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18章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白話〉
孔子說:「我厭惡紫色奪去了朱紅色;厭惡鄭國的淫聲擾亂了先王的正樂;更厭惡巧辯而把國家傾覆的人。」

〈注譯〉
1. 惡紫之奪朱:惡音務,討厭,下同。紫,紅而帶黑,是間色。朱,大紅,為正色。按紫、朱色相近,不細辨,最易混亂。下句鄭聲、雅樂之意亦同。
2. 鄭聲之亂雅樂:鄭聲即鄭國的音樂,其樂尚淫,即不可用以祭祀者。雅樂是周朝的正當音樂。
 3. 利口之覆邦家:利口即顛倒是非的巧言。覆,傾亡。邦家,即國家。

本章是孔子說明正道易被邪僻侵佔,勸人慎防之。
   《孟子盡心篇下37》引孔子說:「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愿,恐其亂德也。」比本章更詳細。而趙岐曾注說:「似真而非真者,孔子之所惡也。」因為似是而非,最易迷惑人,而使人失去正覺,所以孔子深為憎惡。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惡紫之奪朱」?
2. 為什麼「惡鄭聲之亂雅樂」?
3. 鄭聲有害,雅樂有益,為什麼多數人會選擇鄭聲?
4. 為何說“利口覆邦家”?
5. 禮制等同規矩,「規矩看似約束,卻是最佳防護」為什麼?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 《集注》:“ 朱,正色。紫,閒色。 ” 
2.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 
3. 張居正說:“天下之理,有正則有邪,而邪每足以害正,如色以朱為正,有紫色一出,其艷麗足以悅人之目,於是,人皆貴紫而不貴朱,而朱色之美反為所奪。故所惡於紫者,為其能奪朱也。” 
4. 《禮記•經解》曰:“ 廣博易良,樂教也。 ” 
5. 《孝經•廣要道章第十二》上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 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 ” 
6.《禮記.樂記》:「鄭音好濫淫志。」
7.《孟子.盡心下‧9》: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8. 《論語•八佾•20》:子曰: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9. 張居正《四書集注直解》:「樂以雅為正,自鄭聲一出,其淫哇足以悅人之耳,於是人皆聽鄭聲而不聽雅樂,而雅音之善,反為所亂。故所惡於鄭聲者,為其能亂雅樂也。」
10. 《論語•八佾•25》: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11. 《論語•述而•13》: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12.朱熹《集注》范氏曰:“ 利口之人,以是為非,以非為是,以賢為不肖,以不肖為賢。人君苟悅而信之,則國家之覆也不難矣。 ”
13. 《論語•衛靈公•10》: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一) 白話翻譯
孔子說:“我厭惡紫色奪去了朱色,厭惡荒淫的鄭聲擾亂了雅樂,厭惡逞利口傾覆國家的人。”

本章,聖人告訴我們,一些不正確、似是而非的價值觀,怎麼樣潛移默化、一步步迎合人們的慾望,最後以邪奪正,整個篡改,奪朱、亂雅、覆邦家,禮崩樂壞,朝綱盡失,後果不堪設想。
接下來,我們逐個去分析探討。

(二) 探討“ 惡紫之奪朱也 ”
1.《集注》:“ 朱,正色。紫,閒色。 ”
中國古代,把顏色分為正色和閒色。正色,指青、赤、黃、白、黑五種純正的顏色,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五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
2.正色,莊重、大方、純淨,能夠與天地感通。
所以聖人發現並製定禮樂朝綱,規定服裝顏色,以期天人和諧。
譬如朱紅色,溫暖奔放,所以用於喜慶;黑白色,冷靜嚴肅,所以用於哀傷。
3.閒色,也稱間色,是兩種正色混合而成。
朱色是五種正色中的赤色。紫色是赤、黑二色混合而成,所以比朱色更妖艷、更吸引人。
4.本來君服為朱色,魯國國君魯桓公在位時,喜好紫色,以紫衣為君服,從此紫色開始流行。到了齊桓公時,紫衣更是風靡一時。
據《韓非子》記載:“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於當時五匹生絹也買不到一匹紫色布。
5.張居正說:“天下之理,有正則有邪,而邪每足以害正,如色以朱為正,有紫色一出,其艷麗足以悅人之目,於是,人皆貴紫而不貴朱,而朱色之美反為所奪。故所惡於紫者,為其能奪朱也。”

(三) 仔細分析“紫為什麼能奪朱? ”
1.因為紫色從朱色而來,其中有朱色的成份,與朱相近,所以從吉利喜慶的角度講,好像紫色也有這個功效。而且紫色中又帶有黑色的成份,所以比之純正的朱色,更為艷麗動人。
2.人皆有慾望,慾望驅使人去作一些嘗試,譬如用紫去替代朱,魯桓公、齊桓公就是其中的代表,以國君的身份去作改易,結果上行下效,風靡一國。所以,如果跟著人的慾望走,漸漸地就會把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念都淪喪掉。
3.改革開放初期(指大陸),外國的生活方式也隨著國門的打開而一湧而進。一時間,原來簡樸的中山裝、勞動服不見了,滿大街流行花哨的喇叭褲、長頭髮;年輕人變得不安分,手拿錄音機、嘴叨著香煙,拉幫結派,成群結隊,招搖過市;紅燈區、溫柔鄉,讓不少花心男人夜不歸宿,給和諧的家庭帶來一股不小的衝擊波。經過打黑掃黃,道德觀、價值觀的回歸,再回過頭來看,當年的行為是多麼的幼稚,相信絕大多數人不願再這樣去做。
5.向外的追求會讓人迷失心智,做出一些極其可恥可笑的事,但多少人在物慾的追逐中葬送了性命,根本沒有醒悟的機會,實在是可悲可嘆,這就是以紫奪朱、以邪奪正的危害。

(四) 探討“ 惡鄭聲之亂雅樂也 ” 
1. 雅,正也。樂,和也。雅樂,即典雅純正的音樂,能夠達到人與人之間,人與天地之間的和諧。
2.《禮記•經解》曰:“ 廣博易良,樂教也。 ”樂,不是純粹的娛樂和情緒發洩,而是一種非常善巧的教育,把開闊心胸志向、增長學問道德、培養良好品行等深廣的內涵寓教於樂,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完成教育的傳遞。所以,純正的雅樂容易陶冶淨化人的性情,潛移默化,化民成俗。
3.《孝經》上說:“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改變民風,就從音樂入手。
4.鄭聲,是鄭國的音樂,特點是鄭聲淫。
《樂記》上說:“ 鄭音好濫淫志。 ”淫,不是男女二性關係,而是氾濫、過分的意思。鄭聲淫,就是鄭國的音樂過分了,抒發感情太過了,表達快樂,容易得意忘形;表達悲傷,又會走向極端,因為過度氾濫而讓人心志俱喪,外傷身,內傷心。而雅樂,讓人心情中正平和,既有感性的抒發,又有理性的節制。“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就是這個意思。
5.明朝帝師張居正說:“樂以雅為正,自鄭聲一出,其淫哇足以悅人之耳,於是人皆聽鄭聲而不聽雅樂,而雅音之善,反為所亂。故所惡於鄭聲者,為其能亂雅樂也。”
6.明明鄭聲對人有害,雅樂對人有益,但鄭聲與雅樂放在一起的時候,很多人就選擇鄭聲,這是因為鄭聲有誘人之處。而這誘人之處,就是迎合了人們的負面情緒,迎合了人們等同於動物的本能,把性情弄得忽上忽下,失去了理性的觀照,導致心智迷失,內心的良善隱沒,人變得迷茫、頹廢。
7.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國家的嘻皮士們,為了發洩對社會現實的不滿,歇斯底里地舞動、吶喊,盡情的釋放,其實是一種內心的發洩,但居然演變成為一種流行音樂— — 搖滾樂,把不少年輕人給迷惑了。所以鄭聲的危害,就是把人們的價值觀混淆了,人性的惡的部分被引發、放大,從而與雅樂越來越遠。
8.其實真正的音樂,是情理的交融,是身心的相應,是遠離了物慾的真正的快樂,這才是人生的美好享受。夫子讚歎《韶》樂:“盡美矣,又盡善也。”所以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五) 探討“ 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 
1.服裝的顏色,是關係到禮的部分,而音樂,則是樂的部分,所以二者合起來就是禮樂。而禮樂的崩壞,也不是它自己就壞掉了,而是人為的因素,是小人作祟的緣故。所以夫子最後的落腳點就點出“利口之覆邦家”的那個“者”,那個人身上。
2.蕅益大師說:“ 二'也'字,一'者'字,賓主歷然。 ”兩個也,是為了襯託一個者,重心落在後者,夫子說紫奪朱、鄭聲亂雅樂,目的是為了突出和強調利口覆邦家的危害。
3.《集注》范氏曰:“ 利口之人,以是為非,以非為是,以賢為不肖,以不肖為賢。人君苟悅而信之,則國家之覆也不難矣。 ”利口之人就是鄉原,德之賊,逞口舌之利,無中生有、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把人引上邪路。
費盡口舌不是毫無目的,不是做無用功,而是目的性很強,無利不起早,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一己之私,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是個典型的鄙夫小人。
4.指鹿為馬的趙高,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人物。一個國君如果喜愛這種人,並且信任這種人的話,那麼這個國家的覆滅就不遠了,秦朝就是一個明證。
5.春秋時期也有這樣一位利口之人,把楚平王父子至親硬是弄成生離死別。這個人叫費無忌,楚國大夫,任太子建的少傅。因為太子建重用另一位大臣伍奢,所以心懷怨恨。奉命到秦國為太子建娶媳婦,見秦女貌美,就動了壞腦筋,勸楚平王自取為妻,使父子不和。又不斷在平王面前說太子的壞話,讓平王認為太子登基會對自己不利,所以將太子派駐在外。當費無忌誣告太子建與太傅伍奢謀反時,平王終於決定要殺太子,太子聞訊逃亡宋國,而伍奢父子被殺,伍子胥出逃吳國,埋下了日後楚平王被鞭屍的因果。好端端的一個楚國就這樣被一個利口的佞人鬧得烏煙瘴氣,並為後面的動亂直至亡國埋下了禍根,佞人的危害實在是太大了。
6.所以,當夫子最中意的弟子顏淵問為邦時,夫子再三的叮囑他“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六) 總結  
1.李炳南先生認為:“紫色奪朱色,鄭聲亂雅樂,利口覆邦家,都是因為開始時不以規矩,不辨是非,終致以邪奪正,以淫亂雅,以利口覆邦家。聖人惡紫、惡鄭聲、惡利口,即是教人要嚴守規矩,防微杜漸。”
2.禮樂是治國之重器。禮的範圍很廣,大到人與天地的關係,小到人與人之間,凡是大眾相處的場合總有禮制的要求,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3.規矩看起來是對人的約束,但其實是對自我的最佳防護,只有遵守規矩、克己復禮,私慾才會被覺察、被制止;私慾被克制了,就能守護自己的內心,外邪就無法入侵,紫色、鄭聲、利口之人就沒有市場,才不會受其害。
4.尤其是上位之人,如果能夠以身作則,帶頭遵章守紀,就不僅自利,更能利他,起到風行草偃、德化一方之效。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7章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白話
 
孔子說:「有好的言語,看起來有和善的外表,這個屬於鮮矣仁,談不上是真正的走在仁德之道上啊。」
 
 
字詞解釋
 
巧:就是好的意思。

巧言:花言巧語,工於辭令;言辭修飾得很美,卻口與心相違,沒有實際去做。

令:是善的意思。

令色: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行為上表現的很好看,實際上沒有實質的內容。

鮮:是少的意思。
 
 
讀誦進度

 
今日段落 -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段落複習 - 每章讀誦5遍、串讀5遍
 
第十三章
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第十四章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第十五章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第十六章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第十七章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思惟提綱
 
① 巧言令色的形象及過患為何?

② 仁的內涵是什麼?什麼是真正的仁?

③ 從心上下功夫 vs 從表面下功夫,兩者的差別在哪裡?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朱熹集注
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聖人辭不迫切,專言鮮,則絕無可知,學者所當深戒也。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則知仁矣。」
 
◎《大學 • 經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論語 • 子路 • 27》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論語 • 衛靈公 • 26》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 里仁 • 24》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弟子規 • 信》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二、重點摘記: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關於這一章,我們在學而篇就學習過,珠釵老師做過精彩的分享,當時是五個篇章一起連講,沒有完全展開,所以今天略作些補充,有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字詞解釋:
 
巧就是好的意思,巧言:花言巧語,工於辭令;言辭修飾得很美,卻口與心相違,沒有實際去做。令是善的意思。令色: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行為上表現的很好看,實際上沒有實質的內容。鮮是少的意思。
 
(二)白話翻譯:
 
有好的言語,看起來有和善的外表,這個屬於鮮矣仁,談不上是真正的走在仁德之道上啊。
 
(三)巧言令色的形象及過患:
 
1、《朱子集注》解釋:「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就是說一個人的言語修飾得非常好,很會講話,臉色外貌形態裝得很善良,讓人感覺平易近人,這是他裝出來。
 
2、“致飾於外”,他修飾外表,目的是“務以悅人”,為了取悅別人而已,讓別人誤以為他是個善人、是君子,有這樣的心態,就是放縱了自己的慾求,有這種虛偽的心,他的本心之德已經沒有了。
 
3、本心之德就是《大學》裡講的明德,就是性德。自性本具明德,但是因為專門修飾外表,巧言令色,這種虛偽會把自己自性之德給障蔽住,反而顯發不出來,應該引以深戒。
 
(四)仁的內涵,什麼是真正的仁?
 
1、“仁”是會意字,意為兩個人相處,講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道理,什麼道理?就是做人應該具有真誠、善良、正直、質樸的品質,應該愛人如己,這是一種做人的道德品質。
 
2、但這種道德品質,很難有人做到,只能說接近於“仁”。所謂“剛毅木訥,近仁”,就是說做到這些的人,已經接近於“仁”了,但還未必是。
 
3、與此相反,如果一個人不具備剛直、果決、質樸的品質,而是花言巧語、虛偽不實、機巧善變,那就絕對沒有“仁”的品質了。孔子甚至一針見血指出“巧言亂德”(《論語•衛靈公》),巧言會導致“亂德”,一個志於道的君子怎麼能不好好防範呢?
                                                                                             4、儒家認為為仁首先是真誠,巧言令色,已經把自己的真誠給打破了,所以就跟仁不相應。反過來,什麼是真正的仁?不要巧言令色,講話都是出自於真誠心,沒有絲毫的造作,沒有絲毫的虛偽,全都是真心流露出來的言行,這才能夠跟仁相應。特別是講話,司馬光論修身的時候說,最重要的是守一個誠字,誠敬的誠。
 
(五)經典案例:
 
1、《論語》裡面講,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訥於言就是講話的時候,好像很笨拙,好像不會講話,這種人必定是沉默寡言,不會巧言的,但是他具有仁德。你看他的行為,敏於行。行是行善,行善很敏捷,說話看起來很笨拙。
 
2、這裡講,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這個「欲」是君子要往這個方向去努力。你看訥於言正好是跟巧言相反,換言之,只有小人才欲巧言,君子是欲訥於言,說話誠實,講得非常到位。
 
3、「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這才能夠不違背仁心,仁愛之心。
 
4、一個人,巧言令色,喜歡阿諛奉承,這是屬於巧言令色,以辭令容貌取悅人,而真誠厚道就少了,當然就缺乏仁心。一個人只重視外表,內心裡沒有紮實的內涵,根本錯了,不可能會有得到仁道。
 
5、比如,對父母的孝心,如果是對父母裝著有孝心,巧言令色,口頭上講說我要孝敬您,將來一定會報答您的恩德,講得頭頭是道,裝出一個孝子的模樣,從表面上下這個功夫,做給別人看,心裡沒有真正生起孝心,反而跟仁相違背了。
 
6、再比如說學生對老師,尊師重道是仁,如果在老師面前是一套,背地裡又是一套,缺乏真正有尊師重道的心,做表面功夫,就是鮮矣仁。
 
(六)總結:
 
1、仁是心上的功夫,容貌是心的外在表現,言是口上的,色是形體的,有了仁的心,他自然就有仁者的言和色,所謂誠於中而形於外,這不是造作的。
 
2、小人不從心上下功夫,不是行仁,專從表面下功夫,結果是似是而非,怎麼學都學不像。裝著像個仁人,還不是仁,甚至愈裝離仁愈遠。
 
3、所以,我們就是要在自己的內心上下功夫,很踏實地去做,日積月累,自然而然顯發仁的內涵,所謂“內聖外王”,而且非常的真實,令人為之讚歎,絲毫不會覺得你是假心假意。
 
4、學習傳統文化,千萬不能成為口耳之學,不能夠停留在嘴巴講,裝裝樣子就可以了。只有步步踏實,認真實踐,才能夠真實受用,才是真正走向“仁道”。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6章-2

16-1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 
16-2 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論語˙陽貨˙16》
〈白話〉
16-1孔子說:「古人有三種偏激的毛病,現代的人連這三種毛病都沒有了。古代狂傲的人常不居小節,現代狂傲的人卻放蕩不羈;
16-2古代矜持的人行為方正,現代矜持的人暴力好爭;古代的愚人性情爽直,現代愚昧的人卻欺詐妄作。」
〈文義〉
1.矜:堅持操守太嚴。  
2.廉:謂稜角尖利,不可觸犯,難以接近。
3.忿戾:自以為是,蠻橫不講理,易怒好爭。
4.愚:愚鈍、愚魯ヽ糊塗不明白。
5.直:是指照自己的想法直來直去、任性而為。古時愚者直情用事,沒有彎曲之心。
5.詐:無知妄作,即欺騙詐偽、虛飾隱私,指夾帶私心胡作非為。
〈思維提綱〉
1.「矜也廉」有什麼偏失?要如何改善?
2.「矜也忿戾」錯在哪裡?要如何改善?
3. 請比較「愚也直」和「愚也詐」二者的差別?
4.「愚也詐」,那麼腦筋好,就不會欺詐嗎?
〈義理解說〉講師: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張·9》: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2.《論語•述而•37》: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3.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及時的雨好像知道時節似的,在春天來到的時候就伴着春風在夜晚悄悄地下起來,無聲地滋潤着萬物。田野小徑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溼的泥土上必定佈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二、重點摘要
(一)三疾中的第二種~古之矜也廉
1.古之矜也廉
孔子接著說:“古之矜也廉”。矜是持守太過嚴苛,以致於“廉”。“廉”是指棱角太分明,讓人難以接近。
2.為什麼會「矜也廉」,問題出在哪兒?
(1)我們說,學仁在於克己復禮,克己就是要格除私欲。格私要嚴,這沒有錯。但是格私正是為了開發對人的慈愛,畢竟仁者愛人,仁有溫和、親和的特質,如“禮之用,和為貴”。
(2)即使說有責任要教導人,教人的確是要秉持一定的原則和界限,但這不等於說要以善繩人,或一昧嚴厲,而是要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做到化用無痕、潤物細無聲,這才算是中和。
(3)中和的樣子是什麼呢?如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孔子給人的感覺則是“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廉”顯然是修偏了。
3.今之矜也忿戾
與古人不同,“今之矜也忿戾”。說現在那些對禮節操守把得很嚴的人,卻常常與人對立紛爭,因為他們好以善繩人,拿著大棒子,到處討伐別人,像是很正義的樣子。其實製造出來的都是紛爭暴戾之氣,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
4.「矜也廉」與「矜也忿戾」的比較
(1)“矜也廉”與“矜也忿戾”,前者算是偏失,後者則算是錯誤。前者的偏失在於不修仁德之體,但執禮法之相,所以棱角峭立,令人敬而遠之。如果明白禮的真義,在於格除己私,啟發慈愛,就可以入道了。
(2)而後者的錯誤,錯在的不以所學拿來自省,卻當成照妖鏡專門照別人。若以聖賢為標準來挑剔別人,那一定看不到幾個好人,於是就常常忿忿不平,到處責人。這是方向性錯誤。
(二)三疾中的第三種~古之愚也直
1. 古之愚也直
(1)古人的第三種“疾”是“古之愚也直”。愚是愚鈍、愚魯的意思。“直”是指照自己的想法直來直去、任性而為。
(2)這樣的愚者雖直,倒不見得有害人之心,本質上不是壞人。甚至於是古道熱腸,對人一片真心,幫人不圖回報,只是心直口快,方式上欠妥而已。
(3)對於這樣愚直的人,若教他漸漸知書達理,舉止有節,還是有望成為君子的。
2.今之愚也詐
那麼今之愚者如何呢?“今之愚也詐”。說現在也有些比較愚笨的人,可是腦筋雖笨卻不老實,還要謀私行騙,做些缺斤少兩、掩耳盜鈴事情。
3.「愚也直」和「愚也詐」的比較
同樣為愚,為何一“直”一“詐”呢?是因為後者的稟性變差了,私欲變重了。前者雖愚,只是率直而已,卻未嘗不知大是大非;後者則直接行騙,想必已經不論是非,唯利是圖而已。
(三)那麼腦筋好,就不會欺詐嗎?
1.當然也不一定,關鍵還是看私欲的大小。
2.如果腦筋好使,私欲又強,則更會投機騙人,如現代所謂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就是這樣。北大的錢理群教授曾說道:“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3.廣義來說,這些聰明人也算是“愚”者,因為他們專營自利,不通聖賢,聰明才智沒有用於明德親民,不僅沒有發揮大義,甚至還有危害。
(四)結語
1.總之,古人純厚,今人澆薄;古人重義,今人重利。
2.肆、廉、直,還算有一些仁德的表象,而蕩、戾、詐,就連表象也看不到了。
3.特別在今天這個物質發達的時代,流俗容易上進難,要傳承聖賢之學更是任重道遠,為學者不得不加倍努力啊!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5章-2

15-1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15-2 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白話〉
15-1夫子說:「可以和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嗎?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15-2已經得到了,又怕失去。如果總是擔心失掉官職,那就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注釋〉
1.鄙夫:庸俗惡劣者的稱呼。
2.事君:事奉君主。
3.患得之:就是〝患不能得之〞。
4.無所不至:即無所不為。一旦〝志於富貴〞,邪媚作惡之舉均可為。

〈思惟提綱〉

1. 本章討論患得患失的問題,請問大凡憂從何而來 ? 
2. 憂鬱症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患得患失,你有觀察到嗎?
3. 如何告別「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梁啟超》:“大凡憂之所從來,不外兩端,一曰憂成敗,二曰憂得失。
2.《入行論. 六品. 安忍》:
“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
 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
失之,無所不至矣!”

(一)大凡憂從何而來 ?
1. 梁啟超說:“大凡憂之所從來,不外兩端,一曰憂成敗,二曰憂得失。”
2. 昨天我們說了能夠“不憂成敗”的關鍵是要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今天再來
看看怎樣才能 “不憂得失”。
3.其實要想真的做到“不憂得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就從現在日趨嚴重的一種病症——憂鬱症說起。

(二)憂鬱症的特徵: 患得患失
受憂鬱症侵擾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非常容易患得患失。
我有一個在一家國際大公司做高管的朋友,她跟我說,不知怎的,她有好先生、好孩子、好房子、好車子,擁有了一切,但就是高興不起來。因為 :
1.她總覺得獲得現在這個職位好像有點偶然,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失去,因為有那麼多比她優秀的人都比她更適合這個職位,而且也都盯著這個職位;
2.她的先生太優秀了,年紀輕輕就事業有成,保不齊會被比她更年輕漂亮的女孩子看中;
3. 她的孩子現在功課還算可以,但腦子不算太聰明,將來學業壓力越來越大,也保不齊成績會一直穩定下去,萬一再考不上好學校呢?……
4. 總之,想起來心裡就是隱隱的擔憂,絲絲的不樂。她問我,她是不是得了憂鬱症?
我說,是不是憂鬱症我不知道,這個需要去醫院檢查,但這樣發展下去肯定不好,因為這不但會影響工作生活的品質,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已不受控制,外境好了、壞了,心都不安穩,這個比較麻煩。

(三)怎樣才能從患得患失、悶悶不樂的陰影中走出來呢?
1.記得我的老師講過一個古德的偈頌:
“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
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2.這是說,無論你遭遇到什麼事,都不要擾動自己的歡喜心。因為去憂惱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而在憂惱的時候,你反而失去造善的機會,失去了很多很多寶貴的修善時光。為什麼呢?
3.如果這個事情是還可以改變的話,那你就高高興興地去改變吧!如果無論怎麼努力,這個事情也改變不了了,那麼既然改變不了了,我再付出憂愁的代價,又能有什麼幫助呢?
4.老師說這裡顯示了一種豁達的心胸,它所帶來的是一種心不太有牽掛的,一個自由、瀟灑的狀態。這種狀態不是說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在乎的一種狀態,而是經過特別清晰的抉擇,是從因到果的一種抉擇。
5.這樣的話,不一定是遇到有人讚美你,你就高興;有人說你不好,你就不高興。甚至有人把黑的說成白的,把你所做的好的都說成是壞的,你就從此過著憂鬱的人生嗎?
6.其實,對於修心的人來說,遇到種種逆境,恰恰是修心的一個機會。如果把
 這個看成一個大好的機會,拿這種境界來修心的話,心裡是不是會有一絲絲的喜悅?因為透過這樣的境界,我們能夠長養內心的力量。如果我們的內心有力量的話,何愁過不去任何人生的溝坎呢?

(四)總結 : 追隨智者,告別患得患失的生命狀態,展開美好人生!
1.是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會遭遇順逆起伏,心情也難免會時陰時晴,若放任自
己被外境左右,心隨境轉,那世界將會是我們的牢籠,走到哪裡都找不到真正的快樂。
2. 若追隨智者,學會用正確的見解看待一切,那麼我們將不再是情緒的奴隸,命運的棄兒,我們將告別“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這種不自主、不自由的生命狀態,美好人生也將就此展開!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5章-1

15-1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15-2 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白話〉
夫子說:「可以和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嗎?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
已經得到了,又怕失去。如果總是擔心失掉官職,那就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注釋〉
1.鄙夫:庸俗惡劣者的稱呼。見識淺薄、人品鄙陋的人。
2.事君:事奉君主。
3.患得之:就是〝患不能得之〞。
4.無所不至:即無所不為。一旦〝志於富貴〞,邪媚作惡之舉均可為。

〈思惟提綱〉
1. 在本章中,孔子提到的「鄙夫」是怎樣的人?
2. 你患得患失嗎?在什麼情況下?
3. 人有所憂患不外兩種:憂得失、憂成敗, 怎樣才不會患得患失呢?
4. 孔子說:仁者不憂。為什麼仁者不會患得患失?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熹《論語集注》:「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貴而已者,則亦無所不至矣。」
2.《孔子家語.在厄第二十》:
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子曰:「無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則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二、重點摘記

(一) 恭誦原文 :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二) 白話解釋
夫子說:“可以和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嗎?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已經得到了,又怕失去。如果總是擔心失掉官職,那就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了。”

(三)“鄙夫”有三種類型,夫子的“鄙夫”是哪一種 ? 
首先,什麼樣的人是夫子說的“鄙夫”呢?
朱熹《四書集注》分析了三種類型的人:“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貴而已者,則亦無所不至矣。”
第一種:是志於道的人,名利地位、榮辱順逆都不足以動其心;
第二種:是一心建功立業成名的人,富貴不足以累其心;
第三種:是一心求取富貴祿位的人,他的心中,財富名利就是天大的事,為了得到這個他會無所不為。
這第三種“志于富貴者”,就是夫子所謂的“鄙夫”。

(四) “鄙夫”是“小人”!
1.在《孔子家語》中,夫子將“鄙夫”視為“小人”。
2.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
子曰:“無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則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3.子路請問夫子說:“夫子,君子也有憂愁煩悶的時候嗎?”
夫子說:“君子是沒有什麼憂愁的,因為他在修身實踐中,當他做事還沒有獲得成功時,他會為自己有做事的意念而高興;當他獲得成功的時候,又會為自己能有所作為而高興。因此,君子一生都很快樂,沒有一天是憂慮的。小人則不然,當他想獲得什麼還沒有得到時,他怕得不到;得到了,又怕失去。因此,他一生都充滿憂愁,沒有一天是快樂的。”
4.由此可見,君子的快樂指數是很高的,因為他不那麼在乎成敗得失,而小人則心隨境轉,患得患失,於是就有了夫子那句著名的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五) 怎樣才能不憂不戚呢?
1.夫子說過:“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為什麼仁者就會不憂呢?
2.梁啟超先生對此有過一段很深刻的論述:
*大凡憂之所從來,不外兩端,一曰憂成敗,二曰憂得失。
*我們得著‘仁’的人生觀,就不會憂成敗。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遠不會圓滿的。正為在這永遠不圓滿的宇宙中,才永遠容得我們創造進化,我們所做的事,不過在宇宙進化幾萬萬里的長途中,往前挪一寸兩寸,哪裡配說成功呢?然則不做怎麼樣呢?不做便連這一寸兩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正失敗了。
*‘仁者’看透這種道理,信得過只有不做事才算失敗,凡做事便不會失敗。
所以《易經》說:‘君子以自強不息。’換一方面來看:他們又信得過凡事不會成功的,幾萬萬里路挪了一兩寸,算成功嗎?
*所以《論語》說:‘知其不可而為之。’你想!有這種人生觀的人,還有什麼成敗可憂呢?”
3.梁啟超的這段話確實耐人尋味,要想真正做到心不隨境轉,不患得患失,就得將自己塑造成一個真正的“仁者”,有了“仁者”的心胸格局,就會心底無私天地寬,就會擁有無時無處、無所不在的灑脫快樂,因為宇宙人生的真理他已經看明白,也想明白了。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4章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白話
 
孔子說:「聽了一個道理,卻沒有放在心裡好好體會一下,就馬上說出去,這就失去了自己內在德性成長的機會。」
 
釋義參考
 
①教育部成語典 - 「道聽塗說」:
在路上聽到一些沒有根據的話,不加求證就又在路途中說給其他的人聽。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
近義:以訛傳訛
同:「道聽塗說」及「以訛傳訛」都有隨便散播消息或言論的意思。
異:「道聽塗說」側重於所散播的為未經求證的消息或言論。「以訛傳訛」側重於所散播的為錯誤的消息或言論。
 
②朱熹 - 四書集注:
雖聞善言,不為己有,是自棄其德也。王氏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道聽塗說,則棄之矣。」
雖然聽見了良言,卻不能化為己有,是拋棄自我的德行。王安石說:「君子多記取前人的言行,以累積自己的德行,道聽途說的要拋棄。」
 
③邢昺 - 論語注疏:
正義曰:「此章疾時人不習而傳之也。塗亦道也。言聞之於道路,則於道路傳而說之,必多謬妄,為有德者所棄也。」
很多人對記問之學沒有研精久習就為人傳說,夫子是針對這一問題而說的。如果是從道路上聽來的,就在道路上向別人傳說,一定多為謬妄之語,這是被有德者所唾棄的。
 
④本章老師釋義:
孔子說:「聽了一個道理,卻沒有放在心裡好好體會一下,就馬上說出去,這就失去了自己內在德性成長的機會。」
 
 
思惟提綱
 
① 有見過「道聽途說」的人嗎?表現出來都是什麼樣的形象?
② 看見別人容易,看見自己難!那我呢,我有類似的習性嗎?
③ 什麼是「入耳出口之學」?怎樣才能防範自己落入「入耳出口之學」?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張居正
「人之實心為學者,于凡天下道理,或得之師友之所傳授,或考諸典籍之記載,就便存之於心,身體力行之,以求實德于己,方為有益。若有所聞而不體會於心,只把來放在口中談論講說,這是入耳出口之學。」
 
◎錢穆
「道聽,聽之易。塗說,說之易。入於耳,即出於口,不內入於心,縱聞善言,亦不為己有。其德終無可成。」
 
◎荀子 - 勸學(八)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二、重點摘記:

大家好!今天是我們《論語》共學的第683天,一起來學習“陽貨”篇第14章。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一)文義解釋:

「道聼塗説」這個成語我們都很熟悉,本章就是它的出處,但這兒的原義和後來成語所說的內涵不太一樣。夫子在這講的是一種人,他們聽了一個道理,沒有放在心裡好好體會一下,就馬上說出去,這就失去了自己內在德性成長的機會。
 
(二)什麼是「入耳出口之學」?怎樣才能防範自己落入「入耳出口之學」?

1、張居正解義說:「人之實心為學者,于凡天下道理,或得之師友之所傳授,或考諸典籍之記載,就便存之於心,身體力行之,以求實德于己,方為有益。若有所聞而不體會於心,只把來放在口中談論講說,這是入耳出口之學。」

2、錢穆先生說:「道聽,聽之易。塗說,說之易。入於耳,即出於口,不內入於心,縱聞善言,亦不為己有。其德終無可成。」

3、兩位大儒都提到了「入耳出口之學」,那麼,什麼是「入耳出口之學」?學人為什麼會落入「入耳出口之學」?怎樣才能防範自己落入「入耳出口之學」呢?

4、「入耳出口之學」出自荀子的名篇《勸學》:「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這是說,君子學道,先要把師長所教的字字句句聽入耳中,記在心中,再融會貫通到整個身心之中,那麼他所呈現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哪怕是一句喘息微言,一個輕微動作,都可以作為別人效學的榜樣。而小人的學習呢,只不過是從耳中聽進去,從口中說出來,嘴巴與耳朵之間的距離不過短短四寸而已,怎麼能讓自己這堂堂七尺之軀的品德得到提升,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呢?

5、確實,沒人不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可是,我們怎麼就在不知不覺之間滑落到「入耳出口之學」了呢?

6、再來看看荀子怎麼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古時的學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現在的學人,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君子的學習,是用它來修正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學習是為了向人賣弄,討人歡心,才學到一點東西,就像得到些珍禽牛犢之類稀有之物,趕緊拿來顯擺賣弄。所以別人不問,自己卻去告訴他,這叫做急躁;別人問一件事,卻告訴他兩件事,這叫做嘮叨。急躁不對,嘮叨也不對;而君子和人相處,回應別人時,問一答一,言必有中,恰到好處,就如同回聲和迴響一樣。

7、「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句我們學過,出自於《論語》憲問篇,為己指的是修養自身,為人指的是獲得別人的稱讚。古之學者與今之學者由於學習的出發點不同,就造成了結果的不同。一種是真修實練,一種是專做學問;一種是真想改變自己,把聽來的道理馬上用在自己身心上,發現不對的地方,馬上對自己刀劈斧削,動真格的,這樣練出來的才是心頭上的真功夫;一種是聽了道理以為自己懂了,甚至誤以為自己做到了,於是就趕緊講出去,以炫耀自己學問大,懂的多,可是身心卻絲毫沒有改變,依然故我。這樣的話,聽到的道理越多,反而對自己越有害,因為「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而且,「雖聞善言,不為己有,無所得于本心,自欺孰甚!」本來為學是為了提升自己,利益他人,卻不幸走向了反面,變成文過飾非,自欺欺人,這實在是需要我們放在心裡,再再警醒自己的!
 
(三)結語:

1、記得我的老師常常提醒我們,推展儒家文化一定要付諸實踐,絕對不能流於「口耳之學」:「實踐的東西對你來說是最扎實的,你不會把推展儒家文化的過程變成一種對別人的說教,而是它就是我用來改變生命的。所以講起它來,你自然就好像數你自家的寶貝一樣,是非常親切的,而且你也知道說,這中間我經歷了怎麼樣的磨折,有什麼東西我真的是跨不過去的。」老師強調說,只有自己親身去實踐了,才會發現哪些是難點,如果不實踐,就不會獲得突破難點的經驗,就無法將經驗傳遞給你想要幫助的人。

2、所以,老師殷殷叮囑我們:「推展者自己去實踐、自己去經歷,跟儒家文化越走越近,甚至是水乳交融,甚至是完全的變成它本身這個歷程,自己完成自我的教育。不要變成是一種口號、一種時髦,或者是一種名利心,實際上,參與儒家文化推展教育的人本身都沒有被教育到,這是延續不了這個文化的。如果你覺得它美,這個美的東西需要被保存、延續下去的話,就必須用最真摯的心,用真心喜歡它的心,真心去按照它的教化來轉化內心。」我想老師的這段話既是對本章最好的詮釋,也是對我們最好的策勵。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3章

【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白話〉
孔子說:孔子說:“有一種人叫做鄉原,外表看起來是忠厚,很討人喜歡,但實際上卻無法區別善惡、好壞、是非的人。”孔子說這種人往往是賊害道德的人。

〈文義〉
1.鄉原:鄉即鄉村,原,同愿,謹善的意思。鄉原,即一鄉的人都以為他是好人,其實是個同流合污,以媚於世的人。亦即貌似君子而實偽善的人。
2. 德之賊:賊,動詞,即敗壞;言其敗壞道德。蓋其隨俗浮沈,似德而實非德,有善德的本意,而有亂德的真相。

〈思惟提綱〉
1. “鄉原”怎麼解釋?
2. “鄉原”與“穿窬之盜”的異同?
3. “鄉原”為什麼是“德之賊”?
4. 這一章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呢? 


義理解釋 

一、 引用資料
1. 《孟子集注•盡心篇章下》孟子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說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2. 《論語•子路•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和諧友善的態度。
3. 《論語•陽貨•18》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孔子說:「我厭惡紫色奪去了朱紅色;厭惡鄭國的淫聲擾亂了先王的正樂;更厭惡巧辯而把國家傾覆的人。」

原文:
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一) 白話翻譯
這一段大家都耳熟能詳,白話翻譯是這樣:
孔子說:“有一種人叫做鄉原,外表看起來是忠厚,很討人喜歡,但實際上卻無法區別善惡、好壞、是非的人。”孔子說這種人往往是賊害道德的人。

(二)“鄉原”怎麼解釋?
這一章,我想關鍵就在這個“鄉原”怎麼解釋?
1.朱子的《注解》中說:“鄉就是鄙俗的鄉人。”
2.這個鄉人呢,是一種容易同流合污、諂媚於世的人,那也就是被認為忠厚的爛好人,因為他什麼都好,好的固然是好,但是壞的對他而言也是好。
3.所以孔子認為這種鄉原者呢似德非德,也就是很像道德卻又不是真的道德,所以常常讓人呢似是而非混淆道德,因此敗壞或者是迷亂道德是非的人正是這種人。所以孔子對這樣的人深惡痛絕。
4.這一章呢,其實很值得讓我們深入地去探討,所以以下我就談義理的重點跟一些延伸。

(三)“鄉原”與“穿窬之盜”的對比 
1. 第一個,我們要探討的是,這一章必須要跟前一章“穿窬之盜”合看來對照,因為這一章如果跟前一章來相看的話很妙,因為都用了賊的比喻。
2. 前一章是講小人就像穿窬之盜一樣,偷偷摸摸的,外表還裝模作樣,還怕被人知道他內心其實是很柔弱的。
3.但是這一章很妙,講的是另外有一種賊樣,他並不是偷偷摸摸怕別人知道,反而是大搖大擺的讓大家都肯定他,而他用的方式是只管附和別人、迎合別人、同流合污、諂媚別人的方式,來博取別人的好感與美好的名聲,至於行為是不是符合仁義之道,這種鄉原的人並不是很在意的。
3.所以嚴格分析起來的話,後者大搖大擺的這種賊,其實危害這個社會更大。因為會讓什麼是道德標準,這個衡量道德標準的尺度失去了標準,從而成為一個沒有道德標準的社會了。換言之,鄉原這種人危害社會,其實比小人還更可怕,這是第一點。

(四) ”鄉原” 對社會的危害更可怕
1. 第二點,鄉原 這種人危害社會更可怕,那所以我們就必須要去嚴辨似德非德的這種以假亂真的現象,你沒有辨別清楚,我們自己本身也很容易成為鄉原的人。
2.所以孔子在這一章很語重心長的譴責鄉原這種人是德之賊,也就是會偷道德的賊,將道德倫理轉換成一種相似的道德倫理,這種人具有偷龍轉鳳的能力,混淆視聽,迷亂人的正確道德良知。
3.所以在《孟子•盡心篇章下》,也有弟子問鄉原這件事情,孟子就回答說,原文是這樣:孟子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說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4.白話的翻譯大概是這樣:那孟子說:“這種人哪,鄉原這種人要說他不是,卻又沒有可以舉出來的事蹟;要說他,要攻擊他的過錯,又沒有可以攻擊的地方;因為呢,他同化於下流的習俗,迎合於卑污的世道;平日看起來就是忠厚信實的樣子,做起事來也像是清正廉潔;因此一般人都喜歡他,而他自己也自以為是。”接著孟子就判定,這種人不能使他歸入堯舜的正道裡面,因為這種人正是戕害道德的賊啊。

(五) 舉喻說明“鄉原”的行相
1.其實社會上常有這種人,披著道德仁義的外衣,博得了一些人對他的喜好,實際上是違背仁義道德的偽君子。我們以下舉幾個鄉原的例子來讓大家更知道這種鄉原的行相。
2.“不孝子咬斷親娘的乳頭”故事
(1).中國過去民間故事流傳“不孝子咬斷親娘的乳頭”這個故事。提到有一個從小被母親溺愛、嬌慣的少年,要臨刑被處死前要求再吸一口母親的奶,那他的媽媽解開了衣襟就喂他奶,沒想到這個少年一口就把母親的乳頭咬下了。
(2). 這位少年把母親的乳頭咬下,是恨母親的溺愛、嬌慣害了他,對孩子的行為再怎麼錯誤,她只會誇獎兒子說:“哇,你好棒!”
(3)所以這個故事說明了看起來是愛孩子,但太過溺愛到是非不分,讓孩子將錯的當成對的,這種愛孩子的方式正好是害孩子,溺愛孩子的家長算是鄉原的一種。

(六)為什麼“鄉原”在社會上無所不在?
1. 那我們再擴大來更說明,這個鄉原為什麼會是在這個社會上有時候是無所不在?
2. 比如說,我再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大家都知道希特勒他利用種族主義,稱他們的德意志民族是純粹的雅利安種族的人,而為了維護這種種族的純粹性,他用這種似是而非的種族純粹性的道德性,來進行屠殺猶太人的政策。
3.當時多少鄉原者還真以為這是對的,附和這種論調,導致莫大的悲劇。

(七) 為什麼“鄉原”是“德之賊也”
1. 可見“鄉原,德之賊也”這個課題,小至溺愛孩子,大至種族屠殺,都讓人看到包裝著仁義的外衣,卻渾然不覺自己事實上已經在做違反仁義道德的事,這種不知不覺而使得道德漸漸變質的情況,他可怕的地方也就在這裡。
2. 所以孔子才會說: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23》)也就是說,君子追求真正的和諧,但是他不會同流合污。但是小人呢卻常常同流合污,而不追求真正的和諧。
3.所以儒家裡邊有德之賊,那我們知道佛教裡邊也有相似法,都是因為他們都有顛倒是非、善惡的能事,所以其實孔子排斥鄉原者,因為就是看到這種看似道德卻又非真道德,是一種德之賊,也就是偷取道德,而讓世人甚至自己誤以為是道德。
4.所以孔子又稱“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這是在《陽貨篇》的第十八章,它的意涵跟這一章是異曲同工,大家不久應該也會學到。

(八) 這一章給我們的啟示
我想,儒家有指責德之賊的說法,佛教也有嚴防相似法的問題,所以我剛剛提到的佛門裡邊的這個《大般涅盤經》裡邊的卷七就提到,魔王波旬呢會用相似法來亂正法,那這個就出現說,這個魔王呢波旬對佛說:“在末法時期,我將令我的徒子徒孫混入僧團,披你的袈裟,壞你的佛法。”那佛陀最後只能黯然。
所以碰到這種似是而非的偷取道德的鄉原者,我們最難嚴防,但把這種德之賊養大的主要還是我們自己。

(九) 結語: 不要讓心中賊偷走我們本善的良心
最後,我還是用王陽明所說的“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來勉勵大家。
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住了一個隨時將我們本性偷掉,或者是吞噬本性的賊。
一旦這個心中賊養大,養大到你無法控制了,自己自然也成了鄉原而不自知。
大家要深切地警覺我們這一顆本善的良心,切勿被偷偷地搬走,與大家共勉。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2章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白話>
孔子說:“外表臉色很嚴厲,內心裡其實很柔弱,這樣的人好比小人,
小人是小到什麼樣子呢?就像在牆邊挖個洞窟,或是翻牆進入到別人家裡,如同作賊的一樣怕被人家發現。” 
<文義>
1.“色厲內荏”的“厲”,是外表威嚴的樣子,
2.“色厲內荏”的“荏”,是內心柔弱的樣子。
3.“穿窬之盜”的“窬”,第一個意思就是大門邊上牆上的小洞。
                       另一個意思就是穿越、超越的意思。
4.“穿窬”的意思就是行為就像小偷一樣,
         怕被人家發現,偷偷地翻牆進入到別人家中偷竊。

<思惟提綱>
1. “色厲內荏”是表裡不一的小人形相,
    那為何會出現這種只重視外在排場的人?
2.仔細觀察自己的內心〜
  是不是自己也常有這種“穿窬之盜”的心理狀態呢?
3.學習了本章,哪一句話﹑哪一個理路,讓您印象深刻?
  對於君子和小人…您聯想到什麼呢?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孟子說:“不知求放心,人有雞犬放,還知求”,
2.明代大儒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3.《論語•述而•36》子曰:“君子坦蕩盪,小人長戚戚。” 
  4.《大學》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
             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此謂 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重點摘記 陽貨篇-第12章-義理解釋 張崑將 老師
▲原文: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白話翻譯:
孔子說:「外表臉色很嚴厲,內心裡其實很柔弱,這樣的人好比小人,
小人是小到什麼樣子呢?
就像在牆邊挖個洞窟,或是翻牆進入到別人家裡,
如同作賊的一樣,怕被人家發現。」
▲注解與章旨:
“色厲內荏”的“厲”,是外表威嚴的樣子,
“色厲內荏”的“荏”呢是指的是內心柔弱的樣子。
  那比較難解的是“穿窬之盜”的“窬”,
  這個“窬”有兩個意思,但這兩個意思其實都是相通。
◎第一個意思 就是大門邊上牆上的小洞,
  如同賊呢在土牆上挖個洞,躲在那裡怕被別人發現。
◎另一個意思 就是穿越、超越的意思。
  所以“穿窬”的意思就是指行為就像小偷一樣,怕被人家發現,
  偷偷地翻牆進入到別人家中偷竊。
  所以這兩個意思都通,表達了都是小人沒有真才實學,空有虛名,
  怕被人揭穿他虛假的真面貌,所以常常要遮掩,怕被人發現。
  因此,這一章的章旨 就是在闡述〜
  小人的形相是表裡不一,用這樣來襯托君子必須要表裡合一。
(一) “色厲內荏”〜表裡不一的小人形相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這一章的義理重點。
第一個義理重點〜
1.我想要說明的是,我們要注意“色厲內荏”這種表裡不一的小人形相,
  小人的形相是做什麼事表面都裝得不錯,可能排場、氣派不俗,
  相貌可能也不錯,但都是看人辦事,內心呢卻毫無主意。
2.那為何會出現這種只重視外在或排場的人?
  因為這種人已經忘失本心,將所有的心力放在外表或外在的威嚴上面,
  裝裝樣子,還以為真能唬人。
3.這在佛法上叫做無觀察識,也就是心識是被耳、目、口、鼻等官能引發 
  的外境所主宰,而不是自己的心識去主宰耳、目、口、鼻等引發的外境。
4.久而久之,就像孟子所說的“不知求放心,人有雞犬放,還知求”,
  也就是人丟失了雞呀、狗呀還知道要把它求回來,
  但是心丟失了卻不知道要把它求回來。
5.所以我們雖然這樣分析這個“色厲內荏”的小人形相,
  我們自己本身也要常常注意是不是也常犯這種表裡不一的問題。

(二) “穿窬之盜”〜小人的內心狀態
第二個義理重點〜
1. 我們接著要更深細地來談孔子這裡用“穿窬之盜”來比喻小人的內心
 狀態,用小偷因為怕別人發現,而翻牆或者挖個洞躲起來的這個比喻,
 孔子的重點在告訴我們小偷的內心狀態,他在前進偷東西的時候,
 其實內心就存著後退的心的,那就是表面上身子是往前進,
 但是內心卻是往後退,進退不一,內心總是偷偷摸摸,不實在,不真實,
 又怕被人揭穿自己的虛偽,所以總是如小偷一樣躲躲藏藏。
2.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內心,是不是自己也常有這種心理狀態呢?
  例如〜表面說著人家好話,內心卻感覺其實他沒有那麼好,
        他也不如我等等之類的心理狀態。
  又如〜兩個人意見不合吵了架,被勸了下來,儘管事過境遷了,
        但是內心還是暗罵著對方,認為對方沒有道理,我才有道理。
3.大家注意,我們檢查內心〜
是不是日常生活當中常犯這個心中好像賊一樣。
所以呢,明代的大儒王陽明有句名言就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大家要注意,這是小人的內心狀態,心裡住著一個賊。
4.但是相對的君子的內心狀態總是坦蕩蕩,而小人呢則是長戚戚,
  愛斤斤計較,總認為錯的永遠都是對方,我 則永遠都是對的。   

(三) 總結〜引用《大學》證成
1.所以最後我引用《大學》“誠於中,形於外”的原文來引經證經。
 原文如下: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簡單的白話翻譯如下:
 小人呢閒著沒事做的時候呢,私底下常做些偷雞摸狗的壞事,
 但是當他看到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的時候,總是羞愧而躲躲閃閃地
 如無地自容一樣,接著他就會趕快將這種賊心掩蓋起來,
 然後裝模作樣地表現出他也是能做好事的樣子,
2.小人這種行為就如同俗話上所說的“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
  那佛教上更加上“騙得了自己,騙不了業果”。
3.君子與小人的差別就在這裡,一個是表裡不一,一個是表裡如一。
  我們也應多注意自己是否有這種表裡不一的小人形相。
4.今天學習的這個道理〜
  應該努力去除我們內心裡的小人的這種賊的部分,
  朝君子坦蕩蕩的方向邁進,與大家互相共勉之。

<串習思惟提綱>
1. “色厲內荏”是表裡不一的小人形相,
    那為何會出現這種只重視外在排場的人?
A:“色厲內荏”的 小人, 外表威嚴,內心卻柔弱。
“色厲內荏”是一種表裡不一的小人形相,
     小人的形相就是做什麼事表面都裝得不錯,這種人已經忘失本心,
將所有的心力放在外表或外在的威嚴上面,裝裝樣子,
還以為真能唬人,但都是看人辦事,遇境即昏,內心被外境所主宰。
這樣的小人就會只重視 外在或排場。 

2.仔細觀察自己的內心〜
  是不是自己也常有這種“穿窬之盜”的心理狀態呢?
A:我們雖然這樣分析這個“色厲內荏”的小人形相,
我們自己本身也要常常注意是不是也常犯這種表裡不一的問題。
(雖然自知自己並非君子,但是總認為自己不可能是個小人 )
   透過崑將老師舉例說明,仔細觀察自己的內心,
   發現自己〜竟然也常有這種小人的心理狀態呢?
  例如〜表面說著人家好話,內心卻感覺其實他沒有那麼好,
        他也不如我等等之類的心理狀態。
  又如〜兩個人意見不合吵了架,被勸了下來,儘管事過境遷了,
        但是內心還是暗罵著對方,認為對方沒有道理,我才有道理。

3.學習了本章,哪一句話﹑哪一個理路,讓您印象深刻?
  對於君子和小人…您聯想到什麼呢? 
真如老師在今天全廣298講提醒我們〜 [06′08″]所以在這裡,想要勸自己和我們這些能夠對宗大師教法相應的學習的人,不要去習慣放逸,要去習慣不放逸。
不要覺得持戒是一種好像很緊繃的狀態,如果你發現你很緊繃,你可以深呼吸調整你的狀態,然後把你用心的狀態調到不緊不鬆、很舒適的。
慢慢就會體會到其實這顆心還是一直看著它比較好、守護著它比較好。
 [06′40″] 對於這個「諂誑」,應該是和名利心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自己沒有做得很好,然後又假裝好像做得很好的樣子,這就是諂誑。
在這裡說「無諂誑」,讚美阿底峽尊者沒有這種行為,就是他嘴上講的
和他心裡行的,在別人面前還有在獨處的時候,他內心所堅守的東西都是一樣的,並沒有兩種樣子。他也不用在別人面前裝一種樣子,回頭又一種樣子,就是一個樣子。
為什麼?因為這樣子才能解脫呀!這樣子才能夠把自己趣向於三塗的這些惡行都去掉,才能成辦增上生及決定勝。 [07′26″]
通常為什麼要諂誑呢?應該是〜怕丟臉﹑怕別人輕視自己。
但是一旦諂誑了之後,就很難發心去把持戒不清淨的罪懺掉,因為好像沒有的樣子。但是像師父說的,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騙佛菩薩也騙不了,佛菩薩每個念頭都可以知道。
所以在這件事上,我們應該是沒有什麼偷心的路可以走,也沒有什麼
不努力好好地護心就能夠把戒律持清淨的路徑,好像抄小路一樣可以抄到,都做不到!必須是老老實實地守護正念、正知,………………

祈願〜謹記 夫子提策我們種種學習上該淨除的錯誤心態
      也不斷串習 真如老師在全廣(二) 的叮嚀
慢慢地讓我們的心離開諂誑的狀態, 
像阿底峽尊者一樣〜「慎念無諂誑」,爭取做到「犯罪不染尊」
我們一起跟隨善知識探索其中的奧秘,找到路徑,持之以恆地做下去吧 !!!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1章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鍾鼓云乎哉!」 
 〈白話〉
孔子說:「禮呀禮呀,只是說的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樂呀樂呀,只是說的鐘鼓之類的樂器嗎?」

〈文義〉
1.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禮,禮節、禮貌。玉帛,金玉綢緞貴重之物,指送人貴重的禮物。云乎哉,就可以了嗎?就是了嗎?對人的禮貌,難道就是送人玉帛等貴重的禮物就算了嗎?
2.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樂,音樂,音樂的本質是心情和諧。鐘鼓,兩種樂器。所謂的音樂,難道就是敲敲鐘打打鼓就算了嗎?

〈思維提綱〉
1.您覺得禮制、音樂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重要性?
2.觀察比較一下近代和古早時期的禮制、音樂有什麼變化嗎?又帶來什麼好或不好的影響?
3.聽完講師的解說,您有何啟示?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集解》鄭曰:「玉,璋珪之屬。帛,束帛之屬。言禮非但崇此玉帛而已,所貴者,乃貴其安上治民。」馬曰:「樂之所貴者,移風易俗也。非謂鐘鼓而已。」(束帛,捆成一束的布帛,古時作為饋贈的禮物。)
(曹魏時,何晏集孔安國、包咸、周氏、馬融、鄭玄、陳群、王肅等之說,並下己意為集解)
2.馬融,東漢經學家。鄭玄,東漢末年經學大師。鄭玄曾在馬融門下,由盧植代授講課,難得見馬融一面。年老的馬融上課方式很特別,一般普通的學生都是由他的得意弟子轉授課程。盧植後來在仕途發展,官至中郎將,對東漢政治有一定影響;鄭玄則遠離官場,著書講學,精益求精,終成為一代大儒,對中國思想學術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https://twgreatdaily.com/nkrbp20BMH2_cNUg0hUw.html)
3.《論語•學而•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4.《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5.朱子《四書章句集注》: 敬而將之以玉帛則爲禮,和而發之以鐘鼓則爲樂,遺其本而專事其末,則豈禮樂之謂哉?(《四書章句集注》是一部儒家理學名著,為南宋朱熹所著,是四書的重要的注本。)
二、重點摘記    
(一) 前言、讀誦及消文
1. 有關於禮、樂的部分,那這個部分是承續了前面上面兩章有關於學詩的這個部分,所以呢,今天呢在學詩之後再談禮樂,那可以說一氣相承,就是說詩、禮、樂三者是不分的在古代。
2.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3. 孔子說:“我們所說的禮呀,難道說的是貴重的金玉、綢緞之物嗎?我們所說的樂呀,難道說的是敲打在貴重的鐘鼓的樂器上面嗎?”
4. 這一章的這個章旨呢,主要點出真正的禮呢,並不是在外在貴重的東西上面,而是在於出自於你的本心的敬跟和。我想分三個義理重點來探討這一章的深意。(禮跟樂的政治功用;禮跟樂與德性修養;詩、禮、樂的精神)
(二) 禮跟樂的政治功用
1 . 禮跟樂,它在古代,它是可以達到政治上的作用的。換言之,禮呢,具有安上治民的功用,也就是管理老百姓的功用。樂呢,也可以讓老百姓移風易俗,那這是根據鄭玄跟馬融的註解。(在宋代以前的註解)
2. 鄭玄的註解呢是說,這個禮的功用呢,它是貴在安上治民。馬融的註解呢說音樂呢,樂這個重點呢是在移風易俗,並不是指的是鍾鼓而已。
3. 這只是第一個,我們可以說禮樂的功能,是在政治上可以顯出這樣的作用。
(三) 禮跟樂與德性修養
1. 宋代的儒者的解經就不是這樣子的。那朱子的《四書》裡面就特別提到,朱子就從德性修養的敬跟和來看禮、樂的作用。朱子把這個過去禮、樂可能只是著重在政治上的作用裡面,轉化成為一個人人都需要禮、樂精神的修養功夫。
2. 朱熹的註解裡面特別講說:“敬而將之以玉帛則為禮;和而發之以鐘鼓則為樂。”這個意思就是說,真正的那個禮啊,它是這個外表上是用玉帛,但是內心裡面是恭敬之心。而樂呢,外表上是用鐘鼓顯現出來的這個音樂,但是它要表現的是那真正的內心的和樂的精神。
3. 朱子又特別說“遺其本而專事其末,則豈禮樂之謂哉?”所以說如果遺漏了根本,而只是在末節或者是外表上面去強調的話,這哪是禮樂的真正的精神。朱子要強調的是說,內心如果不恭敬,也沒有一個和樂之心的話,那事實上這個也是徒有禮樂的外表,如此而已。
4. 對照宋代以前的禮樂的解釋,我們發現鄭玄跟馬融呢,他是朝向政治功能上的解釋。那宋代的儒者呢,就把它強調到身心上的修養。換言之,禮就必須是以敬為主,樂呢是以和為主。這是第二個,我們引用朱子的重點來跟大家說明禮樂的真精神。
(四) 詩、禮、樂的精神----和諧
1. 我要強調的是,前面兩章我們可以說是談詩,那這一章呢是談禮樂,所以古代詩、禮、樂本來三者是本來就是不分,三者如果仔細去分辨的話,它均有調和、調節的和諧作用。
2. 換言之,詩、禮、樂三者的共同點其實都是有韻律。那天地間有天地的韻律跟規則,同樣的,人事也有人事的韻律跟規則,所以天、地、人三才為什麼能夠通?主要就是和的精神,也就是韻律的精神。所以孔子也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3. 換言之,詩、禮、樂三者都談和諧,可是和諧的根本是在於回到這個仁學的精神,所以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所以仁這個字我們拆解開來就是兩個人,這兩個人你可以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然你也可以說是人跟天地之間的關係。
4. 所以這個宇宙萬物的和諧就是仁的境界,它是通人與人之間,也是通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這種和諧的作用,那麼用詩、禮、樂的方式來展現而出。
(四) 總結
1. 我們讀到這一章,最後呢,我們必須要回到我們自己身心上面去反省,我們是不是每天都活出和諧的仁德精神呢?
2. 因為詩、禮、樂的精神都在調和跟和諧,那這也是仁學正道的一個核心。
3. 比如說我的日常生活是不是有規律呢?有常熬夜嗎?熬夜就需要補眠,要補眠就可能會犯了宰我晝寢的白天睡覺的這個問題,所以這樣陰陽顛倒就是沒有規律。再如果,我們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這種逆境的時候,我的內心是不是有不調解、不調和的情況呢?
4. 其實我們都很清楚,最讓我們內心無法和諧,或失去調解的就是貪、瞋、癡等這些煩惱。所以禮、樂的真精神是要用在日常生活中反省自己的內心,將和諧的韻律活在我們的內心當中,去面對所有的情境。這樣,你能夠做到這樣,就真能懂禮、樂的真精神。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0章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白話〉
孔子對兒子伯魚說:「你學過《詩經》的〈周南〉〈召南〉嗎?一個人如果沒有學過〈周南〉〈召南〉,就好像面對著牆站著而無法前進!」

〈注譯〉
1. 女為:「女」,作汝。「為」,研讀學習。
2. 周南召南:詩經最前二篇名,所言皆修身齊家的事 。
3. 正牆面而立:正面對著牆站立,既無法往前看,也無法行走。

〈思惟提綱〉
1. 孔子為什麼要告誡孔鯉必須要讀懂《詩經》的〈周南〉〈召南〉?
2.《詩經》的〈周南〉〈召南〉這兩篇,談些什麼?
3. 請問家和的重要性為何?
4.孔子為什麼說不讀〈周南〉〈召南〉猶如正牆面而立呢? 
〈義理解說〉講師: 張崑將 老師 13分31秒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陽貨9•1》: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
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2. 《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
3.《詩經.周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4.《詩經.召南》: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5.《大學.經ㄧ章》: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6.《中庸.十二》:「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7.《孟子.盡心下‧9》: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一) 白話翻譯
1.孔子對他的兒子伯魚說:“你學了《詩經》的〈周南〉〈召南〉篇嗎?如果一個人不學〈周南〉〈召南〉這兩篇,就好像面對著牆站著而無法前進!”也就是,既無法往前看,也無法行走。
2.本章接續前一章,談學詩。
這一章呢,我們可以看到它是接續著前一章,孔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所以註解家裡邊有說把這一章跟前面第九章合在一起,不過我們還是依照著這個朱熹的註解把它分成兩章來說明。

(二) 註釋
1.“女為〈周南〉”的“為”,是學習的意思。
2.“伯魚”,就是孔子的兒子孔鯉。
3. 我們知道孔子的兒子,《論語》裡面出現有關於孔子的兒子孔鯉出現兩次。
3.1一個就是〈季氏篇〉的第十三章,孔子看到他的兒子孔鯉趨而過庭。然後把他喊過來說:“你學詩了嗎?”“學詩乎?”孔鯉回答說:“還沒有。”那孔子就勸他說:“不學詩,無以言!”那這是〈季氏篇〉裡邊的有關於孔子告誡他的兒子孔鯉必須要學《詩經》。
3.2這一章也是一樣,跟《詩經》有關係,但是,這一章主要是依據程樹德《論語集釋》裡面運用鄭浩的《論語述要》裡面所說的,他說這一章,此章即夫子告伯魚善處夫婦之意。
4. 〈周南〉〈召南〉
〈周南〉十一篇,言夫婦男女九篇;
〈召南〉十五篇,言夫婦男女者有十一篇。
《詩經》裡面的〈周南〉〈召南〉都是表達的夫婦敦篤深摯之情,都沒有這種淫蕩狎褻之私,而有肅穆莊敬之德。
所以〈周南〉〈召南〉這兩篇詩的主要的內容,是告訴人夫婦、男女相處之道,所以呢,要講這一篇的章旨大概是這樣。

(二) 《詩經》〈周南〉〈召南〉的緣由
1.有關於《詩經》的〈周南〉〈召南〉的成篇呢,有人指的這個南,它的註解呢是有關於因為周公制禮作樂,把這個化,這個禮樂的教化自北而南,所以叫做南,所以這個意思,言南者,言化自北而南的意思。
2.所以〈周南〉,我們知道周公跟召公這兩個是周代初期裡面的聖賢君子,那也因為有周公、召公的輔政,所以把這個周朝初期的禮樂、行政、制度,治理的非常好。
所以我們再針對這一章進行一些義理的一個探討。

 (三) 孔子為什麼要告誡孔鯉必須讀得懂〈周南〉〈召南〉?
1. 首先第一點,我們要強調的是說這一章是談齊家夫婦之倫的重要,也就是孔子為什麼要告誡兒子孔鯉必須要讀得懂〈周南〉〈召南〉的詩。
2.我們讀〈周南〉〈召南〉的詩裡邊,我們知道這個,譬如說〈周南〉第一章,《詩經》第一章〈周南〉的第一首詩就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後面還有〈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那這些詩呢,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談男女情愛的這種詩。
3.依據朱子的說法,說這種〈周南〉〈召南〉的詩,首篇呢都是談修身、齊家之事,《論語》如果輕易地把它解讀成是談男女情愛,那未免就把《詩經》談得淺了。
4.那因此呢,這一章的孔子勸告他的兒子伯魚——孔鯉,必須要讀〈周南〉〈召南〉,這是談齊家跟夫婦之倫的重要。
5.這一章李炳南老居士在註解《論語》的時候他說,夫婦是五倫當中,是幸福的源頭,夫婦是幸福的源頭,夫婦居家不能整齊,家必不安,家不安,上不上,下不下,男不男,女不女,到時候就不能辦事,在家沒有良心,在外能有良心嗎?
6.不能齊家,如何能治國?不能治國,如何能平天下?所以把這個齊家的高度拉到一個跟治國、平天下是有關係的。
7.換言之,一個家,如果管不好,那怎麼可能呢在外面做事情能夠處理的好?那如果你是一個從政者,怎麼可能這個治國、平天下呢?
那這是第一點我們要強調的。

 (四) 齊家是從內聖修養,運用到外王治國平天下最關鍵的結合地方
1.第二點呢五倫當中齊家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從《大學》中八德目裡面的齊家,前面有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那前面這些呢特別是正心、誠意、修身都是自我內聖修養功夫,那有了前面的內聖修養功夫,再推擴到齊家,接著就是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所以齊家可以說是從一個自我內聖修養,運用到外王世界的治國、平天下最關鍵的結合的地方。
2.所以家的組成一定要從夫婦開始,所以《中庸》才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 
3.所以家和呢才能夠萬事興,家和也才能夠保證其它四倫的穩定基礎,所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這些呢它的前提都是必須要是家和,以齊室家,所以如果沒有這個齊家的話,那後面的治國、平天下更不用談了。
4.換言之,家和或者是齊家的關鍵點,還是在前面的內聖的基礎,也就是心法的基礎——正心、誠意、修身,而其實踐處也必須要在這個仁跟孝之中實踐出來,所以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必須從家庭的孝開始實踐起,所以呢,我們看到這個齊家的這個重要性。

(五) 不能齊家會產生的嚴重後果,建立家庭教育的重要。
1.另外,我們可以從反面來,這一章我們可以從反面來講,那既然已經正經,因為前面已經講了齊家的重要性,那我們也可以從反面來思惟,就是說:“欸,不能齊家的嚴重後果,它會產生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2.這一章也是攸關家庭教育的一個很關鍵的重點。也就是說,孔子有建立家庭教育的重要告訴給孔鯉知道。
3.那這裡呢,我就引用孟子的〈盡心篇下〉的第九章 :
孟子說:“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白話翻譯:作為一個丈夫,本身不行正道,這個正道就不能施行到妻子、兒女的身上,那你有事的時候想要支使別人幫他做事,卻也不以正道,就連身邊的妻子、兒女也不會受他支使,更何況是別人呢。
3-1.所以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家之主,能否以身作則,實際上是攸關整個家族的教育效果的成敗。
3-2.“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是針對自己的行為本身,也就是自己行為本身沒有正道,當然正道的道理也就沒有機會實現在妻子、兒女身上。
3-3.第二個層次是“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是針對事情而言,也就是說你要指使別人幫他做事的時候,卻也不以正道,或叫別人做違反倫理道德的事,那這樣連身邊的妻子、兒女也不會幫他做這種事,更何況是別人呢?
4.所以,可見這個如果一家之主無法以身作則,那是會發生很嚴重的教育後果,他是攸關整個家族可能都成為沒有仁義之道的家族,這個時候妻子的角色就變成很重要,她就必須撐起仁義正道的教育角色,而若妻子也棄捨這個角色,那整個家也就真的沉淪了。
5.當然現在是男女平等的社會,妻子在家庭扮演的角色可能勝過老公,所以呢,妻子本身也應扮演其捍衛仁義的正道角色,這樣你的老公以及妻子也才能夠熏陶到仁義的正道。
6.當然了,在一個家族當中最幸運的,是夫妻兩個都擁有仁義正道的教育理念,而最怕的是兩個夫妻都沒有仁義的正道觀念。可是如果只要有一方有,那就可以影響另外一方。
7.我想孩子的教育是因為受到父母的直接的教育是最深切的,因此,如果雙方父母都有仁義正道,那麼因此教育出來的孩子也就比較不會有偏失,這就是古人的齊家之道。

(六) 為什麼不讀〈周南〉〈召南〉猶如正牆面而立呢?
1.關於這一章呢,我最後還要補充,就是說為什麼孔子在這裡說不讀〈周南〉〈召南〉猶如正牆面而立呢?
2.換言之,夫婦之道相處不好,就如同面對著牆站著而無法前進,就像朱子所說的“一物不可見,一步不可行”,也就是無法往前看,也無法行走一步。
3.這個牆的比喻非常的貼切,因為夫妻之間相處的特色,可以說是時間最長、關係最深,幾乎是無所遮掩的,那在對方面前表現的是最本真、最真實的我,最沒有距離的我,但也因為是這樣,所以常常有摩擦,所以牆一天一天的會越蓋越高,最後寸步難行,走也走不出去,看也看不到遠方,被綁死在家裡。或者是夫妻——夫婦的關係當中,本來是佳偶,後來都變成怨偶,因為牆越築越高。
4.所以這個牆其實就是心牆,雙方失去信任的基礎,成為難以跨越的牆,所以社會上才有所謂的“熟悉的陌生人”,就是我站在你面前,雖然我們是夫妻,可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一點感覺都沒有。

(七) 結語
所以我們今天講的《詩經》〈周南〉〈召南〉,講的是君子配淑女的夫婦之道,雙方都要透過正心、誠意之道,才能成為君子與淑女。
沒有反省的正心、修身的功夫,這個家遇風就倒,很脆弱的,更不用說還能在外治國、平天下,齊家真的很關鍵、很重要。
以上是我針對今天這一章提供的義理思惟,謝謝大家!

