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14章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白話
 
孔子說:「聽了一個道理,卻沒有放在心裡好好體會一下,就馬上說出去,這就失去了自己內在德性成長的機會。」
 
釋義參考
 
①教育部成語典 - 「道聽塗說」:
在路上聽到一些沒有根據的話,不加求證就又在路途中說給其他的人聽。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
近義:以訛傳訛
同:「道聽塗說」及「以訛傳訛」都有隨便散播消息或言論的意思。
異:「道聽塗說」側重於所散播的為未經求證的消息或言論。「以訛傳訛」側重於所散播的為錯誤的消息或言論。
 
②朱熹 - 四書集注:
雖聞善言,不為己有,是自棄其德也。王氏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道聽塗說,則棄之矣。」
雖然聽見了良言,卻不能化為己有,是拋棄自我的德行。王安石說:「君子多記取前人的言行,以累積自己的德行,道聽途說的要拋棄。」
 
③邢昺 - 論語注疏:
正義曰:「此章疾時人不習而傳之也。塗亦道也。言聞之於道路,則於道路傳而說之,必多謬妄,為有德者所棄也。」
很多人對記問之學沒有研精久習就為人傳說,夫子是針對這一問題而說的。如果是從道路上聽來的,就在道路上向別人傳說,一定多為謬妄之語,這是被有德者所唾棄的。
 
④本章老師釋義:
孔子說:「聽了一個道理,卻沒有放在心裡好好體會一下,就馬上說出去,這就失去了自己內在德性成長的機會。」
 
 
思惟提綱
 
① 有見過「道聽途說」的人嗎?表現出來都是什麼樣的形象?
② 看見別人容易,看見自己難!那我呢,我有類似的習性嗎?
③ 什麼是「入耳出口之學」?怎樣才能防範自己落入「入耳出口之學」?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張居正
「人之實心為學者,于凡天下道理,或得之師友之所傳授,或考諸典籍之記載,就便存之於心,身體力行之,以求實德于己,方為有益。若有所聞而不體會於心,只把來放在口中談論講說,這是入耳出口之學。」
 
◎錢穆
「道聽,聽之易。塗說,說之易。入於耳,即出於口,不內入於心,縱聞善言,亦不為己有。其德終無可成。」
 
◎荀子 - 勸學(八)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二、重點摘記:

大家好!今天是我們《論語》共學的第683天,一起來學習“陽貨”篇第14章。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一)文義解釋:

「道聼塗説」這個成語我們都很熟悉,本章就是它的出處,但這兒的原義和後來成語所說的內涵不太一樣。夫子在這講的是一種人,他們聽了一個道理,沒有放在心裡好好體會一下,就馬上說出去,這就失去了自己內在德性成長的機會。
 
(二)什麼是「入耳出口之學」?怎樣才能防範自己落入「入耳出口之學」?

1、張居正解義說:「人之實心為學者,于凡天下道理,或得之師友之所傳授,或考諸典籍之記載,就便存之於心,身體力行之,以求實德于己,方為有益。若有所聞而不體會於心,只把來放在口中談論講說,這是入耳出口之學。」

2、錢穆先生說:「道聽,聽之易。塗說,說之易。入於耳,即出於口,不內入於心,縱聞善言,亦不為己有。其德終無可成。」

3、兩位大儒都提到了「入耳出口之學」,那麼,什麼是「入耳出口之學」?學人為什麼會落入「入耳出口之學」?怎樣才能防範自己落入「入耳出口之學」呢?

4、「入耳出口之學」出自荀子的名篇《勸學》:「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這是說,君子學道,先要把師長所教的字字句句聽入耳中,記在心中,再融會貫通到整個身心之中,那麼他所呈現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哪怕是一句喘息微言,一個輕微動作,都可以作為別人效學的榜樣。而小人的學習呢,只不過是從耳中聽進去,從口中說出來,嘴巴與耳朵之間的距離不過短短四寸而已,怎麼能讓自己這堂堂七尺之軀的品德得到提升,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呢?

5、確實,沒人不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可是,我們怎麼就在不知不覺之間滑落到「入耳出口之學」了呢?

6、再來看看荀子怎麼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古時的學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現在的學人,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君子的學習,是用它來修正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學習是為了向人賣弄,討人歡心,才學到一點東西,就像得到些珍禽牛犢之類稀有之物,趕緊拿來顯擺賣弄。所以別人不問,自己卻去告訴他,這叫做急躁;別人問一件事,卻告訴他兩件事,這叫做嘮叨。急躁不對,嘮叨也不對;而君子和人相處,回應別人時,問一答一,言必有中,恰到好處,就如同回聲和迴響一樣。

7、「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句我們學過,出自於《論語》憲問篇,為己指的是修養自身,為人指的是獲得別人的稱讚。古之學者與今之學者由於學習的出發點不同,就造成了結果的不同。一種是真修實練,一種是專做學問;一種是真想改變自己,把聽來的道理馬上用在自己身心上,發現不對的地方,馬上對自己刀劈斧削,動真格的,這樣練出來的才是心頭上的真功夫;一種是聽了道理以為自己懂了,甚至誤以為自己做到了,於是就趕緊講出去,以炫耀自己學問大,懂的多,可是身心卻絲毫沒有改變,依然故我。這樣的話,聽到的道理越多,反而對自己越有害,因為「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而且,「雖聞善言,不為己有,無所得于本心,自欺孰甚!」本來為學是為了提升自己,利益他人,卻不幸走向了反面,變成文過飾非,自欺欺人,這實在是需要我們放在心裡,再再警醒自己的!
 
(三)結語:

1、記得我的老師常常提醒我們,推展儒家文化一定要付諸實踐,絕對不能流於「口耳之學」:「實踐的東西對你來說是最扎實的,你不會把推展儒家文化的過程變成一種對別人的說教,而是它就是我用來改變生命的。所以講起它來,你自然就好像數你自家的寶貝一樣,是非常親切的,而且你也知道說,這中間我經歷了怎麼樣的磨折,有什麼東西我真的是跨不過去的。」老師強調說,只有自己親身去實踐了,才會發現哪些是難點,如果不實踐,就不會獲得突破難點的經驗,就無法將經驗傳遞給你想要幫助的人。

2、所以,老師殷殷叮囑我們:「推展者自己去實踐、自己去經歷,跟儒家文化越走越近,甚至是水乳交融,甚至是完全的變成它本身這個歷程,自己完成自我的教育。不要變成是一種口號、一種時髦,或者是一種名利心,實際上,參與儒家文化推展教育的人本身都沒有被教育到,這是延續不了這個文化的。如果你覺得它美,這個美的東西需要被保存、延續下去的話,就必須用最真摯的心,用真心喜歡它的心,真心去按照它的教化來轉化內心。」我想老師的這段話既是對本章最好的詮釋,也是對我們最好的策勵。

沒有留言: