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泰伯第八 第19章-2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白話〉
真是廣遠呀,人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偉大的德行!真偉大崇高呀,他所成就的功業!光明燦爛呀,他所制訂的禮樂制度!」

〈文義〉
1. 堯:古代聖君。帝嚳(音ㄎㄨˋ)次子,初封於陶,後徙唐,故稱陶唐氏,號稱堯。繼兄摯為天子,建國號唐,有德政,後傳位於舜。
2. 蕩蕩乎:廣遠的樣子。
3. 無能名焉: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的德行。名,形容,動詞用。焉,之,在此指堯之德。
4. 成功:指事業的成就。
5. 煥乎:光明的樣子。
6. 文章:謂禮樂制度。

〈思維提綱〉
1.您覺得夫子讚美帝堯如天般的偉大,有什麼密意嗎?
2.對於帝堯的功德,給您什麼樣的啟示?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補充資料
1. 關於”效法天地 ”
(1)《易•大傳》上說"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 意思是說,認識要向天一樣高,禮(行動)要像大地一樣紮實。"知崇禮卑":既懂得崇高、又尊重卑微。
(2)《老子》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類應該效法天地萬物,通過對天地萬物的觀察和體悟發現蘊含其中的「自然」之道,並將其作為指導人類行為的根本原則。)
2. 乾卦跟坤卦:《乾》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為地;君子以厚德載物。又《乾》為陽,《坤》為陰。《周易》將乾、坤兩卦放置在全書的開端,自然有陰陽天地滋生萬物,可看出它們是萬物的開始與起點。
3. 清/沈德潛《古詩源•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二、重點摘記
(一)回憶上半段的內涵:
1. 那上次討論為什麼帝堯的聖德可以跟天比擬呢?因為他是效法天,因為帝堯效法天的結果呢,取法乎天的結果呢就成就了他的巍巍聖德。所以孔子把堯和天,把人與天合起來做比較呢。這應該是孔子對帝堯一種最高、最深的讚嘆。
2. 思考“為什麼用天的高大來比擬堯的聖德?也就是說為什麼堯能夠成就如天般高的聖德呢?”
 (二) 今天進度下半段:
1.蕩蕩乎”,蕩蕩的意思就是很廣大、很深遠、無邊無際的意思。。
2. “民無能名焉”的“名”就是用言語來稱說,來讚美,“無能名”就是沒有辦法用言語來說明。
3.“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就是在指帝堯的功德實在是太大了、太寬廣了、太無邊無際了。
4.一般的老百姓不知道該怎麼樣去表達這種狀況。也就是說他們的堯帝,實在是太完美了,完美到他們不知道怎麼讚美他,怎麼去說他。他們只能夠看到帝堯豐功偉業的功德,“成功”就是指他成就的功業。
5. 還有帝堯的禮樂典章制度。“文章”就是指典章制度。那“煥”就是指很光輝、很明朗、很有意義。就是說他的那種光輝明朗的典章制度,讓人家看著就非常非常的清楚。
6. “民無能名焉”固然是針對帝堯的高深、遠大、無盡來形容。但是另一個角度,古代有一句話說:“聖德如天,恩澤無痕”  就是說人們要去真實地感受,用他的心去感受聖人的功德,帶給他的恩惠,其實是很不容易、很困難的,因為一般的老百姓的整個視野各方面都沒有辦法與天齊高,或者是說有聖者的那種胸懷。
7. 上一次提到乾卦跟坤卦。效法天,君子以自強不息;效法地,君子要厚德載物。
8. 平常我們踏著地出門走了很多的路,我們對地有感覺嗎?除非他侵害了我,否則我們並不會想到它,到底對我們有什麼恩惠?那我們每天,走在天的底下,我們對天有感覺嗎?我們頂多看得都是為了自己,比如說:“今天下雨了沒有?天空有沒有很烏黑?或者是今天會不會冷,會不會熱啊?”我們不會去感謝天,也不會去想天對我們什麼恩德。我們想的是他帶給我的方便是怎樣,我就注意一下,那頂多就是想說:“噢,今天晴朗的天空啊。”他的恩德到底是什麼,我們不會去想。
9. “國君非常的賢良,因為他的德行,給我們很多很多的恩澤,我們會感受到嗎?好,如果今天社會混亂了,或者發生了什麼什麼不好的案件,我們就開始抱怨。
10. 人是三才(天地人)之一,我們跟天跟地的關係,我們到底是怎麼看待他的?能夠敬天,然後效法天道;能夠畏地,然後效法地的精神嗎?應該都是沒有站在學習的角度,也沒有站在念他們到底給我們多少恩德的角度。
(三) 看到恩德了嗎?
1. 看完了天地,我們來想一下跟我們最親的父母的辛苦,我們會想到嗎?父母的恩德,我們頂多看到什麼?他背後的心意我們看到了嗎?
2. 所以說聖德如天,恩澤無痕啊!如果我們沒有用我們的心去學習,去看到眾人,尤其是天地、父母、師長為我們的付出,我們真的就有可能,忘了恩、負了義,而不是天地人,這個人該有的行為,這是非常非常可惜的。
3.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都只是一些表面上的東西,而不能深入內心深處去看他,他們的心意?當我們彼此人與人之間,心意相通的那一份可貴,是多麼的美好與和諧。
4. 史書記載堯帝出遊,到某個地方出遊,有一位老人擊壤而歌。
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陽升起來我就開始出來工作,然後呢太陽下山了,我就回家休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去挖個井,然後就水可以喝了。耕田而食,我種一些農作物收成了我就有食物可以吃了。帝力於我何有哉?”皇帝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某某人跟我有什麼關係呢?都沒有啊!可是我們仔細地去想,為什麼能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什麼能夠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我真的,吃飯只要我種了稻米就有飯可以吃嗎?我不需要鍋子嗎?不需要其他的東西嗎?真的是太陽出來了我們就能夠出去工作?萬一如果治安不好能夠出去嗎?那警察的功勞又有多大。
5.所以,當堯帝出遊的時候,老人擊壤而歌的時候,他絕對沒有想到他在享受這份自由,跟這一份安詳,跟這一份和諧的時候,實質上是帝堯的功德啊!還有其他很多人的功德,人們能夠安然自在地生活。這首歌,擊壤而歌,在代表著當時人民能夠安然自在地生活,這是一個功德啊!這是一個偉大的帝堯的功德!
(四)結語
1. 為什麼那麼多人的功德,我們都看不到,或者說,我們看到的都只是表面,而沒有辦法深入更深一層地心意去探索,去感知呢?
2. 期待,大家在這一章,堯的功德,不要把它當成只是聖人的一種功德,而是你我應該怎麼在這個宇宙的自然的法則,這個大地的四時的運行之中,我們怎麼樣活出人類生命的光輝與燦爛?活出有意義的人生?那真的是在讀聖賢書的時候,能夠做聖賢的事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