話是善意的。在上位的君子與人相處有三方面要特別注意:首先是「動」,必要使自己的容貌、儀容舉止莊重嚴肅,這樣就可以遠離他人的粗暴和懈怠;第二,要端正自己的臉色態度,這樣就容易讓別人信實相待;第三,說話時要注意自己使用的言辭和語氣,這件事做好了,就可以遠離別人對我們的粗野和背理。至於籩豆之類的具體細節的事務,自有主管的官員們負責。 ”
(二)「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消文
1.這一章,背誦分為三天,我也把這一章分作三部分來講。今天我們先學第一部分。
2.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消文:「鳥在臨死前的鳴叫是淒涼悲哀的;重病要死的人呢,在死前也是最容易放下一切的是非榮辱,說出的話必然是良善的。」
(三)曾子為何如此開場
一般人聽到這一章,會將重點聚焦在後面曾子教授的君子之道三、三個條目上,很容易忽視這句話。那麼曾子為什麼不對孟敬子直接教授君子之道,而是說了這樣的一個開場白呢?
1.朱子說:“人窮反本。”人到了臨死之前,他會回歸到與本性純粹的良善相合的狀態。所以,平時人們對別人說“我是善意的”,人家不一定相信;但臨死的人和別人說:“我是善意的”,人們就會容易相信。
2.為了讓孟敬子能聽進自己的勸誡之言,曾子用“鳥之將死,其鳴也哀”這樣的比喻,把自己放在一個極為謙虛的境地,就是希望孟敬子能夠為之震動,理解他所言之善,能夠採納。
(四)曾子臨終之際對孟敬子所言,展現聖人氣象
1.曾子追隨孔子倡導為政以德,反對大夫專權
我們知道曾子的老師孔子,一直倡導“為政以德,君君臣臣,各安其位”,對於三家大夫僭越禮制的行為更是無限的憂慮。曾子一生追隨師長,心裡一定也是有著同樣的立場,反對大夫專權。
2.曾子希望孟敬子受用他的話而改變,利益到魯國
面對一個來探望自己,在政治立場上絕對專權的大夫,如此重病艱難之時,曾子還作著這樣的努力,他委屈婉轉地從自己有重病的現實語境出發,自比作將死之鳥,是如此小心地舖設著與孟敬子的心靈相接的路,就是為了讓孟敬子能聽進去他後面的話,受用到他後面的話。孟敬子作為魯國的實權人物,他的改善自然會利益到魯國的人民和政治。
3.曾子展現的是聖人氣象
讀到這一章,心情是萬般沉重。我們知道,人臨終之際就是有千言萬語,也是沒有心力和體力再說了,或者也只會對自己的至親骨肉——兒女講一些最重要的話。可是曾子在如此重病艱難的時候,面對著政治立場都不一致的孟敬子,還如此小心地關心著,精細地做著這樣的鋪墊,重病之下,曾子的聖人氣象可見。
(五) 孟敬子是怎樣的人?
孟敬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面對孟敬子,曾子到底看到了他的哪些問題?又在擔憂他什麼呢?
1. 孟敬子的為人,《檀弓》上說:“其舉動任情,出言鄙倍。”鄙,就是粗鄙、凡陋;倍,通背道而馳的“背”,就是背理的意思。而且孟敬子容貌、顏色、辭氣之間都不重禮,且察察為明。察察為明就是說,他在細枝末節的小事上過於精明,近於苛細。
2.《論語正義》也說:孟敬子做事會忽大務小,完全分不清主次。所以曾子所講的,都是針對他的問題教於君子之道,就是希望他能夠具備在上位的君子該有的那種和和溫溫的君子之貌。
(六)曾子對孟敬子仁至義盡,令人動容
曾子應該是知道孟敬子不容易受教,可是,看他問疾而來,曾子就先用將死之言表明了自己的心意,然後才正言以告君子之道,可謂是仁至義盡也。應該說,這是曾子對孟敬子的遺教。他在臨死之前表現出的對孟敬子的那一片至誠的幫扶之心呢,令人無不為之動容。
(七)曾子為何提出“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 結語在“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1.曾子是孔門高弟,他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敬、慎、篤行修身的功夫見長的。“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應該說都是他從自身開始對禮的實踐、操存和省察。
2.曾子忠告孟敬子要注意容貌、顏色、辭氣這三方面,正是基於他對於禮的實踐、以及內仁外禮的有關禮的內涵和作用的深刻了解。做好了,就可以遠離自己和他人的暴慢、鄙倍和不信,這就是他實證的經驗。
3.最後,他結語在“籩豆之事,則有司存”。就是告訴孟敬子,做事要理清本末次序,不要把精力放在一些籩豆之類的細節和儀式上,君子要從自己開始,從修身開始,這樣才能一生平安。
4.所以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是曾子對孟敬子的一片至誠的用心;是曾子的仁德之心深刻而又熱烈的體現;也是曾子對孟敬子受用君子之道三的教授,用心鋪就的心靈的階梯,只待敬子能夠拾階而上,聽進去他後面的話。
(八)本章帶給我們的省思
這一段話,聽懂了會讓人非常難過,也非常感動。
1.這讓我們想起了我們的老師和父母,他們何嘗不是如此地對待我們,也是小心謹慎,委屈婉轉地舖墊著讓我們接受他們的心意,接受他們的經驗。
2.但這樣的一份用心和用情,卻很容易被聽聞有過失的我們所忽視。比如父母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你怎麼不聽我的話。”一般兒女聽到的就是父母批評我們不聽話,父母實際上舉例說他吃的鹽比我吃的米多,就是說他是經歷過來的人。他的這一份鋪墊就是告訴我們:他的經驗我們可以用,用了可以少吃苦。這個鋪墊,滿滿的都是父母的愛和擔憂。
3.再比如夫妻之間,妻子早早起床做好了飯菜,催促著說:“飯都涼了,怎麼還不來吃?”我們不去想對方的用心,只聽語言和語氣,感受的可能就是妻子的催促和不耐,而事實是妻子就是想讓我們吃熱乎的飯菜。聽不出這份情感,這真是人生很大的遺憾。
4.實際上,有哪一個親人活在我們身邊,是為了打擊我們、讓我們不高興而和我們講話呢?都是由於擔心我們才講的。明明是出於對方的愛,可是不會聽,聽不出情意,這種聽聞的過失,就導致我們自己活得很苦,感受不到別人的關心和愛意,久而久之,心靈也變得枯竭,親人的相處都變成了冤家。
(九)總結
1.“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句話鋪墊出的就是曾子對孟敬子的那一份至誠的用心。這一句鋪墊,這一份善巧,這一份深情,同樣容易被我們忽略掉。
2.如果能以此為鑑,生活中在夫妻對話、父子談話中多多注意,聽出對方對我們的這一份情意,生活就會變得多麼的溫暖。
3.同樣的,我們和人交往時,自己的語言也要注意到,要給別人這樣的一份鋪墊,我們說話時是否有注意到這些呢,還是與之相反的,不加節制,任由抱怨之情、牢騷之意作了談話的鋪墊,這就會讓聽我們說話的人傷痕累累,也達不成人間和樂的效果。道理人人懂,但說出來,讓別人聽進去,這就靠說話者的水平了,這也是說者的功德。
4.“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曾子把這句話鋪墊在君子之道三前面,應該說就是重病之下的曾子對於「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的一個最好的示範。
5.《皇疏》引李充雲:“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其慎終始,在困不撓也。”人之所以貴於禽獸,就是因為人可以慎始慎終,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會阻礙我們行善。“君子之將終也,必正存道,不忘格言,臨死易簀,困不違禮。”這正是曾子的人格操守,曾子的仁德氣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