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15章-2

15-1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15-2 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白話〉
15-1夫子說:「可以和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嗎?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15-2已經得到了,又怕失去。如果總是擔心失掉官職,那就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注釋〉
1.鄙夫:庸俗惡劣者的稱呼。
2.事君:事奉君主。
3.患得之:就是〝患不能得之〞。
4.無所不至:即無所不為。一旦〝志於富貴〞,邪媚作惡之舉均可為。

〈思惟提綱〉

1. 本章討論患得患失的問題,請問大凡憂從何而來 ? 
2. 憂鬱症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患得患失,你有觀察到嗎?
3. 如何告別「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梁啟超》:“大凡憂之所從來,不外兩端,一曰憂成敗,二曰憂得失。
2.《入行論. 六品. 安忍》:
“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
 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
失之,無所不至矣!”

(一)大凡憂從何而來 ?
1. 梁啟超說:“大凡憂之所從來,不外兩端,一曰憂成敗,二曰憂得失。”
2. 昨天我們說了能夠“不憂成敗”的關鍵是要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今天再來
看看怎樣才能 “不憂得失”。
3.其實要想真的做到“不憂得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就從現在日趨嚴重的一種病症——憂鬱症說起。

(二)憂鬱症的特徵: 患得患失
受憂鬱症侵擾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非常容易患得患失。
我有一個在一家國際大公司做高管的朋友,她跟我說,不知怎的,她有好先生、好孩子、好房子、好車子,擁有了一切,但就是高興不起來。因為 :
1.她總覺得獲得現在這個職位好像有點偶然,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失去,因為有那麼多比她優秀的人都比她更適合這個職位,而且也都盯著這個職位;
2.她的先生太優秀了,年紀輕輕就事業有成,保不齊會被比她更年輕漂亮的女孩子看中;
3. 她的孩子現在功課還算可以,但腦子不算太聰明,將來學業壓力越來越大,也保不齊成績會一直穩定下去,萬一再考不上好學校呢?……
4. 總之,想起來心裡就是隱隱的擔憂,絲絲的不樂。她問我,她是不是得了憂鬱症?
我說,是不是憂鬱症我不知道,這個需要去醫院檢查,但這樣發展下去肯定不好,因為這不但會影響工作生活的品質,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已不受控制,外境好了、壞了,心都不安穩,這個比較麻煩。

(三)怎樣才能從患得患失、悶悶不樂的陰影中走出來呢?
1.記得我的老師講過一個古德的偈頌:
“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
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2.這是說,無論你遭遇到什麼事,都不要擾動自己的歡喜心。因為去憂惱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而在憂惱的時候,你反而失去造善的機會,失去了很多很多寶貴的修善時光。為什麼呢?
3.如果這個事情是還可以改變的話,那你就高高興興地去改變吧!如果無論怎麼努力,這個事情也改變不了了,那麼既然改變不了了,我再付出憂愁的代價,又能有什麼幫助呢?
4.老師說這裡顯示了一種豁達的心胸,它所帶來的是一種心不太有牽掛的,一個自由、瀟灑的狀態。這種狀態不是說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在乎的一種狀態,而是經過特別清晰的抉擇,是從因到果的一種抉擇。
5.這樣的話,不一定是遇到有人讚美你,你就高興;有人說你不好,你就不高興。甚至有人把黑的說成白的,把你所做的好的都說成是壞的,你就從此過著憂鬱的人生嗎?
6.其實,對於修心的人來說,遇到種種逆境,恰恰是修心的一個機會。如果把
 這個看成一個大好的機會,拿這種境界來修心的話,心裡是不是會有一絲絲的喜悅?因為透過這樣的境界,我們能夠長養內心的力量。如果我們的內心有力量的話,何愁過不去任何人生的溝坎呢?

(四)總結 : 追隨智者,告別患得患失的生命狀態,展開美好人生!
1.是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會遭遇順逆起伏,心情也難免會時陰時晴,若放任自
己被外境左右,心隨境轉,那世界將會是我們的牢籠,走到哪裡都找不到真正的快樂。
2. 若追隨智者,學會用正確的見解看待一切,那麼我們將不再是情緒的奴隸,命運的棄兒,我們將告別“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這種不自主、不自由的生命狀態,美好人生也將就此展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