論語 陽貨十七 第9章-2

9-1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9-2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白話
 
孔子說:「弟子們!何不去學學詩經呢?詩可以激發人的志氣,可以開擴眼光、觀察社會風情,可以溝通情志、和睦相處,可以抒發怨氣、安頓情感。近則懂得事親盡孝的道理,遠則懂得事君盡忠的道理;並且可以多知道鳥、獸、草、木的名稱類別。」
 
注釋
 
①邇:近、近處。
②識:ㄕˋ,認知、了解、認識。ㄓˋ,記憶、記住。
 

第七章(7-3)
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第八章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第九章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思惟提綱
 
① 我認為「有話直說」是一種好的溝通方式嗎?為什麼?
 
② 我覺得這個時代的教育缺少了些什麼?為什麼我會願意花時間學習看似已經跟不上時代腳步的儒家經典?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朱子集注》
「人倫之道,詩無不備,二者是舉重而言。」
 
◎《論語 • 季氏 • 13》
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焦循《毛詩補疏序》
「夫詩溫柔敦厚者也,不質直言之,而比興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務勝人,而務感人。」
 
◎《論語 • 陽貨 • 10》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詩經 •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詩經 • 常棣》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胡樸安《詩經學》
「《詩經》一切之學,包括文字、文章、史地、禮教、博物而渾同之。」
 
◎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困學紀文》
「格物之學莫善於詩。」
 
◎錢穆
「對天地間鳥獸草木之名能多熟識,此小言之。若大言之,則俯仰之間,萬物一體,鳶飛魚躍,道無不在,可以漸躋於化境,豈止多識其名而已。」
 
◎王船山《四書訓義》
「詩之泳遊以體情,可以興矣;褒刺以立義,可以觀矣;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含其情而不盡於言,可以怨矣。其相親以柔也,邇之事父者道在也;其相協以肅也,遠之事君者道在也;聞鳥獸草木之名而不知其情狀,日用之利而不知其名《詩》多有焉。」
 
 
二、9-1複習: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詩:《詩經》。
興:感發志氣。
觀:考見得失。
群:使大家和睦相處。
怨:抒發抑鬱,怨而不怒。
 
郭店竹簡《性自命出》開章明義就說“凡人雖有性,心無定志。待物而後作,待悅而後行,待習而後定。”學《詩》可以興、觀、群、怨,正是要定人之性,使成為一個有教養的文化人,脫離“與鳥獸同群”的自然人狀態。
 
可以說在孔子以前,人們雖然也知道詩有觀風俗、知民情和美刺政治的作用,但從沒有人提出“興觀群怨”這樣高屋建瓴的說法。
 
“興觀群怨”這四個字,總結了從遠古時期到孔子時代人們對藝術認識的所有內容,是孔子對中國文學理論的一項重要貢獻。有學者說:正是孔子提出了這個概念,播下了一顆種子,後世中國關於藝術特徵的理論都是從這顆種子逐漸生長起來的參天大樹。
 
 
三、9-2重點摘記: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我們一起共學的678天。打開書105頁,按照背誦進度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一)文義解釋:
 
1、“邇”是近,學詩的好處就近處講可以奉事父母;就遠處講可以奉事君上。還可以多認識一些鳥獸草木的名稱。
 
2、詩的“興觀群怨”可以促進溫柔敦厚的內在人格修養;接著可以事父、事君,就是《詩經》指導人的外在事功了。
 
3、事父就是盡孝,事君就是盡忠。《朱子集注》上說“人倫之道,詩無不備,二者是舉重而言”,換句話說無論是事父事君,還是經營其他的人倫關係,夫妻關係、朋友關係等等,《詩經》裡都有。
 
(二)不學詩無以言 - 任何關係的經營都離不開溝通和講話:
 
1、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任何關係的經營都離不開溝通和講話,“不學詩就無以言”。
 
2、大孝子閔子騫,他的繼母虐待他,給自己的親生兒女用棉花做棉衣,但給閔子騫卻用蘆花做棉衣,閔子騫的父親知道了,就要休了這個母親。閔子騫就跪在地上跟父親祈求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親在,只有我一個兒子受寒,母親要是不在,三個孩子都要孤單了。這話不僅感動了他的父親,更感動了他的繼母。從此一家人和和睦睦。
 
3、焦循《毛詩補疏序》裡說“夫詩溫柔敦厚者也,不質直言之,而比興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務勝人,而務感人。”《詩》之教溫柔敦厚,溫就是態度溫和,柔就是心地柔軟,敦厚就是厚道、不刻薄,常站在對方角度考慮。有這樣的人格修養說話就不直來直去了,會“比興言之” 。
 
4、比和興是兩種修辭方法,比興言之就是籍借事物來表達意見。
 
5、比如說唐太宗的長孫皇后,就是這樣講話的高手。那時候大臣魏徵,經常給唐太宗提意見,有一次唐太宗實在接受不了了,回去之後就對長孫皇后說“我非把他殺了不可”,長孫皇后一聽,就回內室換了一套只有正大的場合裡才會穿的盛裝,唐太宗就感到奇怪說“為什麼你換盛裝來見我?”長孫皇后說:“臣妾是為了恭喜您,臣妾聽說,只有英明的、善於納諫的君主,朝堂上才會有敢於直言進諫的臣子。您有魏徵,證明您就是英明的君主,這是朝廷之幸,百姓之福。”唐太宗一聽,馬上就不氣了。長孫皇后藉借“換盛裝”引起唐太宗的疑情,這就是“比興言之”、不言理言情。
 
6、我們平時講話都直來直去,替人考慮的少,就容易造成對立。“不言理,而言情。不務勝人,而務感人”,這是溝通的法則。尤其是夫妻之間,不能只講道理,你講道理往往就會傷害人,得理不饒人,就算你有理,你勝了,但是跟先生、家人都不和睦了,又有什麼好處呢。能以情感人,得先懂人情,孔子曾對兒子說:不學《周南》《召南》就像面牆而立。情感教育是生命登高行遠的基點,《詩經》的學習就是健全人格、陶冶人性的基礎功夫。
 
(三)孔子時代從政做官、國事外交都需要賦詩:
 
1、事君比事父更難。一方面君主更威嚴,不能冒犯,另一方面事君就得幫助君主管理國家的事。孔子時代從政做官、國事外交都需要賦詩。
 
2、舉個例子:鄭國處於晉國和楚國之間,經常受到兩個大國的侵擾。一次晉國大夫趙孟等人來到鄭國,鄭伯招待他們。在宴會上鄭大夫子皮就賦詩《野有死麕(ㄐㄩㄣ)》的最後一段:“舒而脫脫(ㄊㄨㄟˋ)兮,無感(ㄏㄢˋ)我帨(ㄕㄨㄟˋ)(圍裙)兮,無使尨(ㄇㄤˊ)(狗)也吠。”這詩句本來是描寫青年男女的幽會的情景,男子希望和女子早行夫婦之禮,女子則希望男子不要著急,不要動掀她的圍裙,不要驚動她家裡的狗。可是子皮在宴會上吟誦這首詩是告訴晉國不要侵略鄭國的邊境,以免引起楚國(狗)來爭相入侵,對晉鄭兩國都不好。趙孟就敏感地領會了他的意思,當即賦詩經《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意思是說晉、鄭兩國本就親如手足,“吾兄弟比於安,尨也可使無吠”,只要我們兄弟親密安好,楚國就不敢來侵犯。這些外交人員能在這麼複雜的情況下稱引《詩經》信手拈來,可見對《詩經》的熟練。
 
(四)《詩經》是名副其實的百科全書:
 
1、再看“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民國學者胡樸安著有《詩經學》一書,他說:“《詩經》一切之學,包括文字、文章、史地、禮教、博物而渾同之。”其中“博物”之學,便是建立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基礎上的專門學問。
 
2、三國時東吳學者陸璣著有《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專門研究《詩經》中的動植物。舉例來說,《詩》中關於馬的專有名詞就有32個:駒,少壯的馬;騋,高七尺的馬;驕,壯健的驕馬;驂,車兩邊的馬;駟,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驪,純黑色的馬;驖,赤黑色的馬;騏,有青黑色紋理的馬;馵,左後腳白色的馬;騮,黑鬃黑尾巴的紅馬;騧,黑嘴的黃馬;駁,顏色混雜不純;駱,黑鬃的白馬;駰,指淺黑和白色毛夾雜的馬;騂,赤色的馬;騵,赤毛白腹的馬;駉,肥壯的馬;驈,股間白色的黑馬;駓,毛色黃白相雜的馬;騅,毛色黑白相間的馬;驒、騢、驔、駜、駽、雒、鴇、白顚、皇、黃、魚、服。其餘的有關於動物、植物的記載更是門類繁複。所以詩經是名副其實的百科全書。
 
3、《困學紀文》上說:“格物之學莫善於詩。” 錢穆先生則提出:“對天地間鳥獸草木之名能多熟識,此小言之。若大言之,則俯仰之間,萬物一體,鳶飛魚躍,道無不在,可以漸躋於化境,豈止多識其名而已。” 意思是,孔子教人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是為了導達其仁,幫助我們體察天地大道,養成“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仁心。
 
(五)總結:
 
1、王船山在《四書訓義》中也說過“詩之泳遊以體情,可以興矣;褒刺以立義,可以觀矣;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含其情而不盡於言,可以怨矣。其相親以柔也,邇之事父者道在也;其相協以肅也,遠之事君者道在也;聞鳥獸草木之名而不知其情狀,日用之利而不知其名《詩》多有焉。”意思是詩教就是以體會“人情”為核心,在《詩經》的各種題材、各種情境中體會“溫柔敦厚”之情,事父是用柔情,事君是用肅情,多了解鳥獸草木,也是了解萬物之情,體會“比、興”之情。
 
2、在《中華少兒詩教親子讀本•詩經選》的前言中有一段話很有意義:一部典籍能被稱為“經”,就意味著,她是整個民族文化的“元典”。可是近代以來,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之後,《詩經》也經歷了一個巨大的“降格”過程。尤其在1925年9月,胡適在武昌大學做了一場《談談詩經》的演講,劈頭就說:“《詩經》不是一部經典,是一部古代歌謠的總集,可以做社會史的材料、政治史的材料、文化史的材料,但萬不可說它是一部經典。” 胡適的說法,徹底動搖了《詩經》之所以為“詩經”和“詩教”的基礎。
 
3、任何一個民族,都應該保持對民族文化經典的基本敬畏和感恩之心,把經典當作“材料”,久而久之,中國文化之所以為中國文化、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的那種精神品性和生命元氣便會萎靡凋零,消磨殆盡!
 
4、蕅益大師講,”今人都不曾學詩”,現在人都不學《詩經》了,現在人可以從各種渠道學知識,但只學知識,做人的學問就不知道了。因此,不懂得興、觀、群、怨,不懂事父事君之道,甚至連知道的常識都變少了。在家裡跟父母、兄弟處不好,出去跟同事、領導也處不好,家裡家外都不和樂。
 
5、2500年前的孔子一再地提醒弟子們“何莫學夫《詩》!”中國文化首先要明人倫、行孝悌,然後再學文化知識,所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擺在第一位的是倫理關係,就是人我關係,人我關係不好就是做人有問題。而人我關係好的黃金法則就是“忠恕之道”,盡己之心愛護他人,如人之心原諒他人。這樣做的基礎就是你能體會人情。《詩經》就是萬古之性情。
 
6、孔子不僅是《詩經》的修訂者,也是《詩經》的教育者,號召者和終身痴迷者。可以想見,從少年、青年到晚年,孔子帶著記錄詩句的竹簡獨自研讀,進入宮廷,或攜之上路,在暴土飛揚的遙遙旅途上與詩相伴。孔子眼中《詩經》是人生的必修課,他認為生命的豐腴和寬厚,在《詩經》裡有最生動的詮釋。

論語 陽貨十七 第9章-1

9-1【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9-2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白話〉
9-1孔子說:「弟子們!何不去學學詩經呢?詩可以激發人的志氣,可以開擴眼光、觀察社會風情,可以溝通情志、和睦相處,可以抒發怨氣、安頓情感。
9-2近則懂得事親盡孝的道理,遠則懂得事君盡忠的道理;並且可以多知道鳥、獸、草、木的名稱類別。」

〈文義〉
1.小子:年紀小的人,此猶言學生。
2.何莫學夫詩:何不去學學詩。
學即讀而兼研究。
夫,語中助發聲的詞。
詩指詩經。
3.興:感發志氣。
4.觀:考見得失。
5.群:使大家和睦相處。
6.怨:抒發抑鬱,怨而不怒。

〈思惟提綱〉
1. “詩可以興”,為何?
2. “詩可以觀”,為何? 
3. “詩可以群”,為何?
4. “詩可以怨”,為何?
5. 你有學詩(讀經背經)嗎? 有感受到學詩的這些功效嗎?


義理解釋  夢秋 老師  10’52”/ 
一、 引用資料
1.《論語•八佾•20》: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論語•為政•2》: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毛詩序》:“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
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4.《毛詩序》:“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5.《論語•先進•5》:南容三復白圭, 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6.《詩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7.《論語•八佾•26》: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8.《論語•里仁•25》“德不孤,必有鄰” 
9.《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10.《毛詩正義》“王道始衰,政教初失,而有變風變雅之作。”
11.《邢昺疏》“詩有君政不善則風刺之,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故可以怨刺上政。”
12.《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3.《性自命出》“凡人雖有性,心無定志。待物而後作,待悅而後行,
待習而後定。”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一) 本章解釋
“小子”是孔老夫子親切的稱呼弟子們。“何莫學夫詩?”就是何不學《詩》呢?孔子號召所有的弟子學詩。
接下來他說了學《詩》的好處:“可以興觀群怨;可以事父事君;還能多認識一些鳥獸草木的名稱。”
這段話是夫子對《詩經》功用的全面總結,也是對一切藝術作品功用的總結,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先學習第一個功用“興觀群怨”。 

(二) 詩可以興:感發志意,陶冶人性
1. 很多詩在一開始會先描寫一些與敘事主題無關的場景,來鋪墊氛圍、發動情緒,比如《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就先寫鳥,關雎是一種義鳥,情感非常專一、找到配偶之後就無論生死、不再改變。說關雎鳥就是鋪墊氛圍、發動情緒,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說品性優雅善良的女子才是君子的好伴侶。
2. 孔子在評價這首詩的時候說《論語•八佾•20》“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樣的評價就不是針對詩的審美,而是著重關注詩中人物的情性。
3.孔安國說興是“引譬連類”,就是借助於個別的東西,通過聯想讓人領會普遍的道理;
4.而朱子說興是“感發意志”,就更強調把“興”的功效回歸到教育人格、陶冶人性。詩歌的吟詠,首先是有感於物,看到“義鳥關雎想到淑女美心美德”。
5.“興”就連接起了“感物”和“心志”兩件事,把所感轉化為意志,“感發意志”就是牽動情志。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也很容易感物,稍微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愁雲慘霧、牢騷滿腹,這樣的“有感而發”即便辭藻華麗,但對人的“心”與“志”的影響上,是令人生厭的,也鼓動不起意志。
6. 所以“詩可以興”是要通過“感發志意”的方式來啟悟人性,讓我們從渾噩、麻木、冷漠、迷失的狀態中醒過來,恢復一種剛健、活潑、進取的生命。
7. 志向可以接受影響,“興”就能悄悄地完成這種影響
(1).我們說過:人的志向是由個人內在決斷的,除非一個人自己想,否則沒有什麼人能強迫他去追求什麼。但志向可以接受影響,“興”就能悄悄地完成這種影響。
(2).日常生活裡我們會面對各種情境,這些情境到底在我們心理鼓動興起什麼樣的情感,往往是被我們忽視的,但儒家的詩教對此卻是非常重視。
(3).我們現在的教育非常忽視“興”,家長也不注意觀察孩子面對各種情境時,鼓動興起了什麼人性情感。因為很多家長自己都沒有清晰過這種興的體驗,自己都是麻木的。而孔門詩教,對於心對境所引發的內容和方向是非常殷重的。
(4).所以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就是思無邪。”正因為如此,孔子親自刪訂把《詩》三百由詩變為經,號召我們學習。
(5).《毛詩序》說“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所有的文學都是人學,關係到悠久深厚的人性,在花開花落的背後究竟呈現出怎樣的人性精神、生命樣式,這才是《詩經》重點關照的。

(二) 詩可以觀:觀一個人的志向風骨、觀社會的風俗氣象
1. 詩歌是可以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比如說“建安風骨”這個詞就是漢魏之際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文學風格,也反映了那個時候社會的動亂和人民苦難。而“盛唐氣象”也代表盛唐的經濟繁榮,政治發達,社會充滿自信。
2.《毛詩序》上說“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國家興盛,人民唱的詩歌,就是欣欣向榮的。國家將亂,那麼這個國家的文學藝術,都是迷惑狂亂的。
3.從詩歌入手必然可以觀察出社會關係和個體心理的變化。這對於一個做領導的人就很重要。通過一個人所寫的詩,可以觀這個人的志向。
4. 先秦盛行“賦詩言志”《左傳》上記載鄭簡公招待趙武,七位大夫作陪,趙武就說,你們七人陪我,是我的榮幸,請都賦《詩》一首,也讓我瞭解你們的志向。
5.《論語•先進•5》中“南容三復白圭”, “白圭”是《大雅•抑》中的兩句詩,“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意思是白玉上有斑點,可以磨掉,人說出的話有過失就像“潑出去的水”沒有修正的餘地。南容反復誦讀這首詩,孔子就以此而觀其志,把兄弟的女兒嫁給了他。
6.興為忽然興起,觀為默爾窮觀。興偏於情之所感,觀則偏於理之所推。但觀不僅是理智上的冷靜觀察,而是帶有情感好惡的。比如孔子說《論語•八佾•26》“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吾何以觀之哉”這其中就有強烈的情感態度。因此,觀本身也包含一種判斷。

(三)詩可以群:溝通情志、以仁群聚
1.現代人談論詩歌的社會功能,都以“群”為切入點。近代對“社會學”的翻譯,就是“群學”。
2.孔子說的“群”是指氏族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倫理關係群。孔子充分肯定人的社會性,反對人脫離社會,與鳥獸同群。
3.孔安國說“群”就是“群居相切磋”,《焦循疏》上說:“詩之教溫柔敦厚,學之則輕薄嫉忌之習消,才可以群居相切磋”,學詩使人溫柔敦厚,具備這樣的人格修養,就不會在切磋學問的時候黨同伐異,聞讚譽之辭就高興,聽批評之聲就憤怒,或者固守一方學說沾沾自喜。
4.所以“群”的基礎是“仁”。只有以“仁愛”之心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的時候,才能 “群”。
5.也有學者認為:“群就是溝通情志。”而且溝通情志除了與人切磋之外,自己閱讀也可以有“群”的感受,比如“心有慽慽然”或“德不孤,必有鄰”之類的感受就是。因此,“群”就不止於情志的溝通,還可以使個人情志更堅固。

(四) 詩可以怨:疏怨、止怨至於無怨,安頓情感
1.“怨刺上政”是一種批評方式,“怨而不怒”則包含著一種人格的修養。詩對不良政治的批判就是所說的“刺上政”。
2.怨刺詩在《詩經》裡的比重較大 ,《大雅》中的《民勞》《板》《蕩》《 抑》,《小雅》中的《節南山》《雨無止》《小吳》都是。舉個例子《魏風•碩鼠》一詩說“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照顧。詩裡把統治者比喻為碩鼠。《詩經》中所謂 “ 變風 ”、“變雅”,都屬於這一類 。孔穎達有批註叫《毛詩正義》上說到“王道始衰,政教初失,而有變風變雅之作。”風是國風,雅是小雅、大雅,這是《詩經》裡的體裁。風和雅都是歌頌君王的,變風變雅就變成諷刺了。這是因為王道衰落,政教出現了錯誤。
3.但人民知禮,不會用極端的手段革命,而是用詩來表達、勸諫當政的人。《邢昺疏》裡面說“詩有君政不善則風刺之,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可以怨刺上政。”國君辦理政治不善,詩裡就出現這些諷刺的話。“言之者無罪”,這是人民的心聲,不可以去追究。“聞之者足以戒”,領導聽到之後,要警戒自己,想想怎麼改善。
4. 孔子用一個怨字來概括這類詩,也開了諷喻詩的端倪,為後代詩人所繼承。唐代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就是怨刺詩。孔子不否定人有怨的情感表現,只是提出這些表現應符合於“仁”有不逾“禮”。
5. 作為人民有責任有義務去怨、不能明哲保身的“不怨”,但如何表達?不能指天罵地,叫囂怒號,以死相逼,怨也要有所節制,“發乎情,止乎禮義”。
6.詩可以怨,正是學《詩》可以疏怨、止怨、甚至至於無怨。雖然“怨”的外在原因未必消失,但學詩讓怨者的主體情感得到心理上的撫慰與安頓。即使發出“怨”聲,也已經不是傷身痛心的匹夫匹婦之怨。

(五) 結攝 
1. 學《詩》定人之性,成為有教養的文化人。
郭店竹簡《性自命出》開章明義就說“凡人雖有性,心無定志。待物而後作,待悅而後行,待習而後定。”學《詩》可以興、觀、群、怨,正是要定人之性,使成為一個有教養的文化人,脫離“與鳥獸同群”的自然人狀態。
2.“詩可以興、觀、群、怨” 是孔子對中國文學理論的重要貢獻。
(1)可以說在孔子以前,人們雖然也知道詩有觀風俗、知民情和美刺政治的作用,但從沒有人提出“興觀群怨”這樣高屋建瓴的說法。
(2)“興觀群怨”這四個字,總結了從遠古時期到孔子時代人們對藝術認識的所有內容,是孔子對中國文學理論的一項重要貢獻。
(3)有學者說:正是孔子提出了這個概念,播下了一顆種子,後世中國關於藝術特徵的理論都是從這顆種子逐漸生長起來的參天大樹。

論語 陽貨十七 第8章-4

8-1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
8-2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
8-3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8-4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白話〉
愛好勇敢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
愛好剛強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思惟提綱〉
1.孔夫子說「好勇不好學」,結果會怎樣?為什麼?
2.孔夫子說「好剛不好學」,結果會怎樣?為什麼?
3.您見過他人或自己「好勇不好學」的例子嗎?
4.您自己有「好剛不好學」的相狀嗎?
5.對蕅益大師說“若不好學,則仁知等,皆虛名耳。虛名,非實義也。蔽,卻是實病矣”,您有什麼體會?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荀子・榮辱・5》:「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彊,牟牟然惟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
2.《孟子・公孫丑上・2》:… 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3.《史記・本紀・秦本紀・64》:「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
4.張居正《論語直解》:「但以勇敢為尚,而不好學以明其理,必將恃其血氣之強,肆行而無忌。」
5.邢昺《論語注疏》:「勇謂勇敢,當學以知義。」
6.《孟子.告子上.10》:「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7.朱熹《四書集注》:「勇者剛之發,剛者勇之體。」
8.《論語注疏》邢昺疏:剛者質直寡欲。
9.《論語・公冶長・11》:…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10.《孟子・盡心章句下・35》: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11.《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2.《論語・雍也・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3.張居正《四書直解卷之十二・論語卷八・陽貨第十七》:「若以剛強為尚,不好學明理、則必會為剛所蔽,逞其輕世之志,放曠不羈..」
14. 孔安國《論語批註》:狂:狂妄,抵觸人。
15.《論語・述而・16》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16.《漢書匡衡傳》:「後儒以明心見性為宗旨,但不靠好學來擴充和節制,則六蔽因之以起。自是之過,道所以不明不行焉爾。」
17.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補註下・陽貨第十七》:「若不好學,則仁知等,皆虛名耳。言者,但有虛名,非實義也。蔽,卻是實病矣。」
18.《反身錄》:「惟不好學,諸病隨生。好處反成不好,甚矣,人不可以不學也。」

二、 重點摘記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我們一起共學的676天。打開書104頁,今天是“六言六蔽”的最後一講。一起恭誦原文: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一) 注釋
1. 勇者無懼,“勇”就是膽大、不懼怕危險。
2.“亂“就是沒有秩序、小說是搗亂闖禍,大就是犯上作亂。

(二) 荀子提到四種“勇”
第一種:“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避死傷”,只為吃喝,這是豬狗的勇敢;
第二種:“為事利,爭財貨,果斷狠毒,猛貪而戾,唯利是圖”,這是商人和盜賊的勇敢;
第三種:“輕死而暴”,輕視生命又暴虐,這是小人之勇;
第四種:“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只為維護正義和公利,這是士和君子的勇。
我們看:狗彘、賈盜和小人之勇都是從自己利益出發,不顧危及他人,而士和君子之勇則不圖私利,但為公義。

(三) 孔子說的勇
1.曾子曾經描述過孔子說的勇,自我反省如果自己不是正義的,雖褐寬博也會害怕,自我反省如果自己是正義的,那麼“千萬人吾往矣”。
2這種勇就把勇上溯到了人間正義,以大義為重,“見義不為,無勇也”。所以勇是必須要符合義的:勇敢,得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該做的也勇敢去做,這就是亂。

(四) 歷史故事-秦武王的勇,致己氣絕而亡,陷國家混亂
歷史上秦武王與孟賁(ㄅㄣ)比賽舉鼎就是一例:秦武王身為人君,不看時機、場合、為表現自己的勇敢,與孟賁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兩目出血,折斷脛骨,氣絕而亡。這就導致國家突然失去國君,陷於混亂。

(五) 有勇無義就是亂,亂人、亂己、亂社會。
1. 君子有勇而無義就是亂,勇了,但是沒意義,“義”就是合宜的、應該的。應該做的沒做,不該做的卻做了,就是無義。
2.張居正先生說“但以勇敢為尚,而不好學以明其理,必將恃其血氣之強,肆行而無忌。”
現在社會,就有這樣的人,不講法則、紀律,脾氣大,動輒打人,拔刀而起,挺身而鬥,這就不是勇而是亂了。好勇但不按程序、名分做事,就會亂了規矩、法度,這就是亂人、亂己、亂社會。

(六) 勇敢,當學以知義
1.“勇敢,當學以知義。”勇一定要在好學的基礎上明理有義,透過好學知道勇的行相、方法、時機,然後“唯義之所在,勇往直前”。
2.孟子說“捨生取義”,生命可以不要,但是一定要以義為標準。那麼,這個義的標準又在哪呢?就在天道良心,要憑良心做事。如果良心覺得這事情不應該做,就不能做。如果有私心、有慾望,用私心、用慾望來做判斷,那就是不義。
3.所以真正的勇是勇於面對自己的過錯而去承擔、改善。把過失、毛病改過來,這就是學。好勇而不好學,就是有勇而無義,為賊為亂。

【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一) 注釋
什麼是剛?
《集注》上說“勇者剛之發,剛者勇之體”,勇是剛發出來的,剛是勇的體,這個“剛”就更厲害了。

(二) 剛有二個特點
邢昺注疏上說“剛者質直寡欲”,“剛”有二個特點
1. 寡欲
(1)剛從寡欲而來,無欲則剛。
(2)孔子說過“棖也欲,焉得剛”,一個人可以“剛”是因為他自心已有主宰了,任何慾望、任何人、任何的境界都無法左右他。
(3)孟子也說“養心莫善於寡欲”。慾望有很多種,財、色、名、食、睡,這是一般人都離不開。
(4)儒家沒說斷欲,但強調寡欲。
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
顏回也是“簞食瓢飲居陋巷,不改其樂”。
(5)所以我們想真正在修行上有所成就,做一個真正的儒者,想保持剛正,就得下寡欲的功夫。
(6)縱慾者一定不剛。為什麼?
因為他是自己慾望的奴隸,在慾望面前他就低頭了,主宰不了自己。
好剛之人,則於人無求。從這個角度來說,剛就是用來對付自己的慾望的,但現在很多人卻把剛作為一種態度來對付別人。

2. 質直
剛的第二個特點是質直,質直就容易不會轉彎,任何人、任何境界都無法動轉。

(三) 好強不好學,其蔽也狂
1.張居正先生說:“若以剛強為尚,不好學明理、則必會為剛所蔽,逞其輕世之志,放曠不羈” 逞其輕世之志,放曠不羈,這在別人看來就是狂妄自大、抵觸別人。
2.“狂”在孔安國的批註裡面就是“狂妄,抵觸人。”
3.子路在初遇夫子時,就是一付放曠不羈的形象,他頭戴雄雞冠,脖子上戴野豬牙,腰上又佩著豬皮裝飾的寶劍,在夫子面前舞劍,舞完還對夫子說“古時侯君子沒有佩劍以自衛的嗎?夫子也應學劍習武以承繼先業。”在旁邊的人看來,這就是狂。
4.狂妄的人容易跟人發生衝突。人們不太會喜歡這樣的人,狂人也不容易成就事業。因為這個世界上不可能靠一個人能夠成就事業,必須靠大家幫忙。

(四)“好剛”也要“好學”
1.所以“好剛”也要“好學”,透過學知道什麼是剛,剛是對付自己慾望的,而不是對待他人的。
2.透過學知道“剛”的善巧方便、時機,還有剛必須要合乎禮和義。如果不學習這些內涵,就容易出現言語行為抵觸他人的情況。

第八章(六言六蔽)總結攝:
1. 本章六言六蔽是很現實的教誡
孔子的這一段“六言六蔽”的教誡對我們來說是很現實的,喜好美德但不知道方法和道理,就會四處碰壁,像黑暗中行走、瞎子摸象一般,錯誤百出,弊端叢生。

2. 孔聖人謙虛好學,一生如此
孔子晚年在讀《易》之後感嘆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老天再給我幾年,來學易,就可以沒有什麼大過了。聖人也只說“可以無大過”,似乎還是有很多小過,這就是聖人的謙虛好學,一生如此。

3. 自以為擁有美德而缺乏好學,就會出問題
《漢書匡衡傳》上有一段話說“後儒以明心見性為宗旨,但不靠好學來擴充和節制,則六蔽因之以起。自是之過,道所以不明不行焉爾。”現在人自以為是、自足不學,道就“不明不行”。當人們只是喜好,或者自以為擁有了“仁、知、信、勇、剛、直”這六種美德而缺乏“好學”,那就出問題了。

4. 若不好學,則仁知等不僅是虛名還是實病
  蕅益大師說“若不好學,則仁知等,皆虛名耳”。
如果不好學,那麼“仁、知、信、直、勇、剛”這六事,都是虛名。
“虛名,非實義也。蔽,卻是實病矣”。
這話就講得很絕對了:不僅是虛名,還是實病,是身心上真的出了毛病。
只是喜好這六種美德而不好學,不僅這六德是虛名,甚至自己一生都活在六種實病當中,一生展現的都是六德的反面六病:是愚昧、放蕩、傷害自己、刻薄他人,搗亂闖禍和狂妄自大。
這就實在是太可惜了,這讓喜歡這六種美德的人很委屈:我怎麼就成了這麼不堪的人了呢?
所以,當有人指責我們“愚昧、放蕩、傷害、刻薄、闖禍和狂妄自大”的時候,希望我們能想起今天夫子說的這段話,毛病出在我好德而不好學。

5. 喜好美德易蔽的人都沒了,則“六言六蔽”藥方就沒得施展!
《反身錄》上說“惟不好學,諸病隨生。好處反成不好,甚矣,人不可以不學也。”甚矣,沒有什麼比不好學更糟了!
“好仁、知等而不濟之以學,容易蔽,然天良未鑿,猶有此好,今則求其能好而易蔽者亦不可得”,好德不好學雖然容易蔽,可是現在,連這種喜好美德易蔽的人都不容易求得了。蓋能有此好,愛好美德,就算臨境易蔽,而本原不差,也算是遇到了個“易蔽”的好人,好學還可以救藥。
但是,如果連對這些美德的喜好都不具備,那“六言六蔽”這個藥方就更沒有施展的地方了。願我們以此共勉。

論語 陽貨十七 第8章-3

8-1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
8-2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
8-3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8-4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白話:
8-1孔子說:「仲由啊,你聽說過六種品德六種弊病嗎?」子路回答「沒有。」孔子說:「坐下來,我對你說。」
8-2「好仁不好學,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學,弊病是放縱」
8-3「好信不好學,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學,弊病是刻薄」
8-4「好勇不好學,弊病是破壞;好剛不好學,弊病是狂妄。」

注釋:
1. 弊 :弊病。
2. 賊 : 害人。
3. 絞: 刻薄。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呢?
2. 好信不好學有哪些行相 ?
3. 為什麼“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呢 ?
4. 直有哪些義和理?怎麼行直德呢?
5. “絞”有哪些過患? 
6. 個性直的人,會有什麼過患?如何避免 ?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論語•顏淵•7》: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 
  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2.《中庸•20•2》: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3.《論語精義》: “大人之所以言不必信者,惟其為學而知義所在也。
4.《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5.《張居正》:“有言必信,美德也,而所以成其信者有理存焉,若但知信實之為美,而不好學以明其理,則心為信所蔽,將至於期必固執,而傷害於物矣,豈不流而為賊乎?”不學習聖賢的道理,“但知信實之為美,而不好學以明其理” 。
6.《皇疏》:“絞猶刺也,好譏刺人之非,以成己之直” 。
7.《張居正》: 無復含弘之度矣。
8.《論語•泰伯篇•2》: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8.《中庸•21》:“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9.《入行論•安忍》 : 施主若易嗔,反遭彼弑害“嗔令親友厭,雖施亦不依” 。

二、重點摘記
原文 :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一) 為什麼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呢?
1.《集注》上說“賊”就是傷害於物。
 孔子曾說:“民無信不立。”可此處提醒我們如果只是喜好信而不學,就會賊害事情、乃至傷亡自身。從好信好美德, 一下子跌落至賊害。
2.《皇侃注疏》上引了一個公案幫助我們理解這段話:
  說從前有一個人叫尾生,他很講信用。一次,他和一個女子約會於橋下,結果女子沒到,卻發了洪水了,尾生守信,就抱著橋柱不肯離去,結果淹死在水裡了。
  這就是偏激、不合時宜的信,賊害了自己,現在人可能不會這麼做了。
3. 不合宜的信:
 可是會有其它形式的不合宜的信。
 比如你朋友和你說他睡眠不好,你就答應幫他買安眠藥,可是後來又聽別人說他最近得了抑鬱症想自殺。你還要送給他送安眠藥嗎?講信用給了他,他傷害自己怎麼辦?不給他,就不講信用了。這時候,光講信就不行了。
4. 信必須要符合義 :
所以,信必須要符合義。什麼是義?“義者宜也”,合宜,對所有人都好,不能為了小信而失掉大義。
5.《四書紀聞》上有一段話:“大人之所以言不必信者,惟其為學而知義所在也。”
(1)大人不必一定守信,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因為大人透過了學知道“惟義所在”,他明白了義,義就比信境界更高,“信近於義”,但是信還不是義。
(2) 孔子沒有守信,守住道義的故事 :
我們看孔子,有一次他在衛國發現有一個臣子要叛亂,他就想去告訴衛君。結果路上被這個臣子攔住了,逼著他發誓不能去見衛君。孔子就對天發誓,說不去見衛君。這些將士就信以為真,放了他。結果孔子馬上去見衛君,幫助衛國把這場動亂平復了。
孔子沒有守信,可是他守住了道義,讓衛國人民避免了戰亂。

(二)“好信不好學有哪些行相 ?
1.“苟好信不好學,則惟知重然諾,而不明事理之是非。謹厚者則硜硜為小人。”
 一個人“好信不好學”,只知道重諾,不明事理,如果是謹慎厚道,就硜硜然小人哉,不講什麼是非大義,“苟又挾以剛勇之氣”,重諾又不好學,再有一些剛勇之氣的人,則“必如周漢刺客遊俠”, 就好像那些刺客遊俠一樣,動不動逞匹夫之勇,所謂兩肋插刀、赴湯蹈火,輕身殉人,“捍文網而犯公義”。“ 自聖賢觀之,非賊而何哉?”在聖人的眼中這就是賊,是非義之信, 會讓自己受害。
2. 信是要合乎禮、合乎義,要透過好學。
所以必須要透過好學而知道信的行相,信的功用,信的善巧方便,守信的時機,以及信是要合乎禮、合乎義等等。

(三) 好信不好學的弊端,還有哪些? 
1.南懷瑾老先生補充說:
信有兩層意義,自信和信人。有時過分的自信,會發生毛病,因為過分自信,就會喜歡去用手段,覺得自己有辦法,這個“辦法”的結果,害了自己,這也是“其蔽也賊”。
2. 張居正先生說: 
“有言必信,美德也,而所以成其信者有理存焉,若但知信實之為美,而不好學以明其理,則心為信所蔽,將至於期必固執,而傷害於物矣,豈不流而為賊乎?”不學習聖賢的道理,“但知信實之為美,而不好學以明其理”,就不知道“信”在具體為人處事時,該掌握什麼樣的分寸,“則心為信所蔽”,他的信往往就會出現問題,賊害其身,傷害仁義、傷害道德。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一) 為什麼“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呢?
1. “直”就是真誠正直。孟子說養浩然之氣就依靠“直”,再配以道和義。
2. “絞”,馬融說是“絞刺”。
 《皇疏》上說:“絞猶刺也,好譏刺人之非,以成己之直”。
  就是譏諷挑剔人家毛病,以顯得自己正值。
3. 《論語.泰伯篇》“直而無禮則絞”: 
張居正先生說:“但知直道之為美,而不好學以明其理,則心為直所蔽,將至於徑情急迫。”一個人只是喜歡直不明理,那麼心就被直所蔽,就會讓自己的情緒驅使自己而逼人緊迫,“無復含弘之度矣。”沒有含弘之度、說話尖酸刻薄,讓人沒法忍受,這就是絞。

(二) 直有哪些義和理?怎麼行直德?
“所以行其直者有理存焉”,怎麼行直德呢?
背後有他的義和理。必須要透過好學而知道直的行相,直的方法,直的功德,直的善巧方便,行直的時機,以及直是要合乎禮、合乎義。如果不知道這些重點,則好直之人就容易直的不合時宜,有傷厚道,也不通人情。
1. 什麼是直?
(1)直字上面一個'十',下面一個'目',左下角加一個'L','L'代表隱藏。是以十目視'豎折'、'豎折'無所逃也。引申為起心動念正大光明,言行舉止經得起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是正大光明的。 
(2)“直者,誠也,誠者內不自欺外不以欺人。”這說明直是要以真誠為核心,內誠才能外直,直是真心。
(3)《中庸》上說:“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直又必須是以善相合、符合性德,直心是德。
 有的人一出口就傷人、揭人短處,他卻認為自己是直。
 首先,直不等於心直口快。如果我們與人交往,一“直”就傷害人,那就要反省了。
2.作為人,直出來的應該符合人性,要有情感。
人不能像獅子老虎那樣,一旦餓了就表現出攻擊的行為,要吃小動物,還說這是直,一直出來就傷人,那就不是人性了。
3. “直”典型公案“其父攘羊,子證之”
《集解》上說“父子不知相為隱之輩也”。
《論語》講到“直”,公案“其父攘羊,子證之”。一個楚國人,父親偷了別人的羊,兒子出來做證,證明父親有罪、大義滅親,顯示自己正直,這可謂絞到了極處。這種直不僅不是德,反而是德行的障礙。非但不直,反而可以說是陰險苛薄。
4.交友之道,“友直友諒友多聞”。
但所直要合乎道,在非行直的時機行直,或直過了頭,不講方式,就是缺乏涵養。
比如說,你看到單位管理有漏洞、領導決策有問題,你想提意見,那要看場合講方式,看看怎樣別人才能接受。如果你認為我就是直性子不用講方式,那往往會把事情搞砸。

(三) “絞”有哪些過患 ?
1.“絞”就像幾條繩子絞起來一樣,太緊了就會繃斷。
有一次,我父母在西湖邊散步遇見一位大姐,她說她不想活了,一了解,原來這個大姐特別關懷家人,自己一輩子沒結婚,為家人奉獻、出力出錢、全用心在娘家了,結果現在全家人都討厭她、不願意和她在一起,她就特別委屈。我父母就嘗試著問他:“是不是你脾氣太急了?幫忙家人說話太衝了?” 結果她自己一反省果然如此。
2. “嗔令親友厭,雖施亦不依”
《入行論》上有一句話說,“嗔令親友厭,雖施亦不依”,就算你把全部錢財毫無保留地都給一個人,可是你天天說他,他也不高興。因為人人都願意和讓自己放鬆的人一起生活。誰願意整天面對一個滿腹牢騷,時刻沒有好臉色的人呢!即便你付出全部,但是與你的生活讓別人特別不愉快也是真實的。

(四) 結攝:個性直的人要反省自己,要下功夫修養,否則容易僨事。
所以光是喜歡直而不好學,就會“僨事”,僨事是一下子就把事弄砸了。
個性疏懶的人會誤事,但誤事也比僨事好。
一個人好直不好學就容易沒有德行涵養,就容易僨事。
所以個性直的人,也要反省自己,如果不在修養上下功夫,那就容易僨事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